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GF)植入自体静脉管内膜外翻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NGF结合自体静脉外翻内膜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患者24例,随访观察恢复情况。结果:24例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其中正中神经优良率95%,桡神经优良率87.5%,尺神经优良率66.7%,总优良率90.3%。结论:NGF结合自体静脉外翻内膜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局部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ve rgrowth factor,NGF)局部连续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4组;A组采用术后局部连续注射NGF 0.3μL3周。B组:手术同侧腓肠肌处连续肌肉注射NGF 0.3μL 3周。C组:于术中单次给予NGF 0.3μL于吻合处。D组:实验用生理盐水代替NGF。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行图像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逆行追踪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A组和B组神经传导速度快、潜伏期短,C组和D组神经传导速度慢、潜伏期长(F=27.775,P&;lt;O.05)。光镜观察见,A组和B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均优于C组和D组(F=5.53,P&;lt;0.05)。电镜观察见A组和B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C组和D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表明各组均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但A组和B组的数目优于C组和D组。结论:①NGF局部连续给药具有明现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②NGF局部连续给药优于局部单次给药。③半槽式硅胶管放置简单,取出方便,克服了晚期硅胶管对神经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诱导下自体静脉桥接修复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采用自体神经游离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效果比较理想,但有其弊端.为此寻求一种更佳修复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目的:验证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诱导下自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周围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采用自体静脉桥接并注入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采用自体静脉桥接并注入生理盐水;标准组采用自体神经桥接.分别于术后1,3个月,对实验动物进行活体观察,电生理检测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3组实验动物均有神经再生及修复表现,但程度不同.实验组失神经表现恢复的较对照组早,电生理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组织学检查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金标准"的自体神经桥接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果提示采用自体静脉桥接+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对周围神经缺损后的再生、修复具有有促进作用,可以使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增加并显著提高再生神经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MYCN-siRNA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组包括MYCN-siRNA与NGF联合诱导组、NGF诱导组、siRNA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的增殖变化,通过Real-TimePCR检测MYCN-mRNA和NSE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YCN基因沉默后MYC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母细胞瘤MYCN基因沉默后,RT-PCR检测IMR-32细胞MYCN-mRNA表达的抑制率达到89%;Western Blot检测IMR-32转染MYCN-siRNA后的第3天MYCN蛋白的表达率达到最低,表达率下降至26.6%。在NGF和MYCN-siRNA的共同作用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出现了较明显的细胞形态学分化,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IMR-32细胞NSE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MYCN-siRNA和NGF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可使MYCN-mRNA的表达和NSE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并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肌肉源神经生长因子(mNTF)对游离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作用及高浓度的mNTF是否会产生高效应。方法 从3周龄Wistar大鼠腓骨肌中提取mNTF,用1mm&;#215;1mm Phast凝胶块运载后放入移植的游离神经与脊髓的连接处。并将30只成年Wistar大白鼠根据其浓度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低浓度组(10只)和高浓度mNTF实验组(10只)。结果 单纯游离的周围神经移植后4周仅仅见到极其微弱的脊髓神经的再生。加入低浓度mNTF后脊髓神经的再生极显著地提高,高浓度mNTF组中虽然脊髓神经的再生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但是反而明显少于浓度mNTF组。结论 肌肉源神经生长因子(mNTF)对游离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仅仅补充高浓度mNTF,而不补充其它营养因子,则会造成其“营养失衡”,所以结果反而不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证明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能自然分泌一定量的神经生长因子,因此若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内耳,可作为神经生长因子源源不断的供体。目的:比较神经干细胞内耳移植和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两种方式对豚鼠损伤内耳的保护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新生24h豚鼠5只,用于脑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制备。方法:①动物实验:健康豚鼠4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4只,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单纯耳蜗打孔组8只,仅施以耳蜗底转骨壁打孔术: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8只,经耳蜗底转骨壁打孔后,向内耳注入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致聋模型组4只,按4mg/kg体质量连续3d腹腔注射顺铂建立耳聋模型;致聋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8只,先造成耳聋模型,而后经耳蜗底转骨壁打孔向内耳注入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致聋后神经生长因子移植组8只,先造成耳聋模型,然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移植后14,28d测定纯音听闽值,各处死4只用于耳蜗基底膜四唑氮蓝铺片、苏木精-伊红染色、Brdu免疫组化染色、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②RT—PCR检测实验:健康豚鼠3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致聋模型组8只、致聋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5只、致聋后神经生长因子移植组9只,干预措施同上。移植后28dRT—PCR检测各组动物耳蜗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移植后14,28d致聋模型组、致聋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致聋后神经生长因子移植组的纯音听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但后2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致聋模型组(P〈0.05),且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核溶解、碎裂等现象,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结构及形态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移植后7d,耳蜗底转的移植位点、鼓阶蜗轴侧周围及基底膜下方均可见大量Brdu阳性细胞,血管纹、鼓唇和蜗神经纤维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表达,28d时致聋后神经千细胞移植组染色程度强于致聋后神经生长因子移植组。RT—PCR检测耳蜗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内耳移植神经干细胞和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豚鼠损伤内耳的毛细胞、螺旋神经节以及听力保护作用基本相似,但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表明前者耳蜗内分布的神经生长因子较后者更为密集。  相似文献   

7.
