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两孔法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同一手术组的38例改良两孔法(两孔组)和40例常规五孔法(五孔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率、腹部切口总长度、标本远端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病理学TNM分期、再次手术率、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应激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标本远端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病理学TNM分期、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孔组腹部切口总长度短于五孔组[(5.1±0.5)cm vs. (8.4±0.9)cm,P<0.05],术后24 h[(4.1±1.3)分vs.(5.0±1.6)分,P<0.05]、术后48 h [(2.8±1.1)分vs. (4.0±1.4)分,P<0.05]和术后72 h [(1.9±1.1)分 vs.(2.7±1.2)分,P<0.05]的疼痛评分低于五孔组。两孔组术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13.2(1.3~111.7)mg/L vs.22.2(6.9~135.0)mg/L,P<0.05]、白细胞介素-6[20.8±9.4)ng/L vs.(26.6±13.6)ng/L或20.5(6.1~45.5)ng/L vs. 30.8(6.3~60.2)ng/L,P<0.05]及皮质醇[(619.4±185.4)nmol/L vs.(754.6±164.1)nmol/L或499.7(300.8~935.7)nmol/L vs. 777.2(533.7~1008.5)nmol/L,P<0.05],术后第2天的C反应蛋白[(30.1±27.4)mg/L vs.(64.1±49.1)mg/L或20.8(1.4~110.1)mg/L vs. 68.7(9.7~176.6)mg/L,P<0.05],皮质醇[566.7(438.6~1005.2)nmol/L vs. 666.2(100.5~1099.8)nmol/L,P<0.05],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12.5(1.5~111.1)mg/L vs. 23.4(9.7~167.8)mg/L,P<0.05]水平低于五孔组。结论 改良两孔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其短期术后结局指标和肿瘤根治性不劣于常规五孔法腹腔镜手术,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应激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补液对腹部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中心连续收治的137例外科腹部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中实际补液和标准补液的差异率情况分为限制补液组(差异率<-10%,95例)及非限制补液组(差异率≥-10%,42例),评估麻醉术中液体治疗对病人术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代谢的影响。 结果 限制补液组中71例(74.7%)病人每搏量变异度(SVV)>10%,非限制补液组中18例(42.8%)病人SVV>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限制补液组病人术后平均动脉压[(96.9±14.0)mmHg vs. (82.3±14.8)mmHg,P=0.003]、收缩压[(139.0±16.3) mmHg vs. (118.8±24.2) mmHg,P=0.007]、舒张压[(74.1±12.4) mmHg vs. (63.7±12.6) mmHg,P=0.014]、心排指数[3.8±1.3 vs. 3.1±0.9,P=0.035]、每搏指数[51.8±19.3 vs. 41.3±14.3,P=0.047]、术后碱剩余[BEecf:(-1.8±4.2)mmol/L vs. (1.3±4.1)mmol/L,P=0.024;BEb:(-1.4±3.9) mmol/L vs (1.4±3.6)mmol/L,P=0.028]高于非限制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心率、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每搏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血红蛋白、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的病人,非限制补液病人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而术中限制补液导致术后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注及细胞缺血缺氧的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评估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2 月至2016 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60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RA组),3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A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与LA组比较,RA组术中出血少[(87.3±26.1)mL vs. (132.2±31.6)mL,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15.6±4.5)枚 vs. (12.5±2.9)枚,P=0.036],手术时间长[(152.3±12.4)min vs.(125.7±29.0)min,P=0.012],首次排气时间缩短[(61.5±9.4)h vs. (69.7±10.5)h,P=0.042],术后疼痛轻,住院总费用高[(52235.7±528.2)元 vs. (41263.5±436.1)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器人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且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对病人损伤更小,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41例SAP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SAP并发AAC,分析SAP并发AAC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并与未合并AAC的病人基本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SAP并发AAC的发生率为27.7%(39/141)。与未合并AAC病人比较,SAP合并AAC病人在年龄[(48.8±12.5)岁 vs. (41.4±10.9)岁]、Balthazar CTSI评分[(6.8±1.3)分 vs. (5.7±1.3)分]、既往合并糖尿病(35.9% vs. 18.6%)、禁食时间[(16.9±9.5)h vs. (12.2±7.6)h]、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74.3% vs. 54.9%)及急性肾衰竭发生率(43.6% vs. 23.5%)、住院时间[(33.7±19.6)d vs. (21.9±12.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AC病人中,8例行保守治疗,31例因胆囊炎症较重而行有创治疗,其中20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病情好转。随访3.5(1~8)个月,SAP合并AAC病人的病死率高于同期未并发AAC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 vs. 8.8%,P=0.106)。