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人就是忙,整日里熙熙攘攘,奔来波去,看惯了人流车海、高楼大厦,却绝少有机会躺在草坪上,静静地仰头看天,看云;或者坐在高山之巅、万米客机里,细细地看大地,看江河。浮躁的心使现代人失去了很多原本可以信手拈来的乐趣——仰视看云,云舒云卷,云蒸霞蔚,在浩渺的晴空放飞心中的憧憬与遐思;俯视看地,江河奔流,如银如练,田畴如毯,千顷一碧,心中的尘事烦恼因此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2.
大智若余     
前些时回农村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一进院,便看见园子里堆满了秫秸、树棍和砖头。为了营造一份心境,母亲坚持不用砖砌围墙,而用秫秸夹成篱笆墙,“篱笆小院,一狗、一猫、一群鸡、一园菜”,这便是母亲理想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3.
赴宴,座中一老者,神采奕奕,不喝酒不抽烟,问及年龄,答曰七十有二。老人很睿智,近期媒体热点无所不谈。我起身以茶代酒,与老人碰杯,祝老人健康长寿,老人遂很自然地谈起养生。老人说自己每晚9点就寝,早4点半起床,从不知失眠是啥滋味,说至兴处,老人随口说了几句顺口溜:“钱财是身外的,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我退休之后,常约一些老朋友徒步登白云山。白云山,被广州人喻为市肺。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准确。是啊!每当你站在山顶公园,放眼眺望四周,只见山峦起伏,绿林如海,晨风吹来,暑热即逝,富有山土芳香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此时此刻,心旷神怡的心境驱走了登山时的苦与累。也许是这个缘故,  相似文献   

5.
~~大智若“余”@余惕君@任全翔~~  相似文献   

6.
《药物与人》2009,(9):51-51
  相似文献   

7.
大智若余     
李彤 《药物与人》2009,(5):55-55
母亲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从没进过学堂,也不识一个字。然而,对我而言,她是一位慈母,更是一位良师,我从她那得到了最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8.
侯丽 《健康博览》2009,(7):42-45
近几年四处流行着“丁客”生活主义,网络聚集“丁客”一大族群,自居“丁客”似乎也成为时髦的潮流事儿了。  相似文献   

9.
在你奔波于事业和生活的人生路上,要学会倾听和关注自己身体内发出的声音或信号,注意它们是否正常。当有疲惫及不适的感觉时,就要驻足审视一下自我身心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严女士出身名门,娘家家境殷实,漂亮温柔,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说,绝对看不出她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严女士的丈夫虽然出身贫寒,但人长得帅气,很有才华,属于“凤凰男”。所以,严女士出嫁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相似文献   

11.
上班的路上,我又遭遇堵车。长长的车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反正急也没用,闲着也是闲着,我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相机,拍拍周围的风景。晚上回家,相片上传到博客里,立刻引来一致夸赞:不错啊,挺专业的,抓的图一天比一天漂亮!  相似文献   

12.
婆媳若母女     
记得我第一次随夫去见未来公婆的情景。时已3月初,霪雨纷飞,到了他老家湖南,居然还下起了鹅毛小雪,半夜睡觉时听到外面风声萧萧,鬼哭狼嚎一样。我从小没离开过广东,没见过这么恶劣的天气,吓得钻进被窝里大气也不敢出,把被子裹得紧紧的,仍冷得嗦嗦发抖。迷迷糊糊睡到半夜,觉得脚板底一阵暖和,我动了一下,只听见准婆婆在被窝的那头说:“还冷吗?别动,一会就暖了。”原来,她在那头把我的脚抱在怀里睡。以前听老公说过小时候睡觉,他妈妈把他的脚放在怀里的事,没想到我也能享受这般待遇,心里一阵暖意。  相似文献   

13.
Tommy 《健康世界》2010,(4):46-47
如果你见到“鬼旋族”这个词,千万不要问:这是哪个民族?因为它不属于民族范围,而是一个都市新型的人群类型。当然,这群人并不会像文字上那么直白地让人恐惧,相反,鬼旋族也许就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青衫 《现代养生》2011,(7):36-36
提起妈妈,我就无比自豪,因为她是我们这个小城里有名的"舞星"。妈妈今年65岁,退休十多年了。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忙碌惯了的妈妈还真是有些无所适从。每天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呆在家里看电视。我一看,这可不行啊,就劝妈妈出去找乐。妈妈说:"左邻右舍的除了打麻将,还有什么乐呀,我又不喜欢玩牌。"  相似文献   

15.
退休之初,我感觉时间很难打发。心情也很不好。久而久之,就患上了失眠症,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我偶遇一位老友,他在近郊给我找了二分地让我种莱。从此,这块小小的二分地就成了我的养生乐园。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实例 丽丽大学毕业已经4年了,断断续续地换了五六份工作,总觉得没有遇到很喜欢的工作。平时除了上班之外,几乎足不出户,总是“窝”在电脑前,看娱乐新闻或奇闻轶事,逛“淘宝”,上QQ或MSN、写博客、看电影、打魔兽……双休日更是如此。不愿意出门,也没有什么朋友。丽丽的妈妈看着女儿交际面越来越窄,和父母很少说话,  相似文献   

17.
刘丽是一名职校老师,平时工作不算太忙,下班回家后基本上就泡在电脑前闲坐。看着自己的同事一篇又一篇发表论文,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在自己的课题上做出点成绩。为此,刘丽给自己制订了一个残酷而庞大的科研写作计划。  相似文献   

18.
张鹰 《祝您健康》2014,(6):42-42
侄女半夜打来电话,哭得稀里哗啦,说日子过不下去了,必须立即和丈夫分手。小夫妻俩多次为做家务吵架,这次是升级版战争,寻常的调和没有一点效果。我说:“分手也行,不过不着急,你们再在一起过3天,如果3天尉丕想分手,我不拦你们!”  相似文献   

19.
《长寿》2010,(7):57-57
一位老人家抱怨说他只是被送来送去的“东西”。他轮流住在三个儿子家,每到月底就被送走。那天他患重感冒,身体极度不适,不想再舟车劳顿坐火车北上,结果不被答应,依然独自上路。他说这种“寄食”的日子真不好受。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到一则轶闻,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身患残疾,年轻时家中遭窃,损失不少财物。一位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我心中很平静,因为:一是窃贼只偷去我的东西,并没伤害我的生命;二是窃贼只偷走部分财物,而非所有财产;三是窃贼来抢我,而不是我行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