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介绍顺势牵引微创治疗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分析其复位技巧和闭合复位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创伤骨科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的58例下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治疗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选择接骨板经皮置入或髓内钉内固定。采集闭合复位成功率、术后感染率、神经血管并发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个月,平均(11±4)个月。在顺势双反牵引辅助下,所有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均获得成功,36例胫骨平台骨折有21例闭合复位成功,15例有关节面塌陷的骨折结合阶梯钻和顶棒复位成功。1例切口出现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没有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获得愈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53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52例患者恢复到伤前生活或工作状态,1例工伤患者未回到工作岗位。
结论在下肢骨折的治疗中,顺势微创技术是一种简单迅速、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2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组(传统组)15例;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固定组(微创组)17例。均采用股骨外侧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后一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170±27)ml,手术时间为(76±7)min,复位时间为(14.4±2.7)min,透视次数为(7.9±1.6)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均优于传统组[(377±92)ml、(84±11)min、(25.2±4.6)min、(13.2±3.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 w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复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顺势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顺势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顺势复位组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共47例,切开复位组共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时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估的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为(6.4±1.0)个月,顺势复位组手术时间为(108±15)min,切开复位组为(129±16)min,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5,P<0.05);顺势复位组术中出血量为(67±23)ml,切开复位组为(93±22)m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3,P<0.05);Rasmussen影像学评分顺势复位组平均分数为(23±4)分,优良率80.9%,切开复位组平均分数为(20±5)分,优良率为6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9,P<0.05)。两组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复位丢失、钢板松动及断裂等情况;切开复位组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予加强抗感染消毒换药后均愈合良好。
结论顺势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成功率高,与切开复位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折复位器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骨折复位器辅助复位结合MIPPO技术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或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42.3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3例.骨折按照AO分型:32-B型6例,32-C型17例,33-A型9例.术后下肢行CPM功能锻炼,观察术后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8~4.3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Klemm关于股骨骨折的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估: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骨折复位器联合MIPPO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折复位器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骨折复位器辅助复位结合MIPPO技术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或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42.3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3例.骨折按照AO分型:32-B型6例,32-C型17例,33-A型9例.术后下肢行CPM功能锻炼,观察术后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8~4.3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Klemm关于股骨骨折的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估: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骨折复位器联合MIPPO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折复位器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骨折复位器辅助复位结合MIPPO技术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或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42.3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3例.骨折按照AO分型:32-B型6例,32-C型17例,33-A型9例.术后下肢行CPM功能锻炼,观察术后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8~4.3个月,平均3.2个月.根据Klemm关于股骨骨折的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估: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骨折复位器联合MIPPO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技术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者10例,根据复位方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与牵引床复位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7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87.5%,平均随访14个月。男性3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3.8±0.5)岁。双反牵引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76±11)min,(80±90)ml,(12±3)min,(20±2)次]少于牵引床组[(85±13)min,(100±104)ml,(25±3)min,(2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43;t=-1.773,P=0.037;t=1.362, P=0.041;t=-2.757,P=0.035),双反牵引复位组术后1、3个月患侧髋、膝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牵引床复位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髋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质量高,对周围组织血运保护好、时间短、康复快,近期疗效优。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2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 ,应用桥式石膏悬吊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 89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9例中男 6 1例 ,女 2 8例 ;年龄 2d~ 6岁 ,平均 3 5岁。左侧 39例 ,右侧 4 5例 ,双侧 5例。上1/ 3骨折 2 4例 ,中 1/ 3骨折 5 1例 ,下 1/ 3骨折 14例。