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CT)骨显像技术研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DD)患者髁突骨代谢变化,探讨盘移位时间及程度对髁突骨代谢影响规律。 方法选取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130例,纳入病例均接受颞下颌关节SPECT/CT检查,对健患侧感兴趣区(ROI)核素计数值与病程及关节盘移位分期进行配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SPECT/CT检查患侧髁突延迟相异常浓聚阳性率为86.92%(113/130),研究对象健侧(22,13)与患侧ROI计数(26,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8.909,P<0.001),患侧ROI计数与盘移位时间呈负相关(r = -0.332,P<0.001)。 结论通过SPECT/CT研究得出,随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时间的推移,ADD髁突成骨性活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双线锚固钉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disc anchorage,DA)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0例(30侧关节)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DDWoR)的患者,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中应用双线锚固钉进行复位固定关节盘,对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段的最大开口度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分析,记录患者自我疗效满意度以及测量手术前后MRI关节盘长度及髁突高度。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4.43±8.87)岁,术前平均开口度为(29.17±5.38)mm(19~42 mm),术后为(39.17±2.57)mm(35~45 mm),术后93.3%的患者最大开口度>35 mm;VAS评分值术前为58.33±21.19,术后6个月为11.67±6.99,术后6个月的开口度及VAS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MRI测量关节盘长度分别为(9.77±0.63)、(11.96±0.68)和(12.72±0.55)mm;术后6个月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diacapitular condylar fractures, DCF)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38例(50侧)DCF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采用改良耳前入路,复位骨折髁突并用1颗长14~16 mm的螺钉固定,然后复位向前内侧移位的关节盘,并用1颗锚固钉锚固于髁突后斜面下缘中份。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颌面部CT、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MRI 检查,对伴有下颌骨其他部位的骨折,同期进行解剖复位、固定。利用SimPlant Pro 11.04软件 CMF模块进行术前、术后,健侧、患侧下颌支高度测量,并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骨折固定效果。利用术前、术后MRI中关节盘与髁突顶点相对位置的变化,评价关节盘锚固术的准确性。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开口度、开口型、关节弹响、面神经损伤症状等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后颌面部CT显示,37例(48侧)囊内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率96%)。所有患者患侧下颌支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19例单侧囊内骨折患者术后健、患侧下颌支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MRI图像显示,35例(46侧)关节盘回到原有的解剖位置,有效率为92.0%(46/50)。术后远期随访显示,38例患者咬合关系稳定,平均开口度35.67 mm,最大侧方咬合平均值为4.45 mm,最大前伸咬合平均值为5.63 mm;开口型偏斜2例(5.3%),关节弹响2例2侧(4.0%);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面神经功能不全,其中3例在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另外1例(2.6%)随访3个月后仍出现患侧抬眉困难,口服甲钴胺片后症状缓解。结论: 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常伴发TMJ关节盘移位,且方向与移位的骨折片一致。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4例(28侧关节),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颞下颌关节MRI和头颅侧位片,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髁突高度及相关头影指标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I测量显示:术后随访髁突高度比术前平均增加(1.74 ± 0.98)mm(P<0.001)。28侧髁突均有新骨形成,主要位于髁突的顶端和前后缘(占84.61%)。头影指标测量显示: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角)、软组织鼻根点到经额点且垂直于前颅底平面直线的垂直距离(Sn-G)、Y轴角(Y-Axis)、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及上下中切牙角(U1-L1)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角)比术前增加(1.83±1.56)°(P<0.001),下颌颏前点(Gn)术后前移(2.18 ± 3.13)mm(P = 0.028),前牙覆盖(overjet)比术前平均缩小(3.55 ± 1.86)mm(P<0.001)。结论 关节盘锚固联合术后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可以促进其髁突生长,减轻牙颌面畸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MRI探讨经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患者咬合关系自行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按关节镜术后4周咬合关系能否自行恢复,将患者分为暂时错及长期错2组,每组包括30例单侧手术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读片记录2组患者MRI所显示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应用SAS6.12软件包比较2组间的差异,探讨术后错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错组患者与暂时错组相比,关节盘变形程度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均显严重。结论:通过术前MRI所显示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可以初步预计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能否及时恢复,从而及时进行相应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和锥形束CT(CB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矢状向关节盘位置与关节骨形态的关系。方法 对97例患者的178个颞下颌关节(TMJ)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矢状向MRI上关节盘的位置分成4组,即对照组(关节盘无移位)、轻度组(关节盘轻度前移位)、中度组(关节盘中度前移位)和重度组(关节盘重度前移位)。然后利用Mimics 20软件基于CBCT数据进行TMJ的相关形态学参数测量,包括髁突线性尺寸(宽度、长度和高度)、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关节窝的深度和长度,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前、上、后间隙等,并对各组矢状髁突位置进行评估。