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山西省高中生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从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高中,从高中一、二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男生女生各17名,共7 956名,采用自编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中位数为7.9 h,睡眠不足率为54.0%。性别(OR = 1.138,95%CI:1.032~1.255)、是否近视(OR = 0.798,95%CI:0.711~0.895)、母亲学历(大专或本科:OR = 1.740,95%CI:1.429~2.119)、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1 999元:OR = 0.690,95%CI:0.594~0.802;2 000~3 999元:OR = 0.818,95%CI:0.707~0.947;≥6 000元:OR = 0.681,95%CI:0.544~0.853)、是否参加体育社团(OR = 1.356,95%CI:1.169~1.572)、是否住校(OR = 1.993,95%CI:1.799~2.208)、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次数(≥5次/周:OR = 1.142,95%CI:1.031~1.264)、中等强度运动时间(31~60 min/次:OR = 0.856,95%CI:0.758~0.966)、每日写作业时间(2~3 h/d:OR = 1.592,95%CI:1.098~2.308;>3 h/d:OR = 1.924,95%CI:1.364~2.716)会影响高中生睡眠时间(P<0.05)。经Hosmer -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 = 9.100,P>0.05。结论 山西省高中生睡眠不足率相对较高。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取重庆市主城3个区9所小学(重点、普通及农民工小学各3所)的1 523名4~6年级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及自设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26.2%,不同层次学校小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夜间平均睡眠(9.32±0.81)h,居前3位的睡眠障碍是夜间易醒或早醒(8.1%)、入睡困难(5.3%)、感觉热(5.1%);4.7%的小学生每周至少有3次感到困倦,2.2%白天常感精力不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年级、上学期间每天看电视时间、父亲的不良嗜好数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差是儿童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较高,睡眠时间短于我国规定的同年龄段儿童正常睡眠时间,且已影响到小学生的日间功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徐洪珍  张俊美 《中国校医》1995,9(5):388-390
目前,我公司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视力不良率较高,已成为我们学校卫生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于1994年9月对齐鲁石化公司所属两所小学的一年级27O名入学新生进行视力不良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做好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l对象和方法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两所小学一年级的入学新生中抽取七个班,年龄6~7周岁,共27O名。其中男生141人,女生129人。1.2方法1.2.1填写儿童视力调查表:由学生家长认真填写儿童每日看电视和玩游戏机时间,以及每日儿童睡眠时间。1.2.2视力检查:采用对数视力表人工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小学生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该阶段学生提升睡眠健康的干预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城区和4个郊区16所小学的3 4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运用χ2检验进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地区小学生每日平均睡眠时间 < 10 h的比例有93.0%。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率为66.8%,其中女生为67.1%,男生为66.6%,发生率最高的3项睡眠问题依次为白天嗜睡(80.9%)、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74.1%)以及睡眠焦虑(5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每天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OR=1.51,95%CI=1.04~2.21)以及每天步行10 min以上(OR=1.27,95%CI=1.08~1.50)是影响上海市小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上海地区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不良发生率高,且与年级和体力活动相关。低年级的睡眠健康干预重点是睡眠质量,而高年级的重点是睡眠时间,适度增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步行运动是促进学生睡眠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状况提供线索。方法 随机抽取苏州市1 734名中学生,收集性别、学段、住校情况、≥60 min/d中高强度运动的天数(d/w)和白天户外活动时长(h/d)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1 734名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率为64.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高(OR=1.470,95%CI:1.153~1.873);高中生较初中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高(OR=17.378,95%CI:12.028~25.107);白天户外活动时长1~<2、2~<3、≥3 h/d的中学生均较活动时长<1 h/d中学生发生睡眠时间不足的风险性低(OR值分别为0.617、0.663、0.652,95%CI分别为0.452~0.841、0.449~0.978、0.442~0.962)。结论 苏州市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相当普遍,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山西省小学高年级学生周末屏幕时间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分别从四、五年级中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电子问卷调查学生周末屏幕时间情况。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省四、五年级小学生周末屏幕时间时长每天为1.92 h(娱乐性为1.66 h,学习性为0.26 h),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为41.3%。性别、超重肥胖、近视、周末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学历会对高年级小学生屏幕时间产生影响。女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低于男生(OR=0.734,95%CI:0.684~0.787)。超重肥胖学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OR=1.179,95%CI:1.088~1.278)。