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因素影响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的空间属性。方法从《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获取2009年我国72个肿瘤登记点的肺癌发病数据,分别从中国气象局和《2008中国环境年鉴》获取2008年气象和大气污染资料。使用因子分析将收集的气象、大气污染等空间因素降维,消除多重共线性。以标准化发病率作为因变量、城乡类型及空间因素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分别拟合泊松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东北地区尤其是辽东半岛为我国女性肺癌的高发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区集聚性。城乡类型、纬度指向因子(PM10、温度、降水量)与女性肺癌发病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相对于城市为保护因素(RR=0.758,P=0.003);纬度指向因子为危险因素,因子得分越高(PM10越高,温度越低,降水量越小),女性患肺癌风险越大(RR=1.104,P=0.027)。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进一步显示,城乡类型对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的影响强度存在东西地区差异,纬度指向因子影响强度存在南北地区差异。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数据获得更优的拟合,可以较好地揭示空间因素在地区间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间回归技术在筛选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的气象因素中的价值,为广西乙脑的区域性生态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SLM)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eographicalweightedregression,GWR)从全局和局部2个水平上探讨广西乙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间的量化关系。结果空间滞后模型拟合结果表明:AIC=18.69、R^2=0.64、模型残差独立。GWR拟合结果表明:AIC=14.99、R^2=0.62、模型残差独立;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地理加权回归系数β和拟合优度R^2不同。结论空间回归技术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回归分析效果好。广西年均相对湿度、年均日照、年均气压是影响乙脑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且具有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流行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为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淋病报告发病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克里金(Kirging)插值预测,采用ArcGIS 10.6软件实现可视化地图绘制。  结果  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淋病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呈空间正相关特征(Moran’I=0.335, Z=3.581, P<0.001),且发病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等东南沿海地区。Kirging插值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8年淋病发病率总体呈“东南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病率高值区与热点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  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发病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需加强热点区域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毕圣贤  陈迎春  杨松浩 《现代预防医学》2023,(15):2695-2701+2736
目的 从时空相关性与时空异质性两个方面分析2014—201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受宏观因素的影响机制,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公开统计年鉴中收集数据,通过时空自相关分析与时空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CTWLR)分别探究细菌性痢疾的时空聚集性特征与时空非平稳性,并与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GWLR)与普通logistic回归模型(LR)估计结果相比较。结果 中国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现显著的时空相关性(P<0.001)。GTWLR模型的系数函数估计结果、时空非平稳性检验与拟合优度检验结果(AICc=0.366,RSS=14.878,MAE=0.203,R2=0.913)明显优于GWLR模型与LR模型,五个宏观因素能很好解释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论中国细菌性痢疾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今后需结合五个宏观因素,重点关注北京、天津等省份的防控工作,做好疫情低发地区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因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深入探讨。方法: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为资料来源,采用经典OLS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区域差异。结果:经典OLS回归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对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均具有正向效应,而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仅对男性老年人有负向效应。地理加权回归显示,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分布特征受经济、教育、卫生等非空间因素的影响,还与不同区域的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数据具有更优的拟合,可以较好地揭示空间因素在地区间作用的差异。我国政府制定区域人口老龄化健康政策,应科学把握不同地区对政策背后同一因素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海南省气候因素与疟疾流行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能够表达疟疾发病率变化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以用于预测海南省疟疾发病率。方法 收集1995~2000年海南省月度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和月度疟疾发病率资料,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气象因子与疟疾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逐步回归建立气象因子拟合发病率变化的拟合模型。结果 气温和降雨量与疟疾发病率有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模型为:全省,I=-1.041 0.061t0.2,r^2=0.590(I:全省月发病率,t02: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气温);中南部高发地区,I=-5.701 0.382t02-0.147t02min,r^2=0.626,(t02/min:当前月及其前两个月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而如果引入I2(2个月前发病率)时,可以得到拟合效果更好的回归模型:全省,I=-1.701 0.064t4.2 0.47I2 0.025d2,r^2=0.72(d2:2个月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中南部高发地区,I=-4.754 0.179t0.2 0.447I2 0.063d2,r^2=0.73。结论 气候因素能够影响疟疾的流行,可以利用气象因子拟合疟疾流行趋势并应用拟合模型对人群未来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全市的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黄山市2014—2018年的淋病数据、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黄山市累计报告淋病病例761例,年均发病率为11.09/10万,年均增长率为29.1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12.29,P<0.05)。