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林奕媛  周丽琼  孙成玲 《中外医疗》2012,31(2):52+54-52,54
目的探究应用醋酸白色上皮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0倒表现出阴道镜异常图象的活检结果。统计分析其病情与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的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CIN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39.72%,碘试验异常与CIN呈负相关。结论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与碘试验联合检测可以减少降低活检率,提高对CIN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阴道镜异常图像的活检结果。结果在105例醋酸白色上皮处行活检,CINⅠ级(包括宫颈湿疣)21例(20.0%), CINⅡ级4例(3.8%),CINⅢ级1例(1.0%),宫颈炎79例(75.2%)。58例阴道镜下未发现醋酸白色上皮而在其他阴道镜异常图像处活检,仅发现CINⅠ级1例(1.7%),其余均为宫颈炎。醋酸白色上皮诊断CIN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41.9%。薄醋酸白色上皮中,84.3%者为宫颈炎;而厚醋酸白色上皮中,75.0%者为CIN。阴道镜下宫颈炎多表现为单一醋酸白色上皮,占60.8%,CIN表现为两联征(醋酸白色上皮 镶嵌或点状血管)占53.9%,三联征(醋酸白色上皮 镶嵌 点状血管)占15.4%。醋酸白色上皮与CIN呈正相关(r=0.47,P<0.001)。醋酸白色上皮中,碘试验均异常,碘不均质着色处活检多为宫颈炎,占95.9%;碘不着色处宫颈炎占61.5%,余为CINⅠ;而碘混合性不着色中,68.4%为CINⅠ,26.3%为CINⅡ~Ⅲ,宫颈炎仅占5.3%。碘试验异常与CIN呈负相关(r=-0.32,P<0.001)。结论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与CIN密切相关,结合碘试验,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并提高活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下活检的6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8例(11.33%),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116例(19.33%),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134例(22.33%),宫颈癌32例(5.3%);阴道镜检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0例(10.0%),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120例(20.0%),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138(23.0%)例,宫颈癌30例(5.0%)。结论阴道镜检查及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阴道镜检查800例中40例CIN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800例中CIN发现40例,占23.25%。CIN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主要为异常血管、醋酸白色上皮、白斑、碘不着色区、镶嵌。结论阴道镜下异常图像进行活检,对发现CiN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汤艳 《医学综述》2008,14(12):1917-1918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2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病变,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2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15例,CIN 121例,共136例占17.2%;CIN和宫颈癌的患者异常阴道镜图像醋酸白色上皮占86.2%,其次是镶嵌占44.7%、异常血管占34.1%、猪油状改变占9.8%,同时出现3种及以上异常阴道镜图像的达41.2%。结论对生育年龄妇女定期行阴道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 358例妇科门诊患者行TCT检查,对85例阳性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TCT检查阳性的85例(占6.26%)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7例(占1.9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49例(占3.6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9例(占0.60%)。CIN的电子阴道镜图像主要是不同程度的醋酸白色上皮、血管异常改变和碘阴性染色,不同程度的醋酸白色上皮在大部分CIN患者中被发现,病理学诊断CINⅠ41例,CINⅡ21例,CINⅢ6例,慢性宫颈炎15例,浸润癌(SCC)2例。结论应用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能提高CIN的早期诊断率,对防治宫颈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4年阴道镜下定位活检796例,确诊CIN263例阴道镜图像特征。结果阴道镜下活检796例,发现CIN263例,占33%。CIN异常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对阴道镜下可疑图像应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基层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武陟县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因宫颈细胞学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501例,其中260例阴道镜图谱异常的患者在阴道镜指导下行宫颈活检,以宫颈病理检查报告为诊断标准,对所有诊断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过对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检查的比较,阴道镜诊断宫颈CIN的符合率为52.63%,其中CIN1级53.85%、CIN2级50%、CIN3级53.85%。结论:阴道镜作为基层医院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查方法之一,结合宫颈细胞学及活检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对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早期病变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霞浦县妇幼保健院763例在阴道镜定位活检,确定宫颈病变与发病年龄,宫颈糜烂程度及阴道镜图像特征之间关系。结果①阴道镜下活检763例,年龄20~40岁,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发病率分别都是高于其他年龄组,尤其是31~40岁年龄组最高。②发现慢性宫颈炎366例占47.97%,387例占50.72%,宫颈癌10例占1.31%。③慢性宫颈炎大部分无异常图像,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异常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宫颈癌图像以猪油样或脑回状为主。结论阴道镜配合病理活检筛查可有效早期诊断CIN,阻断CIN升级,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内瘤变平均时间6.8min,出血量9.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 CINⅡ、 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85(P<0.01),治愈率为98.6%(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30-630,648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8例疑有宫颈病变的患者,在阴道镜引导下行活检,将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91.0%,特导性83.8%。结论:阴道镜是很有价值的筛查手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宫颈活检,减少宫颈组织的创伤及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2010年扬中市免费宫颈癌筛查中159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阳性率CINⅠ44.44%、CINⅡ73.33%、CINⅢ76.19%,阴道镜检查阳性率CINⅠ66.67%、CINⅡ88.89%、CINⅢ90.48%.阴道镜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刮片(TBS分级)检查,CIN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阳率显著低于CINⅡ和CINⅢ,CINⅡ和CINⅢ的阳性率无差别.结论 联合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能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减少CINⅠ的漏诊.  相似文献   

13.
秦晓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208-208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200例患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并在可疑病变区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拟诊为CIN 197例,与病检结果符合率为52%,阴道镜拟诊≥CINⅡ与病检结果符合率为77%.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LEEP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LEEP手术,比较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情况,并观察治愈率。结果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总诊断符合率为72.4%,其中CINⅠ级符合率为64.3%,CINⅡ级符合率为78.40%,CINⅢ级符合率为82.6%,LEEP术后治愈率为92.2%,复发率2.6%。结论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具有一定局限性,而LEEP术能够有效弥补其缺点,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且LEEP术治疗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5月大港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分型为CINⅠ53例(50.96%),CINⅡ37例(35.58%),CINⅢ14例(13.46%)。物理治疗50例(CINⅠ41例,CINⅡ9例);宫颈部分切除术45例(CINⅠ12例,CINⅡ28例,CINⅢ5例);全子宫切除9例,均经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Ⅲ级者。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确诊主要采取阴道镜下活检,同时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尽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在阴道镜下经5%醋酸处理后观察可疑的低度上皮内瘤变235例,高度上皮内瘤变54例,宫颈癌28例与它们三种病变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镜诊断官颈病变,低度上皮内瘤变符合率达8.94%,高度上皮内瘤变符合率达50%,宫颈癌符合率达82.14%.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简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采用光学阴道镜对1000例妇女进行检查,其中179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结合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疾病以慢性宫颈炎居多,为103例,占57.54%,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6例,检出率20.11%,CIN中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最多见.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筛查、诊断有重要价值,是宫颈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活检,探讨阴道镜图像在宫颈疾病尤其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两年来阴道镜下活检283例,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图像对应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67.14%),CIN的发生率16.61%.CIN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血管异常、镶嵌.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LEEP刀用于宫颈病变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 《当代医学》2011,17(34):71-72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82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切下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符合率63.5%,治愈率为97.1%,104例中宫颈塑形满意83例.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刘小英 《中外医疗》2010,29(10):93-94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28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诊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结果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平均时间6.5min,出血量10.2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4,P〈0.01),125例宫颈塑形满意113例(90.4%)。结论Leep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病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