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T3,T4)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1994年采用该术式治疗的57例T3,T4病例的生存率和喉功能保留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3年自下而上率为70%(40/57),5年生存率为64%(32/50)。本组患者均保留了发音功能,需带管呼吸者4例,拔管率为93%(53/57),,经过鼻饲和使用带气囊气管套管锻炼,患者均可经口进食。清楚死亡原因的病例共15  相似文献   

2.
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1979~ 1990年行手术加放疗 2 4例 ,单纯手术 1例 ;1991~ 1997年行单纯手术治疗 2 2例 ,术后放疗 3例。新声门重建采用甲状软骨外软骨膜修复 2 2例 ,单蒂胸骨舌骨肌修复 14例 ,创面直接对合重建声带 10例 ,游离皮片移植 2例 ,颈前皮瓣修复 1例 ,舌骨肌瓣修复 1例。结果 :拔管率为 98.0 % (47/ 4 8) ,有良好的发声和吞咽功能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9.6 %、82 .9%、6 6 .7% ;局部复发死亡 4例 ,死于远处转移 1例 ,死于食管癌 1例 ,非肿瘤死亡 5例。结论 :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术式 ,麻醉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和修复方法的合理选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0~2006年采用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36例喉癌患者,分析其生存率和喉功能保留情况。结果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80.6%,5年生存率为78.8%。死亡病例中除失访3例外;另外7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局部复发2例、死于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大出血1例、死于骨转移1例。本组患者均保留了发音功能,35例患者拔管,拔管率为97.2%,经过功能训练,患者均可经口进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能够在保留喉功能的同时根治肿瘤。  相似文献   

4.
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T3及T4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T3,4病变的可能性,回顾总结了1980年6月至1993年12月喉癌T3,4病变行部分喉切除术31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经口进食,均获得不同程度的会话能力。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0/31)及59.3%(16/27);气管套管拔除率为71.0%。认为选择性的对部分喉癌T3,4病变行部分喉切除术是可行的,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保全了喉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屠规益  贺永东 《耳鼻咽喉》1995,2(4):195-200
声门型喉癌T3病变的常规治疗为喉全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功能。本文报道50例喉癌声门型T3病变,用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来治疗,修复主要用舌骨肌瓣。3、5年生存率为76.7%、73.0%。除管率87.2%,语音近乎正常者87.5%。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喉癌声门型T3病例,对侧声及杓状软骨完好者应考虑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即常规喉垂直部分切除加杓状软骨切除,必要时环状软骨部分切除,以扩大喉后下切缘,用以根治肿瘤,保存喉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T3,4病变的可能性,回顾总结了1980年6月至1993年12月喉癌T3,4病变行部分喉切除术31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经口进食,均获得不同程度的会话能力。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0/31)及59.3%(16/27);气管套管拔除率为71.0%。认为选择性的对部分喉癌T3,4病变行部分喉切除术是可行的,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保全了喉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喉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总结59例喉癌部分喉切除经验.其中喉裂开声带切除2例;垂直喉部分切除38例;水平喉部分切除10例;次全喉切除加同侧颈廓清术2例;水平喉部分切除加同侧颈廓清7例.结果本组病例的3年生存率为83.8%,5年生存率为68.2%;59例中56例顺利拔管;全部病人术后发音清晰,吞咽正常.结论声门癌与声门上癌(T1~T2)病人行部分喉切除是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施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声门型喉癌75例。其中男71例,女4例。其中行CO2激光声带切除术1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18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33例,喉额侧部分切除术5例,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4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cricohyo idoepiglottopexy,CHEP)2例。结果本组75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94.6%。其中T1、T2病变患者48例分别为97.9%和97.9%。T3、T4病变患者(27例)分别为92.5%和85.1%。全部患者吞咽功能及发声功能均可恢复,拔管率为92.1%(58/63)。术后1个月内拔管率为85.2%。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措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术式、正确的修复技术是保证手术的疗效及保留喉功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改良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了我科1983~2001年喉声门上型癌172例,男149例,女23例。进行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后不将喉上提,不做残喉与舌骨或舌根的吻合。结果气管套管拔除率为92.4%,吞咽功能142例在2~4周内恢复,发音功能良好。3年存活率为82.6%;5年存活率为75.7%。结论喉肿瘤切除后,改变缝合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又能保留良好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通过对 18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就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声门癌T1N0 M0 1例 ,T2 N0 M0 9例 ,T3N0 M0 2例 ,跨声门癌T3N1M0 3例 ,T3N2 M0 1例 ,T2 N0 M0 放射治疗后复发 1例 ,声门下癌T4N0 M0 1例 ;应用三种不同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3年生存率 94 .4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 7~ 4 2天 (平均 17天 )拔除气管套管 ,拔管率 10 0 %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 14~ 3 0天 (平均 2 2天 )拔除鼻饲管。术后所有患者均完全恢复了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及维持声门下压的生理功能。术后的发音情况也令人满意。结论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打破了以往根据喉癌肿瘤临床分期决定喉部分切除与否的传统观点 ,为喉癌的手术治疗提出了一条新的术式。