结论 AAC是SAP病程后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是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于此类病人,PTG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一步法”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LATLSD)治疗胰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实施LATLSD治疗的35例IPN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坏死积液均集中于胰周区域。观察术后24 h及术后1周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结果 35例病人均成功进行手术,初次手术时间为(78.9±25.3)min,出血量为20(10~600)ml,初次手术引流管数量为(3.8±1.0)根。平均手术次数(2.3±1.6)次。平均住院时间为(44. 8±32.2)d。34例(97.1%)病人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35),其中新发器官功能障碍4例(1例同时发生腹腔出血),胃漏、结肠漏各1例;发生Clavien-Dindo Ⅲ级及以上并发症5例(14.3%)。病死率为5.7%(2/35),治疗成功率为94.3%。病人术后24 h白细胞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0.6±6.6)×109/L vs. (12.6±6.3)×109/L,P<0.01],而各项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术后1周显著好转。结论 “一步法”LATLSD治疗胰周I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Lap-TAP)阻滞技术对于结直肠外科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5例结直肠癌病人,根据病人术中是否行Lap-TAP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指标。结果 试验组Lap-TAP 阻滞操作时间为(4.8±0.6)min,均未发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相关并发症,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ap-TAP阻滞并未增加病人的手术时间[(207.2±21.7)h vs.(201.7±22.1)h,P>0.05]。试验组病人在术后2 h内以及6、12、24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7.3±0.7)h vs. (19.1±1.2)h,(12.6±1.4)h vs. (17.5±1.3)h,(33.1±1.8)h vs. (39.2±1.7)h;P均<0.001]。两组病人术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剂量、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TAP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可在术后早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病人术后早期下床、加快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电子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行手术治疗93例GS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镜联合治疗GST 41例(双镜联合组),传统开腹手术52例(开腹组)。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66.3±9.2) min vs. (126.0±8.7) min]、术中出血量(37.0±8.9)mL vs. (107.7±15.4) 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0.6) d vs. (3.1±0.5)d]、术后下床时间[(0.9±0.3) d vs. (1.8±0.5)d)、进半流质食物时间[(2.6±0.5)d vs.(3.0±0.4)d]、术后住院时间[(7.8±2.4)d vs. (10.0±2.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 vs. 15.4%)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值均<0.05),双镜联合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97.4%(37/38),3年存活率为89.5%(17/19),开腹组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95.7%(44/46),3年存活率为84.8%(39/46),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治疗GST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精准微创手术方法,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 vs. B组vs. C组:1.0% vs. 2.1% vs. 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 (2.5±0.7)d vs. (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 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赋能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IPAA的UC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赋能干预和传统健康指导。干预6个月后,以24 h和夜间便次及Kirwan分级评价术后肛门自制功能,Bristol粪便分类法评定粪便性状;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血浆中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转铁蛋白(TRF)的水平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采用IBDQ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赋能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24 h和夜间便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h:(4.3±1.5)次 vs. (5.9±2.4)次;夜间:(1.6±0.7)次 vs. (2.3±1.3)次,均P<0.05]。干预组Kirwan 分级Ⅰ级21例、Ⅱ级7例、Ⅲ级2例,对照组Ⅰ级14例、Ⅱ级12例、Ⅲ级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0,P>0.05)。干预组病人Bristol大便分类4类20例、5类6例、6类4例,对照组4类11例、5类17例、6类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0,P<0.05)。营养状况方面,干预组病人ALB水平高于对照组[(47.4±5.8)g/L vs. (43.3±6.5)g/L,P<0.05)];IBDQ问卷得分方面,干预组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赋能干预可以改善UC病人IPAA后肛门功能及粪便性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病人发生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01至2020-12-3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15例IPN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有无MDRB感染,分为MDRB感染组(107例)和非MDRB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转归。