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鸡骨草醇提物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鸡骨草的醇提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四种常用菌杯碟法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则几乎没有抑菌效果,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如以1 g鸡骨草提取1 mL提取液为标准,则其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与0.1 mg/mL的盐酸四环素溶液相当。结论鸡骨草醇提物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12种中草药对耐药与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倍子等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4种菌株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黄连、大黄、黄柏、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五倍子、黄连、黄柏、白头翁、大黄、败酱草对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12种中药对各菌株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①探讨红松松塔水溶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②探讨红松松塔水溶性物质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ing cells)活性的影响。方法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以质量提取率为指标,优选红松松塔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②用体外和体内给药的方式,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考察红松松塔水溶性成分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红松松塔的粉碎粒度为20目,提取时间为1h,提取次数为1次,料液比为1∶8;②红松松塔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经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在体外实验中红松松塔水提物(包括总提物、水洗脱物和乙醇洗脱物)能提高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红松松塔总提物和乙醇洗脱物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水洗脱物没有此效果。结论红松松塔水溶性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即是能够增强机体的固有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复方藿香洗剂治疗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用5种中药制成复方藿香洗剂,配成不同浓度药物培养基,观察了7种真菌的生长情况;将110例皮肤癣病和生殖器念珠菌病患者分为复方藿香洗剂治疗组(中药组)、西药治疗组及复方藿香洗剂加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复方藿香洗剂对7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中西药组疗效远比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藿香洗剂与常规西药合用显著提高了皮肤癣病和生殖器念珠菌病痊愈率,抗真菌中药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陈皮水提物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和0.5%的醋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和330nm,柱温:25℃。结果: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保留时间在20.46~35.55min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7.5%~98.6%,RSD为2.1%~3.3%,精密度为0.97%~1.0%;同时测定了收集自不同产地和年份的10种陈皮的活性成分含量。结论:HPLC法适合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的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7.
透骨消痛胶囊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闽制字Z20100006),由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1].近年来,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不同的样品因组成分子的基团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具有整体特征性强的特点,而且配合OMNI采样器,也具有取样量小、检测方便等特点[2],因此,红外光谱法常被用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为了更好地稳定透骨消痛胶囊的生产工艺,本文以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4味中药水提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技术,从整体上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H对6种含有机酸中药(五倍子、栀子、女贞子、首乌、红花、马兜铃)体外抑菌活性(MIC)的影响作用。方法:测定中药溶液的pH值,以及不同缓冲体系下中药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五倍子溶液的pH值酸性最强(1g.mL-1的五倍子水煎液的pH≈3.8);五倍子水提取液直接加入MH琼脂中测定的MIC值略高于经过磷酸缓冲体系调节pH值后测定的MIC值。女贞子、首乌水提取液直接加入MH琼脂中测定的MIC值略低于经过磷酸缓冲体系调节pH值后测定的MIC值。栀子、红花、马兜铃则两种条件下测定的MIC值不变。结论:某些中药所含有的有机酸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检测培养基的pH值,进而导致MIC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芩、淫羊藿、丹参3味中药联合应用对牙周致病厌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中药煎液,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比较该中药煎液与2%碘甘油的抑菌效果.结果:3种中药对牙龈卟啉菌(Pg)、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放线杆菌(Aa)均有抑制作用,MIC均为1∶128,抑菌效果优于碘甘油.结论:3种中药对牙周致病厌氧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珍珠母等八味先煎中药煎煮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珍珠母等八味先煎中药的煎煮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水量、煎煮时间及浸泡与否对浸膏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玻璃毛细管法、高脂血症模型、急性血淤症模型等实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的电阻率、凝血时间、血脂水平及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山楂叶、山栀子、苦丁茶、两面针、山绿茶对小鼠脑血栓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苦丁茶、山楂叶、田七叶等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山绿茶、肉桂皮、绞股蓝、苦丁茶、两面针、田七叶、山栀子等具有抗凝作用;苦丁茶、两面针、山楂叶、山绿茶、绞股蓝、田七叶等具有降脂作用;苦丁茶、山绿茶、田七叶、山楂叶、山栀子等可改善急性“血淤”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初筛结果为开发利用抗血栓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西药中化与中药西化的含义、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进行了阐述,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临床,治疗疾病,共同促进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谈抗癌中药的临证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使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中医的证)与微观变化(生理生化机能和病理变化)达到一致性。