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荧光标志物。其能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具有对细胞无毒性,检测无需底物及辅助因子,且可以实时跟踪记录细胞生长情况,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优点。绿色荧光蛋白的性质特点使其在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类膀胱肿瘤的病因与某些化学物质有关。本实验以 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BBN)为致癌剂,以定量灌胃法和腹腔注射法诱发大鼠膀胱肿瘤。72只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6周灌胃组:BBN180mg 导管灌胃,每周2次,共6周。12周灌胃组:BBN90mg 导管灌胃,每周2次,共12周。腹腔注射组:BBN90mg 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2周。三组实验动物接受致癌剂总剂量均为2160mg。另18只大鼠为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有10只腹腔注射组大鼠死于急性中毒或粘连性肠梗阻。实验进行30周后,处死全部存活大鼠,解剖取材。膀胱纵行剖开,借助4倍放大镜观察粘膜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1例患者(4例膀胱乳头状瘤、6例膀胱炎及21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做膀胱镜检的同时进行膀胱粘膜随机活检,对活检标本分别进行流式细胞计(FCM)分析和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膀胱粘膜随机活检与FCM结合可早期发现原位癌,并能正确估计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荧光素酶是生物体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催化荧光素或者脂肪醛氧化而发光的一类酶,主要来自于自然界能够发光的生物。自从McElmy等人于1956年从萤火虫中首次提取到荧光素酶以后,各国科研人员对荧光素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荧光素酶需要三磷酸腺苷(ATP)、无机分子荧光素和氧气作为底物才能产生发光反应。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学发光反  相似文献   

5.
AgNOR 染色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分类、分型、分级的诊断。我院对37例膀胱病检作 AgNOR 染色,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切片按 AgNOR 染色法要求染色,细胞核染黄包,AgNOR 染棕黑色颗粒,油镜下随机计数100个细胞核内颗粒总数,再换算成每个细胞核 AgNOR 均数。颗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1999年8月我们采用膀胱肿瘤抗原(BladderTumorAntigen,BTA)试验对血尿患者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择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患者105例。男84例,女21例。年龄20~81岁,平均56±6.3岁。膀胱癌术后3个月~3年复查者41例。12例为正常对照,男女各6例,年龄26~28岁,平均48±8.9岁。BTA试验采用Bard公司药盒,4℃保存备用。患者及正常对照均取新鲜尿液0.5ml,加入缓冲剂振荡后吸取35μl与等量试剂混匀发生反应,随后放入试纸,5min内判断结果。如试纸顶端呈黄色为阳性,绿色或淡绿色为阴性。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62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定位、测量及分期,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的膀胱肿瘤与手术完全符合率达83.87%(52/62)。结论:经腹超声对诊断膀胱肿瘤的定位、鉴别诊断及分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无创的、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的人单克隆肝癌细胞系,用活体成像技术(bioluminescent imaging)在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其发光能力,为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 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肝癌细胞(BEL-7405),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单细胞克隆,在体外用活体成像技术评价其稳定发光能力.BALB/c nu/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内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在肝癌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可检测到细胞克隆发光.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克隆皮下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肿瘤发光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是没有观察到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 本研究筛选得到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单克隆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建立了一套新的能够用于活体内监测肿瘤生长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膀胱肿瘤抗原(BTA)试验和尿液细胞学(UrineCytology)检查对49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TA试验的检出率高达83.7%,和检出率只有26.5%的尿液细胞学检查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1),故认为BTA试验是一个值得临床推广的诊断早期表浅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Sun Y  He H  Ma Q  Wang XY  Yang L  He D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507-2512
目的评价膀胱肿瘤抗原(BTAstat)、核基质蛋白22(NMP22)、透明质酸(HA)、生存蛋白、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UC7项指标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2例膀胱肿瘤患者,11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10例正常人的清洁中段晨尿中各指标,计算各指标及两两指标联合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变异系数、检测耗时、费用,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各指标在肿瘤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VUC(42.3%,100%);BTAstat(78.8%,90.5%);NMP22(76.9%,81.0%);HA(86.5%,90.5%);生存蛋白(67.3%,85.7%);CD44v6(50.0%,85.7%);VEGF(69.2%,95.2%)。联合指标敏感度最高的是NMP22+HA和HA+CD44v6(96.2%),最低的是VUC+CD44v6(67.3%)。特异度最高的是VUC+NMP22和VUC+VEGF(95.2%),最低的是HA+生存蛋白(66.7%)。BTAstat检测操作最简便,HA检测费用最低。BTAstat、VUC可重复性最高。结论各指标在膀胱肿瘤的诊断中均有应用价值。除CD44v6外,随着分期分级的升高各指标诊断敏感度增加。综合敏感度、特异度、检测的可重复性及检查操作的难易和费用,BTAstat+HA是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宋争放  谭政  武有志 《四川医学》2010,31(12):1857-1859
