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型,探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0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HAP患者(其中产ESBLs菌者88例为阳性组,非产ESBLs菌者52例为阴性组)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细菌HAP的危险因素。对保留的53株产ESBLs菌株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住ICU天数延长、使用三/四代头孢菌素是独立的危险因素。通过RAPD分型,37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为27型,1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3型。结论入住ICU时间、三/四代头孢菌素使用是产ESBLs细菌HAP的主要危险因素;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耐药细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从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特点及I临床特征。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32例糖尿病足感染溃疡中分离出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耐药性,分析患者临床特点,总结耐药菌与溃疡深度、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13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分别为56.1%和43.9%;(2)SA占全部检出菌类的25.0%,多药耐药SA为16株,占SA的48.5%;(3)SA感染组溃疡面积大于非SA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P〈0.05);(4)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比,SA感染组患者多年龄偏大(P〈0.01);骨髓炎发生率较高(P〈0.01);(5)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比,SA更多分离自感染时间长,溃疡深度较深的患者(P〈0.01);(6)SA对第一、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耐药率,分别在38.5%~58.8%,37.6%~63.2%,33.4%~62.7%,53.5%~68.9%,30.2%~44.3%之间,发现2例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占6.1%。结论:SA多存在于深部溃疡,且SA引起的感染较重,糖尿病足的SA多药耐药问题较严重,及时进行正确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指导合理临床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3.
小儿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患者留导尿管伴随尿道感染(Utlc)的病原菌普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月间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小儿患者尿液行细菌学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留置导尿管患儿895例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335株,阳性率37.4%。其中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约占65%;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不动杆菌及克雷白氏菌属占前4位,第3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敏感率明显优于第一和二代头孢菌素。结论:小儿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出现多重耐药,抗生素应合理使用,必要时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 359例住院患儿下呼吸道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359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22株,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共414株占66.6%,革兰氏阴性菌205株占32.9%,真菌3株占0.5%.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68.8%~8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7.5%.革兰氏阴性菌以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卡他莫拉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2.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为69.8%~98.3%,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及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为小儿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应重视对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CAP)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及用药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6例新生儿CAP患儿行痰标本病原茵检测和药敏分析。结果:126例痰培养中,共检出92株(73.0%)致病菌。革兰阳性菌41株(44.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70.7%)最多见;苹兰阴性菌51株(55.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6株(51%)最多见。不同性别和白细胞水平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性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有效率分别为56.5%、74.1%和45.0%、55.O%,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CAP患儿,应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本院内、外科住院的86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HAP发生率占同期院内感染的31.61%(86/272);60岁以上HAP发生率占81.40%(70/86);住院时间〉60d组HAP发生率为58.14%;71~84岁组痊愈与死亡呈正相关(r=0.449,P〈0.001);起病24h后用药;痊愈组为37.25%,死亡组为84.3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AP发生率较高。年龄大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早期应用抗生素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广州地区7所医院就诊的4856例2d-14岁患儿分别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鼻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静脉血液检查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CAP患儿主要以1岁以下的居多,且发病季节亦主要以秋冬为主;共培养分离1131株病原菌(23.2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3l株(55.79%),阳性菌500株(44.21%);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8.65%)、肺炎链球菌(25.29%)、大肠埃希氏菌(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l%);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92.55%,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98.40%;1岁以上患儿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l岁以下,其余均显著低于1岁以下(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肺炎链球菌感染逐年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比较稳定,大肠埃希菌感染逐年增长。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为广州地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l岁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措施。方法对1289例新生儿一般资料及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发生率为12.96%。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部位(P〈0.01)。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的病原菌(P〈0.01)。胎龄〈37周、羊水污染、出生体重〈2.5kg、人工喂养、重症监护、吸氧、吸痰/插管及抗生素应用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不同羊水污染程度及抗生素联用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羊水污染程度越高、抗生素联用种类越多感染发生率越高,与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胎龄〈37周、羊水污染Ⅲ度、出生体重〈2.5kg、重症监护、吸氧、吸痰/插管及抗生素联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对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1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01例脑卒中患者中,137例发生HAP,发病率27.3%。HAP组死亡35例(包括临终前自动出院者),死亡率26.3%;非HAP组死亡47例,死亡率12.9%。HA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HAP组(X^2)=11.6,P〈0.01)。年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糖尿病、吸引术、气管插管或切开、H,受体阻断剂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鼻饲等与HAP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性别与HAP发生关系不大。结论 脑卒中患者H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邱婷婷 《大家健康》2016,(12):45-46
