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探讨中药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查找荜茇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收集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对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表达差异及生存预后分析;通过TIMER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获得荜茇抗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潜在靶点11个,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环加氧酶2(PTGS2)等可能是荜茇发挥作用的潜在靶点;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可能在荜茇治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荜茇...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荷叶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搜集荷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GenCLiP3数据库获取NAFLD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荷叶成分-疾病-靶点蛋白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荷叶活性成分15种,潜在靶点441个,疾病相关靶点1316个,成分-疾病-靶点161个。PPI网络显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抑制基因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靶点与荷叶抗NAFLD的关系最密切。GO功能主要有药物的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胞液、核浆、细胞质、线粒体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乙型肝炎、癌症的途径、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结论: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治疗尿崩症(D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预测疾病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构建韦恩图获取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经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有效成分31个,作用于185个靶点,DI靶点共897个,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与DI交集靶点39个,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等,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PPARG)、趋化因子(CCL2)、肿瘤蛋白TP53(p53)等。GO功能富集得到1667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1582个、分子功能78个、细胞组分7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110条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平台筛选到的疾病和药对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后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图,最后使用Schr9dinger Maestro 11.8进行分子对接试验。结果:共得到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58个和靶点95个,主要参与脂多糖应答、炎症反应、营养水平、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生物过程,调控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辅助性T17(Th17)细胞分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亲和力高。结论:牡丹皮-丹参配伍可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数据库获取乌丹降脂胶囊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数据库筛选出NAFLD的作用靶点。乌丹降脂胶囊和NAFLD相关靶点进行Venn分析,寻找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分析;然后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乌丹降脂胶囊的有效成分393种,作用靶点812个,NAFLD相关靶点1142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共107个;乌丹降脂胶囊治疗NAFLD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阿里红酸,其次为棕榈酸和辛酸等,核心靶点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A)、胰岛素(IN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骨皮调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地骨皮活性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和OMIM数据库预测地骨皮活性成分靶点和高脂血症相关靶点,应用Venny 2.1取两者交集;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2软件绘制地骨皮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其调血脂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地骨皮的调血脂作用机制。结果 共筛选出地骨皮潜在活性成分14个以及153个交集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主要涉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平台检索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有效成分52种,如β-谷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与银屑病相关靶点90个,其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β、活化蛋白-1等为核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中共确定了614条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480条、细胞组分52条、分子功能82条;KEGG富集分析中共确定了102条通路,涉及多种癌症通路、肝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结论: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角质细胞增殖、分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复方苁蓉益智胶囊(Compound Desert Cistanche Intelligence-improving Capsule)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管性痴呆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及核心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PPI网络及“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35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34个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亚美罂粟碱(Armepav...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抑痰丸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抑痰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获取HAP相关靶点,使用Venny 2.1.0平台筛选药物与疾病作用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疾病交互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将所获得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抑痰丸核心活性成分及HAP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抑痰丸化学成分146种,抑痰丸药物靶点1824个,HAP疾病相关靶点132个,抑痰丸-HAP共同靶点44个。抑痰丸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麻黄碱、贝壳杉烯、胸腺嘧啶、羟基芜花素、泻根醇酸、贝母素等。治疗HAP的关键靶点包括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重组人趋化因子8、基质金属肽酶9(MMP9)、Toll样受体4、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龙胆泻肝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挖掘龙胆泻肝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C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疾病-药物-靶点-基因”四维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使用Auto 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龙胆泻肝汤中筛选出有效成分195个、作用靶点328个,其中与特应性皮炎疾病密切相关的靶点79个。经筛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29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8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复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程度较好。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特应性皮炎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化合物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桃核承气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数据库、化源网、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桃核承气汤中桃仁、大黄、甘草、桂枝、芒硝5味药物活性化合物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精索静脉曲张相对应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两者交集靶点,再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剖析,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化合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Omicshare云工具将富集结果可视化。结果 共得到桃核承气汤活性成分141个,作用靶点230个,精索静脉曲张疾病靶点208个,交集靶点40个,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萘酚、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 (TP53)等;GO功能富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丁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化学专业数据库、HERB本草组鉴查找大丁草化学成分,经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出有效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有效成分的潜在靶点,从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查筛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应用Venny 2.1.0数据库获得大丁草与类风湿关节炎交集靶点和韦恩图,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大丁草-有效成分-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利用Cytoscape插件Biso Genet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经2次筛选获得核心靶点,应用Metascap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运用Auto Dock vina将5种核心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进行对接。结果:大丁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成分有大丁草酚、大丁苷等13种,靶点448个,类风湿关节炎靶点618个,交集靶点101个,核心靶点有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中药金银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合并心肌炎的潜在关键靶点和通路,为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ort数据库检索并规范金银花的药物成分和药物靶点,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得到疾病靶点,通过Venn图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主要活性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和新型冠状病毒3C样蛋白水解酶(SARS-CoV-2 3CL)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金银花作用于2019-nCoV感染合并心肌炎的7种活性成分和50个作用靶点,涉及509个生物学进程和148条通路。其活性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通过调节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C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关键靶点治...  相似文献   

14.
