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缺失为特征、尚无预防性疫苗、无治愈方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1].大学生正处于性意识、性行为与价值观形成期,以及对性有着强烈探索欲望的阶段,加上性观念开放和艾滋病防范知识的缺乏,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2].据联合国AIDS规划署(UNAIDS)报道,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24岁以下的青少年[3].对大学生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4].为此,笔者于2013年“12.1艾滋病日”前抽查了3所高校1 322名大一新生开展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掌握艾滋病知识基本状况,并探讨高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全校新生不记名填写问卷,问卷当场收回,共调查980名。结果大学新生对艾滋病3大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占90%以上,但对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特别是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病毒,正确率只有32.3%。结论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在高校新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对艾滋病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艾滋病(AIDS)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效果,增强他们预防艾滋病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00名入学新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对输血、共用注射器、不用安全套性交、母婴传播途径、握手、共桌吃饭的回答正确率较高,达到95.00%以上,对共用游泳池和浴缸、蚊虫叮咬、无偿献血、有无药物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回答正确率较低,最低为80.58%,可见大学新生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上还有模糊的认识。结论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教育活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应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山市大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控知识水平和相关行为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中山市辖区内5所高校(包括2所大学及3所高职院校)1 626名在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及行为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接受艾滋病宣传服务等.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0%(1 204/1 626),其中最高为医药类80.7%(409/507),其次为高职类71.3%(727/1 020),最低为综合类68.7% (68/99) (x2=17.134,P<0.01).大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8.7%(142/1 626);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77.6%)高于与临时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69.0%);最近1次与同性肛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9%(14/23).最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为56.4% (917/1 626);最近1年参与过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为39.7%(646/1 626),其中高职类院校最高为40.9%(417/1 020),其次为医药类39.6% (201/507),最低为综合类28.3% (28/99)(x2=5.985,P=0.050).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水平不高.高校内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十分必要,应特别关注非医药类院校. 相似文献
5.
了解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正向行为能力现状,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区选取教学水平相当的4所初中学校1 265名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及正向行为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1.2%,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90%以上.85.0%的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持关爱和帮助态度,提起艾滋病有紧张、恐惧感的比例为57.6%.能够准确判断增加感染艾滋病机会的行为和艾滋病传染途径的比例分别为40.5%,32.6%.学生希望获得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学校教师讲解(50.4%)、网络(38.4%)、家长告知(36.3%).结论 郑州市区初中生对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首要来源途径和希望来源途径均为学校教师.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要加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6.
广州所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聚集的场所,在预防艾滋病、性病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性发育也有所提前,加上高校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以及较长的性等待期,使得大学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机率增大。有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艾滋病流行日趋严重,而我国估计感染人数已超过60万,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主要以青年为主,25岁以下占全部感染的50%。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河南省高校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的要求,从2002年起,在新生人学体检时向每一位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并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展版等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工作。实施2a后,笔于2004年4月抽取河南省3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学新生中随机抽取1 000名学生,采取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正确率为95.3%,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从报刊、杂志、书籍中获取47.7%,从电视、网络获取的为17.8%,从学校教育中获取的占22.2%,从其它获取的为12.5%;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给予同情和帮助的占79.5%;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40.7%调查者明确反对,另有44.9%的学生报无所谓的态度;正确避孕方法的知晓率为66.4%。结论我校大学新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掌握不够全面,应在大学新生中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及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观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前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正在世界上迅速蔓延,其中10~24岁年龄的青少年占1/3~1/2.根据大学生生理和社会心理发展特点及艾滋病(AIDS)发病年龄特征,青少年是生殖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STD)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的重点人群。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了解当代青年学生这方面的信息,以便为政府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清华大学于2003年1O月对新人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适合南宁市在校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所高校2 176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在24岁以下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07%;196名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最近1 a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79%;94.9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得到关怀.结论 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全面,应开展各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广州2所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聚集的场所,在预防艾滋病、性病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性发育也有所提前,加上高校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以及较长的性等待期,使得大学生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机率增大。有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1-4]。因此,针对大学生心身发育特点,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为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笔者于2005年对广州2所高校部…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迄今为止世界上既无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健康教育仍然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世界漫延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据报道,我国AIDS患者15~29岁约占60%,可见AIDS的主要传播对象是青少年人群[1]。 相似文献
15.
报道显示,2007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增人数比2001年下降了约30万,死亡人数比2001年下降约20万,这充分说明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4].其中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可改变人们对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个人生活行为,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青海玉树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生活及学习条件较差.本调查对山东高职院校资助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需求,探讨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如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了解烟台市高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及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疫情通报制度的落实情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烟台市4所高校的1 947名新生,对其采用新“国八条”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丙肝三项血清学检测;对高校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校医等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4%,调查对象中男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女生(x2=14.294,P=0.000),山东省户籍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省外户籍学生(x2=8.738,P=0.003).共有78名学生发生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为56.4%(44/78).血清学检测共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梅毒和丙肝均未检出阳性病例.访谈高校均表示,目前学生社团是各高校艾滋病宣传工作的主要力量,仅有1所高校针对入校新生开设了2个课时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疫情通报制度落实不到位.结论 烟台市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及感染者的存在尚未引起学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卫生计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应加大督导力度,落实相关政策,保证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长期性与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对抽取的20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8.73%有过性行为,其中34.96%存在多性伴关系,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1.47%;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95%;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一定了解,57.82%的人认为艾滋病对每一个人和家庭都存在威胁。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2237名大、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中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均达到86%以上;有25.2%的中学生及36.7%的大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大中学生选择同情和关怀的居首位,占70%左右;39.5%的中学生及38.4%的大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感染者应严格隔离。2.6%的中学生和8.3%的大学生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性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使大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太仓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太仓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为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太仓市2所初中新生615名和2所高中新生576名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只有10%左右的学生最早通过学校和家长获得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学生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较为了解,知晓率均超过85%;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行为能否传染艾滋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了解;95%以上学生认为自己应该了解艾滋病有关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对国家防制艾滋病传播的一些法律法规给予理解和支持。结论学校应加强青春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家长也应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加强沟通和引导,让青少年学生建立预防艾滋病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0.
合肥某地区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该人群防治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合肥某地区的12个建筑工地143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1269名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题错误回答率为16.49%~74.86%;建筑工地82.81%的农民工希望能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掌握的影响因素;有性经历的农民工中,52.68%的人在性生活中从不使用安全套,仅16.54%的人在性生活中经常使用安全套。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且部分人群具有高危性行为,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