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87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并就其放射学诊断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凡存在颈椎中柱损伤者即应视为不稳定性损伤,其主要X线征象包括椎体移位、椎板间或棘突间间隙增宽、椎间隙异常增宽或变窄、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宽、椎体后缘连线不连续以及椎管增宽等。作者认为,X线平片检查对于颈椎不稳定性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多数颈椎不稳者在伤后早期即可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5 6例颈椎创伤患者的纤维结构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方法 所有病人都进行X线片和MRI检查。结果 结果发现 2 6例以骨性结构损伤为主 ,30例主要是颈椎纤维结构损伤 ,占颈椎损伤 5 3. 5 %。结论 作者认为对于颈椎创伤病人不能单凭X线片无骨性结构损伤而放弃检查和治疗 ,应充分认识到纤维结构损伤概念在颈椎创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关节突退变的发病机制以及康复治疗对策。方法:抽查颈椎病200例有颈椎斜位X线片的资料,有轻重不同的关节突退变90例,年龄在31~76岁,以中老年居多,占80%,男女无明显差异。结果:发现颈椎关节突退变有3种原因。①关节突生理性退行性病变;②急慢性外伤,尤其挥鞭性损伤;⑧医源性损伤。当椎间关节不稳定时,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症状,临床表现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乃至二者混合型颈椎病的症状。结论:X线斜位片可见上关节突刺入椎间孔,致该椎间孔缩小,其缩小程度与仰头伸颈成正比。科学的辨证治疗是关键,屈颈位扩孔手法整复有明显的针对性,起到了标本兼治之功,特殊病例应摄过伸、过屈位X线片。  相似文献   

4.
过去放射学评价颈部创伤主要依靠侧位X线照片。但因侧位X线片可能在5%~15%有严重颈椎损伤的病人中是正常的,为此,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特别计划测定颈椎X线片在检测颈椎损伤中的局限性。研究群体由连续216例(1985.7~1990.6)一节或二节以上颈椎急性创伤性骨折、半脱位和脱位的病人组成。回顾研究216例颈椎外伤病人所有可得到的平片、CT扫描和断层X线照片,测定颈部平片能前瞻性地发现骨折、半脱位和脱位的百分率,并与回顾中发现的损伤数目作比较。 结果216例创伤病人中前瞻性地发现39%(453处中175处)骨折,64%(104处中67处)半脱位和脱位。77%(216例中166例)病人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MPR、SSD)在特殊部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与传统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 ,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 ] 。自 2 0 0 0~ 2 0 0 3年对 1 2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进行了该项检查 ,并对其临床价值和优缺点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中男 9例 ,女 3例。年龄 7~ 4 7岁 ,平均 30岁。伤后均表现颈部疼痛、不稳定、活动受限 ;合并不全瘫 3例。伤后颈椎X线片诊断损伤 7例 ,怀疑损伤 2例 ,漏诊 2例 ,另 1例未行X线片检查 ;临床及颈椎X线片考虑骨折或脱位。1 2 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美国PickerPQ 2 0 0 0…  相似文献   

6.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急性颈椎损伤的CT征象,评价CT在急性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78例颈椎外伤患者行X线片、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60例急性颈椎损伤CT确诊59例,1例CT阴性而由X线片确诊。X线片与CT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53.3%和98.3%,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颈椎损伤中CT能安全、快捷地对骨折、脱位、外伤性椎管狭窄等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但CT扫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应用中应该将X线片与CT检查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钢丝或椎板夹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 ,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9例 ,随访 4~ 2 1个月 ,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 ,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 ,损伤节段稳定 ,无须外固定 ,脊髓功能平均提高 1 2级。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 ,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钢丝或椎板夹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9例,随访4-21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损伤节段稳定,无须外固定,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结论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MRI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一项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MRI诊断颈椎损伤 ,发现其不能反映出Hangman骨折。方法 :对三年来 1 1 6例颈椎损伤病例进行了X线平片和MRI对比分析、部分病例MRIC2 区局部轴位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 :1 1 6例颈椎损伤病例 ,X线平片全部明确诊断 ,MRI在检查 1 2例Hangman骨折中 ,不能获得直接征象 ,占 1 0 .34 %。结论 :Hangman骨折的诊断确立与否 ,不能仅依赖MRI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寰椎后桥X线片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9年6月所摄371例颈椎X线片,发现寰椎后桥57例,发生率为15.3%.分析寰椎后桥与相关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57例寰椎后桥X线片显示全环型31例(单侧桥板23例,双侧桥板8例),半环型26例.57例中伴颈椎椎体失稳者17例,伴颈椎退行性变者37例,有寰椎椎动脉沟环而颈椎X线片未见异常者3例.结论 寰椎后桥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它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及车速的不断提高,颈椎过伸性损伤更是日渐增多.