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髓样特征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患者(共2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超声观察指标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 结果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中18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4例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3级,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术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伴髓样特征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其误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本病声像图特征的认识,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B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74例MBC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患者可疑病灶处的内部回声、边界、象限、内部血流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结果 74例MBC中单纯型为38例,混合型为36例,混合型中为患者同时存在MBC和浸润性导管癌;其中MBC所占比例为2%~97%;乳腺单纯型的超声边界较为清晰,混合型超声声像图边界较为模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型MBC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混合型MBC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此外单纯型和混合型MBC均有血流信号不明显、乳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超声BI-RADS评估指标,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随机抽取的同期浸润性导管癌50例为对照组,并对比超声、钼靶、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黏液腺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是乳腺黏液腺癌不同于常见乳腺恶性肿瘤所特有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逊于磁共振,优于钼靶.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5.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均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75.0%,表现为分叶状75.0%,边界清晰81.3%;肿块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者占31.3%,后方回声增强者56.3%。病灶周边或中央显示线状或分枝状彩色血流者1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2例,准确率75.0%;超声诊断良性病变4例,误诊率25.0%。结论:乳腺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和后方回声增强是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高毅  常才  陈敏  胡娜  王芬 《上海医学影像》2010,19(4):254-255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提高对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6例(47个)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个病灶超声显示边界清晰者45个,后方回声增强者22个,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19个。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1.7%。结论单纯型黏液腺癌具有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的超声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乳腺黏液癌(MBC)各病理亚型的声像图差异,探讨超声对其诊断的意义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8例MBC临床、超声声像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30个病灶中单纯型(A组)19个,混合型(B组)11个,其中MBC伴导管内癌(B1组)4个,MBC伴浸润性导管癌(B2组)7个。A组黏液成分90%者多为等及混合回声,形态规则,界清,无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变,血供无或少;B组中黏液成分50%者多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界不清,A/T接近1,部分见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供丰富。三组超声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1.1%、25%、71.4%。结论MBC黏液成分越多,病灶内回声越高,后方回声多增强。浸润性导管癌成分越多,病灶回声越低,更具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恶性征象。超声对单纯型MBC诊断灵敏度低,影像学发现可疑恶性者,建议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BC的声像图,分析MBC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7例MBC中,单纯型19例,混合型18例,混合型全部是MBC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其中MBC所占比例范围为2%~98%。(2)78.4%的MBC肿块超声表现为边界清,43.2%的肿块形态欠规则,8.1%的肿块纵横比≥1,51.4%的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21.6%的肿块内部可见无回声区(或液化区),24.3%的肿块内部可见点状钙化,75.7%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62.2%的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13.5%的肿块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3)乳腺单纯型MBC与混合型超声声像图比较,除边界(χ2=6.741,P=0.019)外,其余超声表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BC因所含组织成分的不同,超声表现有所差异,但因其含有黏液,超声声像图常常表现为乳腺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5例,误诊为良性结节1例。14例黏液癌超声表现为纵径与横径比值均<1,多数单纯型黏液癌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单纯型黏液癌很少出现微钙化及晕征。混和型黏液癌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9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脉冲波多普勒显示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1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混合型黏液癌3例,其中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黏液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乳腺超声声像图,总结其临床特征。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27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为囊实型;26例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为圆形,8例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低回声47例,等回声1例;钙化表现:37例出现钙化,11例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有淋巴结转移;40例肿块内有血流信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乳腺粘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提高诊断粘液癌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肿块最大径、纵横比、高回声晕、转移情况、弹性评分等)、剪切波速度(SWVmax、SWVratio、SWVmean)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将粘液癌患者作为实验组(n=24),将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32),对比两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粘液癌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晰、有高回声晕、后方回声增强、弹性评分 < 4分且BI-RADS分类 < 4b类(χ2=4.419、5.171、6.162、4.743、14.000,P < 0.05),SWVmax及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阳性率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069,χ2=4.371、4.051,P < 0.05)。  结论  乳腺粘液癌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提高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4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情况;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35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4%(35/43);32例术前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4%(32/43);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43)。93.0%(40/43)的病例被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其中之一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60.5%(26/43)病例被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诊断均疑似恶性。 结论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若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应行穿刺活检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乳腺黏液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乳腺黏液癌的超声、X线等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22个病灶)的超声、X线特征及与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4个单纯型(6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和8个混合型病灶.超声:所有病例均存在实性肿块,85.71%(12/14)的单纯型肿块境界清晰,回声等或略低于皮下脂肪,92.86%(13/14)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75.00%(6/8)的混合型和14.29%(2/14)的单纯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内部回声较脂肪回声低.超声和X线片术前怀疑恶性的比例均为63.64%(14/22).恶性X线表现包括肿块(10个)、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影(2个)、结构扭曲并恶性钙化和单纯不定性钙化(各1个).肿块主要为高密度,单纯型边界清楚或呈浅分叶状,混合型边界不规则和毛刺改变.81.82%(18/22)的病灶被超声或X线之一疑诊恶性,45.45%(10/22)的病灶术前超声和X线均疑为恶性.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超声和X线诊断均可能诊断为良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依据,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浸润性特征;超声和X线联合诊断有利于避免误诊,两者之一怀疑恶性时,即应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术前经超声检查发现肿块、并行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514例女性患者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其超声BI-RADS分级评估与病理检查结果,计算超声诊断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恶性肿瘤百分率,并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恶性肿瘤的百分率.结果 514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恶性肿块132例,其中78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超声诊断良性肿块382例,其中8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37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计算得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87.4%、87.9%、59.1%、97.9%.本研究514例患者中,超声2~5级病变者中恶性肿瘤的百分率分别为:0% (0/58)、2.5% (8/322)、27.8% (20/72)、93.5% (58/62).不同年龄段中,年龄<40岁恶性肿瘤百分率为39.5%,年龄≥40岁恶性肿瘤百分率为60.5%.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能够对乳腺肿块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对规范诊断与临床处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显像等.结果 乳腺黏液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边缘清(93%,28/30),形态较规则(67%,20/30),低回声不均质团块(90%,27/30),纵横比≤0.77(83%,25/30),内部血流稀少(0级22例,1级8例),后方回声轻度增强2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16例(53%);病理为乳腺黏液癌,而超声诊断为其它良性病变5例(17%);超声诊断为未定性实质团块,而病理为乳腺黏液癌9例(30%).结论 乳腺黏液癌恶性特征不明显,超声容易漏诊误诊,尤其是单纯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分型及声像图表现。结果手术证实45例53个病灶,26例为囊实结节型,17例为实性结节型,2例为单纯囊肿型。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不仅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而且可提供肿块与导管的间隔关系及病灶的硬度信息,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髓样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4例乳腺髓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其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包括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灌注特点。结果乳腺髓样癌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肿物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低,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乳腺髓样癌与其他类型乳腺癌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