淋病的人群分布中,男女报告病例数之比为13.63:1,男女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3.18,P<0.05);15~4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85.94%,职业以农民最多,占44.81%;以屯溪区、歙县报告病例数较多,分别占37.45%、23.26%。结论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淋病防控形势严峻,需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结核病发病率受每千人床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人口密度与全年日照时数等因素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今后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各年份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的时空集聚性;建立时空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揭示结核病发病的时空非平稳性,同时与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拟合结果相比较。  结果  2014-2018年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全局空间Moran's I指数分别为0.43、0.44、0.47、0.49、0.37,呈现一定的时空相关性;时空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系数函数取值在(-1,1)区间波动,能很好反映结核病发病的时空异质性,各系数函数可信区间均不含0,通过时空非平稳性检验。多项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均优于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结论  中国大陆31个省份结核病发病率与四个宏观因素密切相关,各地区需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区域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4—2020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建立多尺度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人均卫生费用受社会因素、人口因素、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等要素的时空影响程度,并与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和普通回归模型结果相比较。结果:全国人均卫生费用在时间上呈递增趋势,在空间上与各地经济体量密切相关。多尺度时空加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与检验结果显著,8个宏观因素对人均卫生费用时空效应影响明显。结论:卫生费用的增长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地区需要进一步结合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与人口结构特征,持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冠肺炎的流行情况和时空分布。方法 新冠肺炎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街镇人口和面积数据来源于上海浦东统计年鉴,街镇边界使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20年版shp格式的地图数据。采用SaTScan 9.5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使用ArcGIS 10.5将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流行峰值在4月9日和4月23日前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病率的Moran I=0.115、Z=1.808、P=0.071,人口密度的Moran I=0.841、Z=10.898、P<0.001。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人口分布与发病率的关系R2=0.597、校正R2=0.488,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发病率越高,并且人口的迁入和流动影响新冠肺炎的发病。病例中男性、青年人、商业服务人员最多,阳性检测者占绝大多数,病死率为0.10%。单纯空间和时空扫描中分别发现了11个和8个聚集区域。结论 新冠肺炎防控中应加强人口密度高、迁入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加强对青年人、商业服务人员等重点人员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均住院费用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通过Global Moran’s I和热点分析探索人均住院费用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模式,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代替传统最小二乘法模型揭示各影响因素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 四川省2019年183个县(区、市)的人均住院费用呈现出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将空间效应考虑进来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释能力比传统模型提高了4个百分点,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三级医疗机构占比、平均住院天数、城镇化率、公路里程、PM2.5浓度共解释了82%的空间分异。结论 四川省人均住院费用存在强烈的地域差异,同一因素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往往有很大差异,考虑空间效应的微观尺度分析能得到全局模型所忽略的额外信息,有利于深入理解每个因素对人均住院费用的影响机理和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2016年湖北省各乡镇街道尺度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湖北省各地开展相关的疾病干预、医疗资源布局及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地区生育特征变量、社会经济变量和自然环境变量,以混合层级区划方法为基础,进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疾病制图;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相结合,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区划后985个新区域低出生体重发生率Moran′s I的指数为0.31,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小于胎龄儿占比、高龄产妇占比、非单胎占比、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以及地理探测器结果中均为显著变量。大部分地区,小于胎龄儿占比、非单胎占比和海拔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归一化植被指数在鄂中与鄂东地区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负相关,在鄂北与鄂西大部分地区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高龄产妇占比在地理探测器结果中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与最小二乘法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相反。此外,二胎占比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中为显著变量,该变量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在地理探测器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 基于模型是否考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两方面,根据模型拟合后的残差是否独立、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是否显著、信息准则量(AIC、SC)大小、R2大小、对数似然值大小等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的效果.结果 实例分析显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AIC为41.65、R2为0.49,但残差不独立,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迟滞模型的AIC为18.6935、R2为0.64,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空间误差模型的AIC为22.0779、R2 为0.62,稳健拉格朗日乘数不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AIC为14.9909、R2为0.62,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β系数、常数项、R2不同.结论 全局空间回归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考虑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疾病空间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效果好.