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及日常交往能力。结构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大脑结构,为AD 的诊断提供支持,但早期AD 患者结构影像学并无特征性改变,其协助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而脑功能成像检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同时也可探索AD 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等目前常用于AD 脑研究的功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illal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涵盖了与血管性病因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变化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imaging,MRI)是研究和评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就MRI在VCI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痴呆。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等技术,可从形态学、蛋白质结构及脑卒中部位等方面评估脑的微观结构变化与VCI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VCI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便于对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及早诊断和治疗,Bowler等于1995年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概念。“血管性”包括了所有脑血管病的病因,“认知障碍”包括从早期到晚期所有水平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东红  常松超 《甘肃医药》2014,(8):581-583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血管性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与其密切相关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其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在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本文从VCI的中西医概念、辨证、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一组由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伴随的认知功能损害^[1];是最为常见的认知障碍形式,以执行控制功能损害和记忆力下降为其主要表现。本文复习了VCI最近几年来病理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分子标志物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以及VC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起自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能明显延长CRC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预后。CRC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筛查和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例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需要开展实验型研究以定义血管性认知障碍(VCD亚型的标准。根据VC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本文报道了VCI亚型分类计划的预测效能。方法:9个加拿大记忆诊所参加本项血管性认知障碍联合研究。本研究队列包括1347例患者,其中324例为VCI患者,对其进行长达30个月的随访。结果:根据临床和神经成像特征定义以下3种亚型:无痴呆的VCI(n=97)、血管性痴呆(n=101)以及混合型神经变性或血管性痴呆(n=126)。神经成像上的任何缺血性损伤都会增加VCI诊断的优势(OR9.31,95%CI6.46—13.39)。然而,VCI亚型均与特定的神经成像异常无关。与无认知损伤受试者相比,每种亚型的VCI患者都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社会化管理(联合不良事件的风险比6.08,P〈0.001)。结论: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均有助于建立VCI的诊断标准。然而,VCI的诊断更多地与临床特征而不是影像学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L具有某些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综述将传统磁共振手段与新兴磁共振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PCNSL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血管性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VCI的提出有两点重要意义,首先强调了血管性病因是可被识别和控制的,其次强调要对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识别,而非仅是难治的晚期血管性痴呆(vacuIar dementia,VaD).认识和发现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各种危险因素,将为预防这种危害性极大的老年期疾病带来新希望,指明新方向.尤其是在对痴呆缺乏有效治疗的今天,其社会和经济意义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抽烟、饮酒情况及是否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通过CT或者MRI明确其病灶部位、病灶多少及大小。于发病后3个月采用MoCA和ADL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相应标准将其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VCI)组和VCI组,探讨脑梗死后VCI发生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①通过MoCA量表筛查,脑梗死后3个月VCI的发生率为51.05%;②VCI组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丘脑梗死明显多于N—VCI组(P〈0.01);③高龄、低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多次梗死、多发病灶、大病灶、左侧梗死、腑萎缩及白质病变者VCI组明显多于N—VCI组(P〈0.05或P〈0.01);④高血压、多次梗死、多梗死灶、左侧梗死、脑萎缩及脑白质病变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4.889、3.604、4.693、2.974、3.765和2.828。结论脑梗死后VCI的发生率高;额叶、颞叶、丘脑及基底节区梗死易引起VCI的发生;高龄、低教育水平、左侧梗死、梗死次数、多发病灶、大病灶、高血压、糖尿病、脑萎缩及白质病变是脑梗死后VCI发生的危险冈素。  相似文献   

12.
神经影像学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eular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CT和MRI方面的研究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影像学研究发现,VCI患者普遍存在着脑白质改变以及脑姜缩,而这些改变的程度和位置与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有着非常...  相似文献   

13.
Diagnosis advances i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 encompasses the entire range of cognitive deficits associ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 from mild deficits with little or no functional impairment, such as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 to full-blown vascular dementia(VaD). Accurate diagnosi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important but may be difficult. In this review we report advances in VCI in the following areas: etiology, subtypes, neuropsychology, biomarkers, neuroimaging,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相似文献   

14.
杨超  韩福刚 《医学综述》2009,15(16):2506-2508
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具有无创性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发生在颅内脑灰白质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如脑灰质异位症、颅内肿瘤、脑白质疏松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等疾病。脑灰白质成像是在常规序列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对常规序列的必要补充。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是一项崭新的技术,近年来才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序列、临床应用以及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探讨FA值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18例MCI患者(MCI组)和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应用GE Signa Excite 1.5T核磁共振系统进行头颅DTI检查,分别测量2组双侧颞叶白质、侧脑室前后角旁白质、额叶及顶叶内侧皮质下白质的FA值,并对测量结果比较。结果 MCI组双侧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右颞叶白质及右顶内侧皮质下白质F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双侧额内侧皮质下脑白质、双侧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左侧颞叶白质、左顶内侧皮质下白质及脐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右侧颞叶白质及右顶内侧皮质下白质FA值降低可以作为早期诊断MCI的影像学指标,对于早期干预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最常见亚型,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神经影像为VCIND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但传统结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不能较好阐明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本项目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VCIND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及其和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DTI对31名VCIND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246个脑区的白质连接完整性检测,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评估。然后分析患者各脑区DTI各向异性程度值(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并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中介分析。结果 VCIND患者全脑246个脑区中的部分关键区域发生了显著的白质连接改变,尤其额叶脑区显著。FA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正相关,MD值与总体认知评估及记忆、执行功能评分负相关。中介分析发现VCIND患者白质结构连接的改变介导了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显示DTI可以为VCIND的早期诊断及认知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祥雏 《医学综述》2014,20(19):3583-358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人脑正常老化以及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过渡阶段。MCI患者主要具有情景记忆损害,主要表现为颅脑海马区域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何通过先进的检查方法对此区域进行检查,是实现MCI早期诊断的关键。近年来磁共振设备在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功能磁共振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文就以上新技术在MCI诊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小血管病( small vessel disease,SVD)指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或微动脉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可引起纯运动性偏瘫、单纯感觉障碍等各种腔隙性综合征外,还可导致头晕、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步态异常、帕金森样症状、排尿障碍等多种非特异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但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这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认识不足且常常忽视SVD的危害,从而导致SVD患者不能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影像学表现为诊断SVD提供了重要依据,主要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LI)、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和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笔者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与SVD相关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以加深临床医师对SVD及其危害的认识,提高SVD的识别率,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芹  王少华 《医学综述》2014,(2):228-231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延迟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脑瘫。脑白质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依靠头颅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的检查,近年来,实验室检查及脑功能性检查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做出诊断,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以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它包括了从轻微认知损害(MCI)到血管性痴呆(VaD)。现从VCI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评估手段、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对VCI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加强对VCI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延缓MCI向VaD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