由于X线片未发现骨折脱位,故极易将其漏诊及误诊。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26例,其中9例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诊疗意义。方法对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患者28例采用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并与健侧比照,观察内侧间隙的改变,以判断损伤性质,指导临床治疗。结果根据19例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患者术中所见,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的位移程度直接反映韧带损伤性质,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28例患者均获随访,疗效优良率达92.9%。结论外翻应力作用的位移程度与膝、踝关节内侧不稳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外翻应力位摄X线片对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Jia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363-365
因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轻度或隐匿的颈椎骨关节与椎间盘及韧带损伤,常规X线平片多无明显征象,如忽视了损伤的机制,易因疏漏而影响诊治。自1954年Schneider等首次报告颈椎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人们开始逐步认识这种损伤机制。这种类型的损伤既不同于伸展型损伤,也有异于伸展压缩型损伤,但临床上并不少见。据报道,该损伤占颈椎各种类型损伤的35%~60%,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如脊髓中央损伤为主的中央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等,而且多见于颈椎退变的中老年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3—2014-06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颈椎骨折脱位23例,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JOA评分、ASIA分级了解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2(9.0±2.5)个月,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后,损伤节段稳定,四肢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各关键肌肌力平均增加1或2级。术后ASIA分级均达到D级以上,JOA评分由术前(6.4±0.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3.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髓功能术后得到改善。结论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斜位X线片对椎间孔的显示情况,探讨颈斜位X线片对椎间孔显示的价值。方法在新鲜人体的解剖标本上,用细铅丝标记颈椎间孔的内口和外口,拍摄不同角度的颈椎斜位X线片。结果颈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比内口面积大;同一颈椎间孔的内、外口处铅丝不重合,且颈椎间孔内口处铅丝的位置比外口处高,C5、C6、C7尤其明显;45°斜位摄影时,C3、C4椎间孔外口显示良好,60°以上时,C6、C7椎间孔外口能显示良好,而C3、C4则显示不理想。结论颈椎斜位X线片对椎间孔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56例颈椎创伤患者的纤维结构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方法 所有病人都进行X线片和MRI检查。结果 结果发现26例以骨性结构损伤为主,30例主要是颈椎纤维结构损伤。占颈椎损伤53.5%。结论 作者认为对于颈椎创伤病人不能单凭X线片无骨性结构损伤而放弃检查的治疗。应充分认识到纤维结构损伤概念在颈椎创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颈椎不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Dai L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80-182
探讨颈椎椎间盘退性改变与颈椎不稳定的关系。方法对260例怀疑有颈椎疾患的者行X线及MRI检查。在颈椎屈曲/伸展侧位片上测量椎体水平位及成象程度,并根据MRI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断其退变程度。结论颈椎的节段性不稳定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的早期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颈椎椎前软组织阴影放射学测量的诊断学价值尚存在不同意见.作者对107名颈椎损伤患者的颈椎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7例出现颈椎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占43.9%.其中颈椎骨性损伤患者中有38例,非骨性损伤患者中有9例,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节段颈椎损伤以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之间统计学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在颈椎前部结构损伤患者中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后部结构损伤患者(P<0.05).作者认为,颈椎椎前软组织的放射学测量对于颈椎损伤的诊断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4例,其中2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15级、1.30级和1.32级。结论前路早期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早期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0.
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6年收集我院 5 6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病人。入院后给予 MRI和 X线检查 ,其中后纵韧带骨化 17例 ,特发性弥漫性骨肥厚症 4例 ,黄韧带骨化 8例 ,颈椎管狭窄 15例 ,其中 2 3例于伤后 3d内手术。19例为晚期手术 ,14例保守治疗。结果 :早期手术满意 ,较大于 72 h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明显改善 (P<0 .0 5 ) ,术后未见颈椎不稳与再关门 ,所有病人均在入院后进行 Frankel分级 ,2 w后出院再次评分 ,早期手术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X线显示颈椎内径增加 ,椎管扩大 MRI显示颈椎后侧减压明显。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正确诊断 ,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