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减黄手术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内引流术在不能切除的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52例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结果行胆肠Roux-Y内引流术210例,胆肠置管架桥内引流者99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引流27例,12例胆肠Roux-Y加胃肠吻合.前两者病人61%以上都能在术后一周血胆红素下降一半以上.结论胆肠Roux-Y内引流术适合大多数胆道低位梗阻,而胆管置管架桥胆肠内引流术几乎适应于各平面的胆道梗阻,尤其是病变较晚,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视为一种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黄疸的根本治疗是解除阻塞原因,但因部分患者胆道梗阻原因较难消除,特别是老年人,全身状况不良时,难以耐受根治性手术.故只能暂行胆管引流以消除黄疸。我们自1982年以来设计应用体外胆—肠架桥引流术治疗4例老年难治性阻塞性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道内、外引流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45例病例行胆道内、外引流的效果.结果 45例病例中30例成功,成功率66.7%,退黄有效率95.8%,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 胆道内、外引流术能迅速解除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缓解疼痛,退黄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并发症多、体质弱不宜接受手术的年老患者,它有很好的安全性,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非肿瘤患者如胆道结石合并感染者,既能提供诊断依据,又能快速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是肠外营养治疗的方式之一。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可用于无法行肠内营养治疗或肠内营养治疗不足患者的营养补充,也可用于无法建立中心静脉途径及短期、较低热卡、较低氮量需求的患者。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具有营养液通路建立快捷、简便的特点,所需医疗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等优势。许多临床试验及研究者证实了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对于围术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渗透压较低的肠外营养制剂可安全用于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的观点已广为临床接受。肠外营养液中加入脂肪乳剂有助于降低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产生的高渗透压,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尽量减少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应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应用。在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期间,营养支持小组应每日对穿刺、输注部位进行观察、监测,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腹壁外桥式内引流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了腹壁外桥式内引流,发现本术式既克服了外引流引起胆汁大量丢失所致内环境稳定的破坏,又克服了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后肠液返流和癌肿扩散压迫吻合口再梗阻的缺点,还可通过T管进行局部化疗和通过空肠造疾管进行肠内营养,而且本手术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现将资料较全的18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Ic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56岁,IS例中12例为胰头癌,6例为壶腹部癌,17例因侵犯了周围重要血管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1例因患者全身情况差,术中出现休克而行本术…  相似文献   

6.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 (MBO)的发生率为5%~43%。MBO的常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治疗、支架置入、胃肠减压及中医治疗。但是,由于消化道梗阻的存在,大多数MBO患者无法进食或仅能进食少量食物,尽早予以营养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非常重要。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尽量采用肠内营养。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满足患者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液体量目标需求及微量营养素需要量。营养治疗主要采用第四阶梯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PEN+PPN)或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TPN)。本文就患者可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肠外营养制剂类型进行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年为3例无法施行切除及胆肠内引流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了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体外胆肠架桥术,取得了减轻黄疸,改善全身情况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例1 男,54岁,右上腹胀痛1月伴黄疸,肝肋下6cm,上腹正中可触及6×6cm肿块,质硬,固定。B超,肝门占位性病变。黄疸指数25单位,总胆红质2.6mg/dl,直接胆红质2.4mg/dl。行PTCD,每天引流胆汁200~500ml。经PTCD造影,示胆总管上段恶性梗阻。引流12天后手术,见  相似文献   

8.
肝外胆道癌一般症状较隐蔽,且转移较晚,一经发现多属晚期,且常侵及门静脉,肝动脉,使手术受到限制,有时胆肠吻合内引流也难进行,常须用外引流解除胆道梗阻,以延长生命。外引流常给病人带来许多不方便,且会丢失大量体液,造成电解质失衡。作者采用体外架桥达到内外引流相结合治疗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例1,女,49岁,以全身进行性黄疸伴上腹饱胀,食减消瘦,全身搔痒,以肝炎在院外治疗2个月无效入院。B超提示:胆总管内见高回声团块影约2.5×1.8cm,后方无声影。胆总管扩张3cm,提示: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剖腹探查见腹腔有多量黄色腹水,肝大平脐,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术后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单纯肠外营养(A组30例)、肠外营养+复合性药物(B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采用不同方法解除胆道梗阻后,A组和B组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代谢支持,C组采用普通支持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耐受肠外营养支持,转氨酶、胆红素和胆汁酸指标下降,营养指标好转,血脂代谢改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提高,P<0.05,B组较为明显.结论:胆道梗阻解除后,短期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是一种安全的临床营养支持过渡方法,对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正相相关性,适当的复合性药物具有良好的代谢调理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PPN 是指经外周静脉途径给予的肠外营养治疗,是全肠外营养治疗及部分肠外营养治疗的方式之一。虽然PPN 应用时间最长,研究者对PPN 应用相关的一些临床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及意见,如PPN 的适应证、给予时间、渗透压、 在老年患者及儿科患者的应用等,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PPN 可用于无法行肠内营养治疗或肠内营养治疗不足,无 法行中心静脉置管及短期、较低热卡、较低氮量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PPN 具有能够较快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营养液输注、 所需费用较中心静脉途径低、避免中心静脉途径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优势。许多临床试验及研究者证实了 PPN 对 于围手术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渗透压较低的肠外营养制剂可安全用于 PPN 的观点已广为临床接受。脂肪乳剂渗透压较 低,可有效降低氨基酸、葡萄糖的渗透压,加入脂肪乳剂有利于PPN 的应用。PPN 的并发症相对于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治 疗的并发症少,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为血栓性周围静脉炎及液体外渗。PPN 应用时应注意营养液的渗透 压不要过高,应加入脂肪乳剂,同时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病情需要,尽量减少PPN 应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应用。