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胫骨粉碎性骨折钢板微创经皮桥接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 AO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 32例 (均为 C型骨折 )。 结果  32例随访 (1 7± 5 .5 9)月 (1 2~ 36月 )。无骨不愈合和钢板断裂松动。无植骨 2 5例的临床愈合时间为 (1 1 .3± 1 .2 4 )周 (8~ 1 3周 ) ,植骨 7例为 (内固定后 ) (2 0± 1 .91 )周 (1 8~ 2 4周 )。 结论 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复杂骨折创伤小 ,减少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 ,骨折愈合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折愈合素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骨折间隙处,将药注入骨折端或骨折端周围骨膜下,每次注射骨折愈合素2.0ml,每5天注药1次,5次为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 54例患者中有效3例;显效6例;临床治愈45例,有效率100%,治愈率83.3%. 讨论骨折愈合素骨折局部注射对骨不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复杂骨折及长骨不连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7月的 48例 5 1处复杂骨折及骨折不连应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随访时间 6~ 2 9个月 ,46例 49处骨折愈合 ,愈合率 95 .8% ,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 :股骨新鲜骨折 16周 (10~ 2 4周 ) ,骨折不连 2 0周 (14~ 46周 ) ;胫骨新鲜骨折 18周 (12~ 2 8周 ) ,骨折不连 2 4周 (16~ 32周 )。功能评价 :股骨骨折的优良率 95 .2 % ,差 4.8% ,胫骨骨折的优良率10 0 %。并发症 8例 ,发生率 16 .6 7% ,其中远端锁钉打偏 3例 ,骨质劈裂 1例 ,肢体短偏 1例 ,锁钉松动 2例 ,骨折不连 1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可用于下肢长骨各种类型的骨折 ,尤其适用于复杂骨折及原内固定失败的骨折不连。  相似文献   

