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1 474例,根据宫颈评分及引产时间分为4组。A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B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C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D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回顾性分析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间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褥期感染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孕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转科率高于D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者可破膜后2 h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可期待至破膜后12 h引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VBAC)的可行性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孕妇159例为研究组,分为VBAC组(106例)和TOLAC失败组(53例),并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本组VBAC成功106例,成功率66.67%;和对照组相比,VBAC组孕前BMI指数、引产比例增高、总产程缩短、新生儿出生体重略低(P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VBAC组相比,TOLAC失败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孕前BMI指数均显著增高,总产程延长、引产比例、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发热比例增高,产后出血量增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重、住院时间明显延加(P 0.05),但新生儿其他相关指标与VBAC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可行,VBAC可减少围产期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1 474例,根据宫颈评分及引产时间分为4组。A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B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C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D组Bishop评分6分,破膜12 h未临产缩宫素引产。回顾性分析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B两组间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褥期感染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孕妇引产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转科率高于D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者可破膜后2 h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可期待至破膜后12 h引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VBA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适应证、无TOLAC禁忌证的36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158例孕妇愿意行TOLAC,其中自然临产44例(自然临产组),Bishop≥6分行缩宫素静滴引产81例(宫颈成熟组),Bishop6分行Cook双球囊放置术促宫颈成熟后行缩宫素静滴引产33例(宫颈不成熟组),并按照最终的分娩方式分为TOLAC成功137例(VBAC组)、择期再次剖宫产205例(ERCS组)。比较VBAC组和ERCS组的分娩及新生儿情况及TOLAC试产组中的3个亚组的试产成功率和产后出血量。结果:137例孕妇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86.7%(137/158)。TOLAC中自然临产组、宫颈成熟组和宫颈不成熟组试产成功率和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和ERCS组产妇均未出现子宫破裂;VBAC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母亲输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ER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与ER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TOLAC适应证,加强产时监测并及时处理,VBAC安全可行,对无禁忌证的孕妇可倡导阴道试产,球囊促宫颈成熟对计划性TOLAC而言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引产148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引产结局分为引产成功组(1108例)和失败组(37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与拟合优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初产、无阴道分娩史、受教育程度≤12年、分娩孕周<40周、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超标、身高<160 cm、引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4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750 g、联合引产、可疑胎儿窘迫、引产至临产时间≥24小时是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身高≥165 cm,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是引产失败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分别利用产前因素、产前结合产时因素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与0.940,约登指数分别为0.660与0.733,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7.5%与88.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引产失败的显著影响因素,一方面为临床制定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有助于产科医生与孕妇共同决定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另一方面旨在提升大家孕期保健意识,提升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聂明月  王欣  段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1):856-85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343例双胎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组170例,足月产组173例,分析引起双胎妊娠早产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早产组平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第一胎头先露比例、两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显著低于足月产组,而单绒毛膜性比例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绒毛膜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及瘢痕子宫是双胎妊娠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与胎儿绒毛膜性、胎膜早破、HDCP及瘢痕子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对合并高危因素的双胎妊娠需要高度重视,在加强孕期监护同时,应依据风险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减少新生儿窒息与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年间双胎妊娠发生率及双胎妊娠并发症变化趋势,分析双胎妊娠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24例)、2001年(87例)及2011年(287例)双胎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年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各300例、900例及29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分娩孕妇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率逐年增长。双胎妊娠孕妇主要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双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低体重儿及新生儿转科率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P0.05)。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的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贫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与1991年、2001年相比,2011年双胎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子痫前期(PE)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胎妊娠增加了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延期妊娠引产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产对延期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期妊娠孕妇437例,其中引产组276例,自然临产组16l例.