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溧阳市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新确诊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提取新鲜粪便中纯化基因DNA后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同时将粪便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培养,对菌群进行鉴定及计数。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32~75岁,平均(56.88±8.74)岁。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94例、Ⅲb期30例。对照组中男性79人、女性71人,年龄30~68岁,平均(56.73±8.28)岁。2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结直肠癌组Shannon指数及Chao指数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患者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肠道内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溧阳市新诊断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比较多样性明显下降,患者厚壁菌门水平丰度下降,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升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健康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变化差异,从肠道菌群角度为AS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9年1—1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ASD的25名儿童和同期体检的24名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SD组和对照组。收集其粪便,采用16S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儿童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及Ace指数)及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2.890、3.353,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高,拟杆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0、5.761、5.970,P<0.05);属水平上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链球菌属丰度显著降低,梭状芽胞杆菌属、萨特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40、3.100、3.620、3.500、4.200、4.054,P<0.05);粪便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高,丁酸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和粪便菌群与黏膜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方法 收集4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粪便样本和其中7例腹型患儿的结肠黏膜样本,以11例健康儿童粪便样本为对照,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样本D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差异,在门水平两组均以厚壁菌门(47.10%、57.75%),变形菌门(23.04%、10.13%),拟杆菌门(22.81%、21.74%)为主要优势菌群,在科水平,均以肠杆菌科(17.60%、8.72%)、拟杆菌科(18.90%、21.65%)、瘤胃菌科(16.44%、28.93%)、毛螺菌科(11.55%、10.74%)有较高的丰度.HSP患儿粪便菌群中变形菌门、欧文氏菌属(从目到属)、拟杆菌属-uniformis种、巨单胞菌属、肠球菌属(从科到属)丰度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而双歧杆菌属(从目到属)、链球菌属(从目到属)、普拉梭菌种(从科到种)丰度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腹型患儿粪便菌群多样性高于黏膜菌群;在门水平,粪便菌群以厚壁菌门(53.64%)、变形菌门(33.65%)、拟杆菌门(9.24%)丰度较高,黏膜菌群以变形菌门(88.13%)丰度最高,在科水平,粪便菌群以肠杆菌科(27.18%)、瘤胃菌科(15.58%)、毛螺菌科(12.31%)为优势菌科,黏膜菌群以肠杆菌科(87.19%)为优势菌科;粪便菌群以双歧杆菌属(从门到属)、链球菌属(从门到属)、动性球菌科(从门到科)、丹毒丝菌科(从门到科)、梭菌科(从门到科)、瘤胃菌科(从门到科)、毛螺菌科(从门到科)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肠黏膜菌群以欧文氏菌属(从门到属)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论 HSP患儿粪便菌群病原菌或机会致病菌增多而有益菌减少,腹型HSP患儿黏膜菌群与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和多样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其与血清丝氨酸蛋白酶A3(HtrA3)、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妊娠孕妇9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特征资料。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对丰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HtrA3、25(OH)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HtrA3、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Z值介于2.462~5.163之间,均P<0.05)。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菌群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976~10.722之间),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升高(t=2.569);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毛螺菌属、Rikenellaceae属、真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344~11.277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长期抗生素暴露对高脂饮食负荷小鼠糖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45只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抗生素联合组(n=15),联合组小鼠出生后以头孢曲松(100mg/kg)灌胃15周,第21d起,高脂组和联合组以高脂饲料,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并采集小鼠内脏、脂肪、血清和粪便,测定小鼠脏器系数、脂体比、血糖、胰岛素和瘦素及肠道菌群。结果 高脂饮食引起小鼠肝脏系数、总脂体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和高脂组比较,联合组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三组组间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门水平上,与高脂组比较,联合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高脂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联合组(P均<0.05)。属水平上,高脂饮食诱导厚壁菌门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相对丰度增加,降低了拟杆菌门另枝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联合组厚壁菌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其他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结论 长期抗生素暴露可能通过改变肠道中细菌生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高脂饮食负荷小鼠的糖代谢失调,表明肠道细菌和宿主代谢功能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肠道细菌有望成为改善膳食营养调节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四川省藏族及汉族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和粪便胆汁酸的差异,为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改善肥胖积累资料。 