而且,局部空间回归模型体现了参数估计值的空间变异性,与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的平均估计值相比,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空间分布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老年人自评健康数据,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空间分布情况,并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其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以省际为单位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132(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省份自身及周边省份老年人健康平均分均高(高-高型)的热点区域为江苏、浙江和福建,自身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健康平均分均低(低-低型)的冷点区域为新疆和西藏;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和医疗机构数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调整R~2值为0.885,其中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调整R~2值范围分别为0.822~0.878、0.828~0.866、0.890~0.907和0.852~0.941,东部和中部部分地区的调整R~2值低于西部和东北部;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医疗机构数2个因素的β值范围分别为34.5~80.4和23.3~46.4。结论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布存在省际间的空间聚集,在不同区域内国内生产总值和医疗机构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可据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健康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15-2018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点以及HFDM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2015-2018年杭州地区HFMD的临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核酸;多元线性回归对HFMD阳性率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临床诊断HFMD通用型阳性病例2652例,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8例,阳性率为0.30%,未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HFMD发病时间聚集以5~7月份为高峰,平均年龄(2.45±1.66)岁,男女比例为1.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肠道病毒阳性率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均呈正相关(P<0.05);与日照时数无明显相关性(P=0.203)。结论杭州地区2015-2018年HFMD仍以1~3岁散居男童为主,病原学以肠道病毒通用型为主;HFMD发病率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密切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90~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丙型肝炎的防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丙型肝炎报告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3/10万,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民是丙型肝炎发病最多的人群;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北高南低.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丙型肝炎流行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高危因素和抗-HCV的筛查,关注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社会剥夺与肝癌发病率的空间关系,为肿瘤防治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深圳市为例,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深圳市社会剥夺指标体系,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定量分析肝癌发病率与社会剥夺的空间关系。结果社会剥夺指数与肝癌发病率之间正相关,提示社会剥夺程度越高的街区肝癌发病率越高。此外,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结论肿瘤预防措施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地区居民收入、教育、住房等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2018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淋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淋病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11-2018年东莞市大岭山镇淋病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8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6,P=0.021);工人及务农待业占73.7%。结论加强淋病知识宣传和医务人员培训,增强防病意识,提高就医率,预防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我国某地区痢疾发病率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各种气象因素对痢疾发病率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方法] 以2000年1月~2005年12月气象因素为输入神经元,同期痢疾月发病率为输出神经元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同时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痢疾月发病率为应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上两模型分别以MIV值和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确定各气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2006年痢疾月发病率检验以上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17.12%;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7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10.74%: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8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影响痢疾发病率的重要气象因素为平均气压、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为重要性排序前4位的气象因素.[结论] 对我国某地区痢疾发病率的预测可使用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影响疾病发病率的主要气象因素为平均气压、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陕西省2005-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和影响因素数据建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探究各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影响。方法 借助主成分分析获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和异常值分析以更好地解释模型结果,通过对比不同模型拟合优度,确定使用GTWR模型进行分析,获取回归系数分布变化情况。结果 陕西省2005-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疫区有北移趋势,主要受自然气候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且影响程度时空分布不均衡。结论 GTWR模型对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合理,反映出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强度的改变,会导致各因素对出血热发病率的影响程度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