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胃癌卵巢转移的认识 ,提高诊治率。方法分析 12例胃癌卵巢转移病例的诊治过程及有关文献复习。结果对胃癌及卵巢切除可提高疗效。结论胃癌卵巢转移 ,发现时多属晚期 ,但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多数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患者曾于2年前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彩超检查: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宫内膜模糊不清楚。左附件区可见8.4 cm×6 .4 cm×4 .5 cm的低回声区(图1 ) ,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2 .0cm×1 .6 cm×1 .0 cm的无回声暗区,右附件区可见6 .2 cm×5 .5 cm×3.8cm的低回声区(图2 ) ,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3.5 cm×2 .7cm×1 .9cm的无回声暗区。两处低回声区的形状均似肾形。彩色多普勒显示:双侧低回声区内均可见彩色斑点状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显示为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峰值MASS:左…  相似文献   

3.
胃癌卵巢转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困难,预后很差。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收集1992~1997年10例胃癌卵巢转移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结果发病年龄:年龄24~42岁,平均32.5岁,其中35岁以下8例,占80%。临床表现:下腹胀痛...  相似文献   

4.
5.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生卵巢转移并以转移灶为首发表现者约占 72 4 % [1] ,易误诊为单纯卵巢肿瘤。本文收集了我院 1994~ 2 0 0 0年以卵巢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 5例 ,均被误诊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本组 5例平均年龄 4 1岁。以急性腹痛发病 2例 ,以盆腔包块起病 1例 ,月经失调 2例。症状 :食欲减退 5例 ,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各 3例 ,黑便、腰痛各 1例 ;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流血 4例。体征 :下腹部压痛 3例 ,下腹部触及包块 1例。1 2 诊治经过及预后 本组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 4例 ,急性阑…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死于胃癌[1]。腹膜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形式,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2]。胃癌早期腹膜转移患者在临床上并无特殊表现,诊断困难;而到晚期,患者出现肠梗阻、腹水、肿块、恶液质等并发症时较易确诊,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已严重降低,治疗困难,预后极差[3-4]。因此,及时、早期、准确诊断胃癌腹膜转移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分子水平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诊断分级,评价胃癌临床分期及预后。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以细胞角蛋白18(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20枚,胃癌组无转移淋巴结(PN0)199枚。结果 ①对照组良性病变淋巴结中无CK18mRNA表达,与病理符合率100%。胃癌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199枚淋巴结中有CK18mRNA阳性表达34枚,阳性率17.1%。②胃癌淋巴结微转移(LMM)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浸润(T)呈正相关。结论 用RT-PCR法检测胃癌无转移淋巴结CK18mRNA是发现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对胃癌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癌转移致脑膜癌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因发热、头痛、呕吐、消瘦一个月余于1999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一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40℃,钝性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言语不清.既往无外伤、饮酒史.1998年8月患者因患"胃窦癌,伴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型腺癌,侵犯浆膜层,二级淋巴转移.术后曾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依托泊苷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5 4岁。以阵发性腹痛 1天并呕血 2次(约 70 0 ml)伴恶心、头晕乏力来我院诊治。查体 :R2 7次 /分、 BP 12 / 9k Pa,神志尚清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心率 112次 /分 ,腹部平坦稍胀 ,上腹部剑突下压痛 ,肠鸣音增强。试验室检查 :血 WBC 12 .7× 10 9/ L,N 87%,L 13%,Hb 90 g/ L ,RBC 3.0× 10 12 / L ,大便隐血试验 ( +)。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 :左上腹于胃底后上壁可见一约 5 4 mm× 4 7mm× 4 mm大小低回声实性肿块 ,边界尚清 ,轮廓欠规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胃癌的研究进展,学者发现脾门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其诊断和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综述总结了近五年来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保脾与切脾两种清扫术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CA724、环氧化酶(COX-1)和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动态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卵巢癌患者(观察组)、79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有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COX—1、HE4检查资料,其中CA125、CA724、COX-1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E4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综舍评价四种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复发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5、CA724、COX-1、HE4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1);卵巢癌高分期(Ⅲ、Ⅳ期)组明显高于低分期(I、II)纽(P〈0.01),卵巢癌术前、复发组与术后、无复发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CA724、COX-1、HE4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4.4%、70.7%、43.9%、69.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6.3%,与各单项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724、COX-1、HFA联合动态检测是卵巢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复发的较好指标,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3.
