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胃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识别和控制胃癌前病变(PLGC)向胃癌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在此前的研究中,认为毒瘀交阻是发生PLGC的主要病机,采用具有解毒化瘀作用的金果胃康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故本文从"毒瘀交阻"理论探讨辨治胃癌前病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虚实关联证患者的癌变趋向及演变规律。方法:多中心临床协作,选择324例PLGC属虚实关联证者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跟踪,同步检测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或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结果:324例PLGC患者7类证型中两年内发生癌变29例,癌变率为9%。癌变率最高的证型依次是:湿热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16.7%,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13.2%,肝胃气滞并/兼脾胃虚寒证8%。TSGF水平高峰值出现在前两类证型上。癌变患者癌变前半年证候呈虚实多证兼夹态势,其虚证涉气血虚、肾虚占48%。结论:PLGC癌变证候具有虚实兼夹的多态性及虚涉气血虚、肾阴阳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沈舒文教授从毒瘀交阻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文亚 《陕西中医》2005,26(11):1198-1199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被称为胃癌前病变(PLGC)。多数医家认为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相兼。本虚以脾胃气阴两虚为主,标实有气滞、湿阻、血瘀、热毒蕴胃等。治疗标本兼治。沈舒文教授治疗本病则立足于毒瘀交阻,游刃于虚实变化。笔者有幸随师三载,对其。治疗论点心领神会之二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黏膜屏障功能在胃癌前病变(PLG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胃黏膜屏障的损伤修复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增殖失衡及各种神经介质和体液调节关系密切,胃黏膜屏障损伤程度又与PLGC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脾虚络阻毒损”是PLGC胃黏膜屏障损伤的基本病机特征.其中脾胃虚弱是PLGC胃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病基础,胃络瘀阻、毒损胃络是贯穿PLGC胃黏膜屏障损伤的关键病理因素.健脾通络解毒法是PLGC胃黏膜屏障损伤修复保护的重要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毒瘀阻型是肠上皮化生的常见类型,多因饮食不调,久食膏粱厚味,日久酿生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基于“态靶结合”辨证组方思想治疗本病当以“湿毒瘀阻”为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为靶.治疗要点概括如下:胃喜润恶燥,治疗要点一为改善胃内湿热或者虚寒的环境,改善黏膜生存状态,使其滋润;其二为保护消化道黏...  相似文献   

6.
总结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认为胃癌前病变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毒瘀交阻,病性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因脾胃气阴两虚,标实则有气滞、食积、痰湿、瘀毒之别.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善转滞为通,复中焦气机;常以健脾益胃、解毒化瘀、补气养阴为大法,临证时随症加减,每获良效;同时重视心理调节,防治癌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黏膜异型增生(Dys)虚实关联证候结构类型特征及最具癌变趋向的证型.方法 多中心临床协作,采集324例Dys虚实关联证,聚类统计证候结构类型,同步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或癌胚抗原(CEA),并以TSGF、CEA水平判断癌变趋向程度.结果 Dys虚实关联证有5类11种,5类中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类占30.9%;湿热蕴胃并/兼胃阴不足类占23.5%;瘀阻胃络并/兼气阴两虚类占15.4%;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占12.3%;痰湿中阻并/兼脾气虚弱类占11.1%.TSGF、CEA水平的高峰值出现在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并/兼气阴两虚证,表明是最具癌变趋向的证型.结论 Dys证候呈11种虚实关联结构的多态性分布,从证候层面向临床揭示了趋向癌变的两种高危证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胞自噬从微观角度探讨沈舒文教授所提"毒瘀交阻"之论,揭示胃癌前病变中"毒瘀交阻"的病机及"扶正解毒祛瘀法"的微观机制,阐明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自噬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为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诊疗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认为胃癌前病变常呈虚实夹杂之态,虚以气阴两虚为主,实为在虚基础上的气滞、湿阻、痰结、毒聚,核心为毒瘀交阻;治疗以补气养阴、解毒化瘀为法,注重补脾土资化其源、复气阴清补兼施、解毒瘀以通为主。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辨证为毒瘀交阻并/兼气阴两虚、毒瘀交阻并/兼脾胃虚弱(虚寒)两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7%。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袁东  章永红 《世界中医药》2013,8(6):645-647
