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腰椎椎牵引基础上分别予电针及普通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腰腿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腰腿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能更快地减轻LIDP患者的腰腿疼痛并提高临床愈显率,较普通针刺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处于偏瘫痉挛状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拮抗肌的针刺治疗配合Bobath疗法降张力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Bobath疗法降张力手法治疗,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在肢体痉挛状态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痉挛状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埋线疗法治疗20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电针组、埋线组和电针结合埋线组3组,每组20人,各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腰围、体重指标的变化,判定分析疗效。结果:3组腰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埋线组腰围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发现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高于电针或埋线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针治疗月经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72 例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观察组采用水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个治疗阶段的月经量,并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 1 个月后和治疗 2 个月后对经量的改善程度均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P<0.05)。结论:水针和针刺两种疗法均可治疗月经过少的有效方法,而水针疗法不仅起效较快,而且总体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及部分治疗机理。方法:将1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60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刺组:基础治疗联合针刺疗法;电针组:基础治疗联合电针疗法。观察手术前后的血栓弹力图(TEG)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开始下地活动时间等。结果:术后7天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对照组为30.0%,针刺组为21.7%,电针组为18.3%。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镇痛评分术后48小时与术后6、24小时3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显示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R时间显著缩短,CI延长,MA及α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术后第3天多项指标提示针刺组高凝指标有所减低,并在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针刺及电针穴位刺激能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余向东  敖小凤  何观莲  梁修朗 《新中医》2020,52(16):123-125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低频电针治疗脑卒中后经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瘫痉挛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Motomed组32例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低频电针组32例采用低频电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低频电针、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Barthel改良指数、临床痉挛指数(CSI)变化,统计3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i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评分、JAshworth量表肌张力评分法(MAS)评分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Motomed组、低频电针组分别为90.63%、59.37%、62.50%;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Motomed组、低频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tomed组与低频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治疗组Barthel指数、CSI评分改善较Motomed...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脊电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中风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头脊电针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改善情况及Ashworth分级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hworth分级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头脊电针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肌张力,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8.
王娟娟 《新中医》2015,47(10):187-188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客观评价温针灸治疗老年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老年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32例和普通针刺组32例。普通针刺组选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大橫(双)、上巨虚(双)、三阴交(双)。温针灸治疗组取穴与普通针刺组相同,同时在中脘、气海、关元、三阴交(双)穴位上加以艾柱针温灸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较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出现排便,2组症状积分、粪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针灸治疗组以上指标在治疗后改善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期效应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老年脾肾阳虚型便秘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力  徐彦龙  金钰红  尚亚婷 《新中医》2015,47(11):183-185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温阳通络法组采用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量表及临床疗效统计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阳通络针灸法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指标评分与普通针刺组比较,除生活及工作能力,膝、跟腱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通络法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普通针刺组60.0%,温阳通络法组95.0%。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的程度及临床症状,温阳通络针灸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 结论埋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瑶  李柏霖  胡楠 《吉林中医药》2021,41(2):272-274
目的 探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的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应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眼针联合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t-PA、PAI-1、D-D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眼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和NI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和t-PA、PAI-1、D-D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I-1、D-D水平均显著降低,t-PA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眼针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4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针灸》2009,29(9):689
目的:为"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90例)和常规针刺组(9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穴取颞三针、足三针、手三针等穴;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穴取曲池、环跳、伏兔等,均予针刺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两组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比较,靳三针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5).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85.4%,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0.0%,靳三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2例和对照组64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周游 《陕西中医》2020,(2):248-25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偏瘫的疗效。方法:将48例小儿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生长发育及个体情况,制定符合患儿病情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体针穴位连接电针治疗仪。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改良Ashworth评分、GMFM-88及FMFM疗效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第 3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改良Ashworth评分、GMFM-88及FMFM疗效评估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结论:电针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偏瘫可有效提高偏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降低患儿肌张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易筋经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5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6例予规范化基本治疗,针刺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联合组55例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加易筋经训练。3组均每6 d休息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评分变化,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3个月后,针刺组、联合组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ND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3组治疗后ADL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2、3个月后,针刺组、联合组ADL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ADLS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87.50%;针刺组显效率62.96%,总有效率96.29%;联合组显效率81.81%,总有效率100.00%。针刺组、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易筋经训练能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运动疗法,1个月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1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头针结合运动疗法用于中风后痉挛型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针刺效应。方法 60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刺。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并对治疗组30例患者进行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患侧阳白、地仓、合谷、太冲穴穴位表面温度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在改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比更有优势。针刺能提高阳白、地仓、合谷、太冲穴的皮肤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