横形骨折 36例 ,斜形骨折 30例 ,螺旋形骨折 18例 ,粉碎性骨折 5例。闭合性骨折 85例 ,开放性骨折4例 ,均在伤后 4 8h内就诊。2 治疗方法2 1 桥式石膏制作 患儿仰卧位 ,双小腿前后石膏托 ,后托宽占周径 1/ 2 ,长自足跟至窝 ;前托宽占周径 1/ 3,长自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10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男76例,女27例;年龄19~55岁,平均36岁.按照AO分型:A型64例,B型27例,C型12例;开放性骨折13例(Gustilo Ⅰ型5例,Ⅱ型8例).观察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对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发生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近端骨折1例,均于术中更换重建钉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术中发生腓总神经损伤1例,营养神经治疗4个月后恢复.10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2个月.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髋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术后1年膝关节行HSS评分平均90.89±5.06.结论:注重手术操作,力求闭合复位,减少并发症,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和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 <0.01)。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观察组骨折均解剖复位;对照组39例骨折解剖复位,3例外侧关节面部分塌陷,存在轻微成角移位和缩短移位0.5~1.0 cm,但膝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年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双反牵引复位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形臂X线监测下闭合复位技术3枚螺钉固定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的17例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21~59(42.09±7.30)岁。根据术前的X线和CT资料,明确股骨头后倾及外展移位角度,2枚直径2 mm克氏针交叉从股骨头外侧和前方轻敲入髋臼顶盖骨质内,将近骨折段固定在髋臼上,在C形臂X线监测下逆骨折移位方向,逐渐内旋内收下肢(远骨折段),使远骨折端对合近骨折端完成解剖复位后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评价Garden指数,观察术后并发症,进行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17例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均顺利完成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36~68(43.87±7.63) min,术中出血15~50(28.36±5.93) ml。术中Garden指数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2例,可接受复位5例,无复位不成功改开放复位病例。17例获得随访,时间3~41(27.5±8.4)个月。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髋关节撞击征、股骨颈缩短等并发症出现,MRI检查未发现有股骨头坏死及关节软骨损伤表现。术后2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4例。结论: 闭合复位3枚螺钉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远端MüllerA型骨折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9~58(41.23±7.0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3.41±1.71) d。按Müller分型:A1型4例,A2型10例,A3型8例。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标准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发生。2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4.50±2.02)个月。术后愈合时间3~6(4.64±1.14)个月。根据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中4例。结论: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 A型骨折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和空心拉力钉内固定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探讨股骨颈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55~89岁,平均(64.5±3.2)岁;Garderl 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38例,Ⅳ型8例.应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2.9)岁;Garden Ⅰ型4例,Ⅱ型24例,Ⅲ型28例,Ⅳ型7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6例除2例死亡外均得到随访.115例愈合,其中10例股骨头坏死.外固定组愈合58例,股骨头坏死4例,死亡1例;内固定组愈合57例,股骨头坏死6例,死亡1例.根据Harris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外固定组62例中优24例,良26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0.65%;内固定组62例中优23例,良27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0.65%.Harris评分外固定组平均(80.40±1.21)分,内固定组平均(79.14±1.47)分,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外固定创伤小、费用低、可早期离床;而采用拉力钉内固定器医疗成本高,卧病时间相对较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结合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25例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5~40岁,平均35岁;左侧12例,右侧13例;车祸伤20例,坠落伤5例.骨折按照Seinsheimer分型:ⅢA型15例,ⅢB型4例,Ⅳ型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均采用MIPPO结合DCS进行治疗.术后采用Harris评分对患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5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退出及切割、骨折延迟愈合、再骨折、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等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优1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结论 运用MIPPO技术结合BO原理置入DCS可以有效减小手术创伤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上臂前侧入路闭合复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 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上臂前侧入路MIPPO技术治疗1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功能、肩和肘关节屈伸范围.结果 13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9.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复查示:13例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桡神经损伤表现.肩关节功能按UCLA评分:优12例,良1例.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13例均为优.结论 前侧入路MIP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评估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收治的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7~73岁,平均56.71岁。均采取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术后给予X线及三维CT再次评估复位情况。同时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1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1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切口愈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优14例,良3例。
结论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技术植入钢板及双钢板raft技术固定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术中快速复位,软组织并发症少,可避免骨折塌陷,畸形愈合优点。这种方法是治疗后内侧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