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0.04,93.20±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0.03,58.06±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人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与心率(heart rate,H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正常人心电图,分别测量其V6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自QRS波群起点至正相T波最高点),计算Tp—Te间期,即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QT间期-QTp间期)及Tp—Te/QT比率,并分别计算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与心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V6导联Tp—Te间期为83.17±12.64ms,Tp—Te/QT比率为0.21±0.03,波动范围在0.15~0.27之间;正常人Tp—Te间期在56~114ms之间与心率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239,P=0.007〈0.01),Tp—Te/QT比率与心率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为0.55,P=0.54)。结论正常人心电图V6导联Tp—Te间期与心率呈负相关而Tp—Te/QT比率不受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T间期、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并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分类标准分为1、2、3级高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观察,分别测量其V6导联Q-T间期与QTp间期,计算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结果:原发高血压组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Q-T间期无差异(P〉0.05)。1、2和3级组间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无差异(P〉0.05)。结论:血压不是导致Tp—Te间期与Tp-Te/QT比率增大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0.04,93.20±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0.03,58.06±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Tp-Te 间期及Tp-Te/QT比率与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与心率(heart rate,H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正常人心电图,分别测量其V6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自QRS波群起点至正相T波最高点),计算Tp—Te间期,即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QT间期-QTp间期)及Tp—Te/QT比率,并分别计算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与心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V6导联Tp—Te间期为83.17±12.64ms,Tp—Te/QT比率为0.21±0.03,波动范围在0.15~0.27之间;正常人Tp—Te间期在56~114ms之间与心率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239,P=0.007〈0.01),Tp—Te/QT比率与心率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为0.55,P=0.54)。结论正常人心电图V6导联Tp—Te间期与心率呈负相关而Tp—Te/QT比率不受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伊犁地区人群Tp—Te间期值,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行非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或冠状动脉造影的的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患者,测量Tp—Te间期,与冠状动脉造影影像正常者进行对比。结果所有非急诊PCI患者的Tp—Te间期为(92.26±4.596)ms,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为(92.64±2.947)ms;汉族非急诊PCI者的Tp—Te间期为(94.47±5.010)ms,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为(91.48±3.447)ms;哈萨克族非急诊PCI者的Tp—Te间期为(99.26±3.175)ms,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为(93.43±2.509)ms;维吾尔族非急诊PCI者的Tp—Te间期为(99.13±3.036)ms,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为(93.25±2.270)ms。各组非急诊PC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相比较Tp—Te值显著延长(P〈0.01)。结论Tp—Te间期延长提示慢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量78例AMI患者(AMI组)和20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的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8例AMI患者中,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23例,其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组(5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MI患者Tp-Te间期及Tp-Te/QT比值较健康成人长,且与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AMI的预后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常规心电图记录法,观察红霉素对豚鼠离体心电图的作用。结果红霉素可延长豚鼠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增大QTc,减慢心率。0.3mmol/L红霉素可使PR间期从(66.1±3.2)ms延长到(92.3±10.7)m8(P〈0.05);R波从(16.1±1.2)ms增宽至(18.1±3.7)ms(P〈0.05);QT间期和QTc分别从(184.3±13.8)mS和(10.6±0.6)ms增加到(250.7±27.6)ms和(13.1±1.7)ms,(P〈0.01,P%0.01);RR间期延长22.5%;心率减慢17.1%。较高浓度红霉素作用下,可出现室上性期前收缩。结论红霉素可减慢兴奋在心脏的传导,诱发室上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明  李维  关浩增  史文  苏卫红 《广西医学》2010,32(4):401-40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度的意义。方法非器质性心脏病对照组50例,冠心病组50例,描记两组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QT)、QTc间期(QTc)、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T波峰-T波末间期(Tp-Te)和T波峰-T波末间期离散度(Tp-Te间期离散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Tp-Te间期、Tp-Te间期离散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延长(P〈0.001)。结论 Tp-Te间期及Tp-Te间期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危险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杭  刘思丽  吴婕 《海南医学》2023,(2):180-184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室重构患者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结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监测,并于入院后第2天和出院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49例(包括室性心动过速28例,室性早搏21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1例,根据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33例和非重构组4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监测,对其Tp-Te值、校正后Tp-Te间期(Tp-Tec)、校正的QT间期(QTc)和Tp-Te/QT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Tp-Te、Tp-Tec、QTc和Tp-Te/QT水平。从出院后6个月开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不同结局患者的Tp-Te、Tp-Tec、QTc和Tp-Te/QT水平。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Tp-Te、Tp-Tec和Tp-Te/QT水平分别为(137.34±23.92) ms、(128.48±21.35) ms、0.29±0.04...  相似文献   

11.