局部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vergrowthfactor,NGF)局部连续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4组;A组采用术后局部连续注射NGF0.3μL3周。B组:手术同侧腓肠肌处连续肌肉注射NGF0.3μL3周。C组:于术中单次给予NGF0.3μL于吻合处。D组:实验用生理盐水代替NGF。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行图像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逆行追踪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A组和B组神经传导速度快、潜伏期短,C组和D组神经传导速度慢、潜伏期长(F=27.775,P<0.05)。光镜观察见,A组和B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均优于C组和D组(F=5.53,P<0.05)。电镜观察见A组和B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C组和D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表明各组均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但A组和B组的数目优于C组和D组。结论:①NGF局部连续给药具有明现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②NGF局部连续给药优于局部单次给药。③半槽式硅胶管放置简单,取出方便,克服了晚期硅胶管对神经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好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但套管内添加促进神经再生的因素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还不清楚。 目的:观察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在体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观察,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与胫腓神经分叉之间坐骨神经的中点处切断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中空圆柱形套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纺织科学院共同发明的一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方法:SD大鼠20只双腿40根坐骨神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根。正常对照组:未做处理;单纯套管组:切断坐骨神经,作单纯海洋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缝合;神经生长因子组:桥接后在管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碎片组:套管中加入切碎的自体神经片断。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计数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量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单纯套管组再生神经纤维的形态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增多(P〈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单纯套管组套管轮廓仍然存在:套管内可见大量连续的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再生神经纤维和髓鞘连续平直地通过管腔,远近端之间在纤维数量差别不大;神经组织之间以及与管壁之间出现大量血管组织。 结论: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损伤周围神经过程中未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芬生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03-1304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可能的分子机制及NGF-TrkA信号传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本院住院患儿新鲜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观察NGF干预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值活性;RT-PCR分析TrkA表达情况。结果NGF作用NB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并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增殖,2d时TrkA表达增加,4d以后出现TrkA表达的明显增加。结论NGF对NB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分化,且表现剂量依赖关系;NGF可诱导NB细胞分化成熟及TrkAmRNA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NGF诱导NB细胞分化逆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外源性短暂给予较大剂量神经生长因子后,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该促进作用在早期较为明显,晚期则不明显,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进入体内的途径、方式、活性持续时间有关;损伤神经近侧端的再生修复好于远侧端,可能与其有利于接受胞体对再生修复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Nowdays,manynervenutrientfactorswerefoundtohaverepaireffectonnerveinjury犤1.However,manyexperimentshaveconcen-tratedontheeffectofsinglefactor.Ourresearchwerefocusedoncombinationeffectofnervegrowthfactor(NGF)and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onsciaticnerveinjuryandprovidecluestoclinicaltreatment.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sExperimentanimalsandgroupdivision96femaleWistarrats,weighting220-24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normalsalinegroup,NGFgroup,bFGFgroupandNGF+bFG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NGF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电针频率的不同,及电针与手针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不行治疗。对照组(n=6),正常成年大鼠。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电针正极接在近心端,负极接在远心端。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1、2、6周取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定量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水平。结果:治疗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模型组(均P<0.01);治疗1组NGF mRNA表达始终处于高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激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其中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用Wiste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分别于术后6 h及2、4、7、14 d取材,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 ①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密度在术后6h及2、4、7、14d均低于假手术组.②神经生长因子组术后7、14d心肌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密度较心肌梗死组明显升高.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肾上腺素能神经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脊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经时变化规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脊髓HG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损伤侧的神经细胞胞质颗粒阳性染色强于未损伤侧;神经损伤后第3,7和14天,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元内杂交信号明显增强,以第7天的变化最为显著。HGF蛋白的表达均于坐骨神经损伤后第1周开始增强,第2周时达峰值,然后下降。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HG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含量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9例乳腺癌临床分期患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NGF、NGFR含量,分析与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血浆NGF含量:Ⅲ/Ⅳ期乳腺癌患者组、Ⅱ期乳腺癌患者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2.8±2.5)、(64.0±2.8)、(63.4±2.4)、(62.1±2.1)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683,P0.05);血浆NGFR含量:Ⅲ/Ⅳ期乳腺癌患者组、Ⅱ期乳腺癌患者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01.3±285.3)、(90.0±52.7)、(67.5±42.5)、(63.0±33.3)pg/mL,Ⅲ/Ⅳ期乳腺癌患者组显著高于Ⅱ期乳腺癌患者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561,P0.01)。Ⅱ期乳腺癌患者组前后2次血浆NGFR分别为(70.8±42.9)、(109.3±5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3,P=0.01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组前后2次血浆NGFR分别为(156.4±89.6)、(490.7±31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9,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浆NGFR水平增高可能与肿瘤发生进展相关,检测血浆NGFR水平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6.
Artificial nerve conduits offer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nerve autografts for the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nd several commercially-available conduits are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However, at present, utilization of these conduits is limited to the repair of nerve gaps less than 3 cm in length. Thus,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how best to design artificial conduits with improved nerve regeneration potential over longer distances. Successful nerve regeneration necessitates that the cells,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and growth factors involved interact in a highly specific manner that is tightly coordinated. Combinatorial approache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interactions and conduits that utilize supportive factors, such as neurotrophins and stem cells, may be key component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conduits. Additionally, design strategies that combine physical cues for contact guidance and biochemical signals to enhance cellular function have shown promise. This review highlights recent advances in artificial nerve conduit design, focusing on the use of luminal fillers,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various techniques for accessory cell and/or growth factor delivery into artificial nerve condui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冢、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min,2周为1疗程。经1、2、3疗程治疗后,在电生理学及病理形态学证实穴位电针刺激能促进面神经再生基础上,应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地刺组及对照组作表情肌组织中N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的保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时给予NGF治疗。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介素-1(IL-1)、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结果NGF组TNF-α、IL-1较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R组相比,NGF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及IL-6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细胞的凋亡检测发现,与IR组比较,NGF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GF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氧自由基代谢,减少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