它在保证完整、安全有效地切除喉肿瘤病灶的同时 ,更加考虑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同时又能达到喉全切除术同样的局部控制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Pearson术式治疗晚期喉癌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Pearson术式在治疗晚期喉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arson术式治疗28例晚期喉癌,对其中的26例同期行颈清扫术或分区性颈清扫术。结果:术后随访3~5年,27例(96.4%)能发声,其中发声良好者11例,一般14例,差2例。无一例误咽。3年生存率为78.6%,5年生存率为68.4%。结论:Pearson术式治疗晚期喉癌,既能保留喉的大部分功能,又能根治病变,提高了一部分传统上需做喉全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否比单纯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应用前瞻性的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初治的喉癌病例(不包括声门型T1病变),年龄在75岁以下,不伴有喉梗阻,经过临床检查确定解剖分型、TNM分期(1978UICC)及手术类型后,通过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入单纯手术组(SA组)或综合治疗组(RS组)进行治疗。结果共完成治疗370例,SA组215例,RS组155例。SA组3年生存率83.3%,5年生存率82.6%,10年生存率80.3%。RS组3年生存率78.9%,5年生存率76.4%,10年生存率68.6%。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6,P=0.1)。声门上型喉癌II、IV期两组病例在5年生存率上无区别,10年生存率SA组优于RS组,10年生存率前者为73.6%,后者为63.5%,(χ2=8.3,P=0.003)。声门上型喉癌T3、T4病变行全喉切除的两组5年生存率无区别,10年生存率则差异有显著性,SA组为68%,RS组为50%(χ2=10.6,P=0.0001)。结论术前放射治疗量40Gy不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声门上型喉癌II、IV期病变综合治疗组的10年生存率低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4.
保留功能的喉癌手术7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远期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 :对 1978年 7月~1998年 8月间手术的 7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 6 0例、声门上型喉癌 10例 ;施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 2 2例 ,垂直半喉切除术 2 2例 ,Majer- Piquet手术 17例 ,水平半喉切除术 7例 ,Arslan手术 2例。结果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8.5 3%、87.0 4%和 78.2 6 %。拔管率为 10 0 %。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 ,一经拔管均能发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各为 15 .71%和 13.0 4%。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功能保全性喉部恶性肿瘤根治的有效术式。它在切除肿瘤、延长生命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简称环上喉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43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术的T1b~T4及术后放疗后复发的喉癌患者,声门上癌16例,声门癌21例,声门下癌2例;外院术后复发3例,放疗后复发1例。临床分级:T1b6例,T213例,T316例,T44例。应用3种不同的环上喉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17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环舌骨固定术,24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环舌骨会厌固定术,2例采用环上喉次全切除气管环舌骨会厌固定术)。16例患者辅以放疗。结果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随诊中位时间57个月。全组总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90.7%,5年累积生存率83.7%。术后拔管率为95.3%(41/43)。保留双侧杓状软骨的拔管时间为14d,保留单侧杓状软骨的拔管时间为43d。术后8周评价误咽发生率为14.0%(6/43),切除会厌增加了术后的误咽及拔管时间(P<0.05)。结论环上喉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在肿瘤根治和喉功能保全上能达到临床应用水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环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41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环上喉次全切除喉重建术的治疗效果和喉功能重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接受该术式的T2 ~T4期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型 35例 ,声门上型 6例 ;行环舌会厌固定术 2 3例 ,环舌固定术 18例。结果 :3年生存率 83.3% (30 / 36 ) ,5年生存率 71.4 % (2 0 / 2 8) ;拔管率为 92 .7% (38/ 4 1)。 1例因误吸严重而行咽气管分离术 ,余 4 0例均恢复了正常吞咽。全部患者均能利用新喉发音。结论 :环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既能彻底切除肿瘤 ,又能恢复喉的三大基本功能 ,是中、晚期喉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手术加放射治疗与单纯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加放射治疗能否比单纯部分喉手术提高疗效。方法  1 71例喉癌随机分为单纯手术、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 (剂量 5 1~ 70Gy)和放射治疗加手术 (剂量 40~ 5 0Gy) 3组 ,前瞻性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术式包括 :声带切除术、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结果 单纯手术组 (5 6例 )、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组 (6 5例 )和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组 (5 0例 )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7% (42 / 49)、80 7% (46 / 5 7)和 79 5 % (35 / 44 ) ,经 χ2 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70 3,P =0 70 4)。三组总的 5年生存率为 82 0 % (1 2 3/ 1 5 0 )。临床I、II、III、IV期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91 9%、85 1 %、6 8 4 %和 0 %。经 χ2 检验 (χ2 =1 2 2 48,P =0 0 0 7) ,差异有显著性。全组 1 71例 (除 3例次全喉切除术病例外 )均获得良好或较好的发音效果。结论 手术联合术前放射治疗或术后放射治疗均未能提高 5年生存率 ;部分喉切除术的各种术式除次全喉切除术外 ,所获得的发音功能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3期声门上喉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T3期声门上癌70例,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2例,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8例,喉近全切除术1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剂量50~60Gy)。结果:3年生存率为79.2%,5年生存率为68.4%。70例患者中已拔管60例,拔管率为85.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无一例因喉腔闭锁而致发声失败。结论:T3期声门上癌虽属晚期喉癌,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