方法 调查四川省红原藏族居民和成都汉族居民的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样本。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使用基于年龄和性别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纳入114名研究对象。根据BMI分为藏汉肥胖组(BMI≥28kg/m2)、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测定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及粪便中13种胆汁酸含量,比对分析藏汉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及粪便胆汁酸水平差异。 结果 藏族正常组较藏族肥胖组的疣微菌门、阿克曼菌属、埃希氏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高,多尔氏菌属的丰度低(P<0.05)。藏族人群中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和乳杆菌属,汉族人群中优势菌属为布劳特氏菌属。藏族人群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水平均低于汉族人群(P<0.05)。 结论 藏族肥胖人群与藏族正常人群肠道菌群有一定差异,藏汉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以及粪便胆汁酸谱显著不同,不同民族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有待结合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改变,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其参与NAFLD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纳入健康体检者18例及NAFLD患者66例,NAFLD组按照B超下表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并与生化指标进行联合分析。各组间比较具备方差齐性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不具备方差齐性的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NAFLD组BMI、腰围、臀围、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内中度患者的BMI、腰围、臀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重度的BMI、臀围显著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在B超下的严重程度与BMI、腰围、腰臀比、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显著正相关(r>0,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显著负相关(r<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FLD组拟杆菌门比例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NAFLD组未分类肠杆菌科、巨单胞菌属、巨型球菌属、瘤胃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NAFLD组内中度患者的梭杆菌属丰度高于轻度患者,未分类毛螺菌科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副萨特氏菌属丰度低于健康对照组,中度患者梭菌属丰度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生化指标异常及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差异菌可能通过影响肝功能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竹茹多糖体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为竹茹多糖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体外模拟发酵体系考察竹茹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采用GC-MS法检测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结果竹茹多糖能够显著上调拟杆菌属、普雷沃茨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副拟杆菌属、考拉杆菌属、氨基酸球菌属、布劳特氏菌、严格厌氧梭菌属_13、Erysipelatoclostridium属、链型杆菌属、Flavonifractor属和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下调梭杆菌属、嗜胆菌属、脱硫弧菌属、另枝菌属、Butyricimonas属、Butyricicoccus属、Eisenbergiella属、Faecalitalea属、Lachnoclostridium属、Lachnospiraceae_UCG-004属、Lachnospiraceae_UCG-008属、Lachnospiraceae_uncultured属、罕见小球菌属和土孢杆属的相对丰度;同时,竹茹多糖能够显著促进人体肠道菌群代谢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结论竹茹多糖能够显著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并促进其代谢产生有益于机体健康的短链脂肪酸。[营养学报,2019,41(1):45-52]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蒙古族肥胖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为蒙古族肥胖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性别年龄1:1配比,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各30人,取新鲜粪便提取肠道菌群总DNA,进行总DNA Illumina Miseq测序;用SYBR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粪便样本中SCFAs的含量。结果 蒙古族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门水平以Bacteroidetes(正常组56.49%,肥胖组47.08%)和Firmicutes(正常组38.61%,肥胖组48.73%)的相对丰度最高;两组的共同优势菌属有17种,在优势菌属中Pseudobutyrivibrio、 Parasutterella、Ruminococcaceae_UCG_014、Bifidobacterium在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SCFAs的含量在正常体重组与肥胖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蒙古族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发生改变,揭示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于蒙古族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粪便和乙状结肠样本中的菌群种属分布特点。方法采用16sDNA测序技术对13例新鲜粪便样本及10例乙状结肠黏膜样本菌群分布进行鉴定,并对其差异及特定的菌群进行分析。结果粪便样本中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均高于乙状结肠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42,P=0.006)。门水平菌群类别相同,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们、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但含量不同,粪便样本厚壁菌门和拟杆菌们显著高于乙状结肠黏膜组织,而变形菌门则显著低于乙状结肠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5,P〈0.001)。在属水平,粪便菌群以Faecalibacterium菌和拟杆菌属为主,乙状结肠黏膜组织以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和黄杆菌属为主。两组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均较低。结论粪便样本和乙状结肠黏膜组织中菌群分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以烟熏法+冰冷番泻叶浸液灌胃法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模型,造模后收集两组大鼠粪便,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丰度变化。结果 基于操作分类单位(OTU)的韦恩图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的OTU数量下降;菌群结构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以厚壁菌门为主,模型组以拟杆菌门为主;属水平上空白对照组以厚壁菌门中的乳杆菌数量最多,模型组拟杆菌数量最多,乳杆菌数量较空白对照组下降。