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究NOSESⅡ式在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NOSESⅡ式在腹腔镜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41例,其中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患者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预后等差异。结果共有NOSESⅡ式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47例成功配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腹腔镜组相比,NOSESⅡ式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4%vs.21.3%,χ2=6.085,P=0.036);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38 h vs.48 h,t=-2.639,P=0.008);术后进食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59 h vs.84 h,t=-3.330,P=0.001);在术后总住院时长上也较腹腔镜组明显缩短[12(6~18)vs.12(9~30),t=-1.460,P=0.004];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第一日(t=-4.463,P<0.001)、第三日(t=-4.975,P<0.001)、第五日(t=-5.706,P<0.001)镇痛药物的使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t=-4.325,P<0.001);此外,在生存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Ⅱ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在确保完成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前提下,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在降低手术后总并发症、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减痛等方面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快速康复(ERAS)下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ERAS+开腹术治疗,研究组39例予以ERAS+腹腔镜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用时均较对照组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52,P=0.003);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4.820,P=0.000).结论与老年ERAS下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临床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常规直肠癌经辅助切口取标本与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进行比较,探讨NOSES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微创手术的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标本取出方式不同分为NOSES组(研究组)和传统经腹部辅助切口组(对照组)。采用PSM平衡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 结果研究组患者腹壁切口更短(t=-19.791,P<0.001),术后离床时间更早(t=-5.978,P<0.001),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t=-7.656,P<0.001),疼痛评分更低(术后12 h:t=-4.372,P<0.001;术后24 h:t=-5.835,P<0.001),两组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vs.(9.5%),χ2=4.375;P=0.028]。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组共8例术后并发症(12.7%),其中CD Ⅰ级并发症3例(4.8%),CD Ⅱ级并发症2例(3.2%),CD Ⅲ级并发症3例(4.8%);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vs.(22.2%),χ2=1.983;P=0.159]。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在淋巴结检出总数(t=0.603,P=0.548)、近切缘(t=-0.110,P=0.912)及远切缘长度(t=-0.126,P=0.900)、总生存率(χ2=0.002,P=0.962)及无病生存率(χ2=0.625,P=0.42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OSES安全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损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等优点,具有与传统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相似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成余 《山东医药》2011,51(43):92-9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5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7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手术情况、近远期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固体饮食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均〈0.05);两组清除淋巴结个数及5年累计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切口疝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获得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似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医疗组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单人三孔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术)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3±38.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43.8±11.9)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2.0±24.9)小时,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13.6±9.5)颗,平均住院时间(13.4±3.9)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由1名外科医生和1名扶镜手实施的三孔腹腔镜手术似乎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手术选择,能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并发症并未增多。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LLN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观察组,68例)和超声刀组(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中期生存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引流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2天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中的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顾立洪 《山东医药》2009,49(38):83-84
目的观察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促术后恢复方案(ERAS)的应用效果。方法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管理措施;ERAS组按ERAS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应激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胰岛素、皮质醇)、术中输液量及尿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ERAS组术后血糖、术中和术后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ERAS组术中、术后CRP、血胰岛素、皮质醇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ERAS组术中输液量、尿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用ERAS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管理,能够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3D与2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和VIP国内外数据库中比较3D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文献,并搜集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3月1日。运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包含2个随机对照研究(RCT),9个非RCT,共1 16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3D腹腔镜组601例,2D腹腔镜组568例。3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P<0.00001)、手术时间(P<0.00001)、首次排气时间(P<0.0001)、住院时间(P=0.04)、并发症发生率(P=0.04)、淋巴结获取数目(P<0.00001)均优于2D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转开腹、环周切缘(CR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的漏斗图提示无发表偏倚(P=0.693)。 结论与2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相比,3D腹腔镜同样能够达到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清扫淋巴结数目多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闭合式切除术(CE)在直肠癌腹腔镜全系膜切除(TME)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潍坊医学院附属寿光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为实验组进行CE+ TME腹腔镜根治术,24例为对照组进行TME腹腔镜根治术。术中均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环周切缘(CRM)阳性比例、术后恢复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比例等指标。 结果术中出血量(t=11.775,P<0.001)显著低于TME组,CE+TME组手术时间(t=2.207,P=0.03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2.059,P=0.045)、导尿管置留时间(t=2.083,P=0.042)、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χ2=3.97,P=0.047)显著低于TME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高于TME组(t=9.613,P<0.001)。 结论CE可显著降低TME术后局部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理念在老年肝脏切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行老年肝脏切除手术患者98例,通过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接受ERAS理念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认知障碍、疼痛感和镇静评分及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镇静评分(Ramsa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BP、DBP、HR水平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MSE评分和Ramsa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理念在老年肝脏切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麻醉的应用中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并能够更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精准一提高"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2017年施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共216例为观察组,选取2002~2009年施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共21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护理资料,术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共29例,对照组共6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7,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导管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尿管逆行感染、尿潴留、拔出尿管排尿障碍事件分别为7例和13例;腹腔引流管脱落、引流异常事件分别为5例和8例;静脉营养导管感染致发烧、脱落事件分别为3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5,P=0.044)。 