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分析方法研究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以及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对被试的大脑结构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强迫症患者组较对照组在3个MNI坐标点的灰质体积显著增加;②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有:右侧罗兰迪克岛盖、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侧颞极、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小脑以及双侧直回(P<0.05);③以颅内体积为协变量,对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作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右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双侧眶额叶下回、右侧眶额叶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极、小脑、左侧脑岛以及小脑的蚯体的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④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的灰质体积与Y-BOCS量表呈负相关的脑区有重叠部分,分别位于右侧颞极、右侧小脑、右侧罗兰迪克岛盖.结论 ①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大脑皮质灰质体积的减小;②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外,大脑的后部区域如顶叶、颞叶、枕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相关;③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部分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FESZ)患者磁共振脑结构形态学变化。方法:分别采集86例FESZ患者(患者组)和8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脑T_1高分辨图像数据。采用FSL 5.0对数据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分析。结果:FSL-VBM显示,FESZ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广泛的大脑灰质体积减小,包括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额内侧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顶上小叶、缘上回、颞上回、颞中回、前扣带皮层、中扣带皮层及辅助运动区;小脑灰质体积增加(P0.05, TFCE校正)。结论:FESZ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即可能存在广泛的脑结构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正常人、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探讨脑结构分析中的性别效应。方法:采集60例正常人(30例男性)和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男性)的高分辨率三维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进行分析,获得每一个体的脑灰质体积图像。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正常人,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结果:与女性正常人相比,男性正常人左侧的颞中回和额中回、右侧的边缘叶和颞中回的灰质体积较大(P<0.001),而左侧尾状核和右侧海马的灰质体积较小(P<0.001)。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双侧的颞下回和海马、左侧的颞上回和颞中回的灰质体积较大(P<0.001),而未发现灰质体积较小的脑区。结论:性别效应是影响正常人或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分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的异常,为寻找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异常内表型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对27例精神分裂症、26例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以及27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结构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的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健康同胞存在左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以及右侧丘脑的体积增大,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下降以及右侧丘脑体积的增大;与其健康同胞相比,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其中,左侧额上回的灰质损失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总分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呈显著相关。结论: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脑灰质体积下降,而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则存在脑灰质体积增大。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增大可能是使其免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代偿性改变,这些异常的改变可能反映了健康同胞对其遗传易感性相关的脑区灰质异常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GAD、25例OCD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GAD和OC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HAMA和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16,小体积校正),OCD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0.001,未校正);GAD患者较OCD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01,未校正)。GAD患者的HAMA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OCD患者的HAMA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0.001,未校正)。讨论:GAD和OCD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历丧子这一特殊创伤性事件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脑内结构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选取经历过丧子事件所致PTSD的患者15例(PTS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PTSD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15例(对照组),在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脑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两组脑结构中灰质、白质体积的异同。结果:以性别、年龄、全脑体积作为协变量,使用Matlab 7.1及SPM 5软件包来分析处理高分辨率的MRI结构图,定量检测脑结构组织成分的浓度;分析发现PTS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右侧中央前回的皮质运动前区(t=3.88,Z=3.44)、右侧额中回(t=3.95,Z=3.49)、左侧楔前叶(t=4.44,Z=3.83)、右侧丘脑背内侧核(t=4.10,Z=3.60)的灰质体积有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脑区的灰质或白质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SD组患者的右侧中央前回的皮质运动前区、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丘脑背内侧核的灰质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缩小,提示这些脑区的结构存在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脑形态测量学方法(VBM),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大脑结构形态学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病理学症状的关系。