目的:观察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区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将90例患儿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组(G+组)45例和革兰氏阴性菌组(G-组)45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作比较,在入院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G-菌组患儿外周血PCT水平为(14.29±3.30)ng/ml显著高于G+组[(8.42±1.11)ng/ml,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诊断病原菌类型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小儿致病菌的现状,并对细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和院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回顾性查阅病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小儿肺炎痰培养阳性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儿肺炎痰培养分离致病菌28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220株(78.0%),革兰氏阳性菌61株(21.6%),真菌1株(0.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8株(31.2%)、大肠埃希菌79株(28.0%)为最主要致病菌,两者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仅为79%、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69%、74%,主要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为85%~96%,而对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敏感率为38%~59%,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为(43/88、41/79),ESBLs阳性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均有>80%的耐药率。院感和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小、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抗生素≥14d。结论:我院小儿肺炎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致病菌对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β-内酰胺酶抑制、亚胺培南等高级抗生素敏感率不理想,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具有高潜在耐药性的一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BACTEC9120血培养仪,细菌及真菌鉴定使用API系统及MicroScan鉴定系统,药物敏感试验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药敏结果判断和解释参照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CLSI2010版),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7415份标本检出病原菌641株,阳性率为8.64%。2012年检出病原菌37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8株,革兰阴性杆菌162株,真菌24株。2013年检出病原菌26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34株,革兰阴性杆菌120株,真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达托霉素敏感率为1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结论:2012年1月-2013年7月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病原菌种类多、分布广且耐药性较严重。但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2013年比2012年低(P〈0.005),说明我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抗生素规范使用,已对控制细菌耐药产生重要影响,并初步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肺部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肺部感染所致ARDS患者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同时分析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特点。结果纳入分析患者病死率5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氧合指数和ICU住院〈7 d是影响肺部感染所致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共检测出7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60株(82.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0株(66.7%),对头孢二代、三代、碳青霉烯类等耐药率〉95%。结论 SOFA评分、氧合指数和ICU住院〈7 d是影响肺部感染所致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318株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2007年我院血培养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BaeT 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16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318株,检出率为9.89%,革兰阳性菌占56.6%;革兰阴性菌占37.1%;念珠菌属占6.3%。甲氧西林耐药株和甲氧西林敏感株对抗生素的耐药谱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本院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医院内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西医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痰热清注射液.评价病原菌分布,比较2组的细菌学疗效和症状疗效.结果 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96株,占75.59%,革兰阳性菌31株,占24.41%.分布最多的3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4.41% 、17.32%和16.54%.联合组细菌清除率为90.63%,西医组为69.8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9%,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3.0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廖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9-111,1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的新趋势。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年及2012年收治的新生儿,运用BACTEC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并运用DL一医学检验系统进行菌株鉴定,最后对其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我院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离阳性率明显高于2009年(26-3%比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是我院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其他抗菌药物相比.抗革兰阴性菌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明显较低(P〈O.05);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和沙雷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显著上升;革兰阳性菌耐药菌株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结论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是我院近年来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予以重视,并且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和沙雷菌等抗菌药近年来耐药性有显著提升,医院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冲冲洗术对急性骨与软组织感染创面致病菌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外伤后出现急性骨或软组织感染的病例37例,在常规清创后加用脉冲冲洗,分别于术前、常规方法清创后、使用脉冲冲洗后取创面渗出液进行培养。结果:术前全部37例标本中培养出球菌属28株、杆菌属26株;常规方法清创后即应用脉冲冲洗前培养出球菌属7株、杆菌属16株,杆菌属的培养阳性率高于球菌属(P〈0.05);脉冲冲洗后培养出致病菌3株,其中球菌属1株、杆菌属2株,两者比较,P〉0.05;不论何种细菌,冲洗后较冲洗前培养阳性率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开放性创伤导致的急性骨与软组织感染,使用脉冲冲洗可有效清除致病细菌,尤其对使用常规方法清创较难清除的杆菌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敏  谭浩  毛安华 《湖南医学》2014,(4):774-776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医院多重耐药菌(MDRB)的检出情况和耐药趋势,为预防和治疗临床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MDRB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五年分离MDRB 1648株,检出率呈环比逐年升高的趋势( P <0.05),其中革兰阴性菌59.64%高于革兰阳性菌40.36%的检出率( P <0.05)。MDRB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菌对美洛培南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广泛多重耐药;M D RB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近五年来该院送检标本MDKB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所占比重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妇幼保健医院婴童患者免疫功能不大成熟及孕产妇免疫功能低下,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的监测对预防和治疗临床感染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治疗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COPD发生H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O%)高于对照组(45.O%)(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SaO2、PaCO2、PaO2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细菌分离率、清除率亦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16/20)、81.3%(13/16)和40.0%(8/20)、3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治疗COPD患者HAP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