使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比较关节形态及位置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索矢状关节盘位置与关节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髁突的线性尺寸、关节窝深度、关节倾斜角、关节间隙和矢状髁突位置分布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关节窝长度在4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髁突的线性尺寸、髁突的体积及表面积、关节窝的深度、关节结节倾斜角和关节上间隙与关节盘矢状位置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关节后间隙与矢状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TMJ骨形态与不同矢状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相关性,应警惕临床看到的关节骨形态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患者存在关节盘前移位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病中关节盘前移位、穿孔及髁突骨质改变类型的关系。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专科就诊的96例骨关节病患者共145侧TMJ行锥形束CT(CBCT)关节造影检查,分为关节盘穿孔组和非穿孔组,两组病例以CBCT按照关节盘移位及髁突骨质改变类型进行分类比较,应用SPSS 18.0对关节盘穿孔与关节盘移位类型进行Pearson χ2独立性检验,两组间骨质分型构成比进行χ2检验。 结果所有关节发生关节盘前移位,其中123侧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22侧为可复性盘前移位。86侧TMJ发生关节盘穿孔,59侧关节造影未检出穿孔。关节盘是否发生穿孔与关节盘前移位类型存在相关性(χ2= 6.866,P= 0.015),关节盘穿孔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发生率(91.86%)高于非关节盘穿孔组(76.3%)。 结论TMJ骨关节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移位类型与关节盘穿孔相关,髁突骨质改变类型与关节盘是否穿孔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与髁突骨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24例于我院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行CBCT下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关节盘穿孔伴髁突骨质改变组、关节盘穿孔而髁突骨质未改变组及关节盘未穿孔且髁突骨质未改变组、关节盘未穿孔而髁突骨质有改变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与髁突骨质改变的相关性。结果: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与髁突骨质改变有显著相关性(OR=21.28,P<0.05)。其中在不同类型的髁突骨质改变中,髁突骨质增生与关节盘穿孔相关性最大(OR=4.22,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与髁突骨质改变有显著相关性,且髁突骨质增生最易伴发关节盘穿孔。但关节盘穿孔与髁突骨质改变发生的先后顺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主要操作要点为前附着松解和关节盘的水平褥式牵引缝合。术后连续对2004年8月—2007年3月期间接受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639例(764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再次进行MRI检查,并根据自定的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优为3个层面完全复位;良为2个层面完全复位;差为仅1个层面复位或完全未复位。将"优"和"良"定为有效,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764侧关节中,术后MRI显示729侧为"优",占95.42%(729/764);24侧为"良",占3.14%(24/764);11侧为"差",约1.44%(11/764)。结论: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术式,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保留颞下颌关节盘的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达到恢复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善面部外形和防止术后复发的目的。方法:对36例外伤所致Ⅱ型和Ⅲ型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进行手术,男16例,女20例,年龄5~54岁,病程1~16a,最大开口度0~1.5cm。新的手术方法是凿开关节窝与髁突之间的骨性融合,凿除前内侧移位的髁突骨折碎片,将残余的关节盘向外牵拉、复位,与外侧关节囊缝合,同时将髁突与关节窝磨改光滑。结果:36例病例中,21例术后随访1~7a,保留关节盘手术的病例均无复发,术后平均开口度为3.37cm。1例11岁患儿术后面部畸形得到改善。结论:保留颞下颌关节盘正常结构在防止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后复发以及生长发育期患者面部畸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切口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颞下颌关节专科就诊的24例(30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改良切口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进行治疗, 分析术前、术后6个月不同时期患者的疼痛值、开口度的变化及MRI影像学表现,采用SPSS17.0软件包中的t检验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治疗前平均开口度为(23.63±3.31)mm(17~29 mm),治疗后平均开口度为(38.00±2.30)mm(32~42 mm),治疗后开口度≥35 mm 的患者占 87.5%(21/24);疼痛直观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术前为29.76±23.35(0~80),术后6个月为3.71±7.91(0~50),术后6个月的开口度及VAS值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MRI影像学评价有效率达96.67%(29/30侧),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在复位关节盘的前提下,显著改善开口度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量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许勒位片上的关节间隙,分析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髁突后移位在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120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拍摄许勒位片,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采用2种线距测量方法(张震康法和Kamelchuk法)在许勒位片上测量关节间隙,并计算ln(P/A)值,比较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对照组)关节间隙的差异。结果2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均显示:关节盘前移位组的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前间隙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前移位组ln(P/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应ln(P/A)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许勒位片上显示的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有关节盘前移位的存在;但正常髁突位置也存在变异,单纯的许勒位片尚不能作为关节盘前移位的确切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借助磁共振技术,对未经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髁突高度的变化进行定量测量分析,从而为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2例(83侧关节)在随访期间未经有创或不可逆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在初诊及随访结束时拍摄MRI,分别对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髁突高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源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初次就诊时,平均年龄为30.4岁,平均随访时间10.9个月。