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焦针法"为韩景献教授基于"三焦气化失司导致衰老相关论"病机理论创立,又称"益气调血,固本培元"针法,此针法可通调三焦,平和阴阳气血,其治疗帕金森患者快速动眼期睡眠障碍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三焦郁滞为结节病发病关键。通过三焦膜性管道理论分析三焦为涵盖各类脏腑器官体腔的包膜及淋巴间质组织,具有运行水液元气、调畅气机气化、化生护卫精微等作用。探讨三焦郁滞、气机气化不利导致水液停滞、痰瘀结聚为结节病的重要病机。提出通、化、调三法以通利三焦郁滞、恢复三焦的气机气化功能、调燮诸脏精气联络周身三焦气血阴阳等治法,可有效运用于结节病的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佩芳教授运用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因分为先天后天两端,三焦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司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上采用通调三焦之法,以上、中、下焦三部取穴为主,配合局部选穴改善脑部气血,再以远端取穴共调三焦,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患儿思想集中度.并附验...  相似文献   

4.
向谊主任认为抑郁症的病机在于思虑过深伤及心脾,治疗重在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虚损.抑郁症病情复杂,常虚实夹杂,根据病情进展程度分3期治疗,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颊针通调三焦.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陈扬荣教授以三焦辨证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慢性肾衰竭病机关键为肺失通调、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肾脏虚损,以致三焦气化失常,五脏俱虚,水液等代谢产物排泄不畅进而出现"痰""湿""毒""瘀"等病理产物及蛋白尿、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其分别从上焦、中焦、下焦不同的生理特性出发,指出三焦各自病机侧重。治疗上,其非常注重疏利三焦,采用宣降、疏调、通调等多种的治疗方法,使气机升降得以枢转,水道乃通,邪气乃散,阴阳乃和。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75-1776
介绍李德新教授基于"调脾胃以安五脏"理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病的认识、治疗方法,总结李师临床上心脾同治、通补兼施、化瘀有度等心得,以期推广和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陈浩  吴伟  王庆凯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44-1046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的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液体潴留。本病属中医"心水""喘证""心悸""痰饮"等范畴,病机涉及脏腑亏虚、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司,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以痰饮、水湿、瘀血、气滞为主。三焦气化失司是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主要机制,也是病情危重多变的根源所在。以期将三焦气机与心衰论治相结合,明确病位主次,权衡病势轻重,以指导治法方宜、缓急主次、补虚泻实,以益气温阳、通调三焦总原则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对于临床上综合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本病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倪光夏教授创新病机学说,提出三焦通调失司,气血瘀滞为黄褐斑发病基本病机,应用通调三焦针刺法配合面部局部围刺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并附验案1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通理论即针对中医皮肤科相关疾病提出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通、气血失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阴阳、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必然引起人体肌肤、毛发的病理变化,发生皮肤、毛发相关的各种疾病。临床治疗用药谨守阴阳调和、脏腑调通、气血调顺的法则与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肺痿”“肺痹”范畴,与痰饮、瘀血、火热等密切相关。基于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的气血水火理论,通过总结气血水火与三焦的联系,结合肺纤维化的病位在三焦腠理,临床上从气血水火的角度出发,根据气病治火、气病治水、血病治火、血病治水的不同治法,探讨从三焦论治肺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临床上可选用柴胡类方合用其他方剂,以达到通利三焦、调气和血的目的,从而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少阳主枢包括足少阳胆经的宣通、升发、调畅气机和手少阳三焦经的通调水道、布散津液的功能。枢机不利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脑病的临床治疗中,从“少阳主枢”入手,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清利三焦,以柴胡类方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赖新生教授基于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论治黄褐斑经验。赖教授认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亏虚,元气不足或元气郁滞、三焦气化不利、营卫失和,致气血逆乱、瘀阻脉络,气血无法上荣于头部而成斑,并指出本病枢机关键在“三焦”,“利三焦”“调膜腠”应贯穿治疗始终,自拟中药“祛斑美颜方”,针刺善用“引气归元针法”,辅以刺络放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湿疹是一种以皮损形态多样、剧烈瘙痒为主要特点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三焦气化失司,湿邪内生,复感风湿热邪是湿疹发病的根本病机,通调三焦气化功能贯穿本病始终。通调上焦在于宣利肺气、气行则湿化;通调中焦在于芳香化湿、行气宽中;通调下焦在于渗湿利水、湿热之邪从下焦而出。三仁汤并非局限于湿温病的治疗,病机属湿热阻遏三焦气机者通过随症加减可灵活运用。本文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三仁汤在治疗湿疹中的运用,通过宣畅三焦气机,清利湿热,气化则湿热邪自去,进而改善湿疹,以期为湿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阴阳气血是构成人体和产生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气血在生理上有二个显著特点:一是在运动上要保持“通”,一是在数量上要维持“平”。机体各功能活动的“调”,必以阴阳气血的“通”“平”为前提。一旦生理的“通”“平”转为病理的“不通”“不平”,功能的调即变为“不调”,疾病因此而生。治疗上,各种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多运用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T2DM)。倪青教授依据中医四诊信息,认为T2DM辨证属湿热证者病位在三焦,可采用《温病条辨》之三焦气化理论作为其辨治依据,三焦气化辨证方法融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于一体,治疗用药应升降通施,以调畅气机,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外延和内涵发生了改变。笔者认为"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现代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核心病机,少阳枢机不利,三焦通调失司,气化失司,形成气血阴阳不足,水湿、瘀血、湿热、热毒互结的病理特点,其治疗关键在和解少阳,疏调三焦,升降气机。同时着眼于其病理产物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宏献主任医师运用柴归汤治疗不寐临床经验。王宏献认为,不寐常有阴阳失调、气血失衡、心身共病的一般病机,治疗上当以“和”为本,常用柴归汤结合辨证施治。柴归汤中以小柴胡汤动枢机,畅气机,通内外,畅三焦,达表里;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健脾行水利湿。两方相得益彰,中焦可清,气血乃净,阴阳交合,则寐可常。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是肾病科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对该病缺少特效治疗方法。柳红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与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提出慢性肾脏病“肾精亏损、命门火衰、三焦气化不利”的病机理论,治疗中强调通调三焦为原则,提出以巧用风药、燥升散通之法疏调上焦气化,以枢转气机、升清降浊之法运转中焦气化,以阴阳互济、精气互补之法温煦下焦气化,从而形成慢性肾脏病三焦论治体系,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慢性夜咳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慢性夜咳属于“咳嗽”范畴。笔者从中医时间医学、阴阳理论、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角度认识慢性夜咳,认为慢性夜咳起于阴阳失调,发于少阳,止于太阴,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机为少阳郁热,相火上炎,三焦不畅,气血失调,气机上逆。本病当从少阳论治,宜采用和解少阳、调畅气机、扶正祛邪之法。笔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肝温脾、交通寒热、扶正祛邪,升降散调畅气血、通达内外、恢复气机,经方联用治疗慢性夜咳,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肥胖病的病理改变是气血失调,而卫气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然三焦元气不足致肥亦不容忽视,但归根结底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辨证分为胃肠腑热、脾胃气虚、真元不足三型,主要治法有清泻胃肠腑热法、通调腑气促进水液代谢法、平调气血阴阳法和通解卫气滞结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