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在青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41例青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VATS组(n=22)和三孔VATS组(n=19)。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VATS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三孔VATS组[(3.9±0.6)cm vs (8.7±0.7)cm],切口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三孔VATS组[(4.8±1.1)分vs (2.6±1.8)分],术后并发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三孔VATS组(18.2% vs 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3天,单孔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三孔n组;术后第3、5天,单孔组的VAS疼痛评分也显著低于三孔VA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单孔VATS手术较三孔VATS手术更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满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c VATS)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20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单孔c VATS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三孔c VATS组患者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单孔c 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三孔c VATS组,单孔c VATS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三孔c VA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c VATS组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三孔c 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单孔c 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和三孔c VATS组(15.0%)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安全程度更高,临床整体疗效更好,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更快,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与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第7天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单孔VAT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术中情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剑突下胸腔镜(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XVATS)全胸腺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连续开展的60例XVATS全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53.1(27.0~76.0)岁。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XVATS组(30例)与三孔XVATS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长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血栓或纵隔感染病例。单孔X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三孔X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19.0)min vs.(75.8±15.7)min,P=0.012];此外,单孔组术后3~14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三孔XVATS组(P=0.001)。结论单孔XVATS全胸腺切除术是可行的,患者术后疼痛较三孔组患者轻,但开展初期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双10F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21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使用的胸腔引流管管径不同分为A组(108例)和B组(105例),分别采用28F和双10F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口Ⅰ级愈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再置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8h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其他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率显著低于A组(15.2%vs. 76.9%,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其中引流管口延迟愈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10F胸腔引流管用于选择性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伴肺大疱形成的效果。 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52例PSP伴肺大疱形成患者分成两组,A组30例[电视胸腔镜(VATS)下单操作孔肺大疱切除术],B组22例(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的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后胸腔积液、胸顶残气、漏气、肺不张、肺部感染、术后复发等相关并发症。 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住院时间(t=1.312,P=0.036)、术后血气分析PaO2(t=60.206,P=0.038)、PaCO2(t=32.025,P=0.009)、胸腔积液(t=2.035,P=0.042)、肺部感染(t=1.095,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与B组比较,A组的术后胸顶残气、漏气、肺不张、术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VATS下单操作孔肺大疱切除术治疗PSP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能够在最短时间治愈PSP。早期VATS下单操作孔肺大疱切除术治疗PSP可作为优先治疗,具有可能性、必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行VATS手术(VATS组),20例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病理性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病理特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6.3442,P=0.5002)。VAT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1或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P0.01),住院总费用与开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37,P=0.0601)。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损伤小,患者恢复快,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胸腔引流管的拔除指征。 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并于术后早期(48 h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但术后非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11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P=0.476)、性别(P=0.216)、术式(P=0.715)、是否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P=0.200)、目标肺叶(P=0.925)、病变性质(P=0.957)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结果、拔除引流管后并发症及再次行胸腔引流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24 h引流量[(245.7±98.1)ml比(120.8±46.8)ml,P<0.001]、术后引流时间[(43.9±2.6)h比(84.5±10.5)h,P<0.001]、术后住院时间[(2.2±0.4)d比(4.2±1.1)d,P<0.001]、住院费用[(5.3±0.4)万元比(5.6±0.3)万元,P<0.001]、拔管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ionl analogue scale, VAS) [(4.4±1.2)分比(3.3±1.2)分,P<0.001]、拔管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5%比10.5%,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前后VAS [(5.9±0.8)分比(4.4±1.2)分,P<0.001]和对照组拔管前后VAS [(6.0±0.9)分比(3.3±1.2)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VAS [(5.9±0.8)分比(6.0±0.9)分,P=0.464]、拔管后气胸(1.7%比0.9%,P>0.999)、胸腔积液(12.8%比6.1%,P=0.084)、皮下气肿(2.6%比1.8%,P>0.999)、发热(3.4%比1.8%,P=0.703)、再次行胸腔引流(2.6%比1.8%,P>0.999)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虽然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可能会增加拔除引流管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但早期拔除引流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且不会增加气胸、皮下气肿、发热的发生率,也不会增加再次行胸腔引流的风险。因此,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单孔和多孔胸腔镜在肺叶、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围手术期恢复上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台湾国立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圣玛丽医院及深圳医院、韩国大学九老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或者肺段切除的4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胸腔镜组及多孔(包括2孔、3孔和4孔)胸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方式改变、淋巴结采集个数和组数、拔管时间、胸管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再入院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疼痛评分上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在淋巴结采集个数和组数、再入院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多孔组(t=2.039,P=0.042;χ2=23.534,P<0.001)。单孔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多孔组(χ2=9.959,P=0.002;χ2=11.971,P<0.0001)。 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安全、有效,较传统多孔法创伤小,疼痛更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血清炎症指标、随访气胸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6~12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三孔VATS治疗,单孔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对机体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对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常规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资料,常规开胸手术组40例,胸腔镜手术组62例。