初诊时,39侧关节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其中27侧随访期结束时变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随访结束时,盘-髁平均距离从初诊时的5.28mm增加至6.73mm,而关节盘的平均长度从8.31mm缩短至6.91mm,髁突高度从5.21mm降为4.65mm,以上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过程中,关节盘前移距离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髁突高度逐渐下降,但需更长期的随访及分层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节盘复位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形术中关节盘复位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接受关节成形术时进行了关节盘复位。术中在关节附近寻找分离出移位的关节盘并将其复位至髁突顶端的解剖位置 ,最后将关节盘的外侧端缝合固定至颧弓根部的软组织。结果 平均随访 2 3 7个月 ,患者的张口度为 2 4~ 4 3mm (平均为 32 6mm) ,所有的患者张口度均接近或达到正常 ,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 ,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治疗中 ,关节盘复位可行有效 ,是重建关节结构、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复发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髁突骨折伴关节盘移位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伴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复位缝合的技巧。方法 32例关节盘移位均于髁突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发现和证实,将其正确复位并缝合固定于关节囊。结果 25例术后未经任何颌间固定和牵引复位,7例术后1~2周颌间牵引复位;咬合关系除1例因髁突粉碎性骨折、下颌支高度降低使咬合向患侧偏斜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开口度正常,无关节弹响及疼痛。结论 关节盘移位主要并发于髁突高位骨折,以前内向移位多见;手术正确恢复关节盘位置对颞下颌关节功能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开放手术中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判。方法 选择因髁突骨折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期超过6个月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以髁突矢状骨折为主;术中采用长螺钉内固定,依据关节盘移位及损伤程度分别对关节盘采用缝合法(22侧)及锚固法(14侧)进行复位。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选择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为时间点详细记录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相关的各项指标,从临床和颞下颌关节(TMJ)功能两方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TMJ功能改善,CMI分别从治疗前的0.213±0.162和0.273±0.154下降到0.059±0.072和0.064±0.068(P<0.05)。两组不同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之间比较,CMI、肌肉压痛指数和TMJ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处理关节盘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创伤导致的TMJ功能障碍,关节盘复位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以关节盘移位及损伤程度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保留关节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达到恢复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善面部外形和防止术后复发的目的。方法: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54岁之间,病程1~16年不等,开口度0~1.5cm。手术方法凿开关节窝与髁突之间的骨性融合,凿除前内侧移位的髁突骨折碎片,将残余的关节盘向外牵拉、复位与外侧关节囊缝合,并将髁突与关节窝磨改光滑。结果:术后17例随访l~7年,保留关节盘手术的病例均无复发,术后开口度平均达到3.36cm。一例11岁的女孩术后3年发现,面部畸形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恢复颞下颌关节正常结构,保留关节盘在防止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后复发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Ling YH  Shi HM  Zhao J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5):522-526
目的:观察无颞下颌关节症状和体征的无牙颌患者修复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TMJ)盘-髁关系、关节腔积液及髁突骨质异常的变化。方法:通过8例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其修复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MRI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修复前,8例无牙颌患者的16个关节中,10个关节盘移位(62.5%),包括7个关节盘内侧移位(43.8%),2个关节盘外侧移位(12.5%),1个关节盘前移位(6.25%);关节腔积液7个关节(43.8%);髁突骨质异常4个关节(25.0%)。修复后,8例无牙颌患者的16个关节中,10个关节盘移位(62.5%),包括7个关节盘内侧移位(43.8%)、2个关节盘外侧移位(其中1个关节盘外侧移位好转)和1个关节盘前移位(6.25%);关节腔积液7个关节(43.8%);髁突骨质异常4个关节(25.0%)。除1个关节的积液增加外,其余关节积液无变化。结论:长期缺牙可能引起无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的结构紊乱。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近期,关节盘移位、关节腔积液及髁突骨质异常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量再定位牙合垫(ARS)戴入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ARS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2例单侧或双侧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31侧,设为前移位组;关节盘位置正常的关节13侧,设为正常组。分别在闭口位(ARS戴入前)、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ARS戴入后)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不同下颌位置时的2组关节的盘突角度、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1)盘突角度:闭口位时前移位组为54.23°,正常组为9.80°;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时,前移位组的盘突角度多可回复至正常范围。2)关节盘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正常组关节盘位置无明显改变,前移位组关节盘明显向后移动。3)髁突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髁突在关节窝中向前下方移动,正常组与前移位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S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关节盘向后回复。ARS的作用可能是阻止已经向后上方移动而复位的关节盘在闭口过程中再次发生前移位,起到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段振芳  马宇锋  宋琰 《口腔医学》2021,41(12):1138-1142
正常的关节盘–髁突关系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健康十分重要,它的改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RI)被认为是颞下颌关节盘–髁突关系紊乱及软组织形态成像的金标准,被广泛地用于颞下颌关节特征的评估、协助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中。目前多数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早期阶段可能表现为关节盘的前外侧移位、双凹形态的改变。关节盘形态、位置的改变进一步导致髁突长度、高度及旋转角度等发生变化,使疾病向更严重的阶段发展。TMD患者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改变、髁突的解剖学变化与关节盘移位具有相关性,被认为引起是TMD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