结果:①引产组的剖宫产率、平均住院日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引产组和自然临产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病率、产时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延期妊娠孕妇是否进行引产,需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适合孕妇的期待或引产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术在妊娠28周后胎死宫内患者引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单胎妊娠且妊娠28周后超声诊断胎死宫内的孕妇77例, 根据不同引产方式分为依沙吖啶引产成功组(63例, 包括子宫瘢痕组56例与非子宫瘢痕组7例)、依沙吖啶引产失败组(4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组(5例)和自然临产分娩组(5例)。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间一般情况及引产结局的差异。结果 (1)67例依沙吖啶引产患者中, 引产成功率94.0%(63/67)。(2)依沙吖啶引产成功组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组和自然临产分娩组相比, 在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和死婴重量, 以及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和宫内残留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病例中均未发生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宫内感染、子宫破裂、中转剖宫取胎术、产褥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依沙吖啶引产成功组引产-临产时间显著短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24周前超声诊断子宫颈短而无临产症状且无早产史的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子宫颈环扎术能否降低早产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孕24周前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L)≤25 mm,无临产症状且无早产史的双胎妊娠孕妇,按照有无实施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分为环扎组(80例)和非环扎组(50例)。观察两组分别在孕周<37周、<34周、<32周、<28周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围产期死亡率、低出生体质量和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34周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成CL≤15 mm和CL>15 mm两个亚组,分别进行组间早产率、新生儿结局比较。结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孕周<37周、<34周、<32周和<28周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入NICU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扎组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较非环扎组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扎与否和CL是发生早产<34周的影响因素(P<0.05)。在CL≤15 mm亚组中,环扎组早产<34周的发生率、低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质量和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环扎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L>15 mm的亚组中,环扎组和非环扎组间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扎术对CL>15 mm的无症状短子宫颈双胎孕妇并不能改善其早产率;而对CL≤15 mm的双胎孕妇可显著降低早产率及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胆碱、甜菜碱、蛋氨酸、二甲基甘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92例及其胎儿的临床资料, 采集双胎妊娠孕妇的空腹血(采血孕周中位数为18.9周),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仪对血浆中的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广义估计模型分析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双胎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 使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胎儿生长超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92例双胎妊娠孕妇中, 66例(72%)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绒双羊)双胎妊娠, 26例(28%)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双羊)双胎妊娠。5种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在各基本特征分层的双胎妊娠孕妇中的比较显示, ≥35岁孕妇的血浆胆碱和甜菜碱水平均较高, 与<35岁的孕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双胎妊娠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新生儿生长指标的相关性:校正混杂因...  相似文献   

12.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 1995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 98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 (P <0 0 1) ,两组第 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第 2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 <0 0 5 )。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孕41周妊娠结局的分析,了解延期妊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孕41周后引产的利弊。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足月无合并症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共计2903例,其中461例为延期妊娠(41~41舶周)。结果延期妊娠组剖宫产率为48.81%,胎儿窘迫发生率为43.38%。明显高于其它孕周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8%,高于孕周38周组,低于其它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妊娠引产组剖官产率为52.28%,自然临产组为28.36%,引产组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P〈0.01),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2.89%和1.02%,34.33%和1.49%,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低于5分者,剖宫产率为65.6%,高于自然临产组和评分6分及以上组(P〈0.05),与评分5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41~41^+3周分娩者与孕41^+4~41^+6周分娩者结局无明显差别。结论妊娠满41周后胎儿有官内缺氧的危险,应适时终止。宫颈条件不成熟者引产。难产危险性增加。刚满41周宫颈条件不成熟、又无迫切原因需要立即终止妊娠者,可严密观察下等待2~3d至41^+4周再引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方式对双胎妊娠母胎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15例双胎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妊娠方式分为自然妊娠组(398例)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组(417例),比较2组孕产妇基本资料、妊娠并发症及母胎围产结局。结果:IVF-ET组孕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初产妇比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比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囊比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瘢痕子宫比例低于自然妊娠组(均P<0.05)。IVF-ET组新生儿早产率和转新生儿科率低于自然妊娠组,较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自然妊娠组(均P<0.05)。结论:通过IVF-ET妊娠的双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需要严格把握胚胎移植的指征,严控移植的胚胎数目,加强围产期的管理,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孕中期引产的适宜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孕中期(孕15~28周)因医疗指征引产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孕妇34例为观察组,同期引产的非瘢痕子宫孕妇122例为对照组。