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采用6维健康调查简表(SF-6D)和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测量我国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为今后开展相关成本效用分析提供支持。方法对596例在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首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在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次调查采用EQ-5D和SF-6D量表评估患者健康效用值。采用Bland-Altman plot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价两量表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结果EQ-5D和SF-6D测量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健康效用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8(0.76,0.80)和0.74(0.73,0.76),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86(0.68,1.00)和0.73(0.62,0.86);ICC为0.67(95%可信区间:0.62,0.71),Bland-Altman plot分析示95%一致性区间为-0.28~0.35,两量表测量结果不一致;EQ-5D具有较强的天花板效应;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效用值在急性期内(<3月)变化明显,急性期后几无变化。无论是EQ-5D还是SF-6D,疾病严重程度都是健康效用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SF-6D是较为合适的我国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究社会资本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五维五水平生存质量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Five Dimension Five Level Scale Questionnai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D-二聚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萍乡市人民医院的120例RA患者,检测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MPV、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MPV、D-二聚体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D-二聚体和CRP联合检测与疾病进展符合率为99.17%,高于单一项目检测(MPV、D-二聚体、CRP单一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0.83%、91.67%、91.67%)。结论 RA患者活动期MPV降低,与活动程度呈负相关;D-二聚体和CRP水平升高,与活动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疾病进展的阳性诊断率。MPV和D-二聚体可作为RA病情评估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可参考其值预测疾病的发展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血CD5+B淋巴细胞水平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活动因素。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8例(高度活动组28例,低活动组10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外周血CD5+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5+B淋巴细胞水平(4.68%±2.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D5+B淋巴细胞水平(1.47%±0.6%)(P<0.01)。高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5+B淋巴细胞水平(5.9%±1.8%)显著高于低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5+B淋巴细胞水平(2.7%±1.1%)(P<0.01)。高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5+B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增高,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其血浆D-D和hs-CRP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血沉(ESR)。结果 RA患者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RA患者组血浆D-D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A患者hs-CRP、D-D与ESR变化相一致。结论血浆hs-CRP和D-D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活动有关,可反映心血管病变危险性,对RA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健康、饮食与营养、休息与运动、正确用药及肢体的正确姿势等。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加强自我护理,达到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护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 我国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评价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选择合适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工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评估中医生命质量评价量表(CQ-11D)、六维健康调查简表第一版(SF-6Dv1)和三水平五维健康量表(EQ-5D-3L)测量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效度、一致性和相关性,探索较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量表。方法 根据中国人口的性别及年龄比例进行配额抽样,2021年2—4月,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及华南7个地理区域展开调查,每个分区选取2~6个具有代表性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28个),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与患慢性病情况,并依次收集CQ-11D、SF-6Dv1和EQ-5D-3L的自报结果 ,从中筛选慢性病患者,对3个量表的效用值测量结果 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图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3个量表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并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性别和年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692例慢性病患者,CQ-11D、SF-6Dv1和EQ-5D-3L测量总体慢性病患者的效用均值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MOS SF-36量表评价89例慢作用药物联合治疗和41例不正规治疗RA患者的生命质量.随访36个月并对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RA患者总体生命质量普遍下降,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各维度分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以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为明显(均P<0.01),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也有升高(均P<0.05);不正规治疗组治疗后各维度分值低于治疗前,其中以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均有下降(均P< 0.05).联合治疗组影响RA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不正规治疗组影响RA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伴发疾病、收入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正规慢作用药物的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RA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实验方法探寻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表达情况,以此验证CCR5参与RA发生发展的遗传学和组织学证据,并为后续利用RA大鼠模型研究CCR5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以"rheumatoid arthrit...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目的 计算甘肃、河北、四川、浙江4省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评估4省慢性病患者HRQoL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4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五维健康评定(EQ-5D-5L)量表对健康效用值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obit模型、截断最小绝对离差(CLAD)模型对其HRQoL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在〔-0.391 0,1〕。4省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存在差异,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月收入水平、BMI、医疗保险类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CLAD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BMI,是否拥有健康档案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对于慢性病患者HRQoL影响因素分析,CLAD模型的回归效果要优于Tobit模型。除了户籍、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BMI、过去一年内是否进行过体检、慢性病数量、医保报销比例、是否有健康档案等因素值得被重点关注。不同省份应根据省内实际特征,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中医院风湿科53例类风湿关节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知识教育。两组患者出院时均给予口头和书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指导调适心理、饮食、关节功能锻炼、坚持用药。6个月后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电话指导的态度、心理状况、饮食与营养、关节功能锻炼、用药的依从性等。结果两组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坚持合理饮食、按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能正确用药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健康指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种较好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程序化细胞死亡基因5(PDCD5)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5例RA 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NC)外周血清中抗PDCD5抗体的水平进行检测,并与RA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5例RA患者和44例NC外周血清中抗PDCD5抗体的水平分别为(18.06±4.70)μg/L,(13.62±4.35)μg/L,阳性率分别为18.2%(10/55),4.5%(2/44),二者在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DCD5抗体阳性组Sharp评分,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抗PDCD5抗体阴性组,抗PDCD5抗体与抗CCP抗体呈正相关(r=0.374,P=0.01,2-tailed).结论 抗PDCD5抗体与RA密切相关,且抗体阳性患者易出现骨侵蚀,有望成为诊断早期RA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破坏和其他器官损伤,其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高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不能完全用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解释。脂质悖论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负担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作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之一与其血脂谱异常有关。本综述探讨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变及脂质过氧化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从发病机制和临床方面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脂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通过评估尽早识别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水平和抑郁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疼痛严重度量表和个人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对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患者疼痛评分均值68.23±28.69;患者抑郁评分均值8.20±7.82,抑郁发生率41%,严重抑郁发生率9%;抑郁与疼痛病程呈正相关(r=0.45,P<0.01),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37,P<0.05),而疼痛与疼痛部位个数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及心理状况,把减轻疼痛和减少抑郁发生率作为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医学综述》2016,(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6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RA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CCP、Fg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RA组患者CCP、Fg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22)U/L比(15±4)U/L,(3.80±0.18)g/L比(2.78±0.29)g/L,(963±112)μg/L比(321±23)μg/L,P<0.01]。RA组低活动度及高活动度患者CCP、Fg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期[(60±5)U/L、(83±5)U/L比(35±5)U/L,(3.56±0.29)g/L、(4.78±0.36)g/L比(2.98±0.42)g/L,(789±92)μg/L、(1245±110)μg/L比(499±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血浆CCP、Fg、D-二聚体与病情活动度指数(DAS)呈正相关(r=0.396,0.412,0.426,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CCP、Fg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疾病活动度有密切的关系,提示纤溶系统激活可能在RA疾病发生及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3和类风湿因子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IL)-23和类风湿因子(RF)的表达,探讨IL-23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RF的关系,为RA的早期诊断和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6例RA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23p19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23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F的浓度。结果:RT-PCR显示RA患者PBMC中IL-23p19 mRNA的表达[(45.2±11.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8±9.5)%],ELISA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IL-23水平[(114.47±42.70)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0.81±28.8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RF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389,P〉0.05)。结论:RA患者体内IL-2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过表达,提示IL-23可能参与了RA的免疫病理过程,在RA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免疫系统失调等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成人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