周末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周末有体育锻炼的学生(OR=1.136,95%CI:1.058~1.220)。未近视学生的屏幕时间过长发生率高于近视学生(OR=1.143,95%CI:1.065~1.227)。相对于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郑州市成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睡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6560名成年居民并对其人口学基本情况、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情况和睡眠时间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睡眠时间和睡眠不足情况,睡眠不足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郑州市成年居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7.36 h,男性(7.41 h)高于女性(7.32 h),农村(7.41 h)高于城市(7.30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773和11.643,P值分别为0.005和0.001)。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F=72.337,P<0.001)。睡眠不足率为19.76%,标化率为17.85%,睡眠不足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2趋势=15.7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151,95%CI:1.005~1.318)、城市(OR=1.615,95%CI:1.326~1.965)、高年龄组(OR=2.592,95%CI:2.052~3.274)、高文化程度(OR=0.742,95%CI:0.572~0.963)、自报慢性病(OR=1.261,95%CI:1.078~1.474)、自评健康状况差(OR=2.517,95%CI:1.862~3.402)是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成年居民睡眠不足普遍存在,城区居民、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睡眠不足情况尤为严重,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和干预,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9年甘肃省8 872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甘肃省6个市区的8 872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影响近视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本次近视检出4 500人,近视检出率为50.7%,其中男生、女生近视率均为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四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率分别为47.3%、48.6%、56.5%,近视率随年级呈升高趋势(χ趋势2=58.985,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课后作业/读写时长≥1 h是近视的危险因素(P<0.001);班级座位每周调整1次(OR=0.578,P<0.001)、一学期调整一次课桌椅高度(OR=0.852,P=0.009)、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次数超...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学习疲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萍乡市区小学生智力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0年上半年在萍乡市进行了小生智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市区 8所小学共有学生 414 3人 ,按 1 10确定样本量为 414人 ,抽取 8所小学中的 4所小学 ,将这 4所小学 2~ 4年级学生编号 ,从中随机抽取 414名小学生进行智商测定。影响因素调查为 414名小学生中测得的优秀以上智力学生与随机抽取的一般智力学1 .2 方法 1.2 .1 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测试联合型中国农村版》(CRT -RC)图册 ,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主试人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部分地区小学生睡眠时间分布、特质应对方式情况,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15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所小学四、五、六年级的2 691名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睡眠时间及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结果小学生睡眠时间<8 h为486人(18.06%),8 h~为1 993人(74.06%),≥10 h为212人(7.88%)。性别、学校所在地、是否超重肥胖是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 <0.05)。城区学校小学生睡眠时间8 h~的比例较高,为79.65%。超重与肥胖学生睡眠时间<8 h的比例(21.70%)高于体质指数正常的学生(16.99%)。小学生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PC)的平均得分为(33.12±6.13)分,消极应对(NC)的平均得分为(24.03±7.37)分;不同学校小学生PC、NC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学校、班级、以及超重肥胖与否后,睡眠时间与特质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P <0.05)。结论大部分小学生睡眠时间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睡眠时间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营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黔南地区3县(市)3所小学共1140名小学生,测量身高、体重,以NCHS/WHO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采用z评分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为0.53%,生长迟缓检出率为3.77%,消瘦检出率为45.71%,超重检出率为5.70%,肥胖检出率为33.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教育方式、独生子女、婴儿时期喂养方式和家庭经济收入是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分娩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黔南民族地区小学生消瘦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早予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学习成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119例小学生的出生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在校表现共32个因素作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程度、母亲的职业、家庭经济收入、在家活动时间、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方式、在校表现。