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0-61,64
目的研究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小剂量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肾病性尿毒症(DNU)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8例DN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DAPD模式、CAPD模式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腹膜尿素氮清除率(Kt/V)、残肾Kt/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24h尿蛋白量(Upro)、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RI)使用剂量、24h腹透液蛋白(Dpro)、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残肾Kt/V、rGFR、ALB、HG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pr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腹膜Kt/V、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于残肾功能较好的DNU患者,DAPD较CAPD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残肾功能,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对尿毒症腹透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的腹膜透析,治疗组在维持性腹膜透析同时予左旋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30d。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同时使用左旋卡尼汀,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究排毒保肾丸联合缬沙坦对保护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自2002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进行腹膜透析的肾功能衰竭病患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进行排毒保肾丸3g/次、6g/d联合缬沙坦40~80mg/d口服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治疗,对照组39例,除不给于排毒保肾丸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电话、门诊随访,每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量MAU、血压BP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Ccr、MA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0%,高于对照组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毒保肾丸联合缬沙坦能较好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其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CRF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静点。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以做为CRF病人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勇 《医学文选》2006,25(4):605-60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采用非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注射液100μg,1次/d,总疗程14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3.9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下降,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使病人尿量增加,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延缓,推迟开始透析时间,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60ml/日静脉注射,20天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胱抑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胱抑素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7.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前瞻性观察长期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简称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透时间大于3个月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作为实验组,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以残余肾肌酐清除率3ml/min为界,分A组[残余肾功能(RRF)<3ml/min],32例次;B组(RRF≥3ml/min),21例次。采用常规处方透析,留取尿液、腹透液,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KT/V值、肌酐清除率(Ccr)、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0.56、0.83及0.80,P均<0.05),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0.41、0.33,P均<0.05),与PV/S不相关。A组Ccr、KT/V及血浆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白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RF与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密切相关,并影响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RRF下降程度及时调整透析剂量及方案,是预防CAPD患者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血脂变化情况,探讨其脂质代谢紊乱特点,为预防CRF进展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618例CRF非透析患者的血脂变化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肾功能分期及不同原发病进行分组,对其组间血脂水平与6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CRF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血脂水平比较: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和氮质血症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毒症期明显低于前三期(P〈0.01);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和氮质血症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毒症期明显低于肾贮备能力下降期和氮质血症期(P〈0.01);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尿毒症期较对照组、贮备能力下降期及肾衰竭期明显下降(P〈0.05)。②CRF非透析患者不同原发病血脂水平比较:a.TC水平:糖尿病肾病组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并发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SLE(LN)组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多囊肾组较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b.TG水平:慢性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及SLE(LN)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组及SLE(LN)组升高更明显(P〈0.01);c.HDL水平:糖尿病肾病组、多囊肾组及其他组较对照纽降低(P〈0.05),其中多囊肾组及其他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CRF非透析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中TC及TG水平变化较明显,不同原发病及不同分期的CRF非透析患者血脂变化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尿毒症非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百令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营养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百令治疗组Hs—CRP、IL-6的水平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张茜 《中原医刊》2011,(1):81-8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78例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尿微量蛋白和肾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及尿微量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可能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透析、肾移植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CDFI测量30例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肾移植前、移植成功3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3个月心脏各参数:左室舒末径、左室厚壁厚度、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肾移植3个月后左室厚壁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厚(P0.05),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左室结构和功能逐渐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对97例血液透析及45例腹膜透析均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血钾、血钠、血氯测定和比较,并调查当月患者的尿量及住院情况。结果腹膜透析组的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5.6%、37.8%,而血液透析组分别为2.1%、4.1%、1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8.9%,而腹膜透析组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钾、血氯分别为(5.076±1.093)、(99.660±3.889)mmol/L ,腹膜透析组分别为(4.435±0.99)、(96.910±3.646)mmol/L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量>500ml者腹膜透析组占55.6%,血液透析组占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组低钾血症发生率高,血液透析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需要对不同透析方式的患者饮食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忽视患者在使用一些药物时对血钾异常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肾康注射液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对照组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8.9%。BUN、Scr、β2-M、CysC下降明显(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尿毒清灌肠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生长-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46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2例),后者单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灌肠。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同时比较肾功能包括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4hUP)和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TGF-β1及IL-1β较治疗前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r明显升高,BUN、Scr及24hUP明显降低,以上变化仍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尿毒清灌肠可有效降低CRF患者生长因子TGF-β1及细胞因子IL-1β的含量,并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促进毒物排泄。  相似文献   

15.
张莹  岳莉  王瑛 《医学综述》2009,15(2):311-312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加用复方α-酮酸片在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中对肾功能及代谢的改善及其机制。方法将20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腹膜透析低蛋白饮食治疗,后者在腹膜透析低蛋白饮食基础上加用α-酮酸片治疗,疗程为12个月,对比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下降速度及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结果治疗组残余肾功能(RRF)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R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钙、红细胞比容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加用复方α-酮酸片对于CAPD患者可以保护肾脏,减轻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同时可改善机体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3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透析方式分为PD组31例,HD组32例,HDF组30例,分别调查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及6月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肾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KDQOL-SFTM)评分,评估尿毒症维持透析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3种透析方式在治疗6月后MMSE评分,PD组、HD组及HDF组分别为29.56±3.61、25.46±3.28及24.54±4.37,PD组高于HD组及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经PD治疗半年后KDTA所属维度高于HD组、HDF组及实施透析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F-36各维度明显高于HD及HD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组的患者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高于HD组、HDF组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甲钴胺注射液联合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委员会(IRLSSG)的诊断标准,对患有RLS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选择评分较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CHD),每周3次,每次4h,观察组每周2次CHD及1次高通量透析(HPD),加用甲钴胺注射液(1.5mg/次,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并用国际不宁腿综合征委员会(IRLSSG)制的调查问卷,评估RLS的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BUN、CRE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TH、β2-MG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L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在保证尿毒症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加强了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同时联合甲钴胺加快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R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透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方法尿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透组)和对照组(普通血透组)各25例,比较两组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后PTH、BUN、Cr水平。以及透析前及透析2 h末及透析3个月后β2-MG的水平。结果研究组透析后2 h及透析结束时β2-MG较透析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透析后PTH、BUN、Scr上述指标较透析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研究组透析后下降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方式可以明显降低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其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普通透析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曹家高  汪远霞 《吉林医学》2013,(31):6450-6451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100 ml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30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l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肌酐、尿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P、IL-lβ、IL-6和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素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素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在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同时,能降低IL-1β、IL-6及CRP,具有改善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