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临床预后。结果术前死于恶性心力衰竭1例,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无术后死亡,无再发感染。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灶和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培养病原学种类、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外科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及心脏听诊有杂音;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血培养阳性39例,阳性率为57.35%,病原菌以链球菌属为主,占46.15%;其次为葡萄球菌属等,真菌较少见,仅占5.13%;64例治愈好转,好转率94.12%,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顽固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早期诊断,术前积极的抗感染,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手术矫治和内外科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心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中彻底清除炎症坏死组织后,作主动脉瓣置换(AVR) 10例、二尖瓣置换(MVR) 7例、MVR 三尖瓣DeVega成形1例、三尖瓣置换(TVR) 1例、三尖瓣瓣膜缺损修复2例;同期室间隔缺损(VSD)修补2例、漏斗胸矫治1例;本组急症手术7例,均为主动脉瓣病变,其中高热不退2例、循环衰竭少尿5例;围手术期均使用足量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改善心功能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1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成功率。恰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均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洪萍  张红  李儒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619-3620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外科手术前后心律失常和肺动脉高压的变化,探讨本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及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感染性心膜炎病人30例,手术28例,23例术前诊断为IE,18例术前彩超发现有赘生物(其中1例为右位心),5例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术中发现有赘生物经病理检查而确诊。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24例,术前肺动脉高压13例,心律失常7例。[结果]28例手术,术后随诊1~36个月,术后心律失常减少到3例,1例轻度肺动脉高压。仅1例在术后出现瓣周漏,1例感染复发。[结论]感染性内膜炎在本地区多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基础上,以二尖瓣病变为主;手术治疗对肺动脉高压有显著性下降,急性心功能衰竭感染控制不好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12月外科治疗的39例先心病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其中单一畸形28例,多发畸形ll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7.7%;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切口感染及脑出血各l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5年,平均3.6年,复发l例,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外科治疗的绝对指征;早期治疗先心病有助于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外科诊治体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ACST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手术治愈30例,死亡4例,占11.8%;亚急诊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占10.3%.全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残余小结石9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治愈.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石.死亡原因:休克1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例.结论 ACST一经确诊,积极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时机、简单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盲目手术只会增加风险.术后有效平稳渡过休克期,预防MOF的发生,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破裂类型,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46例,其中45例破入右心室,1例破入右心房;无冠状动脉窦瘤7例,其中5例破入右心房,2例破入右心室;左冠状动脉窦瘤2例,破入左心室。合并室间隔缺损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2例,其它畸形6例(有的同时合并几种畸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所有患者均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1例术前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巨大左室患者,回重症监护病房后死于顽固性心律紊乱,另1例患者术前合并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4级患者,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效果良好。结论 主动脉窦瘤以右冠窦瘤最常见,且多数破入右心室;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外科诊治体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ACST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治愈30例,死亡4例,占11.8%;亚急诊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占10.3%。全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残余小结石9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治愈。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石。死亡原因:休克1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例。结论ACST一经确诊,积极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时机、简单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盲目手术只会增加风险。术后有效平稳渡过休克期,预防MOF的发生,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如何避免术后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术后随访1~2年.结果 手术患者共51例,复发1例,手术治愈为98.03%.结论 术前进行有效的抗感染、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术中彻底切除瘘管上皮是治愈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确切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经验,探讨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与亚硝酸盐阳性患者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采用PCNL治疗的48例肾结石亚硝酸盐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共行48例次PCNL其中5例因术后结石残留行二次手术。结果术前经早期抗感染治疗亚硝酸盐转阴性3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例。术前经抗感染治疗亚硝酸盐未转阴性16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7例。结论感染性休克是PCNL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要充分重视并早期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术前常规留置中段尿培养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术中采用合适的工作通道,术后进一步抗感染治疗,避免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5例,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灶,矫治心脏畸形和恢复瓣膜功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52例,动脉导管直视缝合8例,主动脉窦瘤修补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12例,肺动脉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根部置换1例。结果1例急诊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0例,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有效的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徐凯东  周云松 《现代保健》2011,(23):126-127
目的 探讨高龄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高龄患者2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并行术中结肠灌洗,改进肠道吻合技术,术后定期扩肛并留置肛管减压等措施综合处理,一期切除吻合23例.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23例中,发生1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处理痊愈;随访时间1~5年,术后存活1年19例,3年14例,5年9例.结论 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术前认真细致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和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合并症的处理,是降低术后近期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安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的安全因素及经验。方法对我们3间医院外科治疗的52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等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外科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安全方案。结果治愈50例,占96.2%(50/52),术后自动出院1例,占1.9%;死亡1例,占1.9%,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占26.9%,以肺部感染、切口裂开或感染、心衰、泌尿系感染等为主。结论应高度重视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措施选择得当,均是提高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安全措施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单纯内科治疗和内科结合积极的外科治疗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0例IE患者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内科治疗组和内外科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死亡率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适时手术行内外科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IE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疾病诊治以及临床结局等信息。结果 16例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中,男15例,女1例,平均年龄(64.5±16.26)岁,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或局部疼痛;影像学提示多为假性动脉瘤,位置多在肾动脉以下;病原体以都柏林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为主,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入院3日内手术8例,抗感染后限期手术6例,治疗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征象急诊手术1例,病情平稳、发病后多年手术1例;均予腔内修复术,即刻成功率100.00%;规则随访,9例疗效满意;3例死亡;3例局部脓肿形成,其中2例抗感染同时经外科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拒绝外科治疗、单纯内科治疗好转后失访;1例患者术后出院后失访。结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常发病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症状相对不特异,病情凶险,微生物学检查和必要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加上适时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疾病诊治以及临床结局等信息。结果 16例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中,男15例,女1例,平均年龄(64.5±16.26)岁,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或局部疼痛;影像学提示多为假性动脉瘤,位置多在肾动脉以下;病原体以都柏林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为主,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入院3日内手术8例,抗感染后限期手术6例,治疗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征象急诊手术1例,病情平稳、发病后多年手术1例;均予腔内修复术,即刻成功率100.00%;规则随访,9例疗效满意;3例死亡;3例局部脓肿形成,其中2例抗感染同时经外科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拒绝外科治疗、单纯内科治疗好转后失访;1例患者术后出院后失访。结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常发病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症状相对不特异,病情凶险,微生物学检查和必要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加上适时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易感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中10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 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心功能恢复到Ⅰ级7例,Ⅱ级2例.死亡1例系未行手术治疗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主动脉窦瘤破裂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经确诊,应足量有效抗炎治疗并尽早手术;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果断换瓣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朴日升 《现代保健》2012,(17):102-10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耗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患者入院后,积极改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11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其余49例患者行择期手术。其中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39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11例,胆囊造瘘术5例,胆囊切口取石术5例。结果:本组患者在积极处理合并疾病等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死亡,58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严重肺病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积极处理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合并的慢性疾病,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提高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分析1999~2008年来外科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2例,其中急诊手术93例,择期手术9例;胃大部切除术78例,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12例,姑息性胃癌切除术6例,胃肠吻合口切除、近端胃空肠Roux-Y吻合2倒,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胆道血管缝扎止血1例.结果 急诊手术治愈91例,择期手术全部治愈,死亡2例(病死率1.9%),1例死于全身合并疾病,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应规范,防止遗留出血病灶;还应积极治疗伴发病.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入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4例,经非手术积极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的关键是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熟练的手术操作和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可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