方法:15例阴性症状为主的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参与实验,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与磁共振检查,获取磁共振T1加权像和高分辨率3D图像后进行VBM分析,比较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局部脑区灰质密度的差异性。结果:在威斯康星测验中,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测查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VBM分析显示患者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额内侧回,右侧楔叶,左侧颞中回的灰质密度较正常对照组低,未发现患者组灰质密度有明显增高的脑区。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额叶执行功能低下;双侧额叶灰质密度的下降可能是其执行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女性抑郁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大脑灰质容量。方法:采用优化的基于像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对15名未服药的抑郁症女性患者与15名条件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脑灰质容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病人的左侧额中回眶部、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左侧旁中央小叶、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顶上叶的灰质容量减低。结论:女性抑郁病人大脑灰质容量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脑区差异,探讨不同性别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的病理学机制。方法:以26位女性正常人、26例女性双相障碍患者、25位男性正常人、24例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匹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对平滑后的灰质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结果: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女性双相障碍患者右侧舌回、右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右侧中央前后回脑区体积下降。与男性对照组相比,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小脑后叶。结论: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具有性别差异性,男性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多在右侧颞叶皮层以及额叶及小脑后叶,而女性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多在右侧枕叶皮层以及扣带回后部及中央前后回脑区;这种差别可能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采用ReHo分析方法 ,19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及19名对照进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两组平均脑ReHo图的差异。结果:IAD组ReHo值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小脑、脑干、扣带回(右侧)、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额叶(直回,额中回及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及颞中回;ReHo降低的区域仅表现在左侧顶叶的楔前叶。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局域一致性存在异常,大部分脑区同步性增强,小脑、脑干、边缘叶、额顶叶同步性增强可能与网络成瘾奖赏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下高分辨率结构成像及功能扫描评价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及结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抑郁症老年患者50例为研究组,招募50例老年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核磁共振下高分辨率结构像及功能扫描,采用MRIcro软件转化,应用REST、SPM 8软件进行图像结果分析。结果:抑郁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26.7±1.6)分,对照组为(4.7±1.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36,P0.001)。抑郁组患者中左侧的梭状回、颞上回、楔前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以及右侧的枕中回、顶下小叶、额上回的ReHo较健康组显著减低(P0.05),抑郁组患者的左侧颞下回、额下回、楔前叶,右侧内侧扣带回、梭状回、颞下回、楔叶的GMV较健康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中脑功能与结构异常的区域没有重叠,异常的脑功能与结构对于抑郁症神经病理机制的作用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其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择31例年龄17~47岁重度强迫症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被试者,获取脑结构磁共振T1图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比较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大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并将患者灰质体积差异区与其临床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CD患者在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处体积显著减小。左侧壳核和岛叶的体积与患者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成显著负相关。 结论 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的灰质体积变化影响了该脑区功能,从而导致了OCD患者的部分症状。其中左侧壳核以及岛叶的损伤与患者焦虑情绪的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15名遭受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无PTSS组)、15名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有PTSS组)和15名正常对照接受静息态脑功能扫描。采用SPM8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ReHo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PV无PTSS组左侧额下回、左右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梭状回、左右海马旁回、右侧扣带回、左右豆状核和右侧岛叶的ReHo值降低;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右额下回、左右顶下小叶、左右楔前叶、左右颞上回、左侧颞横回、左右颞中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扣带后回的ReHo值升高。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在右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左右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和左侧豆状核ReHo值降低;在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侧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右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和左侧尾状核ReHo值升高。