杨法智  徐向青 《河北中医》2023,(10):1732-173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栀子-刺五加”药对调节重度抑郁症(MDD)的药理机制,为MDD的治疗提供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栀子、刺五加的有效成分,并通过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MDD的疾病靶点,再通过Bioinformatic数据库绘制“栀子-刺五加”有效成分靶点与MDD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即为潜在治疗靶点;通过STRING获取潜在治疗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及R语言包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R语言从GEO数据库获取MD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差异分析,再通过Bioinformatic数据库获取“栀子-刺五加”调节MDD的核心DEG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筛选出栀子有效成分32个,刺五加有效成分31个,有效成分靶点572个,M...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丹参饮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丹参、砂仁、檀香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胃癌前病变疾病基因,在与丹参饮靶点映射后获得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分析该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至DAVID(2021 Updat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预测获得丹参饮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活性成分76个,67个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得到18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369项条目,KEGG富集在90条通路上。结论:丹参饮可能通过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等有效成分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FoxO)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四藤一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同时推测这些成分的作用靶点,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国家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筛选四藤一仙汤中涉及的五味中药信息及潜在的药理作用和靶点信息,通过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搜索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相关的靶点信息,然后将其与四藤一仙汤中的成药靶点信息取交集,得到成药-疾病交集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这些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以TSV文件格式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在Cytoscape 3.8.2软件中,我们将进行关键靶点分析,依据连接度值进行二次建模,进行亮暗颜色分析,从而检测出最关键的核心靶点;此外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分析药物-疾病靶点互相作用网络,同时完成对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信息的富集与分析,从而筛选出四藤一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活性物质成分。最后用Autodock软件和Pymol软件对主要活性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网络药理学理论基础上,对中药桑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并汇总中药靶药桑椹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部位;使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PCOS的疾病相关作用位点;运用Venny 2.1.0软件和R软件,完成疾病与中药之间具有共同交集靶点的筛选,结合Cytoscape 3.8.2软件与STRING数据库完成中药桑椹与疾病PCOS可视化处理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的构建;通过结合R软件及Bioconductor网站的运用,完成对中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得到桑椹单药的6个活性成分及其相关的166个作用靶点,与PCOS相关的基因有5470个,桑椹-PCOS的常见交集靶点有107个。GO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富集在DNA结合转录因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涉及脂质、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本研究为桑椹单药治疗PCOS疗效筛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白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白芍有效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搜集CAG的相关靶标信息,并通过Venny 2.1.0取得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别采用Cytoscape 3.7.1、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行可视化处理。借助DAVID数据库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软件Cytoscape 3.7.1绘制“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得到白芍活性成分8个、作用靶点72个,疾病靶点972个,二者交集3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β-谷甾醇、儿茶素,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白芍主要通过参与凋亡过程阳性调节、对药物的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白花蛇舌草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黄芪-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基因;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NSCLC靶点基因;绘制韦恩图得到疾病和活性成分共同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靶蛋白-疾病靶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及成分;DAVID数据库及Bioinformatics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PyMol软件和AotoDock软件绘制相应的分子对接图。结果:经筛选共得到653个黄芪-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靶点和6178个疾病靶点,两者交集靶点154个。GO功能富集到747个生物过程、83个分子功能和150个细胞组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7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TGS1蛋白与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黄素均结合稳定。结论:黄芪-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黄...  相似文献   

20.
吴江岚  喻斌 《湖南中医杂志》2023,(4):165-172+18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肝胃百合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检索GERD相关靶点,确定肝胃百合汤治疗GERD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筛选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肝胃百合汤治疗GERD的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丹参酮IIA等;重要治疗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炎症反应、癌症相关等通路。PTGS2可能是肝胃百合汤治疗GERD的重要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TGS2与核心化合物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肝胃百合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GE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