章永红教授认为肺气亏虚是导致晚期肺癌的主因,痰瘀搏结,癌毒内蕴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在晚期肺癌的临证治疗中,强调益气补肺与化痰祛瘀解毒并举,重视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病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阴亏虚四型,中医药治疗在预防肝癌的发生、减少恶性复发转移、减轻癌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疗效良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中医学“眩晕”、“厥证”、“脱证”等病的范畴.单纯的益气回阳等治疗并不能预防低血压的发生.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该类患者气阴(阴阳)两虚为本,湿热或瘀血阻遏清阳上升为标,是透析过程中阴阳大量脱失,气随津脱,加之湿热瘀血阻遏三焦清阳上升之道,清浊相干为病.因此治疗应益气养阴的同时要清热利湿化瘀,方可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同时筛选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Ⅲ~Ⅳ期DN患者70例(气阴两虚证19例,脾肾气虚证18例,血瘀证16例,湿热证17例),同时选择健康受试者3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各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并对差异蛋白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DN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共有9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质荷比(M/Z)分别为2042.57、3291.28、4986.15、5312.69、5564.09、9861.47、10786.53、13392.89、17395.27;2)气阴两虚证与脾肾气虚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994.77、4986.15、7937.25、2758.91;3)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6982.62、6819.69、9947.36;4)气阴两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1741.33、7001.54;5)脾肾气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3448.22、8063.43、9787.21;6)脾肾气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5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144.34、3992.01、8871.35、10568.32、14643.47;7)血瘀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6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233.15、5771.32、5987.18、8496.76、6651.25、13551.94。结论:Ⅲ~Ⅳ期DN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该差异或可作为相关临床诊断的标志物,对探索DN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能够找到差异血清蛋白,可能反映"证"的实质内涵,对今后建立诊断决策模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不同,将放射疗法损伤的中医病机概括为四种证型。以发热口渴、肌肤灼热为主要表现的属毒热壅盛,治以清热解毒;以皮肤暗红、出血倾向为主要表现的属脉络瘀阻,治以凉血止血;以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以气血不足、体虚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属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病变(PLGC)中医分型与CDK4、PCNA和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为本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PLGC患者的CDK4、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比较。结果CDK4在气滞、胃热、血瘀各型当中均有较明显的表达,各型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滞型的PCNA、Ki-67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血瘀型(P<0.05)。结论胃黏膜良性病变的加重与中医分型的演变规律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扬荣  江明  陈锦芳  陈晓玲  郑旭 《中医杂志》2002,43(11):856-858
目的:探讨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方法:将6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气组、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和清热化瘀养阴组,进行症状和体征、体温、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清热化瘀养阴组症状最轻,热势最低,饮水较少,并能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G)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疑固试验(3P)对照组和清气组100%阳性,清热化瘀养阴组仅10%阳性;纤溶酶原活性(PLg·A)活性清热化瘀养阴汤与对照组、清气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脏器组织瘀血、出血、炎症等改变,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病变较轻微,清热化瘀养阴组病变最轻微。结论:气分证病理变化的实质为热炽、血瘀、阴伤,治则为清热、化瘀、养阴。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8-449
陈荣焜认为,咽喉癌多为久病气血亏虚,痰瘀癌毒凝结而成。早期的病机主要是肝气郁滞,气结咽喉所致,一般宜采用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之法;中期气滞痰瘀最为常见,治宜理气化痰祛瘀为主;晚期多因正气衰败,形体消瘦,或为阴液大伤转化为阴虚阳衰,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而致脾肾阳虚,治疗应当分阴阳虚实。临床上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故临床上常用自拟扶正抗癌汤加减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53-1055
孙伟教授认为"肾常虚"是肾脏病常见病机。对于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治疗,认为需从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为主,遵循病证结合的原则,将微观、宏观相协调,他提出"脾肾衰微、湿瘀潴留"是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治当以"补肾"为先,配合清利湿热、活血泄浊之法以调畅气机、祛邪外出,终使"阴平阳秘",诸脏调和。所论治CKD 3期为CKD中期之病,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浊并而为标,孙老师治以"补肾"为先,配以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甚则解毒以调治本病,每多获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