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准确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价值[1]。桡动脉具有解剖位置表浅,易触及,操作暴露少等优点,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40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输液针头采血法。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针头采血法定位准确,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庄琼冬  翁惠兰  汤银惠 《全科护理》2009,7(23):2080-2081
[目的]探讨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目测定位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触摸法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时间。[结果]对照组采血时间为5.3min±0.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观察组采血时间为3.1min±0.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测定位法行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可替代触摸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有效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目测定位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触摸法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时间.[结果]对照组采血时间为5.3 min±0.6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观察组采血时间为3.1 min±0.6 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测定位法行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可替代触摸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有效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一”字定位法结合小枕对28例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指垂直采血法在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刚入科需要动脉采血的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经桡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一指垂直采血法经桡动脉进行采血,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采血成功率、总采血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1次采血成功率、总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采血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指垂直采血法采集桡动脉血可提高1次采血成功率,并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宋爱梅  刘璇  葛永春 《全科护理》2013,(18):1650-1651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136例行动脉穿刺采血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垂直穿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进针角度与皮肤呈40°~60°角斜刺法采血,比较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织损伤发生率及病人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进针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可减轻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人血气分析的首选血管.[方法]2007年1月-2007年12月经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100例次,2008年1月-2008年12月经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100例次,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疼痛程度.[结果]肱动脉组病人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与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危重病人经肱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疼痛感轻,行血气分析时应首选肱动脉.  相似文献   

9.
苏海瑕  赵婵  李欢  周积逢 《护理研究》2014,(9):3264-3265
[目的]对危重患儿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危重患儿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0%,标本合格率为98.0%,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分别为88.0%、90.0%及9%,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用于危重患儿股静脉采血具有安全、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苏海瑕  赵婵  李欢  周积逢 《护理研究》2014,(26):3264-3265
[目的]对危重患儿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危重患儿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0%,标本合格率为98.0%,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分别为88.0%、90.0%及9%,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用于危重患儿股静脉采血具有安全、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理想的桡动脉穿刺部位,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258例临床需要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骨性标志结合桡动脉搏动双重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点的定位,并采用逆向穿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触摸法顺向采血.[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性标志配合搏动定位逆向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桡动脉血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理想的桡动脉穿刺部位,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258例临床需要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骨性标志结合桡动脉搏动双重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点的定位,并采用逆向穿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触摸法顺向采血。[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性标志配合搏动定位逆向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桡动脉血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触摸法和连线定位法两种穿刺方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的6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在穿刺方法上运用解剖连线定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触摸动脉穿刺定位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用时间及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0.01);实验组穿刺所用时间(2.82±0.24)min,低于对照组(3.93±0.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1);实验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结论应用连线解剖定位穿刺方法进行桡动脉采血,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桡动脉穿刺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动脉穿刺技术常用于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放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换血疗法等方面。葛丽英等对37例住院病人测定动脉血钾浓度和静脉血钾浓度比较,结果显示,机体内动、静脉血钾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贾平等对35例住院病人采集动脉、静脉血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测比较,发现动、静脉血中提示肾脏功能的各项生理指标仅有细微差别。因此,在对危重、循环衰竭病人静脉采血有困难时,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外周静脉显露不明显,常用桡动脉穿刺技术采集血标本。因桡动脉搏动范围较宽,新生儿、婴幼儿桡动脉搏动弱,不易定位,掌握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常用穿刺方法对提高穿刺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马文娟  石晶  李军文 《全科护理》2013,11(7):652-654
综述国内经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护理研究进展,包括成人及婴幼儿桡动脉穿刺技术、抗凝剂的选择、采血器材、标本的存放时间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指定位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需行动脉采血的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一指定位垂直快速进针法进行动脉采血,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局部瘀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局部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指定位垂直快速进针法采集桡动脉血,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降低局部淤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张翀旎  刘琴  余琪  罗湘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87-1189
目的探讨“离心式静脉穿刺去止血带抽血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600例需静脉抽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简称“常规法”)和离心式静脉穿刺法(简称“离心法”)进针,穿刺成功后,分别去和不去止血带各抽取3ml血,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抽血所需时间及肢体疼痛情况。结果(1)“常规法”进针后去止血带的抽血时间与不去止血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离心法”进针后去止血带的抽血时间与不去止血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种方法进针后去止血带的抽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两种方法进针后去与不去止血带抽血肢体疼痛感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离心法”抽血,可在穿刺成功后松去止血带顺利抽取所需血量,避免“常规法”抽血扎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疼痛及血液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比较接受足背动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患儿在穿刺后,穿刺点青紫范围、血肿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足背动脉组(135例)穿刺点的青紫范围小于桡动脉组(120例),血肿发生率也低于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掌握了患儿足背动脉的解剖定位和穿刺技巧后,可在新生儿采血中推行足背动脉穿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点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测压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桡骨茎突近心端2~3 cm处为穿刺点)和对照组(25例,桡骨茎突内侧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定位情况、桡动脉穿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超声定位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穿刺点处桡动脉距皮肤垂直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穿刺部位渗血与肿胀、导管打折或阻塞及需要再次穿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时,将心脏手术的穿刺点定为桡骨茎突近心端2~3cm处具有众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硬化症病人桡动脉采血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丽茹  路霞 《护理研究》2006,20(8):727-727
血气分析是测定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测定血液酸碱度、碳酸氢盐、阴离子等参数。通过分析了解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呼吸衰竭类型与严重程度以及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情况。因此,做好血气分析是协助临床诊断的基础。桡动脉因操作方便、安全,常常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之一。而系统性硬化症病人,由于自身疾病的特点,手至前臂部皮肤增厚,呈蜡样光泽,桡动脉搏动较正常人稍弱,增加了穿刺难度。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系统性硬化症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病人,根据桡动脉解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