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表明两组在菌群组成上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放线菌门下降,变形菌门和脱硫菌门上升;在属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杆菌属及副拟杆菌属上升,普雷沃氏菌属、梭菌属、布氏菌属和瘤胃球菌下降。菌群扩增子α多样性分析显示,模型组香农(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实际观测值(sobs)指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肺脾两虚型COPD模型大鼠较正常大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比较正常早孕女性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生殖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3—9月在我院拟行清宫术的37例RSA患者为RSA组,同期拟行人工流产术的25例正常早孕女性为正常早孕组。对其阴道分泌物及子宫蜕膜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比较2组阴道和宫腔菌群的特征及差异。结果:与正常早孕女性相比,RSA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多(P<0.05),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较低,但优势菌未改变,仍为乳杆菌属,而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且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巨型球菌属、李斯特菌属和厌氧球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RSA患者宫腔菌群多样性及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优势菌种发生改变,正常早孕女性宫腔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RSA患者宫腔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RSA患者宫腔菌群中两歧双歧杆菌和不能培养的不动杆菌丰度显著减少(P<0.05),而拟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瘤胃菌属团显著增加(P<0.05)。结论:正常的阴道和宫腔存在微生物菌群,宫腔比阴道的菌群多样性更高,但宫腔优势菌丰度较低。阴道细菌的上行定植可能与宫腔菌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宫腔特有菌群的存在,尤其是宫腔优势菌种的改变和致病菌的出现,可能与RS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阴道菌群特征。方法:纳入49例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n=29)有RIF病史且本次FET周期妊娠失败;对照组患者(n=20)首次行FET且成功妊娠。2组均采取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移植第5天优质囊胚。于FET日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通过16S rRNA测序对2组阴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差异菌属进行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阴道乳杆菌属丰度诊断RIF的效能。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观察组阴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P=0.049 8)和丰富度(Chao指数:P=0.04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属水平上,2组阴道的优势菌均为乳杆菌属,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增加(LDA>3,P<0.05)。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RVID)患儿外周血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TANK连接激酶1(TBK1)基因表达情况,分析RVID患儿肠道微环境及免疫功能。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RVID患儿117例为RVID组,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05名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STING、TBK1基因表达情况;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VitD3]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RVID组STING、TBK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RVID组Chao1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RVID组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RVID组属水平上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 RVID组血清1,25-(OH)2VitD3和IgA、IgG、IgM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男性异性性行为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男性感染HIV的异性性行为者(PMSW)及43例年龄和BMI相匹配的健康男性异性性行为者(NMSW)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测定外周血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等肝肾功能指标的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特征,比较差异菌种,并分析其与肝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NMSW相比,PMSW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人群的组间菌群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梭菌、厚壁菌门、毛螺菌、瘤胃球菌丰度下降,梭杆菌丰度上升(线性判别分析LDA得分>4)。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发现PMSW的AST、β2-MG水平高于NMSW,TBIL则低于NMSW。同时,PMSW的β2-MG异常人数远高于NMS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AST与梭菌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益生菌对生命早期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免疫及脑部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30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组),分别灌胃灭菌水(对照组)、混合广谱抗生素(抗生素组)、混合广谱抗生素和植物乳酸菌LP45株(LP45组),21d后统一处死。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皮质酮;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与前额皮质的部分脑部功能基因mRNA表达情况;对小鼠肠道菌群16s RNA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组、LP45组小鼠胸腺体比均低于对照组(F=11.135,P<0.001);抗生素组、LP45组前额皮质BDNF降低(F=6.921,P=0.005);抗生素组NGF在前额皮质升高(F=5.921,P=0.014);LP45组前额皮质GABAAα1(F=12.424,P<0.001)和 GABAB1(F=8.096,P<0.001)低于抗生素组;抗生素组Shannon和Simpson均降低(均P<0.05),LP45组相比抗生素组Simpson升高(P<0.05);在门水平上抗生素组和LP45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例下降(均P<0.05),变形菌门比例升高(均P<0.05),在属水平上,LP45组柠檬酸杆菌属比例升高(P<0.05),欧文氏菌属、梭杆菌属、颗粒链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奈瑟菌属和链球菌属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 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植物乳酸菌LP45株对抗生素引起的机体肠道菌群、免疫及脑部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NEC组(13例)和匹配对照组(13例)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的粪便标本,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99(0.79~1.23)、0.50(0.42~0.63),NEC组患儿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中位数(P_(25)~P_(75))分别为0.66(0.32~1.4)、0.75(0.37~0.88),两组间数值接近。