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38-240
目的:观察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其与感染时间、临床分期的构成比,分析中医体质因素与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四诊信息情况,分别以体质学说分类法判定中医体质类型,观察各体质类型在HIV感染的不同感染时期、临床分期中的构成比。初步评判各中医体质类型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占32%;平和质为17%;其次是湿热质为13.2%;感染时间≥5年的感染者主要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为主,均占11.3%;感染时间5年的主要以气虚质为主,占20.8%;早期(Ⅰ、Ⅱ期)中医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湿热质,分别占17%和9.5%,终末后期(Ⅲ、Ⅳ)主要表现为气虚质和阳虚质,分别占30.2%和9.5%;中医体质属气虚质的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数量表现为最低(241.41±78.86),与其它各组体质类型(除痰湿质外,t=2.07,P0.0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不论在感染年限和临床分期上,气虚体质均有存在,气虚质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数量也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扶正抗毒胶囊和康爱保生胶囊对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当地CDC确认的HIV感染者58例,根据中医辨证属邪毒内蕴者口服扶正抗毒胶囊(丸),属邪毒炽盛者口服康爱保生胶囊(丸)并与当地CDC确认的未进行任何治疗的HIV感染者30例CD4+细胞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中医药治疗的感染者CD4+细胞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未经治疗的感染者CD4+细胞呈下降趋势.结论:中医药尽早介入治疗对HIV感染者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爱保生丸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350个/uL,且规律治疗时间≥9个月18例经服用康爱保生丸中药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康爱保生丸治疗HIV感染者能使CD4+淋巴细胞升高,延缓进入AIDS期,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发汗法组方的扫白灵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皮肤科门诊白癜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和对照组36例,治疗用药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CD+8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P0.05);经治疗后CD+4细胞有不同程度升高,CD+8细胞下降,CD+4/CD+8均有所上升。结论:白癜风患者多数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使用温阳发汗法治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CD4的影响。方法:选愿意在中药治疗前和治疗的各阶段抽取血液检验CD4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别比较用药0月和用药后3、6、9、12月患者CD4数量。结果:CD4数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提高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患者的CD4+T细胞的数量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下降。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一定时期中医药临床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笔者分析提出这样的一种假说,即中医药治疗抑制了HIV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凋亡的进展可能是CD4+T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中医药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角度进行研究,以揭示中医药治疗是否具有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的现象,探索研究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是否是中医药治疗HIV感染者的可能机制之一,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撑,为研究符合中医药治疗特点的艾滋病疗效评价指标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内主要发挥免疫耐受作用的T细胞功能群,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流产、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及慢性乙型肝炎等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其表达的上调、下调或功能的抑制、激活,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不同基线CD_4~+T淋巴计数的HIV/AIDS患者服用清毒胶囊后的免疫功能状态及综合疗效。方法:选择HAART治疗2年以上的128例HIV/AIDS患者,按照患者基线CD_4~+值分为A、B、C、D、E共5组:A组25例,患者CD_4~+基线值≤100个/μL;B组25例,患者CD_4~+基线值在100~200个/μL之间;C组26例,CD_4~+基线值在200~350个/μL之间;D组25例,CD_4~+基线值在350~500个/μL之间,E组27例,CD_4~+基线值在500个/μL以上。各组患者均给予清毒胶囊6粒,2次/d,连服6个月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CD_4~+、CD_8~+数值,WHO-HIV生存质量评分,综合疗效水平,并对患者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起,A、B、C 3组患者的CD_4~+水平较基线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两组患者CD_4~+水平较治疗前有一定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CD_8~+淋巴细胞计数,各组患者较基线值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线时比较,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综合疗效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清毒胶囊可以有效提高HIV/AIDS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对基线CD_4~+低于350个/μL患者有良好的促免疫功能重建作用。  相似文献   

9.
