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刘清岳  刘萍 《疑难病杂志》2010,9(7):526-528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2009年11月—2010年3月收住我院ICU的36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确诊27例、疑似9例;男16例,女20例;中位年龄37.1(20~61)岁,20~40岁24例(66.7%),有基础疾病者8例(22.2%),孕产妇14例(38.9%),肥胖(BMI>30 kg/m~2)8例(22.2%);发病至人院时间4.1(1~5)d,发病至服用首剂奥斯他韦时间5.5(2~12)d,发病至开始机械通气时间6.8(4~12)d。表现为病毒性肺炎35例,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1例。20例(55.6%)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16.7%)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20例(55.6%)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晚期出现高碳酸血症8例,全部死亡。28天病死率为33.3%(12/36)。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易合并肺部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135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来自四川省内12个市州的135例重症(含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的诊断标准,纳入2009年9月12日至2009年12月14日期间,来自四川省内12个市州确诊的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135例,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接受治疗的情况以及预后,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28.2±19.3)岁,19~45岁占47.4%;96例患者(71.1%)有发热症状,51例患者(37.8%)有基础疾病;发生率最高的三类并发症依次为肺部受累(71.1%)、肝功能异常(27.4%)和心脏受累(24.4%);130例患者(96.3%)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26例患者(19.3%)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2例患者死亡,与存活者相比,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较高,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较低,功能异常的脏器数量较多,心脏及神经系统异常比例较高,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较高,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较高(P均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平均动脉压和是否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为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86(95%CI为0.002~0.936)和13.86(95%CI为1.146~16.583)。结论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19~45岁年龄段的患者比例最高;发生率最高的三类并发症依次为肺部受累、肝功能异常和心脏受累;病死率为8.9%,与存活者相比,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较高,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较低,功能异常的脏器数量较多,心脏及神经系统异常的比例较高,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较高,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的平均动脉压较低和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为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influenzaA(H1N1)virus infec-tion]在我市的流行始於2009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进入高峰期。我院发热病房自2009年11月10号起收治甲流病人,其中完整资料重症和危重症15例,危重症患儿会很快发展为ARDS,因呼吸衰竭、心肺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而死亡。现将15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以期提高今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阻断重症向危重症转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患儿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个月~11岁,其中年龄<6岁4例,11例为学龄儿童。所有患儿均无基础疾病。发病前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危重症甲流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经过奥司他韦抗病毒、机械通气支持等抢救治疗,2例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病情凶险,进展迅猛,短期内即迅速并发ARDS、MODS,死亡风险极高。尽早诊断、尽早抗病毒治疗、积极机械通气及预防MODS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顺义区传染病院从7月末开始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有一过性或间断发热,大多数患者有咽痛、咳嗽症状,血常规检查示近一半患者白细胞(WBC)低于正常,WBC分类示多数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高于正常,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低于正常,多于1/3的患者单核细胞百分比(MON%)高于正常.血生化检查示有4.46%患者肌酸激酶(CK)高于正常,所有患者全部治愈,44.07%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26.27%患者接受奥司他韦治疗.结论 甲型H1N1流感符合病毒感染特点,致病性较为温和,但聚集性发病明显,要高度重视,但又不必过度恐慌,要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做好防治工作,最大可能减少重症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6.
陶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39+1402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随后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此种新型流感在短短2月时间内席卷全球。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2月共收治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9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持续时间2~3d,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未给予抗病毒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结论掌握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隔离,对轻型患者可采取家庭隔离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赵川  蒋远明  唐坤伦  王容  谢巍 《四川医学》2011,32(4):499-501
目的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1日~2010年2月6日住院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是否接种疫苗、临床特征、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未接种疫苗;②重症患者中青壮年比例最高,特别是体重偏胖的青壮年;③发病症状重,并发症多;主要并发症有脑炎、肺炎,而以重症肺炎居多,危重患者多有肝功、肾功能、心肌酶异常,死亡患者死因主要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④治疗效果:单纯重症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危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体重偏重的青壮年、孕妇、有基础病变者是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危重者病死率高,流行季节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9.