结论"五精准一提高"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围术期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直肠癌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应用了既往下腹部及盆腔脏器手术切口取出标本和预防性造口(观察组);选取同期情况相近的经左侧腹直肌切口取标本,经右下腹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出院时采用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功能状态。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造口袋首次渗漏时间、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39、0.879、0.866、0.774,χ2=6.508;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情况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695,7.614,6.677;P<0.05),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人次显著下降(χ2=5.213,P<0.05)。两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83.7±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4±5.2)分(t=2.906,P<0.05)。 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8-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D2根治术+CME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标准D2根治术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个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vs 52.50%;χ2=10.912,P=0.000)。在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有8例(20.00%)出现肿瘤复发,对照组有16例(40.00%)出现肿瘤复发;研究组有2例(5.00%)死亡,对照组有5例(12.50%)死亡。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5,P=0.143)。结论与标准D2根治术相比,D2根治术+CME术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地位。 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程护理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只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全程护理组在加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干预,全程护理组医师与责任护士协同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诊治护理,协同主管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一步强化加速康复措施的执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尿潴留、腹胀、肺部感染、术后疼痛、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全程护理组首次排便时间(t=-13.49,P=0.034)、术后首次下床时间(t=17.067,P=0.044)、术后进食时间(t=9.704,P<0.01)、总住院时间(t=-0.195,P=0.045)均小于对照组,其在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χ2=4.807,P=0.028)、疼痛(χ2=5.021,P<0.025)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中具有优化各项护理举措,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延续的整体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列线图模型。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手术信息资料。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9例;病理TNM分期0期11例,Ⅰ期42例,Ⅱ期62例,Ⅲ期89例。根据2009版改良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级,将Ⅱ级以上的并发症定义为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分析患者一般基线特征、病理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特征与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对临床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运用R软件(R4.0.3)绘制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C-index验证和评价列线图模型。 结果204例患者中,共有39例(19.11%)患者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吻合口漏(14例,9.03%;行Dixon术式和结肠肛管吻合术共155例)、肠梗阻(14例,6.86%)、肺部感染(13例,6.37%)、肠造口相关并发症(5例,5.95%;包括Miles术式、Hartmann术式预防性造口共84例)、术后出血(9例,4.41%)、腹腔感染/盆腔感染(6例,2.94%)、排尿困难/尿潴留/尿路感染(5例,2.45%)、切口感染(3例,1.47%)、静脉血栓(1例,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χ2=6.677,P=0.010)、既往腹部手术史(χ2=5.260,P=0.022)、术前白蛋白<40 g/L(χ2=9.495,P=0.002)、术前CEA增高(χ2=4.976,P=0.026)、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χ2=6.683,P=0.010)、术中出血量>100 mL(χ2=10.694,P=0.001)是直肠癌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基础疾病(OR=2.770,95% CI:1.175~6.531,P=0.020)、既往腹部手术史(OR=2.538,95% CI:1.023~6.295,P=0.044)、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OR=2.376,95% CI:1.077~5.239,P=0.032)、术中出血量>100 mL(OR=3.154,95% CI:1.339~7.427,P=0.009)、术前白蛋白<40 g/L(OR=3.403,95% CI:1.514~7.653,P=0.003)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直肠癌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合并基础疾病78分、既往腹部手术史72分、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为74分、术前白蛋白<40 g/L为100分、术中出血量>100 mL为80分,各因素积分总和即为总分,总分对应的概率即为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区分度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AUC值为0.775(95% CI:0.694~0.855),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校正后C-index指数为0.747,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中出血量>100 mL、术前白蛋白<40 g/L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评估、营养支持和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出血量是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概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组30例(标准化组)及常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中,两组护理评估(t=4.030,P<0.001)、健康教育(t=4.151,P=0.001)、专科护理(t=2.688,P=0.0094)、护理记录书写(t=2.078,P=0.04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78,P=0.5723)。术前满意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术后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出院随访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12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组共计发生2例(6.67%),标准化组共计发生1例(3.33%),两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使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一种改良的腹腔镜辅助下的肛提肌外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常规腹腔镜辅助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需切除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1年6月68位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APR组和改良ELAPE组,每组34例。APR组患者给予常规APR术,改良ELAPE组患者给予改良的ELAPE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阳性率、术中穿孔、环周切缘阳性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会阴切口拆线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盆腔出血、肠梗阻、会阴切口感染、会阴切口周围血肿以及其他少见并发症,随访结果项目包括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 结果改良ELAPE组手术时间长于AP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90,P=0.000);术中出血量(t=-0.775,P=0.441)、淋巴结阳性率(χ2=0.553,P=0.457)、环周切缘阳性率(χ2=0.863,P=0.353)、穿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ELAPE组排气时间(t=-4.403,P=0.000)、排便时间(t=-2.934,P=0.005)、会阴切口拆线时间(t=-2.490,P=0.015)均早于APR组,腹腔引流量少于APR组(t=3.52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进食流质食物时间(t=0.593,P=0.555)、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t=1.581,P=0.122)、住院时间(t=-1.465,P=0.148)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盆腔出血(t=4.24,P=0.94)、肠梗阻(t=5.55,P=0.58)、会阴切口感染(t=7.74,P=0.54)、会阴切口周围血肿(t=8.55,P=0.14)以及其他少见并发症(t=3.11,P=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60个月,改良ELAPE组局部复发率(χ2=5.639,P=0.018)、远处转移率(χ2=4.178,P=0.041)均低于AP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1,P=0.107)。 结论改良的腹腔镜辅助的ELAPE手术较传统腹腔镜辅助的APR手术来说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有效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