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剖宫产术前心理干预对镇痛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前心理干预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住院选择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除常规处理外,进行心理干预。根据产妇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应用指导性语言进行阶段性心理咨询和辅导对照组常规处理。2组分别于术前、后进行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结果 2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并且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P〈0.01)。实验组产妇迭胸6麻醉平面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麻醉药物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加强手术时麻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术前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美英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8(1):92-93
目的了解术前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10月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由专业护士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五个步骤,对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的术前健康知识宣教。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前焦虑、伤口疼痛、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产后泌乳量、产后出血量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术前焦虑、伤口疼痛程度轻、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产后48h内泌乳量多、24h内阴道流血量少。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产妇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更有利于产妇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3.
李晚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5):3244-3246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的实施效果,为提高剖宫产产妇的健康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82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5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工作,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全程进行心理干预。在术前1 d和术后5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产妇进行调查,术后5 d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术后1,3,5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对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产妇术前焦虑和抑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5 d干预组产妇SAS和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0.8±5.2),(41.7±4.3)分,对照组分别为(51.9±6.8),(52.6±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10,-29.418;P<0.01)。干预组产妇对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和信息沟通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1±0.5),(4.8±0.2),(4.9±0.1)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0±0.4),(4.2±0.5),(4.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87,22.330,25.380;P<0.01)。两组产妇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000,P>0.05)。在术后1,3,5 d,干预组产妇VAS评分分别为(3.9±0.4),(3.5±0.3),(2.6±0.2)分,对照组分别为(4.3±0.5),(4.1±0.4),(3.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27,-23.892,-33.184;P<0.01)。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心理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从而有助于术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5.
2002年2月~12月,我们对5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择期剖宫产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择期剖宫产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干预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2006年在我院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初产妇92例,经产妇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取答卷形式分析其心理,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了解心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120例剖宫产产妇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后产妇情绪稳定,术后刀口疼痛程度减轻,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出血等方面差别显著。结论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在稳定产妇情绪、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减轻术后刀口疼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慧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0):69-7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剖宫产产妇自愿加入,分成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比较护理结局.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取胎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剖宫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6月48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同时根据产妇心理特点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既能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感,增加心理适应能力,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又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手术是挽救母儿生命、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由于担心母子的健康和安全,考虑到经济问题等,使孕妇配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引起身心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孕妇配偶的心理压力处于中度水平,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躯体及心理的症状,是一个亚健康群体。新的产科服务模式,医护人员只把孕妇和婴儿作为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周围血管性截肢患者的影响,为周围血管性截肢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4例周围血管性截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7例和对照组7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访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结果 术后2周,心理干预组SDS(70.29±5.41)分,对照组SDS(81.43±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周围血管性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方法 对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82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接受心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9例(常规的术前访视),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收缩压以及与术后恢复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前晚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结论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 在缓解病人术前焦虑,促进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在减轻麻醉恐惧和术中牵拉疼痛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硬膜外事麻醉恐惧和术中牵拉疼痛的作用,方法:将126例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实施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74例)对照组常规操作,干预组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恐惧和牵拉疼痛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恐惧和牵拉疼痛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规范化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医疗费用合理支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组)和术后连续应用抗生素(B组)级药时间(3-5天)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和经济学分析评价。结果 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延长并不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发生,A组方案不影响伤口愈合,反而减少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结论 剖腹产手术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方法科学,效果显著,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剖宫产60例,CSEA组30例,EA组30例。分别检测麻醉后3、5、10、15、20、25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肌松程度;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7水平时间;注射局麻醉药到胎儿娩出时间(Ⅰ-D)、子宫切开至胎儿取出时间(U-D)及新生儿娩出1、5分钟Apgar评分结果,硬膜外局麻用药量。结果两组麻醉术中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Ⅰ-D、U-D较EA组明显缩短(P<0.01);肌松效果CSEA组明显优于EA组,硬膜外用药量小,但血压下降较EA组明显。结论指征掌握恰当,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优于单纯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恐惧和疼痛的作用。[方法]将252例无合并症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干预组(1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孕妇恐惧和疼痛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孕妇分娩恐惧和分娩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待分娩产妇,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待分娩产妇,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剖官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产妇剖官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姜亚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4):66-6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亚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