临床选择药物对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所用的中药既能对应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又能对应其微观变化;既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又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双符合理论),按照双符合理论辨证施治,遣药组方,可用较少的药物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明显的疗效。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中药处方治疗的患者1 230例,在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收治的615例为观察组,另6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处方不合理情况(包括药物数量、剂量的不合理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5.12%,不合理率4.88%,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率分别为1.63%、3.58%;有毒、小毒药材使用率分别4.72%、21.63%;有毒和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97.53%。对照组处方合理率79.67%,不合理率20.33%;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分别14.41%、19.19%;大毒、有毒、小毒药材的使用率分别为12.68%、32.68%;有毒、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82.4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1.79%、14.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原因:饮片质量不佳36.36%,患者自身耐受性差63.64%,对照组饮片质量不佳23.60%、配伍禁忌16.85%、药物使用方法不规范21.35%、患者耐受性差38.20%。结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能够降低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理独蒜和丫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5923)、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 25922)、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1420)和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021606)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乙醇萃取法制备独蒜提取物与丫蒜提取物,采用K-B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常量稀释法检测MIC。结果:经t检验、Games-Howell检验分析,大理独蒜与大理丫蒜的提取物对实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不同蒜种对同一菌株的抑菌效果也不相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021606)的抑菌效果比对大肠杆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独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对实验中其他细菌的抑菌效果好,同时独蒜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丫蒜提取物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理独蒜和丫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为大蒜提取物在临床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羊耳菊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羊耳菊提取物抗微生物活性,为广泛应用于传统医药系统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使用不断增强极性的有机溶剂,即石油醚、氯仿、乙醇、甲醇、丙酮和冰醋酸,获得羊耳菊根、茎、叶的提取物。使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oliO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91053)、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体外抑菌特性。结果:羊耳菊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都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冰醋酸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和丙酮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抑菌效果略差;根和叶提取物抑菌作用比茎提取物好;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结论:羊耳菊有机溶液提取物体外试验证实了该民间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也表明了羊耳菊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新抗菌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血虚证患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中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虚证患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地甘口服液治疗血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30例服用地甘口服液后的血虚证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和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血虚证患者细胞周期明显受阻,CyclinD1 mRNA表达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经地甘口服液治疗后,骨髓细胞周期素基因转录的表达增加,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分化增殖加速,从而减少了骨髓细胞的凋亡,降低了细胞凋亡率.结论:血虚证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周期素及凋亡相关基因有关,地甘口服液能减少造血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分化成熟,使外周血不断得到更新,从而达到治疗血虚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温针加中药治疗子宫脱垂 6 3例 ,并与单纯中药治疗 5 7例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 38例 (占 6 0 .32 % ) ,显效 12例 (占 19.0 5 % ) ,有效 11例 (17.46 % ) ,无效 2例 (占 3.17% ) ,总有效率为 96 .83% ;对照组痊愈 19例 (33.33% ) ,显效15例 (2 6 .32 % ) ,有效 19例 (33.33% ) ,无效 4例 (7.0 2 % ) ,总有效率为 92 .98%。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 (χ2 =8.73,P<0 .0 1)。 相似文献
20.
抗癌中药临证选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癌中药临证选择的总的指导原则是“双符合理论” ,即所用中药在宏观上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 ,在微观上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在抗癌中药的具体临床应用上要注重分型论治、分类选药。应根据中医理论对恶性肿瘤的一些症状进行预防性治疗。由于中药对机体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临证更方应根据“双符合理论” ,全面考虑所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功效主治和使用宜忌等多方面因素。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保护脾胃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