4.
王铁翔  夏光麒  袁绍斌  吕海峰 《吉林医学》2013,34(22):4510-4510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效果。方法:对25例骨不连接患者应用经皮穿刺自体骨髓移植进行治疗,股骨10例,胫骨9例,肱骨3例,尺骨2例,桡骨1例。局部麻醉下在X线电视透视下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入骨不连间隙内,剥离骨折间隙中的瘢痕组织并保留该穿刺针。抽取红骨髓10 ml左右,注入骨折间隙中。在骨折端另一侧换一穿刺点,重复上述操作。间隔7~10 d注射1次,注射3~5次。结果:随访4~8个月,23例骨折愈合,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愈合时间在红骨髓第1次移植后3~7个月,以增生反应性骨不连,轻度增生反应性骨不连骨折愈合最快,2例未愈合,为缺血无反应性骨不连,骨折间隙过大。结论:经皮穿刺自体骨髓移植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是一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估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25例(28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1例(35处),比较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经2~12个月随访,微型钢板内固定组25例(28处)骨折全部愈合,其中2例(2处)延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周。参照TAFS评分标准,优16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88%。克氏针内固定组3例(3处)出现畸形愈合,5例(5处)延迟愈合,1例(1处)骨不连,余骨折全部正常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8周,优20例,良3例,差8例,优良率74.2%。两组间优良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其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 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用综合疗法治疗,进行临床观察,随访1~6年。结果:治愈2 6例,治愈率96 .4 3% ,好转2例,好转率3 .57%。愈合时间最短1 0周,最长1 3周,平均1 2 6周。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SD大鼠在骨折合并脑外伤以及在单纯骨折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VEGF和PDGF在大鼠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的加速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4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12只,B组56只、C、D组各6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术后分别于1 d、4 d、1周、2周、3周、4周和5周将B组、C组及D组大鼠各处死8只,在距离骨折断端大约1 cm处截取骨痂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4周、5周时C组和D组处死的大鼠需进行X线摄片。C组和D组大鼠于术后6周各处死12只,进行X线摄片,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A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后1周处死,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1)X线观察:C组:4周和5周时,骨折线较清晰,有少量骨痂形成。6周时,骨折线模糊,仍隐约可见。D组:4周时,骨折线较清晰,5周时,骨折线模糊,6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基本愈合。2)生物力学实验:6周时,D组桡骨可承受的最大负荷与A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GF:C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2周左右达到高峰;D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1周时接近高峰,2周达到高峰。在1 d、4 d、1周时,D组PD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P<0.01)。C组VEGF表达从1周开始出现,持续到3周左右达高峰;D组VEGF表达4 d开始出现,2周达高峰,并持续到3周左右。在4 d、1周和2周时,D组VE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根据X线观察结果及生物力学实验结果,D组大鼠骨折愈合速度快于C组。2)单纯骨折后2周左右为PDGF的表达高峰,脑外伤合并骨折后1~2周为PDGF的表达高峰。单纯骨折后3周左右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脑外伤合并骨折后2~3周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其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3)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这可能与大鼠体内生长因子,特别是VEGF和PDGF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骨折愈合机理和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作了不少研究。我科自1977年开始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在骨折血肿内注射植物性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简称PHA,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制品)诱导新骨形成加速骨折愈合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下,并对有关PHA诱导新骨形成的一些问题作初步讨论。资料和方法实验设计和结果:雄兔40只,体重3kg,实验组30只分成4小组,每组7~8只,对照组分2小组,每组5只。两组动物均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下,按统一标准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凤彬  潘梁 《中外医疗》2011,30(13):44-44,4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间,在16例多发性骨折中运用LCP治疗26处骨折。结果经7~1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26处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1.8周),术后患者均无再发骨折以为及内固定物失效断裂,按判断标准,优14处,良10处,可2处,本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时间11.8,骨折愈合率为100%。结论 LCP对多发性骨折早期治疗提供了稳定的内固定,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有效减少脂肪栓塞、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褥疮或下肢深静脉炎等合并症。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用氢化考地松注射液治疗鞘膜积液10余例,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方法:取氢化考地松注射液一支(25mg/2ml),加入2%奴佛卡因4ml,在阴囊外上部位常规消毒,用空针尽量抽去积液后,将氢化考地松注射液缓慢注入腔内。一般2~3天注射一次,3~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期1周左右,1~2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1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功能锻炼,无特殊处置。两组以骨折愈合时间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82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0.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平均10.6周(7~12周),观察组平均8.4周(6~1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鹿瓜多肽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缩短肢体肿胀和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骨折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扩髓胫骨加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开放的胫骨骨折尽早清创及闭合伤口,受伤后立即或2周内用不扩髓加锁髓内针治疗。结果:63例患的67处骨折中,62处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6周,愈合率为91.2%,2例不愈合,占3%,3例延迟愈合,占4.5%,4例发生感染,占6%。结论:不扩髓胫骨加锁髓内针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应用涤纶线治疗固定的疗效。方法:术中常规显露骨折端,在距骨折端1.0~2.5cm处;用直径2.0~2.5mm长钻各钻1个与骨折面垂直或平行的孔,经2孔反复穿过双股10号涤纶线环绕固定,使之在骨表面形成2条交叉的张力带,2周后去除石膏行功能锻炼活动。结果:本组60例经1~10年随访,骨折临床愈合4~6周。术后6~8周关节活动可基本达正常范围,疗效优46例,良10例,可4例。结论:张力带涤纶线内固定治疗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使骨折愈合与关节活动同步进行,避免了2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4.
曾茂忠 《广西医学》2002,24(3):419-420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在老年人甚为常见的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的 3 5 5 % 〔1〕。这类骨折的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我院自 1990年至 2 0 0 0年用螺纹钉治疗 5 1~ 80岁新鲜股骨颈骨折 4 6例 ,骨折愈合 2 3例 ,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 2 3例 ,各占 5 0 % ,但在71~ 80岁高龄患者 ,骨折愈合仅为 37 5 % ,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率高达 6 2 5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均为新鲜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病史 2小时至 4天。男 2 4例 ,女 2 2例 ,年龄 5 1~ 80岁 ,其中 5 1~ 6 0岁 (A组 ) 13例 ;6 1~ 70岁(B组 ) 17例 ;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 2 4例胫骨闭合性骨折病人行自锁髓内钉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2个月 ( 6~ 2 0月 ) ,按johner -Wruh评分标准评定 ,优 16例 ,良 7例 ,一般 1例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6周 ( 12~ 3 6周 ) ,1例延迟愈合 ,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骨不连及髓内钉折弯断裂。结论 :自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可促进骨折愈合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劳建业 《右江医学》2001,29(5):441-442
锁骨骨折在基层医院是常见病 ,约占骨外伤的 10 %左右。我院 1990年元月~ 2 0 0 1年 5月对 36例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中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12~6 3岁。车祸伤 2 0例 ,摔跌伤 11例 ,打击伤 5例 ;中 骨折2 2例 ,外 骨折 9例 ,内 骨折 5例 ;斜形骨折 18例 ,横断骨折 10例 ,粉碎性骨折 8例。从受伤到手术时间 1周内 2 9例 ,1~ 4周 7例 ,这 7例均为在当地卫生院行非手术治疗 ,因疗效不满意而要求转我院手术治疗。2 .治疗方法 ①对中 骨折在骨折处上…  相似文献   

17.
记忆合金抱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传统方法并发症较多 ,如骨折延迟愈合 ,骨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断裂等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西脉记忆合金抱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 12例 ,骨折愈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18~ 5 2岁 ;闭合性骨折 10例 ,开放性骨折 2例 ,左侧 5例 ,右侧 7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抱骨器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术。术中暴露骨折断端并整复 ,用夹持器将抱骨器先置于 0~ 40℃消毒冰生理盐水中 ,缓慢使抱骨器臂部张开塑形约 30°~ 40°,忌用手接触 ,…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研究证明口服L—多巴可促进骨折愈合的基础上,对183例193处骨折进行了治疗对比观察。对照组78例80处骨折,服药组105冽113处骨折。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服药组伤(术)后口服L—多巴0.5g,每日3次,2周为1疗程,共1~3疗程。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程度评定结果,按影响骨折的10个因素分组,并进行电子计算机多无分析。结果:口服L—多巴可加速骨折愈合,作用非常显著,其愈合时间缩短1/3,  相似文献   

19.
作者近三年来采用病侧面神经出茎乳孔处局部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普鲁卡因混合液治疗12例贝尔氏面痹,效果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2例病员,年龄18~58岁。男性7例,女性5例。病侧左右各6例,病程(发病至首次注射)1周内1例,~2周3例,~3周5例,~4周3例。所有病员在注射前经中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两次注射间隔5~7天,一般不作其他处理。个别给予维生索 B_120mg,每日3次。全部治愈。其疗程分别为:1例注射2次,6例注射3次,4例注射4次,1例注射5次,停止注射  相似文献   

20.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6例、尺挠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痴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两纽骨痴出现的时间、骨痴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痴量治疗组多于时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时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