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顽固性呃逆是指受凉、饮食、情知等诱发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从2009年以来,作者采用推拿联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呃逆病人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但给予胃复安、非那根,654-Ⅱ口服或肌注和/或服中药丁香柿蒂散后一般均能停止,但有些病人经上述各种药物治疗后仍呃逆不止,即谓之为顽固性呃逆。笔者的治疗方法是从氯丙嗪25mg加654-Ⅱ10mg混合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一般经上述穴位注射后疗后可出现直立性头晕,故一般交待病人治疗后4~6h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卧床休息。其他不良反应未发现。讨论:氯丙嗪有镇静、止吐、止呃作用,654-Ⅱ解痉止呃,两者混合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效相加,故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良好的作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周康信$江西省南康市…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的一种疾病。顽固性呃逆,呃逆频繁,持续时间超过24h,对一般药物治疗无效。2005年1月-2007年6月,笔者临床以针刺为主,结合中药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5~66;原发病患有慢性胃炎9例,胃溃疡6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3例,脑血管意外4例,外科术后4例,药源性呃逆4例;病程为1~12d。2治疗方法2.1针刺取患者攒竹(双)、膈俞(双)、内关(双),进针后,持续催气1~2min,以病人得气,能够忍受为度。2…  相似文献   

4.
升清降浊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以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十分常见,而治疗效果欠佳。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升清降浊法以自拟中药升降饮治疗6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其发作呈节律性、阵发性、持续性、周期性特点。连续呃逆超过48小时或对某些疗法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姜道新 《临床荟萃》1998,13(9):400-401
呃逆俗称打嗝或呃气,系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一种反射活动。顽固性呃逆以其呃逆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常规治疗方法无效为特点,致使患者痛苦甚,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1995~2002年,笔者用自拟降逆止呃汤合华蟾素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与同期运用常规西药治疗的25例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5-2002年,笔者用自拟降逆止呃汤合华蟾素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与同期运用常规西药治疗的25例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呃逆俗称"打嗝",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等受刺激后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1,2]。中医学认为呃逆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损所致胃气上逆而形成的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呃逆持续时间>48h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3]。现代医学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众多,但治疗效果不佳。使用氯丙嗪、麻黄碱针穴位注射,能达到理气和胃、降逆平呃的作用[4],又充分发  相似文献   

10.
<正>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持续24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症有原发者,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不同病变过程中。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该病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痰热清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具有清热、化痰和解毒等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早期肺炎、急性支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2]。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低磷酸症患者。本科室为1例患儿静脉点滴这两种药物时出现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减轻皮内注射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前臂掌侧面下1/3段内侧,右前臂用教学课本上所示,采用传统方向注射(对照组),左前臂采用离心方向注射(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注射时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离心方向注射方法进行皮内注射,可明显减轻患者局部疼痛,并且不影响皮试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14.
15.
E J Milroy 《Nursing times》1969,65(21):652-65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生理盐水将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混合,放置6 h,观察外观、PH值变化,并以旋光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的含量,观察配伍液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药配伍液在6 h内外观,含量,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6 h内两药配伍稳定,性质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MCDONALD D 《The Practitioner》1956,176(1054):424-426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球旁注射与球结膜下注射2种注射方法对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8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按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行球旁注射,B组患者行球结膜下注射.比较2组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球旁注射法优于球结膜下注射法.结论 球旁注射法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理想的用药途径,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痛苦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