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居民牛奶摄入频率、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6 000名35~74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5 110名,排除牛奶摄入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信息缺失者,最终4 955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955名研究对象中,T2DM患者占16.29%,T2DM组与非T2DM组牛奶摄入频率、牛奶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婚姻、受教育程度、饮酒、职业体力活动、酸奶摄入等混杂因素后,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OR=1.40,95%CI:1.10~1.79)、牛奶摄入量≥250g/d(OR=1.39,95%CI:1.09~1.77)均与T2DM患病呈正相关。结论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摄入量≥250 g/d与T2DM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后续还需要长期研究或干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成年人群中红薯摄入频率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相关性,为T2DM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2017年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6 044名≥18岁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疾病史等信息,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AS 9.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红薯摄入与新诊断T2DM的关系。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共446例(1.71%)。根据红薯摄入频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几乎不吃、≤1次/周、2~3次/周和≥4次/周4组,4组人群的血脂水平、血压、腰围、体质指数(BMI)、总能量、三大营养素、蔬菜、水果、甜食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摄入、身体活动量、吸烟、饮酒和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不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混杂因素调整后,仅摄入红薯2~3次/周(OR=0.68,95%CI:0.48~0.97)与新诊断T2DM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摄入红薯≤1次/周(OR=0.87,95%CI:0.67~1.13)和摄入红薯≥4次/周(OR=0.93,95%CI:0.58~1.47)与新诊断T2DM的关联性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摄入红薯与较低的T2DM患病风险相关联,还需更多的队列研究或干预试验以确定红薯对T2DM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红肉的摄入水平,探究红肉与血糖控制情况之间的关联。方法 纳入2019年5—7月蚌埠市“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某社区专病资料中的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般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红肉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关系。结果 在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红肉和未加工红肉摄入量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率没有显著关联,而对于加工红肉,相较于T1组(未摄入组)T2DM患者,T3组(高摄入组)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率显著增加(OR=2.318,95%CI:1.109~4.844),而T2组(低摄入组)则没有。年龄(OR=0.972,95%CI:0.945~1.000)较小和未采取药物治疗(OR=1.929,95%CI:1.111~3.349)的T2DM患者摄入加工红肉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摄入总红肉和未加工红肉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没有显著不良影响,而摄入加工红肉与血糖控制不良比例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但极少量摄入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流行状况及膳食模式与患病风险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武汉市普仁医院655例T2DM患者,其中男性338例,女性317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DN分为T2DM组(n=368例)和DN组(n=287例),由该院经过统一培训的工作人员采用针对糖尿病设计的简化版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表调查患者近1年膳食摄入合理情况,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两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T2DM发生DN的式独立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与膳食模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655例T2DM患者发生DN 287例(43.82%),其中男性149例,女性138例,DN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比例显著高于T2DM组(P<0.05);两组在性别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物和脂肪摄入量显著高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碳水化物和脂肪摄入量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延安市郊区居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现状,探讨生活行为方式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 2016年7~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延安市郊区部分社区≥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指标采集,按照诊断标准对T2DM患者进行诊断。运用SAS软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延安市郊区≥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92%,男性患病率为5.25%,女性患病率为3.67%,两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偏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T2DM的可能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中的适度饮酒是T2DM的保护因素,睡眠时间异常是T2DM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6h或8h都会使T2DM患病率上升,在调整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异常使T2DM患病风险增加了2.5倍。结论饮酒和睡眠时间与T2DM存在相关,每月适度饮酒并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能降低T2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进行调查,应用t检验、 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病现状、影响因素及自我管理行为与认知功能各维度的关系。 结果 T2DM患者MCI的患病率为40.94%,年龄、合并脑梗塞是MCI的危险因素(OR=4.38、5.25),受教育程度、喝茶和自我管理行为是MCI的保护因素(OR=0.52、0.29、0.03)。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正向预测视空间/执行、命名、注意功能和认知功能总分(β=0.16、0.20、0.29、0.12),运动正向预测定向功能(β=0.25),遵医嘱服药正向预测视空间/执行、延迟记忆和定向功能(β=0.13、0.16、0.15)。 