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探讨人骨髓瘤细胞株KM3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及IL-1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人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以荧光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两个指标反映粘附分子的表达量,研究IL-1对KM3细胞粘附分子表达调控。发现正常情况下,KM3细胞表面表达粘附分子CD44、CD54、CD49b、CD49e、CD49f,不表达CD56和CD49d;IL-1以剂量非依赖方式促进KM3细胞表面CD44、CD54、CD49b、CD49e、CD49f表达。为进一步应用KM3细胞探讨粘附分子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肥大细胞与胶原粘附能力及粘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肥大细胞的粘附特性、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胶原(CA)的相互作用和粘附实现的分子机制,作者用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和NAG法检测了未成熟人肥大细胞系HMC-1细胞粘附分子或其受体表达和HMC-1粘附至CA的能力以及粘附分子抗体封闭后,对HMC-1粘附的抑制效应。结果发现:①HMC-1细胞表达十余种粘附分子,高表达CD29、CD44和CD49e;②HMC-1与各型CA有广  相似文献   

3.
不同HCV优势抗原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满足丙型肝炎病毒(HCV)EIA检测的需要,构建含优势抗原表位的HCV嵌合重组抗原。方法: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不同的HCV嵌合抗原NC1和NC2。含嵌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目的抗原,其中包括结构区核壳蛋白C22和不同长度的非结构区蛋白NS3;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和盐析纯化。结果:用针对C22或NS3抗原表位特异 血清及系列血清进行了检测,表明NC1和NC2均同时具有C22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俩套与ColE1相容的E.coli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表达载体的复制起点来源于PACYC177,用此表达的蛋白可以方便地与通常使用的ColE1来源的表达载体表达的蛋白共表达,这些载体带有Km筛选标记,利用T7噬菌体的g10的先导序列增强翻译起始,已用于有活性的重组HIV-1蛋白酶在E.胞质中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酸疼与天然蛋白酸序列一致,且具有离体琚体的切割活性。从中可以纯化大量的HIV-1蛋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1~6Gyγ射线照射后,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受照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TCR)、CD_3及CD_(23)阳性细胞百分率,H ̄3-TdR掺入及释放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及T细胞细胞毒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T细胞内TCR及CD_3表达.结果表明,T细胞TCR、CD.及CD_(25)表达及IL-2分泌和细胞毒活性皆呈照射剂量依赖性降低.受照T细胞IL-2分泌及细胞毒活性抑制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表面TCR、CD_3及CD_(25)表达减少、活性损伤有关,而细胞表面TCR和CD_3表达降低可能与大量TCR及CD_3在受照细胞胞浆内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43例基底细胞癌(BCC)、26例鳞状细胞癌(SCC)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表明:EGF及EGFR在所有BCC中表达均有增强,且在边缘肿瘤组织表达强于中央肿瘤组织。SCC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提示EGF和EGFR对BCC及SCC的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SCC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有助于识别其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7.
创伤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6/32、CD8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16/32(FcγRⅢ/Ⅱ)、CD80(B7-1)在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抗原提呈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它们在创伤后不同时相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变化情况发现,除第4天外,其余时相点CD16/32、CD80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提示创伤后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发生变化,但增强还是减弱尚须进一步研究;大多数细胞同时表达CD16/32、CD80,表明二者在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环孢霉素亲合素在儿童难治性肾病中基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孢霉素亲合素(CyP)是细胞环孢霉素A(CsA)的受体,广泛存在生物体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儿童难治性肾病患者用CsA治疗前后CyPmRNA表达及CsA的浓度与CyPmRNA表达之...  相似文献   

9.
将hGMCSF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S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CG1。用电穿孔法将质粒pCG1导入COS7细胞和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内,ELISA检测显示质粒pCG1转染COS7细胞后48、72、96h和肌注质粒pCG1后d10、d15、d20、d25小鼠体内均有hGMCSF的表达。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含肌注pCG1的小鼠血液有维持TF1细胞生长的作用,表明重组质粒pCG1表达分泌的hGMCSF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两套与ColE1相容的E.coli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表达载体的复制起点来源于pACYC177,用此表达的蛋白可以方便地与通常使用的ColE1来源的表达载体表达的蛋白共表达。这些载体带有Km筛选标记,利用T7噬菌体的g10的先导序列增强翻译起始。已用于有活性的重组HIV-1蛋白酶在E.coli胞质中的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酶与天然蛋白酶序列一致,且具有离体与在体的切割活性。从中可以纯化出大量的HIV-1蛋白酶,满足生化分析以及抑制剂筛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二硫键稳定的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hdsFv)与人嗜酸性细胞神经毒素(hEnS)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RCR的方法扩增hEDN基因,克隆人含抗肝癌hdsFv基因的TIH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后,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CE及Westen-blot分析及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抗肝癌HdsFv-hEDN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SDS-PACE和wbsten—blot分析显示,诱导表达产物出现一条Mr约为45.0KD的新生蛋白带,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x%,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抗肝癌hdsFv—hEDN重组免疫毒素融合基因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其进一步进行肝癌的导向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人CD81分子胞外大环(ED2)的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胞外大环同HCV E2蛋白的结合性能。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经RT-PCR克隆出CD81胸外大环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ILl中,构建表达质粒pBVILl-EC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同E2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经序列测定证明,CD81分子胞外大环正确插入载体。融合蛋白得到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得到有效纯化。初步结果表明,重组CD81胞外大环能同原核表达的截短的HCV E2(384-661)蛋白结合。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D81同E2及HCV的相互作用和制备抗EC2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UROC28基因cDNA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从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扩增UROC28基因cDNA,并克隆到载体pUC-19中。经测序证实后,用HindⅢ/EcoRI双酶切,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E.coliDH5α菌株。