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严重创伤初期及时有效的综合处理对提高成功率和减少死亡率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2007年521例严要掣伤患者在院前转运和院内急救初期诊治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其中抢救成功511例(占98.08%),死亡10例(占1.92%)。结论不断提高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水平和质量非常重要,大力普及急救常识,加快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提高院前急救的反应速度及院内急救的水平是提高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要求必须建设一条快速、连续、高效的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近年来急救医学提出了"三环理论"[1],即院前现场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治疗,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实现一体化的救治模式,是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方向.我国急救中心的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底子弱,急救医疗保障条件,急救意识、管理改革等方面,同整个社会对急救医疗服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院前急救本质定义为"转运型为主的急救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导致目前急救中心发展面临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整体急救队伍业务素质提高问题,优秀人才流失问题,科研能力薄弱问题,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人员和技术储备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和阻碍了急救中心的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丽  陈晨 《现代养生》2022,(20):1735-1737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经院前-院内转运模式入住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通过自行急诊入住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经院前急救,自行进入院内治疗;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包括来院时间、就诊到CT检查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来院时间、就诊到CT检查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及住院时间,降低NI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院前和院内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由120送来的196例病人院前和院内急救护理情况。结果经急诊抢救后52例送ICU进一步治疗,68例病情稳定后送手术室实施必要的手术,74例抢救稳定后送普外科进一步保守治疗,2例院前死亡,8例因重度休克时间过长,ICU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急诊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按照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前者仅行院内急救,由其家属自行送入院就诊;后者行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效果 、院内急救时间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救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选取同期由64例家属护送采用常规院内急救模式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NIHSS评分及Barthe指数.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22.10±6.67)min、确诊时间(34....  相似文献   

7.
严重胸部创伤,如能及时有效地现场救治,可稳定伤情,挽救生命,为安全转运,进一步确定性治疗创造条件。是提高胸部创伤救治水平,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出诊严重胸部创伤73人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波 《现代养生》2014,(20):156-156
随着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急诊急救工作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良好的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管理是提高急救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挽救危重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完善,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的确立,推动了医院急救工作的向前有序发展,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其中也存在这诸多不足,影响了最终的工作质量以及医疗效果。因此针对一体化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爱华 《药物与人》2014,(4):136-136
目的 :分析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2例,利用奇偶数字法分为优化组(41例)和常规组(41例),分别给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急救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化组护理质量、急救护理意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急救入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采取全程优化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急救,观察组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记录两组救治情况,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急救反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缩短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促进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79例,其中127例未呼叫急救电话,由家人或外人直接送来急救中心(非院前急救组,A组)。另外152例经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B组),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病死率和生存时间。结果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低[院前急救组(18.42%),非院前急救组(31.50%)]、生存时间长[院前急救组(5.14±1.7)h,非院前急救组(2.5±0.8)h],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延缓死亡时间,加强"黄金1小时"的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严重创伤院前救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360例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度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方案;2013年度2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的是风险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知信行评分,出车反应时间、患者院前救治成功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知识(27.21±4.21)vs(22.01±4.41)分、态度(21.32±3.81)vs(17.11±3.91)分、行为(20.51±3.71)vs(16.22±3.52)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140.43±11.31)vs(300.42±10.51)s;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院前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97.61%vs 90.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94.51±11.52)vs(86.42±12.31)。结论严重创伤院前救治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能够改善院前救治的效果,提高院前抢救的效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顾璇 《中国卫生资源》2009,12(3):142-143
近年来,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已成为制约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使用方式、试行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等,以达到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急救医师队伍,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县、乡镇医院如何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元月~2005年12月对4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及治疗效果.结果:432例患者中手术184例,非手术248例.恢复良好239例,中残30例,重残27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2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及时实施院前急救,手术;纳络酮、应用甲氰咪呱,精心护理及综合治疗,减少残障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方法:从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环境、使用人员和使用状态3个方面,分析其使用特点,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造成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不佳的原因;从采购、使用和保障环节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在设备采购环节注重急救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坚固耐用、多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7年10月间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421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单位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致伤原因、送院工具及通讯联络、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 网络组1h内入院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417例(89%)有预报.非网络组108例(13%)120送院前有预报.结论 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早期高级气道建立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随机分为院前组(38例)和院内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生理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插管前PaO(58.61±14.53-63.11±14.68)、插管后PaO(78.91±14.61-83.17±13.94)、插管前PaCO2(85.33±5.41-90.54±7.01)、插管后PaCO2(92.01±4.21-94.84±3.2)插管前SPO2(85.33±5.41-90.54±7.01)、插管后SPO2(92.01±4.21-94.85±3.21)插管前HR(95.82±13.09-23.01±6.51)、插管后HR(84.65±10.44-18.50±5.22)、插管前RR(21.21±5.51-23.01±6.42),插管后RR(19.21±3.91-18.49±5.21)各项指标在插管后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预后良好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院前早期气管插管可以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氧合,减轻或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避免或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良好率。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创伤急救医学的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已创建的上海市东北区域创伤急救网络,总结其运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城市创伤急救网络模式,提高突发意外事件急救的组织能力和伤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舟山海岛新区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及院外救治情况,分析现场急救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该类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由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有完整院前急救记录的意外伤害病例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41例,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舟山海岛新区意外伤害男...  相似文献   

20.
We studied pre-hospital practices of 72 consecutive snake bite victims at a hospital in north-central Nigeria. The primary outcome assessed was death or disability at hospital discharge. Victims were predominantly male farmers, and in 54 cases (75%) the snake was identified as a carpet viper (Echis ocellatus), with the remainder unidentified. Most subjects (58, 81%) attempted at least one first aid measure after the bite, including tourniquet application (53, 74%), application (15, 21%) or ingestion (10, 14%) of traditional concoctions, bite site incision (8, 11%), black stone application (4, 5.6%), and suction (3, 4.2%). The majority (44, 61%) presented late (after 4 hours). Most (53, 74%) had full recovery at hospital discharge. Three deaths (4.2%) and thirteen (18%) disabilities (mainly tissue necrosis) occurred. The use of any first aid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nger hospital stay than no use (4.6 ± 2.0 days versus 3.6 ± 2.7 days, respectively, P = 0.02). The antivenom requirement was greater in subjects who had used a tourniquet (P = 0.03) and in those who presented late (P = 0.02). Topical application (Odds Ratio 15, 95% CI 1.4-708) or ingestion of traditional concoctions (OR 20, 95% CI 1.4-963)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or disability. Inges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oc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longer time interval before presentation, a higher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wound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