结论 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临床医护工作者可通过对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干预,延缓T2DM患者MCI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福建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环境和机体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福建省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社区人群中T2DM患者298例,开展11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脂病史(OR=2.73)、向心性肥胖(OR=2.35)、高血压病史(OR=2.22)、饮酒(OR=1.96)和吸烟史(OR=1.70)是危险因素;食用新鲜水果(OR=0.54)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有关,在社区人群中开展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控制体重以及保持合理膳食,是预防T2DM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45~69岁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为T2DM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2018年12月选取杭州市2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45~69岁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行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502人,T2DM患者355例,患病率为23.64%;NAFLD患者146例,患病率为9.72%;T2DM合并NAFLD患者54例,患病率为15.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强度、月收入、文化程度和现在吸烟后,NAFLD可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OR=1.667,95%CI:1.151~2.582);在此基础上增加总能量摄入和体质指数作为调整因素后,NAFLD与T2DM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45~69岁人群NAFLD与T2DM关系密切,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T2DM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居民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慢性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2个社区7~7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结果 实际调查3023人.2239人食用奶制品(食用率74.1%),平均摄入为3天/周,平均摄入300克/周.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脑卒//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8%, 18.8%, 6.7%, 5.3%, 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奶及奶制品摄入与否是齐齐哈尔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论齐齐哈尔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增加奶及奶制品摄入的频率和数量对慢性病具有保护作用,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防控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中老年女性居民高甘油三酯腰围(hypertriglyceridemia-waist,HTGW)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0~79岁13 684名女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13 684名研究对象中,T2DM患者2 247例,患病率为16.42%,HTGW代谢类型患者3 594例,患病率为26.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96,95%CI:2.70~3.26)、高腰围(OR=2.61,95%CI:2.31~2.94)、高龄(OR=2.38,95%CI:2.17~2.61)、肥胖(OR=2.39,95%CI:2.12~2.70)和超重(OR=1.60,95%CI:1.44~1.79)是T2DM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GW与T2DM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3.94,95%CI:3.39~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HTGW与T2DM依然存在关联(OR=2.51,95%CI:2.10~2.99,P0.05)。结论 HTGW是北京市朝阳区中老年女性居民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警惕中老年女性HTGW代谢类型,及早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津市成年人膳食锰摄入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T2DM)患病的关系,提出合理膳食建议。方法以在天津市和平区健康指导中心体检的20~88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 67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频率法调查膳食摄入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以及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锰摄入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及T2DM患病关系分析。结果天津市和平区体检成年人中T2DM患病率为6.3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6.74%。且T2DM患病率随膳食锰摄入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调整混杂因素后,膳食锰摄入水平第3和第4四分位数最低四分位数的OR值分别为2.22(95%CI:1.34~3.68,P0.01)和1.96(95%CI:1.19~3.23,P0.01),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对于膳食锰摄入水平最低四分位数,第2四分位数摄入水平是糖尿病前期患病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62(95%CI:0.39~0.98,P0.05)。结论过量摄入锰元素可增加T2DM患病风险,适量摄入锰元素可一定程度预防并控制T2DM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2009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哈尔滨市抽取的4个社区1 4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的1 491名社区居民中,T2DM患者456例,T2DM患病率为30.58%;不同特征社区居民T2DM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血脂、体育锻炼和饮酒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均年收入和吸烟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高危及健康人群间的生活、睡眠及心理行为差异,为社区T2DM患者行为及心理干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3-7月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档的35~75岁T2DM患者、高危及健康人群,采用自制行为调查问卷、生活行为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的M-R精神部分R51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T2DM患者、糖尿病高危以及健康人群的一般资料、生活行为、心理和睡眠情况。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高危组、健康组间年龄、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饮食、生活行为合计得分高于健康组,高危组生活行为合计得分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高危组睡眠7个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健康组6个心理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健康组在不适应、抑郁、愤怒、紧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高危组的焦虑、敏感及紧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个量表的18个因子做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依次分别为心理因素、睡眠因素、行为因素,与3个量表所代表因素相吻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健康组为对照,心理、睡眠和生活行为均是健康人群发展为糖尿病高危及T2DM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以高危组为对照,心理问题是高危人群发展为T2DM的危险因素(P0.05)。