与常规开胸手术组比较,胸腔镜手术组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手术对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1例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治疗经验,探讨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1例行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34.0(16~59)岁。术前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手汗症1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extended thoracoscopic thymectomy,ETT)10例,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1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5(30~105)min,术中出血量均<5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48 h,胸腔引流量55.5(30~80)ml,术后住院时间3.5(2~4)d,切口创伤小、隐蔽而美观。10例行ETT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结论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可满足患者对切口隐蔽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手术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行食管癌根治术75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行VATS术38例(VATS组)和行传统开胸手术37例(传统组),采用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和生命质量评价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VATS组从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方面比较,均优于传统组(P<0.01)。VATS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胸腹部)、吻合口漏等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1年期生存率VATS组与传统组分别为(73.68%比6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在术后第1周、12周时两组吞咽困难症状得分均明显降低,VATS组在疲劳、体力功能、术后疼痛、综合生命质量等生命质量维度得分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 结论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使用VATS手术时有着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by open surgery was considered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until recently. The major drawbacks of this management are the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pain and cosmetic results. In the last decad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has replaced the routine use of open surgery. Most papers that compared limited open surgery to VATS addressed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and studies that assessed the long-term result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outcome of minithoracotomy and VATS with emphasis on patients’ long-term, subjective perspective and satisfaction.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by limited thoracotomy (63 patients) or VATS (58 patients) more than 3 years ago were enrolled. Hospital medical chart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Outpatient clinic records and a telephone questionnaire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long-term results. Results There was no mortality or major morbidity in either group,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milar. Patients in the thoracotomy group needed significantly higher doses of narcotic analgesia for a longer period. There were two cases of recurrence in the VATS group (3%). Seventy-eight percent of patients in the VATS and 21% in the thoracotomy group classified their pain as insignificant a month following the operation (P < 0.05). Three years following surgery, 97% of the VATS group patients considered themselves completely recovered from the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only 79% in the thoracotomy group (P < 0.05). Nineteen percent of the thoracotomy group and 3% of the VATS group suffered from chronic or intermittent pain necessitating use of analgesics more than once a month. Thirteen percent of patients from the open procedure group required services from the pain clinic. Patients in the VATS group were, in general, much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peration and with the surgical scar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from the thoracotomy group. Conclusion We recommend video-assisted surgery as the first-lin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is recommendation is based on its somewhat favorable early postoperative course, the superior long-term outco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处理自发性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 (VATS)处理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分为VATS组和剖胸组 ,按原发性和继发性进行术中术后各种参数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与剖胸组相比 ,VATS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VATS组和剖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4%和 2 0 .9% (P <0 .0 5 ) ,近期漏气率分别为 5 .6%和 7% (P >0 .0 5 ) ,远期复发率分别为 2 .8%和 2 .3% (P >0 .0 5 )。 结论 与剖胸术比较 ,VATS更易被病人接受 ,总的疗效较优 ,应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通过两种术式的比较,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05月我科行全腔镜下肺叶切除35例术前分期为pT1N0-1M0肺癌患者的资料(VATS组),全组病例均采用全腔镜四孔法完成手术。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35例术前分期pT1N0-1M0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1例患者中转开胸。VAT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开胸组患者(P<0.05);VATS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剑突组)与胸腔镜辅助(胸腔镜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不同及优势。方法 2016年至2019年我科收治漏斗胸手术患者59例,平均年龄16±3.82岁,33例行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Nuss手术,26例行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比较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剑突组与胸腔镜组在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剑突组出院时间短于胸腔镜镜组。术后6 h至术后24 h,疼痛感明显增强,而术后48 h疼痛则减轻,而术后24 h剑突组疼痛感较胸腔镜轻,有统计学意义。剑突组术后胸腔积液(33.3%)发生率高于胸腔镜组(15.4%),而剑突组气胸(27.3%)发生率则低于胸腔镜组(42.3%)。胸腔镜组一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术后2周出现心包积液,双侧大量胸腔积液,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平稳。结论 针对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无明显差异,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而针对非对称或复杂漏斗胸,剑突下小切口安全性则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全麻)代替气管插管全麻用于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纳入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连续收治的行"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109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和喉罩全麻组。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共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83±15.89)岁;喉罩全麻组患者共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31±15.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中转为开胸、术后并发肌无力、死亡等情况。喉罩全麻组患者术中无中转为气管插管全麻者。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最高CO2分压、最低氧分压值、麻醉效果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误吸、胃肠道不适、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罩全麻组患者手术前麻醉所用时间、麻醉清醒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P<0.05),而且喉罩全麻组患者术中一过性心律失常、术后咽喉部不适及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者(P<0.05)。结论在喉罩全麻下行经剑突、肋缘"三孔式"前纵隔病变切除术治疗不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尝试常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