结果 MDRB感染组病人入院时CT严重指数(CTSI)评分[8(6~10) vs. 6(4~8),P=0.00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1.7±1.4)μg/L vs. (0.8±0.7)μg/L,P=0.001]高于非MDRB感染组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MDRB感染组病人更需要营养支持(80.4% vs. 50.9%,P=0.001)、微创手术干预(88.8% vs. 64.8%,P=0.001)等治疗措施。在临床转归方面,MDRB感染组病人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23.4% vs. 12.1%,P=0.029)和新发器官衰竭(11.2% vs. 0.9%,P=0.002),导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30.1±28.7)d vs. (17.9±13.7)d,P=0.001)]和总住院时间[(50.0±31.1)d vs. (29.0±21.5)d,P=0.001]延长。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胰腺外感染(OR=4.116,95%CI 1.381-12.271,P=0.011)、入院时PCT水平(OR=2.728,95%CI 1.502-4.954,P=0.001)、胰腺坏死程度(OR=2.728,95%CI 1.502-4.954,P=0.001)是影响IPN病人出现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IPN病人是否出现胰腺外感染、胰腺坏死严重程度、入院时PCT水平可评估其发生MDRB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间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对术区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采用中间入路LPD(27例)及传统入路LPD(25例)病人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各有1例中转开放手术,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中间入路组和传统入路组术后总并发症、B级胰瘘和腹腔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C级胰瘘、胆漏和出血。中间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22±8)枚 vs.(17±7)枚,P=0.029]、阳性淋巴结数目[(6±2)枚 vs. (3±2)枚,P=0.001]更多,淋巴结阳性率也更高[(0.36±0.04)vs.(0.16±0.03),P<0.0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48.1% vs. 44.0%,P=0.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间入路LPD较传统入路LPD安全、可行,且前者术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克罗恩病(CD)合并腹腔脓肿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心连续收治的进入临床路径的30例CD合并腹腔脓肿病人(路径组)临床资料。同时,以2013年1-12月收治的30例未采用临床路径的CD合并腹腔脓肿病人(非路径组)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路径完成率为100%。路径组与非路径组手术率[80.0%(24/30) vs. 66.7%(20/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2%(7/24) vs. 50.0%(10/20)]、治疗费用[(56 745.2±45 465.4)元 vs. (73 928.3±50 576.6)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非路径组,路径组病人临时性肠造口发生率降低[16.7%(4/24) vs. 55.0%(11/20),P=0.011],住院时间缩短[(28.9±21.4)d vs. (43.8±34.3)d,P=0.047]。出院后随访1年,两组病人脓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临床路径在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了CD合并腹腔脓肿的治疗,使临时性肠造口发生率降低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B级胰瘘按严重程度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43例行PD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B级胰瘘72例。按B级胰瘘是否需影像学辅助介入治疗分为重度组(16例)和轻度组(56例),比较组间医疗总费用、住院时间、入重症监护(ICU)率、引流管留置时间、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胆瘘、胃排空延迟、胰瘘外其他并发症类型数及发生率、胰瘘为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指数(PMI)、胰瘘(ACB)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在医疗总费用(8.4万元vs. 13.2万元)、住院时间(29.0 d vs. 42.0 d)、引流管留置时间(20.5 d vs. 53.0 d)、腹腔积液发生率(41.1% vs. 87.5%)、腹腔感染发生率(10.7% vs. 43.8%)、腹腔出血发生率(7.1% vs. 56.3%)、非胰瘘并发症类型数(1种vs. 4种)、胰瘘为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3.6% vs. 87.5%)、PMI(0.22±0.08 vs. 0.37±0.00)、胰瘘ACB(0.19±0.08 vs. 0.3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胆漏、胃排空延迟、入ICU率、胰瘘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2016版胰瘘分级标准中B级胰瘘严重程度存在异质性,可分为轻度与重度,有助于为PD术后B级胰瘘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放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2例反流性胆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9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6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病人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4.5±59.4)min vs. (236.1±64.3)min,P=0.247],而在术中出血量[(61.0±15.2)mL vs. (185.2±35.1)mL,P=0.03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0.8)d vs. (4.0±1.2)d,P<0.01]、住院时间[(8.2±2.8)d vs. (11.5±3.8)d,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再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手术病例。腹腔镜组发生胆瘘8例,术后消化道出血3例;开放组发生胆瘘5例,消化道出血4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48个月,所有病例症状消失且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且未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去势后,雄激素水平降低对机体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释放节律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9分,临床分期Ⅲ~Ⅳ期,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前无Ⅱ型糖尿病史.