心理异常的健康人发展为T2DM的风险是心理健康的4.076倍,心理异常的健康人群发展为糖尿病高危的风险是心理健康的2.682倍,心理异常的高危人群发展为T2DM的风险是心理健康的1.520倍。结论应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异常的干预,降低其发展为T2DM的可能性,同时重视对T2DM患者进行睡眠及心理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sDP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sDPN提供参考。方法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住院的26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sDPN分为sDPN组(121例)和非sDPN组(13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对肝脏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标志物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T2DM患者并发sDPN的影响因素。结果 sDPN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甘油三酯(TG)、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尿酸(UA)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75,95%CI:1.054~7.842)、T2DM病程(OR=3.074,95%CI:1.105~8.552)、PLT (OR=1.021,95%CI:1.001~1.0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越秀区进一步开展居民营养膳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基线数据和依据。方法分别利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越秀区社区居民和娱乐场所消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过去1个月里是否摄入奶及奶制品、摄入奶及奶制品类型和频率、平均每次饮用量等内容。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调查对象的奶及奶制品摄入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社区住户人群和娱乐场所消费人群共985人,男性453人(占46.0%),女性532人(占54.0%)。以30~44岁(占26.6%)、汉族(占98.4%)、人均年收入≥40 000元(占22.4%)为主。奶及奶制品摄入率为71.1%(700/9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27)、人均年收入≥40 000元人群(OR=2.019)奶及奶制品摄入可能性较高,15~29岁(OR=0.302)、30~44岁(OR=0.217)、45~59岁(OR=0.160)和60~69岁(OR=0.097)摄入的可能性较低。奶及奶制品摄入人群中,摄入频率每周≥6次者占49.0%(343/700),日均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300 g的占82.4%(577/700)。结论越秀区城区居民奶及奶制品总体摄入率较高,但老年人群摄入率低,总体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奶及奶制品作用及摄入量等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改善居民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2017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R)危险因素,为T2DM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456名,按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5岁随机选择IGR和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各456名,用多类结果logistic回归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和IGR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消瘦(OR=2.060,95%CI:1.020~4.162)、超重(OR=1.478,95%CI:1.181~1.849)、肥胖(OR=2.151,95%CI:1.561~2.965)、饮酒(OR=1.521,95%CI:1.093~2.117)、体力劳动者(OR=1.892,95%CI:1.317~2.718)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危险因素,已婚(β=-0.591,OR=0.554,95%CI:0.385~0.795),运动(β=-0.336,OR=0.715,95%CI:0.579~0.883)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保护因素;结合T2DM-NGT对照、T2DM-IGR对照、IGR-NGT对照3组比较,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运动、饮酒、已婚的影响在IGR到T2DM阶段,在NGT转为IGR过程中作用较弱,而BMI影响NGT-IGR-T2DM整个过程。结论 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整个病程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已婚、运动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饮酒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易超  朱凤  王铁强 《中国校医》2014,28(4):258-259,262
目的初步探讨与青少年高血压相关的饮食行为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中小学生体检结果,选取深圳市某区初高中学生进行高血压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中学生高血压与饮食行为因素的关系。结果该地区中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41%,男生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女生(1.89%、0.84%,χ2=18.7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行为中口味偏重、经常吃零食、饮食习惯差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4、1.93、3.01);蔬菜水果摄入较多为保护因素(OR值为0.52)。结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多种饮食行为如口味偏重、经常吃零食、不良饮食习惯为其危险因素,而多吃蔬菜水果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眼病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黄浦区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中抽取516名T2DM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采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T2DM患者眼病患病率为28.1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糖尿病并发眼部疾变相关因素为年龄、饮食控制、血压水平、性别和病程,OR值分别为2.47、0.583、1.60、1.58和1.24(P0.05)。[结论]社区T2DM患者眼病患病率较高,年龄、饮食控制、血压水平、性别和病程是糖尿病眼部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区35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城乡居民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5年7—10月对南京地区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a的常住人员进行T2DM的现况调查。结果全市总的T2DM现患率为4.7%,其中城区为7.0%,乡村为1.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奶制品摄入量和腰臀比超标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乡村居住、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T2DM是由遗传、环境及行为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和体重是预防T2DM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