引产的方法为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若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48小时后未发动宫缩,定为引产失败,再于阴道后穹隆追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引产情况相关指标及产后并发症等。结果:1两组孕妇引产的成功率、宫缩发动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大于300 ml者)的比例及胎盘粘连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均有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48小时后未发动宫缩的病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16例,在阴道后穹隆追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后均获得成功。3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以及严重产时、产后并发症,观察组4例,对照组10例出现产前或产时发热。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是孕中期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若引产失败加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也未增加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可在孕中期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适宜体重及其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1 225例双胎妊娠孕妇不同孕周的胎儿体重及相关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适宜体重使用616例无妊娠并发症(除早产)双胎妊娠孕妇的1 232例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 以第10~90百分位数表示, 并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与适于胎龄儿(AGA)双胎妊娠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以及不同年份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双胎妊娠不同孕周新生儿适宜体重分别为孕28周910~1 255 g、孕29周996~1 518 g、孕30周1 105~1 785 g、孕31周1 295~1 825 g、孕32周1 336~2 000 g、孕33周1 754~2 321 g、孕34周1 842~2 591 g、孕35周1 913~2 615 g、孕36周2 150~2 847 g、孕37周2 35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超声指征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 孕16~27周+6超声提示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 CL)≤2.5 cm的无症状双胎妊娠孕妇96例, 其中宫颈环扎组45例、保守治疗组51例, 并根据CL各组又分为CL≤1.0 cm、CL>1.0~≤1.5 cm及CL>1.5 cm亚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比较宫颈环扎与保守治疗及不同CL双胎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环扎术对不同CL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宫颈环扎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均大于保守治疗组[35.9周(34.9~37.0周)与34.9周(29.1~36.1周)、10.7周(9.6~13.1周)与8.7周(4.8~11.0周), Z值分别为-2.59和-3.63, P值均<0.05], 孕34周及28周前早产率、绒毛膜羊膜炎、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保守治疗组[17.8%(8/45)与45.1%(23/51), χ2=8.16;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紧急子宫颈环扎术(C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分娩的双胎妊娠孕16~27+6周宫口开大1~4 cm行紧急CC的3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CC的孕周分为<24周组(19例)和≥24周组(11例)。比较两组的CC疗效,以是否获得活产儿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失败组(7例),分析影响CC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30例双胎妊娠紧急CC后的分娩孕周29.5±5.2周,围产儿死亡率25.0%,延长孕周6.8±4.4周。(2)孕周≥24周组孕妇的CC孕周(24.7±0.8周vs.21.7±1.6周)、分娩孕周(31.6±2.8周vs.28.3±6.0周)及活产率(100.0%vs.63.2%)明显高于<2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术前超声检查宫腔内絮状回声、术后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是双胎妊娠紧急C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CC孕周≥24周是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周≥24周后行紧急CC仍有临床价值,必要时双胎妊娠行紧急CC可以在孕24~27+周进行。CC孕周<24周、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絮状回声、术后WBC≥10×109/L者双胎妊娠紧急CC失败的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9.
引产对孕41周孕妇的母儿结局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引产对孕41周、无妊娠合并症孕妇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2002年9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孕41-41周+0、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374例,按临产与否分为引产组225例,其中药物(包括应用缩宫素和地诺前列酮)引产173例,人工破膜引产5例,人工破膜+药物引产47例;自然临产组149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引产组的剖宫产率(44.0%,99/225)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18.1%,27/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引产组及自然临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6/225)和1.3%(2/149)、产褥病率分别为0.9%(2/225)和0.7%(1/149)、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为0.9%(2/225)和0.7%(1/149)、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4%(10/225)和3.4%(5/149)、产时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4%(1/225)和0、羊水Ⅲ度污染发生率分别为11.6%(26/225)和13.4%(20/14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3%(3/225)和2.0%(3/149),两组孕妇以上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阴道顺产中,第一产程时间引产组平均为413 min,自然临产组平均为461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引产组平均为40 min,自然临产组为4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阴道顺产中第二产程超过60 min的发生率为17.1%(20/117),自然临产组为28.8%(3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急产发生率为5.1%(6/117),自然l临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住院天数自然临产组平均为(5.7±1.9)d,引产组为(6.9±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0.
双胎妊娠合并贫血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96例双胎妊娠分为两组,妊娠合并贫血者(贫血组)共321例,其余17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的妊高征,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与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贫血组妊高征,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贫血严重程度与妊高征,产后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孕周呈负相关(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重度贫血病例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胎妊娠合并贫血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成倍增加,特别是重度贫血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