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围术期系统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某医院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20 d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P值均<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5.71%,对照组为2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使用围术期系统护理,能够显著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保障护理质量及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
王晶 《中国校医》2018,32(5):374-375
目的 观察评价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该临床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因下肢骨折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手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相近(t=0.289、0.275,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28、4.291,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76.0%,观察组患者为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5,P<0.05)。结论 在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唐珍珠 《中国校医》2018,32(5):384-385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定。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604、3.822、41.392,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焦点解决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小娟  毛淑琴 《中国校医》2019,33(12):921-923
目的 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81例胃癌根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1例。对照组患者胃癌根治手术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护理。2组患者接受住院护理8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改善情况。记录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疗效评估。结果 2组患者接受住院医疗护理8周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50.98±3.29)分,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9.76±3.55)分;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32±4.35)分,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4.88±4.55)分;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77.78%,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1.21%。以上各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改善心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缓解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理论应用于骨折术后康复患者心理护理中,减轻心理负担和疼痛的效果,以加快康复。方法 选择于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因骨折而手术的住院患者84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人。对照组予传统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理论下的心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和疼痛强度评分,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SDS评分为(67.14±8.22)分和对照组(68.17±7.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214),观察组SAS评分为(69.19±6.44)分和对照组(67.40±5.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2,P=0.079),观察组VAS评分为 (8.33±1.24)分和对照组的 (8.57±1.2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5,P=0.1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降至(47.17±5.08,t=13.079,P<0.001)分,SAS评分降至(46.12±5.24,t=21.741,P<0.00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SDS(66.05±7.88)分和SAS(67.00±5.09)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为 (4.79±1.02,t=12.382,P<0.001)分低于对照组(7.74±1.19)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焦解决理论应用于骨折术后康复患者心理护理中,可减轻心理负担和疼痛,加快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雷达 《中国校医》2018,32(1):69
目的探究网络随访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出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网络随访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诊疗依从性、疾病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采取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5.11%;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2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5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χ2=5.5322,P<0.05);随访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24.8516、5.8109、8.4390,P<0.01)。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网络随访护理后,患者的依从率、疾病知晓率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间收治的92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立亚 《中国校医》2020,34(10):750
目的 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4.27±5.2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5.54±5.17)较对照组(52.35±5.56、53.45±5.86)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2 h、24 h、3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及生理应激水平。结果 术后12 h、24 h、36 h VA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85±1.03)分、(2.57±1.05)分、(2.01±1.03)分,干预组分别为(3.18±1.14)分、(2.03±1.02)分、(1.44±0.96)分,较2组术前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干预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1±10.07)分、(40.03±8.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6±10.16)分、(44.41±8.46)分(P<0.05)。干预后干预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25.76±4.21)pg/mL、(189.32±23.97)ng/mL、(189.57±15.34)ng/mL,低于对照组的(29.51±4.08)pg/mL、(205.61±24.54)ng/mL、(194.62±15.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的效果显著,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1.
孟进  王金云 《中国校医》2019,33(9):711-713
目的 探究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负性情绪、手术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肺癌根治术患者可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杜晓培  王婷婷 《中国校医》2020,34(10):761-763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干预后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宫外孕手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前,2组SDS和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的负面状态,促进手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孔莹 《中国校医》2018,32(1):1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3,11.934,P<0.01)。干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 <0.05)。结论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15.
庆萍萍 《工企医刊》2014,(3):779-78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3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及手术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SAS及SDS评分降低,且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改善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加强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可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媒体辅助心理护理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6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访谈式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访谈辅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心理护理。分别于手术前后1~2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心理韧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及CD-RIS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比大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SAS、SDS及CD-RIS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媒体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尤其是低文化程度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6月于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4例)和观察组(优化护理,44例)。将两组患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住院时间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时,观察组PSQI、VAS评分[(5.34±1.02)分、(4.42±0.98)分]均较对照组[(8.68±1.78)分、(6.42±1.12)分]低,且住院时间[(8.39±1.56)d]较对照组[(12.34±2.63)d]短,(P值均<0.05);护理结束时,观察组SAS、SDS评分[(33.16±4.81)分、(34.65±5.81)分]较对照组[(42.80±4.94)分、(40.14±5.74)分]低,(P<0.05)。结论 优化护理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改善疼痛症状与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对产褥期乳腺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乳头发育均正常,采用盲抽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孕期乳头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干预4周后,评估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8.59±5.74)分、SDS评分(40.53±6.10)分、并发症发生率10%,均低于对照组[(43.29±5.98)分、(45.71±6.53)分、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乳头护理联合围产期系统性护理能有效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水平,且能降低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赵继荣  张艳 《卫生软科学》2011,25(6):421-422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S)评定,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及SES评分。[结果]干预组在进行心理干预后SAS、SDS及SES评分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及SES评分在入出院时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