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游离睾酮(FT),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胰岛素.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绘制胰岛素释放曲线.结果:本组患者去势术后1个月血清T、FT较术前显著下降[(0.45±0.05)ng/ml vs.(4.88±0.23)ng/ml,P〈0.001;(2.07±0.19)pmol/L vs.(35.10±4.37)pmol/L,P〈0.001].此后继续下降,术后6个月左右达到最低,并维持低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于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5.63±0.78)mmol/L vs.(5.11±0.21)mmol/L,P〈0.05;(10.48±3.68)μU/ml vs.(7.56±2.58)μIU/ml,P〈0.05;(6.66±0.72)mmol/L vs.(5.78±0.33)mmol/L,P〈0.01;(16.31±0.45)μIU/ml vs.(13.21±0.35)μIU/ml,P〈0.01)],此后仍呈上升趋势,胰岛素释放曲线示餐后0.5 h峰值低于空腹时5倍或峰值后移.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术后1个月开始显著升高(2.62±0.13 vs.1.72±0.02,P〈0.05)(HOMA法,稳定模型法),此后呈上升趋势.结论:双侧睾丸切除后,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且胰岛素释放曲线峰值下降或后移.Ⅱ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粪菌胶囊移植(capsulized FMT)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STC)的15例病人,口服3 d粪菌胶囊治疗,记录移植治疗前后临床治愈率、临床缓解率、每周自主排便次数、Bristol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胃肠生活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12周。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粪菌胶囊移植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维持在40.0%(6/15),临床缓解率为53.3%(8/15),第12周病人排便次数明显增加[(2.2±1.5)vs.(3.1±2.1)次/周],Bristol评分改善[(6.7±1.3)vs.(5.1±1.8)分],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下降[(13.7±3.5)vs.(10.1±2.3)分],GIQLI评分升高[(87.2±14.6)vs.(110.9±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粪菌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短期观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FMT)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20例明确有慢传输因素的慢性便秘病人,所有病人均行FMT治疗,记录移植治疗前后病人每周自主排便次数、Wexner便秘评分、胃肠生活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8周。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FMT治疗后第8周病人排便次数明显增加[(1.5±1.3) vs. (4.5±1.5)次/周],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下降[(15.7±3.5) vs. (7.5±1.6)分],GIQLI评分升高[(84.6±12.5) vs. (116.6±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疗效稳定,至第8周共12例病人获得临床改善,7例病人获得临床治愈。临床改善所需时间为(10.9±4.9)d。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FMT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短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ELAPE的55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运用累积和控制图找出熟练掌握ELAPE所需要的例数,然后比较学习期和熟练期病人的手术效果。结果 累积和控制分析显示熟练掌握ELAPE所需手术例数节点为30例。熟练期(30例)较学习期(25例)手术时间[(246.6±51.1)min vs.(286.3±43.2)min]、术中出血[(146.9±76.0)mL vs. (215.7±162.9)mL]和术后进食时间[(6.0±1.0)d vs.(7.0±2.0)d]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19.0±8.0)d vs. (18.0±9.0)d]、淋巴结检出总数[(17.0±6.0)枚vs.(17.0±9.0)枚]、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4.0% vs. 40.0%)、环周切缘阳性率(4.0% vs. 3.3%)、术中穿孔发生率(0 vs. 6.7%)、手术标本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直肠癌ELAPE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的78例直肠癌病人(机器人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56例直肠癌病人(腹腔镜组)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及近期疗效。结果 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53.9±12.4)mL vs.(75.7±58.6)mL,P=0.000],但手术时间延长[(208.5±118.5) min vs.(173.7±35.4)min,P=0.003]。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组[(8.4±1.3)万元 vs.(7.0±1.3)万元,P=0.004]。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与腹腔镜手术具有相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普外科死亡病例血清降钙素原(PCT)峰值变化趋势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死亡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构成、并发症、死亡原因、PCT等临床因素,探讨PCT与并发症、死亡原因间的关系。结果 感染相关并发症5例、非感染并发症23例。死亡前两周PCTmax(病人病程中PCT最高值)<0.5 μg/L 4例,0.5~2 μg/L 5例,>2~10 μg/L 6例,>10 μg/L 13例。在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方面,报告为非感染因素与感染性因素病人的PCTmax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max>2 μg/L[(5.0±1.0)d]及>10 μg/L[(4.4±1.2)d]病人的存活时间分别短于PCTmax≤2 μg/L[(9.7±1.7)d]和≤10 μg/L[(8.3±1.3)d]的病人(P=0.017、0.038)],且存活时间与PCT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关系(r=0.554,P=0.026)。结论 在死亡病例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中低估了感染因素;动态监测PCT有助于判断感染情况及转归,协助临床诊治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