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标准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入院单双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透明敷料贴外敷,观察组给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外敷,对比两组胰岛素泵注射后皮下硬结发生概率及大小,对比两组皮下硬结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硬结发生概率、护理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皮下硬结大小明显低(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可降低胰岛素泵注射后皮下硬结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皮下硬结疼痛,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3.
4.
5.
胰岛素作为常用的降糖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上尚无口服制剂,皮下注射是这类制剂最基本及常用的给药方式,而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是皮下注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1]。皮下硬结的形成,不仅会影响到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加大血糖波动幅度,增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风险,而且也会影响到患者心身健康及治疗依从性,患者甚至会为此而拒绝胰岛素治疗。消除皮下硬结现有的常规措施有局部皮肤热敷、硫酸镁外敷、芦荟外敷等,但疗效均欠佳。为寻找更为简易有效的消除皮下硬结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尝试用生土豆片(学名马铃薯)贴敷于皮下硬结部位,并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但常难以对24h内各个时段的血糖获得很好的控制,无法满足广大糖尿病患对疾病治疗的需要,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在24h内持续控制血糖在接近正常范围。糖尿病控制并发症试验(DCCT)已证明,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3年11月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30例,现对该方法在临床应用疗效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 (CSII)与静脉连续输注泵 (CV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 2组 :(1)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 (CSII)组 15例 ;(2 )静脉连续输注泵治疗 (CVII)组 15例。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能明显下降 ,CSII组优于CVII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SII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 (0 6 7± 0 14 )U/ (kg·d)明显少于CVII组 (0 82±0 16 )U/ (kg·d) (P <0 0 5 ) ;CSII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 (17 5± 7 4 )h明显短于CVII组 (4 1 2± 12 1)h(P <0 0 1) ;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 (0 5 2± 0 2 2 )次 /人 ,显著低于CVII组的 (0 75± 0 2 6 )次 /人 ,(P <0 0 5 )。结论 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 ,控制高血糖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核桃仁泥外敷治疗肌肉注射后皮下硬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核桃仁泥外敷治疗138例肌肉注射后皮下硬结,并与40例,采用新鲜土豆片外敷硬结法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15天后I度和Ⅱ度硬结治愈率分别为81.13%和42.25%,总有效率达92.03%,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22)
目的探究分析胰岛素泵(CSⅡ)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CS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MDI。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胰岛素用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IS)、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晚餐后2h等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胰岛素用量、NIHSS评分、IS、IR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这些时间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胰岛素用量、NIHSS评分、IS、IR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Ⅱ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次数与胰岛素用量,明显改善IS与IR,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障碍,是一种较MDI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82例妊娠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泵前、中、后利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口头讲解、发放宣传小册子、展示操作流程图等。[结果]通过护理管理,使病人带泵期间既掌握胰岛素泵相关知识,又接受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同时根据病人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水平达标。[结论]护士熟练掌握胰岛素泵操作程序和各种预警处理,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有效提高了胰岛素泵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82例妊娠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泵前、中、后利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口头讲解、发放宣传小册子、展示操作流程图等。[结果]通过护理管理,使病人带泵期间既掌握胰岛素泵相关知识,又接受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同时根据病人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水平达标。[结论]护士熟练掌握胰岛素泵操作程序和各种预警处理,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有效提高了胰岛素泵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迅速增加趋势[1].为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病人需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多数病人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但传统的胰岛素治疗会给病人身体、社会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2-4].有调查显示,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人比单独口服药物和饮食疗法的病人生活质量低[5].因此调查了解胰岛素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80例需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40例,护理干预组40例。观察其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坚持合理、规范应用胰岛素泵的使用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较好控制餐前、餐后血糖,但在坚持使用胰岛素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护理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教育管理,是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装泵前、后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以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在实施健康教育同时采取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的得分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装泵后14d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血糖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更易于掌握健康知识,心理行为干预可以缓解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了解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知识问卷和生活质量特异性测定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Specificity Scale,DSQL)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该院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患者8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受损程度依次为心理/精神维度、生理功能维度、治疗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生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精神维度得分和治疗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与胰岛素使用年限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心理/精神维度和治疗维度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