对照组患儿的chao丰度和ace丰度分别为21(18.5~42)、25(20.5~43.5),NEC组患儿的chao丰度和ace丰度分别为67(28.5~86)、67(33~107),NEC组chao丰度和ace丰度均高于对照组。NEC组患儿的优势菌属平均丰度主要是肠球菌属(26.4%)、志贺氏菌属(23.6%)、克雷伯菌属(10.9%)、链球菌属(10.5%)、梭菌属(7.6%)、韦氏球菌属(4.5%)、不动杆菌属(3.1%)、梭状芽孢杆菌属(3.1%)、假单胞菌属(1.6%)及双歧杆菌(1.5%)。对照组患儿的优势菌属主要是肠杆菌属(28.6%)、克雷伯菌属(11.8%)、拟杆菌属(9.8%)、链球菌属(9.1%)、韦氏球菌属(9.0%)、志贺氏菌属(8.9%)、葡萄球菌属(6.2%)、肠球菌属(2.9%)及梭菌属(2.7%)。NEC组患儿不动杆菌属中位数[0.08(0.02~0.54)]和绿脓杆菌属中位数[0.39(0.08~3.59)]均高于对照组[0.00(0.00~0.00),0.01(0.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1.00、37.13,均P0.05)。结论肠道菌群丰度增加和过度增值可能与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NE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探索1型糖尿病(T1DM)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特征,并比较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临床应用益生菌进行TIDM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住院并初诊为T1DM的5~14岁儿童18例,同时选取19例性别、年龄相近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儿童粪便标本后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实验,并采用QIIME 2分析流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1)利用QIIME2软件将相似度100%的序列聚类分析后共获得3 248个Feature数;2)经物种鉴定及注释,绝大部分菌群都分类到属级和种级;3)Alpha多样性分析说明本次研究测序深度充分,并且T1DM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较健康儿童降低 (P<0.05);4)Beta多样性分析中,PCoA图说明T1DM儿童和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5)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中,在门水平上,T1DM儿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丰度显著增高,而变形菌门、杆菌门的丰度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T1DM儿童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较健康儿童增高,而埃希氏杆菌属-志贺氏杆菌、肠球菌属、Blautia菌属丰度降低(P<0.05)。结论 T1DM儿童存在肠道菌群生态失衡,并且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此外,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探索1型糖尿病(T1DM)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特征,并比较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临床应用益生菌进行TIDM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住院并初诊为T1DM的5~14岁儿童18例,同时选取19例性别、年龄相近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儿童粪便标本后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实验,并采用QIIME 2分析流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1)利用QIIME2软件将相似度100%的序列聚类分析后共获得3 248个Feature数;2)经物种鉴定及注释,绝大部分菌群都分类到属级和种级;3)Alpha多样性分析说明本次研究测序深度充分,并且T1DM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较健康儿童降低 (P<0.05);4)Beta多样性分析中,PCoA图说明T1DM儿童和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5)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中,在门水平上,T1DM儿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丰度显著增高,而变形菌门、杆菌门的丰度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T1DM儿童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较健康儿童增高,而埃希氏杆菌属-志贺氏杆菌、肠球菌属、Blautia菌属丰度降低(P<0.05)。结论 T1DM儿童存在肠道菌群生态失衡,并且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此外,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抗生素使用对冬春季婴幼儿肠道菌群内部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于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患腹泻疾病的2岁以下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到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免疫接种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二代测序的技术检测婴幼儿样本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绘制细菌属水平相关性网络图,分析各菌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粪便样本120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样本数为115.在对照组中,拟杆菌属与其他菌属存在最多关联,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Lysinibacillus菌属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0、0.945、0.892,均P<0.05),后3种菌属数量上的增加直接影响了拟杆菌数量的减少,但拟杆菌却未表现出与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负相关性(r=-0.252,P>0.05);在腹泻未使用抗生素组的婴幼儿中,Akkermansia菌与其他菌属存在最多的关联,它与普雷沃氏菌属、Barnesiella菌、地杆菌存在两两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35、0.798、0.833,均P<0.05),Akkermansia菌通过与芽孢杆菌和不动杆菌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3、0.401,均P<0.05),影响大肠埃希菌和Lysinibacillus菌属的数量,但Akkermansia菌、芽孢杆菌属却与大肠埃希菌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在腹泻使用抗生素组中,地杆菌属与其他菌属联系最多,并且出现了两大正相关集团,一是以地杆菌为中心,表现为地杆菌与不动杆菌、普雷沃氏菌、Barnesiella菌、Lysinibacillus菌和芽孢杆菌属的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22、0.876、0.911、0.435、0.606,均P<0.05),另一个是以韦荣氏菌为中心,表现为韦荣氏菌与Akkermansia菌、嗜血菌和Megasphaera菌属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14、0.773、0.567,均P<0.05),两大集团存在拮抗作用,表现为韦荣氏菌和嗜血菌对地杆菌存在负相关(r=-0.538、-0.380,P<0.05),并且韦荣氏菌丰度的增加会抑制芽孢杆菌、普雷沃氏菌、地杆菌和Barnesiella菌属的丰度值,同时肠球菌丰度的增加也会使第一集团菌属丰度相应减少,双歧杆菌仅对芽孢杆菌存在负相关作用(r=-0.403,P<0.05).抗生素的使用增加了肠道菌群在属水平的内部相关性复杂程度,并改变了与其他菌属联系最多的菌属类别.结论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婴幼儿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