6例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方法.方法 对2009年12月1日~2010年2月17日某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6例患者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6例均为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2例剖宫产娩出健康新生儿后治愈;1例治愈且保胎成功;2例胎死宫中,引产后治愈;1例死亡.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激素,辅以祛痰平喘药、利尿药、解热镇痛药、免疫增强剂等治疗.结论 妊娠妇女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防护,及时给予抗炎、抗病毒及激素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2009年9~11月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46岁,平均年龄21.3岁,学生18例,干部1例,孕妇1例,无职业者5例;输入性1例(为外地打工人员到本地)。  相似文献   

11.
夏洪韬  曹霖  龚宇  刘勇  胡晓勇  敬毅 《四川医学》2010,31(11):1635-1637
目的探讨我市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因机械通气导致气胸的救治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的诊断标准,我市2009年11月21日~2010年2月1日期间共收治了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气胸的关系,机械通气模式与气胸的关系。结果 7例危重患者中有3例发生气胸(1例为孕妇)。气胸患者从就诊至由咽拭子确诊时间大于未发生者(P〈0.05),入院时脉搏氧饱和度(SpO2)小于未发生者(P〈0.05),本组气胸患者在入院时神志昏迷(P〈0.05)。在开始通气这段时间,气胸发生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有好于未发生气胸组的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由于甲流病毒导致的肺损伤,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的气胸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导致的ARDS,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降低潮气量并不能促使气胸早日治愈,仍会存在持续漏气现象,只有当肺功能改善,脱离呼吸机后,肺漏气现象才可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经实时RT-PCR确诊的183例普通型和64例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淋巴细胞计数与疾病分型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甲型H1N1流感重症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23±0.76)×109L-1]较普通型患者[(1.50±0.59)×109L-1]明显偏低(t=2.958,P<0.01);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92±0.79)×109L-1]较治疗前[(1.27±0.63)×109L-1]明显上升(t=6.33,P<0.01)。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分型及病情变化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和收集上海市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期间确诊的全部甲流病例等疫情数据,对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上海市2009年5月25日发现首例输入性甲流确诊病例,截至2010年4月30日,全市共报告甲流确诊病例3678例,其中住院病例331例,死亡1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归类,轻症病例3 551例,重症病例98例,危重病例29例。所有确诊病例中有234例属境外输入病例。76.6%的甲流确诊病例为30岁以下的青壮年,并且以学生为主。重症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男女性别比为2.38∶1。结论 上海市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大流行,给全球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作者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综述了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态势,并阐述了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提出了下一步防控的关注点,以便更好地防控未来的甲型H1N1流感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情况、高危人群、临床特征、重症及危重症的判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策略进行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泰安市最初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总结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内源性感染41例(95.35%),外源性感染2例(4.65%)。39例(90.70%)患者以发热为最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流感样症状。43例确诊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甲型H IN1流感,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预后良好;早发现、早诊断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危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平均年龄(28.73±9.24)岁,其中孕妇2例(8.3%),肥胖[体质指数(BMI)≥30]18例(75%),有慢性基础疾病者2例(8.3%),包括支气管哮喘1例,肾移植术后1例。患者以发热、咽痛、气短为主要症状。双肺多发实变20例(83.3%)。24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 mg或150 mg每日2次口服),其中22例(91.6%)患者应用激素治疗,18例(7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6例(25.0%)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例(8.3%)患者死亡。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孕妇、肥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易并发重症肺炎,应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治疗,张力性气胸、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相关并发症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甲流)危重症病例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共收治13例重症甲流确诊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24~59岁,中位年龄50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实验室表现为白细胞数量下降,尤其是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胸部X线片及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斑点或团片状模糊影,部分可融合呈大片状实变影。予以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综合支持治疗后,11例好转,1例并发真菌感染,1例死亡。结论 甲流危重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叶或间质炎症浸润,病情重、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①13例中女性11例,孕妇7例,多以发热、咳喘等呼吸道症状就诊。②13例中有11例发生轻度肝功能损伤,其中7例孕妇均发生肝功能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不同程度的增高,肝功能损伤多见于病程的第1周;12例出现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8例出现肌酸激酶(CK)的升高。③13例患者最终死亡2例,均为女性,入院时均有ALT、AST的轻度升高,而LDH和CK明显升高,均于发生少尿后48 h内死亡。结论女性尤其是孕妇感染甲流H1N1容易发展为危重症;多数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伴有轻度肝功能损伤;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伴有LDH及CK明显升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