经逐步回归分析,学习方式(X_32)和父亲的文化程度以(X_12)作为贡献最显著的因子对学习成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海南省学龄儿童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海南省儿童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1月 — 2022年1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南省86所小学共25162名儿童,通过自制问卷对主要带养人进行儿童睡眠时间和人口学资料的调查,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探索儿童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海南省最终纳入的24200名学龄儿童上学日和周末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8.79 ± 0.81)和(9.51 ± 0.98) h,睡眠时间总量分别为(10.06 ± 1.18)和(11.62 ± 1.20)h,睡眠不足发生率占30.8%。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睡眠不足报告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1~12岁组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6~7岁组儿童的1.59倍(95%CI = 1.43~1.77)。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儿童的1.36倍(95%CI = 1.15~1.60)。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的风险分别为其他家庭类型儿童的1.13、1.14倍(95%CI = 1.01~1.26,1.04~1.34)。与每日户外活动 > 2 h相比,每日户外活动<1 h可使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增高至1.69倍(95%CI = 1.42~2.00)。每日屏幕暴露时间 > 2 h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屏幕暴露时间< 1 h的 1.34倍(95%CI = 1.18~1.51)。  结论   海南省学龄儿童普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特别是夜间睡眠时间过短现况更为严重。儿童睡眠不足与年龄、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类型相关;长时间屏幕暴露也是导致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危险因素,较长的户外运动时间能改善睡眠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睡眠现状的调查,探讨影响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牡丹江市4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1 2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自行编制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医护人员睡眠情况,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工龄在5—20年、年龄在31~40岁、轮流值夜班人员、已婚、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的1 200名临床医护人员中,医生238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中440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调查医护人员中均无重度睡眠问题,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均差,但医生睡眠质量较护士睡眠质量好。临床医护人员SRSS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除噩梦夜惊、服药情况因子分低于常模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睡眠状态差与每天不规律的夜班工作习惯、个人生活习惯、各方面的压力有密切相关,已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主管部门应重视医护人员的睡眠问题,增加医护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工作;医护人员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及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小学生个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个性的有关因素,为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七个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儿童用)和自编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00名儿童进行调查。将调查所得数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小学生个性精神性(Psy choticism,P)的因素有性别、是否班干部、父母关系;影响内外向(extrovision and intrnision,E)的因素有性别、父母关系、是否班干部、住所、母亲文化程度、所在学校;影响情绪稳定性(nearoticism,N)、掩饰性(lie,L)的均为性别、父母关系2个因素。【结论】儿童个性受家庭、学校环境等的多重影响。家长、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避免对子女儿童的负面影响,以利于其个性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并进行对策研究.[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于2005年11~12月对上海市城、乡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2 459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凋查,调查内容包括城、乡小学生睡眠状况(采用自制问卷)、影响城乡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因素分析(采用中文版CSHQ).[结果]上海市城、乡小学生周一~周五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8.56 h和8.58 h;周末为9.40 h和9.28 h,均明显低于国外同龄儿童及我国颁布的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每天应保证小学生10 h的睡眠时间标准.城、乡小学生平时每天总睡眠时间均随年龄(年级)的增加逐渐减少.影响城、乡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因素略有差异,相同因素有:课业负担重、感到有压力、学习成绩差、完成家庭作业所需时间长、抚养人就寝时间晚等.不同因素包括:城区小学生有喝含咖啡因饮料及看电视时间长的习惯;郊区小学生就晚餐时间晚、卧室有电脑及迷恋上网等. [结论]上海市城、乡小学生睡眠不足普遍存在且与诸多因素有关,社会、学校及家庭多方面需共同努力改善儿童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宁市6~14岁小学生睡眠紊乱及睡眠习惯的现状,分析影响儿童睡眠紊乱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济宁市的1300名小学生,采用睡眠素乱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及家长进行调查,根据睡眠紊乱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睡眠紊乱的发生率为40.3%,睡眠时间较短,不同性别小学生睡眠紊乱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多汗”这一因子得分在各年龄组这间有差异(P〈0.05),各年龄组间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宁市小学生睡眠紊乱发生率较高,睡眠时间较短,小学生睡眠紊乱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睡眠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