在 PPN 期间,应每日对穿刺、输注部位进行观察、检测,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重庆市人民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2002、PG-SGA、体格测 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人民医院自 2015 年 5 月 4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 311 例 16 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 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并调查这些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311 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NRS 2002 ≥ 3 分)的 为 44.37%(138/311)。以 PG-SGA 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显示,52.73%(164/311) 的肿瘤患者存在中度营养不良 (PG-SGA ≥ 4 分 ),其中31.19%(97/311)为重度营养不良(PG-SGA ≥ 9 分 );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非消 化道肿瘤患者高(65.41% vs. 43.26%,χ2=13.41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 最近 1 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左小腿围、非利手握力与 PG-SGA 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 均< 0.001),其中左小腿围、最近 1 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与PG-SGA 评分相关性最好(回归系数B 分别为-0.872、0.861,P < 0.001 ),血红蛋白、上臂肌 围与 PG-SGA 评分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268,0.218);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率仅为43.90% (72/164),营养治疗以单独肠外营养治疗为主,占 91.7%(66/72),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占 6.94%(5/72),单独肠内 营养治疗仅1 例,占营养治疗患者的1.38%(1/72)。结论 52.73% 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PG-SGA 评分是评估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简便、有效的工具,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且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治疗率极低。 建议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入院后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包括 PG-SGA 评分在内的全面营养评估,并给予正确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吉林大学第三医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三医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48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不良发生率,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在入选的134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24%(n=70);营养不良有两个来源:NRS 2002中营养状况评分≥3分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43%(n=18),体质指数(BMI)<18.5kg/m2,结合一般状况较差者比例10.45%(n=14);男、女患者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周岁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60周岁患者(P<0.05);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治疗的比例为54.29%。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比例有待提升;NRS 2002可以将这部分患者筛查出来,为临床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 NRS 2002 和 PG-SGA 对住院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适用性。方法 对 2015 年 2 月至 4 月在我院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每名患者同时采用NRS 2002 量表及PG-SGA 量表 进行营养筛查及评估,比较两种方法间的相关性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 共 423 例患者完成 调查,其中胃肠外科124例、放疗科169例、消化内科130例;胃肠肿瘤265例(62.6%),头颈肿瘤93例(21.9%), 其他部位肿瘤65 例(15.4%)。根据BMI 评价,消瘦患者占9.5%; 根据NRS 2002 评分,有营养风险患者占32.6%; 根据PG-SGA 评价,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占50.6%。采用二分类交叉列表方式评价两种工具的一致性,具有一致性 (kappa=0.491,P < 0.001)。如果以NRS 2002 ≥ 3 分作为有营养风险的评估标准,PG-SGA ≥ 4 分作为阳性对照,则 NRS 2002 的灵敏度为57.0%,特异度为92.3%。结论 NRS 2002 用于筛查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PG-SGA 的评估结果存 在一致性。如果以 PG-SGA ≥ 4 分作为阳性对照,NRS 2002 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好,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差。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ich affects cancer progno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during Chemoradiation (CRT). Methods: Newly diagnosed adul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 anthropometric indices, body composition, dietary intake, laboratory tests, and nutritional-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 before, after, and 4 to 6 weeks after CRT. Results: Seventy-one cases were enrolled. The mean age was 66.8±12 years. Patients’ mean weight loss was 2.42±2.4 kilograms during treatmen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bserved in mean MUAC (26.68±4.9 vs. 25.42±5.1 cm), fat mass percentage (24.11±11.8 vs. 22.8±12.5), fat free mass index (16.87±2.4 vs. 16.47±2.6 kg/m2) and hand grip strength (43.2±19 vs. 36.1±20 kg) during CRT (all p-values <0.0001). We had also a non-significant change in mean energy intake (19.5±11 vs. 18.3±11 kcal/kgw. day) and protein intake (0.56±0.4 vs. 0.66±0.5 g/kgw.day) during CRT.  In our assessment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and 4-6 weeks following CRT, we recorded energy intake insufficiency in 55.7%, 58.7% and 27.3% and protein intake inadequacy in 89.8%, 89.1% and 72.7% of cases, respectively.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were dysphagia (56.7%), anorexia (25%), and constipation (47.9%) at admission. Dysphagia improved in some cases (42%), but anorexia (35%), early satiety (25%), Esophagitis (25%), dysosmia (21%) and dysgeusia (17%) were increased as CRT complication. yet, 25% of patients had dysphagia and 34.4% had constipation 4-6 weeks after CRT. The twelve-months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BMI after CRT, primary PG-SGA score, weight loss, BMI<18.5, MUAC, physical performance, living in rural or urban areas, addiction.