结论:遭受多重侵害但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职高专女生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以及岛叶、基底神经节、海马旁回存在局部一致性信号异常,这些脑区异常可能为遭受多重侵害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梳理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AB)人群大脑灰质结构改变的特点。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有关AB人群大脑灰质结构的VBM研究文献,同时追踪相应参考文献,采用AE-SDM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基于体素的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4个研究进入Meta分析。AB人群双侧额下回、缘上回和豆状核;左侧岛叶、杏仁核、额中回、颞上回和直回以及右侧中央后回等边缘-旁边缘系统脑区的灰质体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Meta回归分析发现,AB人群上述脑区变化与其行为学特征具有显著相关。结论:反社会行为人群大脑灰质结构主要表现为额下回-岛叶-杏仁核-纹状体-缘上回等与情绪和共情加工能力有关脑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脑磁共振成像(MRI)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比较未服药的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并探讨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与临床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0例未服药的强迫障碍门诊患者,以及2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被试均接受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VBM的分析方法,比较强迫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 A)评估临床症状。在控制焦虑、抑郁症状的前提下,分析强迫障碍患者异常的脑灰质体积与临床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障碍组的眶额回、颞上回、颞下回、小脑、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及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减少(P0.05,Al-phaSim校正);眶额回灰质体积的减少与Y-BOCS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眶额-纹状体-丘脑环路中的眶额回在强迫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脑区如颞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少,可能也参与了强迫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探讨唇腭裂患儿脑结构特征.方法 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采集数据,运用优化VBM方法比较10例唇腭裂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婴幼儿的脑结构.对2组婴幼儿的灰白质密度和体积进行基于体素的双样本t检验,对比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SPM)表示,分析唇腭裂患儿大脑灰质密度及体积异常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唇腭裂组的灰质体积在属于额上回的双侧前额叶内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团簇体积体素个数:5220、4871,团簇水平校正后P值均小于0.05),灰质密度在左侧颞上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体素水平校正后P值小于0.05),脑白质密度和体积均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唇腭裂患儿与听觉及认知有关的皮层可能异于正常婴幼儿,应对此类患儿进行中枢听觉处理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早期检查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脑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白质结构损害的差异.方法:采用GE 1.5T MRI成像系统,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10)、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11)及正常对照(n=15)进行全脑扫描,获取脑解剖结构MR T1图像.随后在SPM2平台上使用VBM工具箱逐例进行全自动数据分析,再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缺陷型患者的白质密度降低区域主要是左侧额叶回下,而非缺陷型患者为左侧额叶回下、右颞中回、右枕叶舌回以及胼胝体.两型患者的比较显示,缺陷型患者双侧额上回以及右侧顶叶的白质密度低于非缺陷型组,而左侧额内侧回的白质密度高于非缺陷型组.结论:这是第一项运用VBM法考察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之间脑白质损害不同的形态学研究.研究结果为缺陷型患者额一顶环路受损的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发未药物治疗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正常对照组青少年之间的异同。方法:对18名首发未治疗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18名青少年健康对照组进行脑三维结构扫描,对脑灰质体积异常变化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VBM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抑郁组相比对照组VBM灰质形态学体积增加的部位主要在右脑颞上回及双侧颞叶颞中回,尤其是BA22和BA19;抑郁组相比对照组VBM体积减少部位主要位于右脑额叶(BA11,47)、左脑顶叶(BA7,40)和右脑顶叶(BA5),左脑岛叶(BA13)及左脑颞叶(BA13)。结论:抑郁组相比对照组的灰质体积以下降为主,主要在右脑额叶及左脑顶叶、右脑顶叶、左脑岛叶和左脑颞叶。  相似文献   

19.
海洛因依赖者停药后脑灰质密度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停药后海洛因依赖者脑灰质密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对1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停药第3天、第2个月的脑灰质密度进行了自身前后对比研究.结果:与停药3天相比,停药2个月海洛因依赖组在左侧额叶内侧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以及双侧尾状核脑区灰质密度有所升高.结论:海洛因所致的脑结构异常在停止滥用后部分可得到逆转.  相似文献   

20.
探讨吸烟成瘾者戒烟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差异,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4名吸烟成瘾者戒烟前和戒烟后的静息态MRI数据,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的方法来比较分析吸烟成瘾者在戒烟前和戒烟两周后的脑功能活动情况.与戒烟前相比,吸烟成瘾者戒烟两周后静息状态下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后扣带回、左侧缘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和左侧额中回的ALFF活动降低;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双侧楔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左侧中央旁小叶的ALFF活动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成瘾者在戒烟两周后额叶、边缘叶、顶叶和枕叶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发生了改变,提示ALFF可作为监测或评价戒烟效果的潜在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