目的比较与评价尿生存蛋白(survivin)与膀胱肿瘤抗原(BTAstat)在监测膀胱肿瘤复发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膀胱肿瘤住院及门诊确诊或有膀胱肿瘤病史随访患者31例40例次进行尿膀胱肿瘤抗原(BT-Astat)、生存蛋白(survivin)检测,两者均以"+"、"-"判定,依据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两者在早期监测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意义。结果 survivin与BTAstat对膀胱癌复发的检测具有相关性(P〈0.05),可认为两者对膀胱癌复发的检测无明显差别。结论 survivin与BTAstat对膀胱癌复发的检测具有相关性和临床价值;联合应用是可供选择的一个有益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各类压力应激荷瘤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对其特点进行评述,并分析了压力应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3),以"stress,animal model,tumor"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0~2013)、重庆维普数据库(2000~2013)、万方数据库(2000~2013)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应激,动物模型,肿瘤"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需与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评价,及压力应激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共收集596篇关于应激动物模型的文献,中文156篇,英文440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论压力应激与肿瘤研究领域为进一步从抗焦虑、抑郁等角度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安果  向敬池  伍季  范俊 《西部医学》2004,16(2):160-16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7例拟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作前瞻性增强研究 ,分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排泄延迟期扫描 ,注射对比剂 80 10 0ml后 60秒和 3 0分钟分别行盆腔CT扫描 ,回顾性重建间隔 3mm ,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膀胱充盈显示佳 ,肿瘤软组织影更为凸出 ,病灶与膀胱壁关系表现更全面。结论 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 ,对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或尿道狭窄的病人尤为适用 ,无盲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FISH)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运用随机引物法标记第3号、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66例疑似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行膀胱镜活检或手术后病检,确诊是否患有膀胱肿瘤及其分期、分级,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杲:FISH技术诊断膀胱肿瘤的灵敏度为72.4%,特异性为62.5%,58例确诊的膀胱肿瘤患者中,第3、7号染色体变异率分别为67.24%(39/58)、68.96%(40/58),畸变程度与膀胱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但与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脱落细胞学的灵敏度为13.79%(8/58),特异性100%。结论:运用FISH技术诊断膀胱肿瘤是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特异性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CT仿真内窥镜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CT仿真内窥镜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技术。方法 :用多层螺旋 CT对 30例拟诊断膀胱肿瘤患者行容积扫描 ,利用 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形成仿真膀胱内窥镜的影像 ,应用 FlyThrough软件多角度观察膀胱 ,全部病例均行纤维膀胱镜检查对比。结果 :CT仿真内窥镜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诊断手段 ,对诊断膀胱肿瘤有极大价值 ,其使用效果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爱军  张满  刘昌荣  胡传义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338-1340,1342
整合素(integrin)是近年来各学科尤其是肿瘤学重点研究的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它结构及功能复杂多样,在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未来探求肿瘤生长机制及制定靶点治疗手段的方向之一.本文就整合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重点针对其在膀胱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镜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初步诊断为膀胱肿瘤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气管镜组和膀胱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操作时间、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顺利完成气管镜及膀胱镜操作,气管镜操作时间5~10 min,平均(6.6±1.3)min,长于膀胱镜检查时间(5.2±1.1)min,t值为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气管镜VAS评分为(1.6±0.4)分,低于膀胱镜检查的(4.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发生率为10%,低于膀胱镜检查发生率(30%)。结论气管软镜由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尿道出血及尿潴留风险,能够替代软性膀胱镜用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40例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及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病变的石蜡组织切片上,采用AgNOR染色技术,进行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除移行上皮乳头状瘤与移行细胞癌Ⅰ级间P>0.05,AgNOR计数无显著差异外,在Ⅰ、Ⅱ、Ⅲ三级移行细胞癌中AgNOR计数均有显著意义(P<0.01)。当对移行细胞癌进行分级遇到困难时,可能采用AgNOR技术对肿瘤分级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CT在膀胱肿瘤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刘屹立高同才梁伟1(第一临床学院泌尿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膀胱肿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为探讨CT作为膀胱肿瘤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作者对85例膀胱肿瘤病例作了分析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膀胱肿瘤患者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