取工程菌,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结果:①经RT-PCR、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地克隆了人UROC28基因cDNA;②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GEX-4T-UROC28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2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成功克隆到人UROC28基因cDNA,并在E.coliDH5α中表达出GST-UROC28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糖蛋白 (E1E2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研究HCVE1E2蛋白属性及基因免疫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HCVE1E2区基因上、下游引物 ,分别引入BglⅡ及EcoRI酶切位点 ,以含有HCV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1- 30 11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HCVE1E2区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然后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 ;将此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菌BL2 1(DE3)pLySs诱导表达 ,并采用SDS -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HCVE1E2 ;SDS -PAGE显示目的蛋白大量表达 ,且呈非溶状态。结论 :HCVE1E2融合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 ,为HCVE1E2蛋白的制备及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人源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获得结合活性较强的人源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抗-Id)scFv阳性克隆。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SfiI/Not I酶切鉴定后,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应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的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证实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具有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对转化的大肠杆菌XL1-Blue上清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进行硫酸铵沉淀,并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 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片段基因由774bp组成。SDS-PAGE电泳表明,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的可溶性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分子量约28kD。结论 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与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的筛选和表达成功,为今后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表达东部马脑炎病毒 (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 ,EEEV)E2基因 ,研究重组蛋白的抗原性 ,为研制东部马脑炎病毒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由病毒感染的鼠脑制备总RNA ,利用RT_PCR技术扩增EEEVE2基因全长序列 ,并将其克隆至pGEM_Teasy载体测序 ,再将E2基因克隆至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_5x_2中表达。采用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blotting)和ELISA法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经过RT_PCR扩增和测序 ,证明得到的E2基因片段的序列是正确的 ,并且在原核载体中得到表达 ,目的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的 2 4 .5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GST_E2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 ;包涵体经Tri tonX_10 0 ,1mol L和 2mol L尿素洗涤 ,初步纯化后 ,用表达的E2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法 ,结果表明与兔抗EEEV血清起特异反应 ,但与兔抗WEEV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 :东方马脑炎病毒的E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稳定表达 ,表达的GST_E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为从分子水平上对EEEVE2蛋白的功能性研究和发展EEEV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不同变异株中,筛选高保守的能涵盖多种MHC限制类型的T细胞表位,并构建重组表位抗原的原核表达质粒。方法:检索文献并结合MHC限制型,从中遴选出功能明确的T细胞表位;利用Goldkey软件,建立HCV全长蛋白序列数据库;从中分别截取各个表位所在区段,对所选取的表位进行同源性比较;从中选取保守性强的部分表位,用化学法合成表位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IL1中,构建多个融合表达质粒并在E.coli表达。结果:从文献中获得HCV免疫优势性T细胞表位18个,在由55条全长HCV序列组成的数据库中进行比较,获得了大量有关表位保守性的信息,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构建的5个表达质粒pBVIL1—T1—T5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HCV T细胞表位的特性,为表位的筛选提供了方法学依据,所选取的表位及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克隆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反式调节新型靶基因HBVDNAPTP1,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进一步分析HBVDNAPTP1在组织中的分布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转化BL21(DE3)宿主菌,IPTG诱导以获得HBVDNAPTP1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证实表达蛋白的特异性.应用UniGene数据库对HBVDNAPTP1基因的染色体中定位及组织分布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RT-PCR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插入pET-32a( )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受体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HBVDNAPTP1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证实了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特异性.HBVDNAPTP1在多数组织中低表达,仅在脑垂体腺、扁桃体、舌、胸腺、气管与脐带中无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DNAPT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蛋白的表达,并初步了解了HBVDNAPTP1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与组织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登革2型病毒株N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登革病毒NS1基因的表达,研究表达的NS1蛋白的抗原性,为研制新型登革疫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分子克隆技术将扩增的NS1基因插入到pBV220载体中,通过温控诱导进行外源蛋白的表达,用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特异性。结果:获得正向插入的NS1-pBV220重组质普,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1000,与预期大小一致,并且可与登革2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NS5A反式激活蛋白7(NS5ATP7)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结构与功能.方法 应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以HepG2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NS5ATP7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IPTG诱导以获得NS5ATP7融合蛋白的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和证实该融合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 利用RT-PCR扩增获得大小为891bp的NS5ATP7基因片段,插入pET-32a( )表达载体,转化BL21宿主菌,经IPTG诱导,成功获得了大小为48kD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了该蛋白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识别.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此蛋白富含螺旋结构,为非跨膜蛋白,无信号肽.结论 利用大肠埃希菌BL21成功表达了NS5ATP7融合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为研究NS5ATP7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