在胃食管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多数胃癌及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远期疗效较差。而早期胃癌及食管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84%~99%,90%~100%。近年来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胃癌与食管癌能被早期诊断,同时随着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开展,使得早期胃癌与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更好、创伤更小,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腹膜种植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时未发生腹膜种植的胃癌患者有53例,术中收集患者的腹腔灌洗液进行脱落细胞学的检查,术后解剖标本,记录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型情况。结果该53例患者术后2年内有40例发生了腹膜种植。结论胃癌发生腹膜种植与腹腔脱落癌细胞、腹腔淋巴结有转移、Bromann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及预后。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患者共264例,按是否发生第12组淋巴结转移分为阴性组(228例)与阳性组(36例)。分析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单因素研究发现两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的 N 和 M 分期、Bormann 分期、第12组以外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研究发现,第12组以外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直径、远处转移 M 分期是第12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阳性组1年和2年生存率为57.2%和32.3%,阴性组1年和2年生存率为76.5%和58.9%,阳性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结论第12组淋巴结转移是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肿瘤直径≥5 cm 或存在第12组以外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应考虑彻底清扫第12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84岁.主因"右下腹肿块进行性增大6月余"就诊,并出现间歇性钝痛,进食后腹胀,体质量减轻约10 kg.入院查体:全腹无红肿,未见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可触及肿块约16.0 cm×10.0 cm,质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无压痛,未见明显波动感,耻骨上及膀胱区无压痛.超声于右下腹腔可探及约13.3 cm×11.3 cm的不均质囊实混合性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边缘厚薄不均约2~4 cm,中央为范围7.3 cm×3.6 cm的无回声区,包块周边可见肠管回声,蠕动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腹膜扩散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供术前诊断的依据,并评估手术治疗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胃癌腹膜扩散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情况.结果 57例胃癌腹膜扩散病人中,女性年龄小于男性(50% vs 22.58%,P<0.05),而且其手术切除率明显低于男性(39.13% vs 67.85%,P<0.05).51例手术病人中,35.29%(18/51)出现腹水.17.65%(9/51)直肠指检发现肿块.生存分析表明姑息切除病人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未切除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唯一因素(相对危险度0.261),但腹膜扩散为P3时手术切除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腹水和直肠指检发现肿块是胃癌腹膜扩散的常见临床表现,其中女性病人年龄偏小且手术切除可能性也较小.如果可能应行姑息切除手术,但腹膜扩散为P3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MicroRNA-148a (MiR-148a) had been reported to take part in some cancer progresses, but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ovarian cancer had been rarely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miR-148a as well as its roles in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MethodsRelative expression of miR-148a in the plasma specimens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was detected by qRT-PCR.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148a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survival was analyzed by Kaplan-Meier method and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miR-148a. In addition, the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 was separately transfected with pcDNA3-microRNA-148a over-expression vector and pcDNA3 empty vector to detect the functional roles of miR-148a in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ResultsDecreased level of plasma miR-148a was observed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level was associated with histopathologic grade, TNM st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5 for all). Besides, patients with high level of miR-148a had a longer survival time than those with low level (40.3 months vs 31.6 months, log rank test, P = 0.002).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iR-148a might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ovarian cancer prognosis (HR = 1.699, 95%CI = 1.175-2.456, P = 0.005). Moreover, cell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miR-148a could inhibit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ConclusionMiR-148a may be a potential prognostic factor for ovarian cancer and it can suppress tumor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和遗传工程学及其相应新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是反映胃粘膜功能和状态的良好指标,近年来逐渐用于胃癌的诊治,本文综述胃蛋白酶原的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在胃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1年;初次手术行Billrotn II式胃大部切除术24例;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18例;残胃手术切除率为73.3%.结论 残胃癌大多发生于初次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多发生于Billroth II术式,癌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治性手术是残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