艾灵颗粒对HIV感染者CD4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艾灵颗粒对未接受HAART疗法的HIV感染者CD4细胞、病毒载量的变化特点。方法:17例HIV感染者均未接受HAART疗法,全部采用中药艾灵颗粒治疗270d,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CD4细胞,采用RT-PCR检测病毒载量。结果:17例HIV感染者治疗后观察到CD4细胞呈上升趋势,疗前、疗后90d与疗后270d有统计学差异。病毒载量疗前与疗后270d均值都在3.5log/ml水平。结论:中药艾灵颗粒能够使CD4细胞计数保持稳定,延缓下降。同时控制病毒载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 UCBSCs)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先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甲氨喋呤(MTX)灌胃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邓安梅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于大鼠免疫后第31天(除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向外关穴、尾静脉注射0.5 m L氯化钠注射液和0.5m L h UCBSCs悬液(含干细胞2×107/m L),4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检测。结果:h 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百分含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 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 UCBSCs外关穴穴位注射治疗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抑制关节炎症和关节骨破坏吸收,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表达情况;用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来进行刺激,体外扩增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CFSE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刺激后,在TGF-β1和IL-2存在的环境中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与此同时,经狼疮方处理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扩增后数量增加133.3±18.9倍,未经狼疮方处理的对照细胞数量增加104.7±10.8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分离的CD4+CD2+5T细胞和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皆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分别为32.1±4.8,33.1±4.9,30.1±3.8,32.9±4.2。结论:狼疮方有助于提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效率,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Foxp3,具有体外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CD_4~+CD_(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的原则,将临床观察对象入选分为正常组(n=32)、单纯湿热组(n=18)、非湿热型UC组(n=29)及湿热型UC组(n=16)共4组;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10)、单纯湿热组(n=10)、非湿热型UC组(n=10)及湿热型UC组(n=10)共4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湿热型UC模型,非湿热型UC组单独用TNBS法。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以上各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CD4+CD2+9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单纯湿热组、非湿热型UC组和湿热型UC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湿热型UC组表达最高。结论: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UC患者和大鼠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湿热型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V感染无症状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0月就诊的1156例HIV感染无症状期患者,从年龄段、可能感染时间、病程及不同感染途径四个方面,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总证型中以气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证比例呈增长趋势,而湿热内蕴证比例下降趋势明显,其他证型变化不明显,各年龄段中各证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年内,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气虚证比例呈增长趋势,而湿热内蕴证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他证型变化未见明显规律,各证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方面,随病程的增加,各证型例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气虚证、湿热内蕴证在各阶段仍占较高比率,各证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感染途径中,有偿献血、输血感染、静脉吸毒中气虚证所占比率最高,性传播中湿热内蕴证比率较高;其他证型变化未见明显规律,各证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V感染无症状期以气虚证、湿热内蕴证及无证可辨为主,“虚”和“湿”是HIV感染无症状期患者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甙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人参皂甙(GS)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刺激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造血细胞半固体和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S,检测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形成祖细胞集落的提高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液体培养后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化。结果:GS(5~50μg/ml)能提高BFU-E、CFU-E、CFU-GM、CFU-GEMM集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 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23 例新疆6 地区HIV/AIDS 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 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对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的60例血瘀证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普连乳膏为润滑剂进行走罐疗法,对照组采用NB-UVB联合普连乳膏外用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结论: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血瘀证)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Th17、Th22的诱导、分化,从而减少致炎因子的激活释放,使银屑病皮损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下调,从而改善皮损的角化过度与浸润程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与CD4+、CD8+T淋巴细胞相关性。方法通过对艾滋病中医脏腑气虚证候患者免疫学指标的观察,初步探讨艾滋病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证、肾气亏虚证与CD4+、CD8+T淋巴细胞的内在相关。结果 153例患者中,肺气虚证患者48例,脾气虚证患者70例,肾气虚证患者35例;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T比值比较:肺气虚证与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气虚证与肾气虚证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肺气虚证患者较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下降更明显,CD4+/CD8+比例失调更显著,其免疫损伤和破坏更严重,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情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对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期中医症候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HAART治疗,治疗组予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内服治疗,疗程12个月。纳入患者在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总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测定,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两组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同时治疗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100.0%(30/30)]高于对照组[46.7%(14/30),χ2=25.577,P=0.000]。结论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治疗可改善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CD4^+T淋巴细胞数量,对艾滋病无症状期的维持或许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及健康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T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CD^4+T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间有55条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和信号传导;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71条基因异常表达,主要涉及功能代谢和免疫应答;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70条基因异常表达,没有与上述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患者之间55条基因重复,与类风湿因子阳性寒热证候之间的71条基因只有2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与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研2号治疗HIV/AID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研2号对HIV/AIDS患者和猴艾滋病毒SIV mac25l感染猴的疗效,评价该方抗艾滋病毒和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对确诊的HIV/AIDS患者给予中研2号治疗,疗程为3个月,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进行疗效判定;采用猴艾滋病模型,以病毒分离、酶联免疫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IV水平、CD4^+、CD8^+细胞及新喋呤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研2号对治疗HIV/AIDS患者临床有效率为45%~55%;对猴艾滋病模型不仅能降低感染猴病毒血症及SIV p27抗原水平,同时能持续提高CD4^+细胞数量,降低血清新喋呤含量,与叠氮胸苷阳性药对照结果近似,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理检查显示中研2号能激活并促进淋巴结中心细胞的增殖。结论:中研2号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抑制感染猴血浆病毒血症及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