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d a high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mong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ich worsened during Chemoradiotherapy. Our findings warrant early screening and monitoring of nutritional status and effectiv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with symptoms management during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营养治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以铂为基础双药化疗联合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 的 96 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治疗组(研究组,n=48)和日常饮食组(对照组,n=48),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 营养治疗和日常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变化,以体重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同时比较其他营养相关血液 学指标,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重丢失、骨髓抑制和营 养相关指标下降。其中营养治疗组的体重丢失明显低于日常饮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白细胞、淋巴细胞、血 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更低(P=0.009、P=0.000、P=0.033);且低蛋白血症,低钙、低镁血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 对照组(P=0.010、P=0.020、P=0.006),具有统计学差异。另外,研究组中、重度急性期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明显低 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  营养治疗可以改善头颈部肿瘤放化疗的营养状况,体重丢失的发生率更低, 而且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血液学指标下降的发生率低,减轻了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但是否会带来 长期生存获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营养干预对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 患者,采用NRS 2002和PG-SGA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价,根据PG-SGA评价结果将患者的营养状况分为A(营养良好)、 B(可疑/中度营养不良)、C(重度营养不良)三组,根据“营养不良五阶梯治疗原则”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能量及蛋白质摄入等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营养良好患者10.98%(9/82),可疑/中度营养不良患者50.00%(41/82),重度营养不良患者39.02%(32/82)。干预后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干预前分别为52.44%和89.02%,干预后分别为35.37%和75.61%。营养干预前后体重比较,营养良好组[(67.88±11.25)kg vs (67.22±10.17)kg,P>0.05]和可疑/中度营养不良组[(63.00±11.50)kg vs(62.58±11.48)kg,P>0.05]患者维持稳定;重度营养不良组[(59.92±9.61)kg vs(59.15±9.46 kg),P<0.05]体重显著减少。干预前后对比,每天膳食平均摄入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可疑/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有显著增加(P<0.05);营养良好组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营养干预可降低晚期上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患者体重丢失,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对我院晚期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调研,统计患者的营养不足率、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情况,探讨不同癌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临床指标差异,为个体化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符合要求的2016年1月—2017年2月入院的晚期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问卷调查、人体测量、记录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517例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足率为19.54%,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9.52%,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例为14.56%,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比例为63.67%。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43±11.82)天,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8.29±6.93)天。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其他癌种。结论 NRS2002作为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可协助临床医师筛查肿瘤科住院患者潜在的营养风险,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 is a multidimensional toolto assess malnutrition and risk factor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deter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Thai version ofthe Scored PG-SGA (Thai PG-SGA) and examine the correlations with selected nutritional parameters. Methods: Thisobservational analytic study included 195 cancer patients aged greater than 18 years at a university-affiliated hospital inBangkok, Thailand.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for nutritional status by Thai PG-SGA in comparison to subjective globalassessment (SGA). Anthropometry, body composition, and hand grip strength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ccording toPG-SGA global assessment categories, 39% (75) of 195 cancer patients were well nourished, 27% (53) were moderatelymalnourished and 34% (67) of patients were severely malnourished. Thai PG-SGA had a sensitivity of 99.1% and aspecificity of 86.0% at predicting SGA classification. PG-SGA numeric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well-nourished and malnourished groups (4.2 ± 2.4 Vs 16.3 ± 4.9; p < 0.001). The PG-SGA scores, nutritional statusassessed by PG-SGA, and 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ed by SGA were correlated with weight, % weight loss in one month,body mass index, body fat, and hand grip strength (p < 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ai PG-SGA showed highsensitivity and good specificity in predicting malnutrition in Thai cancer patients. This tool demonstrated the correlationswith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body composi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诊断方法和营养不良与胃癌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对胃癌 患者术前诊断营养不良、改善临床结局提供指导。以“胃癌”、“营养不良”等作为关键词在CNKI 和 Pubmed 中查阅相 关文献,对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定义、诊断方法、胃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不良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提示,首先,胃癌患者术前可 通过营养筛查、营养评估、综合测定的方法诊断营养不良并实施营养治疗。其次,能量摄入、吸收和利用减少,炎性和应 激水平增高以及代谢紊乱,是胃癌患者术前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并且营养不良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从 而我们发现,联合营养筛查和评估明确诊断营养不良及评估其程度,及时有效地进行营养干预,合理优化营养治疗,可降 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缩短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