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及产后操锻炼,观察组行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电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有效提高肌肉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戊酸雌二醇治疗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分娩后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仅行盆底筛查与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共4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锻炼干预.观察及比较2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情况、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3月时的盆底肌力Ⅰ、Ⅱ级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Ⅲ、Ⅳ及Ⅴ级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的SUI与POP发生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减少SUI、POP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袁玉英 《医疗装备》2022,(24):159-161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西区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与疲劳指数,以及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Ⅰ、Ⅱ类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产后第1次复查的96例产后42 d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8次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对照组行盆底肌锻炼。分别于产后6周及产后6个月对两组妇女进行盆底电生理指标检测,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结果产后6周时,观察组妇女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对照组差(P<0.05);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妇女Ⅰ类肌纤维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及以上肌力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6%和76.6%,Ⅱ类肌纤维肌力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Ⅲ级及以上肌力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7%和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POP-Q分度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两组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产妇产后6个月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73-274
目的研究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OP-Q分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及2年的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够有效缓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尿失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DF-Q)分度情况评价手术效果,调查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评定疗效,于术后3、6个月时门诊复查测定盆底肌力,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DF-Q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PDF-Q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FDI-20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盆底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确切,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时间短,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37-738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并在产后检测患者盆底功能性障碍的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采用GRRUG法评估患者的会阴肌力分级情况,比较两组的盆底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会阴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肌纤维疲劳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者采用多种疗法联合的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促进产后盆腔肌肉功能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娇  黄培兴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658-4661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针灸会阴穴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会阴穴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与肌电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上述值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病性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针灸会阴穴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能有效改善预后与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女性盆底承托和支持子宫、阴道、直肠、膀胱等盆底脏器,并能控制排尿、排便,与性快感以及阴道紧缩度等密切相关。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或缺陷等造成盆腔器官下降或移位,引发盆底器官位置或者功能异常,临床上表现为一组疾病症候群。PFD最常见表现为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同时还包括PFD相关临床不适,  相似文献   

11.
项春丽 《医疗装备》2022,(18):166-168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的86例产后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两组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盆底功能、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功能、生命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Ⅰ、Ⅱ类纤维肌电值及总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减轻尿失禁等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鹏 《医疗装备》2023,(15):144-146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72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性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指标、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盆底肌力评分、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性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效果较好,利于恢复盆底肌力,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女性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常规体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力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患者盆底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均为Ⅰ~Ⅲ级,且各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等级均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盆底肌力达到Ⅲ级以上的比例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OP-Q分度及尿失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POP-Q分度为0度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试验组POP-Q分度为0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FIQ-7和PFD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PFIQ-7和PFDI-20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PFIQ-7和PFDI-2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能明显改善PFD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其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在妇科应用中能够显示盆腔全部器官和盆底细微解剖结构,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在有症状的盆底器官膨出的妇女中,国外多推荐核磁共振检查.该文综述了核磁共振检查技术及其在评价盆底组织结构和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贵港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产后42天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47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476例产妇进行分组治疗,其中157例产妇未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者为对照组,其余319例产妇采用盆底肌低频电刺激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脏器脱垂,尿失禁,性欲,性交痛、性伴侣满意度,盆底器官脱垂评估系统(POP—Q)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脏器脱垂和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x^2=4.137~15.489,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时性欲、性交痛发生率、性伴侣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x^2=4.312~17.426,均P<0.05),而产后3个月两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728、0.464、0.587,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OP-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x^2值分别为67.993、157.046、223.687,均<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的POP-Q评分均显著优于产后3个月(x^2值分别为410.305、481.273,均P<0.05),而对照组产妇产后6个月、12个月的POP—Q评分与产后3个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227、2.965,均P>0.05)。结论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妇女性欲、性交痛、性伴侣满意度,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盆底康复治疗是防治PFD的关键环节。但国内盆底康复工作刚刚起步,开展局限,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影响盆底康复工作开展关键因素是盆底康复专业人才匮乏,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妇科盆底康复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80例。对比组采取一般盆底肌训练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取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肉张力评分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并且盆底肌肉张力优于对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比组,性生活不满意、尿失禁以及器官脱垂例数全都少于对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增强盆底肌肉张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60例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盆底康复仪联合雌雄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康复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及疲劳度的变化(用统一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压力型检测器),并在治疗期间于同一月经周期抽取治疗组患者血清检测雌雄激素水平,以观测本课题临床治疗过程中激素剂量的合理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盆底综合肌力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且课题中激素用量合理。结论盆底康复治疗结合激素对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是为了改善盆底功能、治疗女性盆底障碍疾病而进行的手术性或非手术性治疗方法。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盆底功能康复方法和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对不同的盆底功能康复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不同人群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手段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从而全面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琛琛 《医疗装备》2021,(9):184-18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退化、缺陷、损伤及功能性障碍造成的泌尿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以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为常见问题,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为盆底超声,其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可实现对患者盆腔结构、韧带损伤情况的观察,以便于为治疗该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