储红斌 《安徽医学》2014,35(1):66-6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Tp-Te、Tp-Tec和Tp-Ted,观察其与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关系.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是否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31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19例),分析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Tp-Te、Tp-Tec和Tp-Ted的差别,分析Tp-Te及其相关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Tp-Te、Tp-Tec及Tp-Ted长于心肌梗死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Te、Tp-Tec及Tp-Ted与AMI患者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671,P〈0.05;r=0.703,P〈0.05;r=0.694,P〈0.05).结论 Tp-Te、Tp-Tec及Tp-Ted在AMI急性期较恢复期延长,Tp-Te、Tp-Tec及Tp-Ted可能成为预测AMI患者发生多种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171名正常健康人T波峰-末间期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正常健康人群的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上推荐的筛选正常健康人方案,随机选取171名正常人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Tp-Te间期,并计算出Tp-Te/√RR间期作为心率校正后的Tp-Te间期。结果171名正常人群Tp-Te间期总均值为(74.42±12.43)ms,Tp-Te/√RR间期总均值为(82.79±15.15)ms。12导联中V2导联的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最长,分别为(86.46±12.34)ms及(96.17±14.90)ms。男性均值Tp-Te间期为(75.96±12.99)ms,Tp-Te/√RR间期为(84.53±16.04)ms;女性均值Tp-Te间期为(72.21±11.22)ms,Tp-Te/√RR间期为(80.29±13.39)ms。男性在胸导联上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均比女性延长,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正常健康人群的Tp-Te间期,为临床建立Tp-Te间期正常参考值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可根据男女性别来建立不同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陈宋璋  陈允祥  潘少奕 《海南医学》2014,(11):1582-1584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确诊的STEMI患者263例,将入院时经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对照组,共210例,将在首次心电图检测中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观察组,共53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48 h和住院期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及观察组中患者的QT、QTd、Tp-Te值。结果观察组入院48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和Tp-Te值分别为(99±22)ms和(142±25)ms,均高于无该症状者的(72±14)ms和(104±21)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QTd、Tp-Te值分别为(91±24)ms和(130±32)ms,均高于对照组的(61±17)ms和(97±22)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波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值能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与猝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AMI后心源性猝死( SCD )死亡患者1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超声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电图QRS宽度、QT间期、校正QT间期( QTc)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被列入猝死高危范围心脏病患者50例和低危患者50例,并对SDNN、SDANN、rMSSD、PNN50、LF、HF、TF、LF/HF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D组QRS、QT、QTc值高于对照组,而SCD组LVEF值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危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TF、LF/HF均低于低危组,所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0.0001)。结论:AMI急性期HRV明显下降,提示早期检测AMI后的HRV指标可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Te间期)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纳入UA患者62例,分别于入院时、PCI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算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最长Tp-Te间期、QTd值,记录人院24h及PCI术后第7天VA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采用手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Tp-Te、QTd及VA发生率等指标: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把UA患者进一步分为三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1-支病变组,对二三组患者PCI术前后TD-Te、QTd及VA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单支血管病变组相比,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Tp-Te间期、QTd值均增大(P〈0.05);与PCI术前相比,单支血管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PCI术后24h和第7天rrp-Te间期、QTd值均减小(均P〈0.05),三支血管病变组术后第7天Tp-Te间期、QTd值也均减小(均P〈0.05),但PCI术后24hTp-Te间期、QTd值变化不明显(P〉0.05)。与入院24h相比,PCI术后第7天VA的发生率(20.97%vs8.06%)降低(P〈0.05)。结论PCI术可降低UA患者的Tp-Te间期、QTd值.从而降低UA患者V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可疑肺栓塞患者共142例.根据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分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血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冠状动脉疾病、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血透过程中血钾浓度的变化及血钙水平的异常等被认为是造成心律失常的原因,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心电图(EKG)QT离散度反映心室复极时间和心肌去极化的不同步性,QT离散度增加容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近年来,低钙透析液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血透患者的继发性甲旁亢。为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透患者心脏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观察了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时患者EKG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变化。方法1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男9例,女9例,年龄(58.65±11.34)岁。因继发性甲旁亢、高磷血症,采用低钙透析液透析,2~3次/周,所有患者均无冠状动脉疾患史。所有患者均用两种钙离子浓度透析液(1.25mmol/l,1.5mmol/l)透析,作自身对照研究,于透析前后分别作EKG,并常规测定血生化(血钙、磷、氯、钠、钾、HCO3^-)水平,同时测定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并记录透析超滤量。结果低钙透析液(1.25mmol/l)透析时,血钙水平下降(2.38±0.14vs2.25±0.18mmol/l,P〈0.01),QTc间期延长(405±27vs424±37ms,P〈0.01),QTc离散度增加(41±26vs71±37ms,P〈0.01)。QTc间期的变化与血钙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r=-0.282,P=0.0068)。1.5mmol/l透析液透析时,血钙浓度无明显变化(2.30±0.21vs2.46±0.19mmol/l,P〉0.05),QTc间期与QTc离散度也无明显改变。用两种钙离子浓度透析液透析时,血生化(磷、氯、钠、钾、HCO3^-)变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超滤量无明显差别。结论低钙透析使QTc间期延长,QTc离散度增加:表明血清钙浓度的变化影响心肌电传导时间,QTc离散度的增加使心室复极异常,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