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现代临床中药外用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99—2009年发表于国内医学期刊中有关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复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癌性疼痛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52首,涉及中药110味,共计439味次。频数分析发现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及化痰药等。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则,以治标为主,常用活血化瘀、芳香走窜、散结解毒之品。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治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外治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近15年现代临床中药外治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在2000~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计算机主题词检索的方法,检索"癌性疼痛、外治、临床研究"等关键字,查找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索现代中药外治癌痛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外治方61首,涉及中药116味,共计511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外治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清热解毒药。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外治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结合兼证,辅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以达行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外敷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数据库检索外敷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探析。将所用处方中的药物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分析,SPSS聚类分析,Clementine关联规则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87项研究,获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疼痛的中药处方190首,中药183味。药物频数分析中乳香、没药等应用最多;药物类别频数分析中,活血化瘀药最多;性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温性药、寒性药及苦味药使用较多;归经以肝、脾、心3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以没药,乳香等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药对7对,3味药药组1组。结论:外敷中药癌性疼痛遵循活血化瘀、温化痰饮及清心止痛等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药内服与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在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内服与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复方,统计文献中125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毒性。结果:内服用药频数最多的是柴胡,外敷药最多的为冰片;内服寒性、平性、甘味、苦味、补虚药物的使用较外敷药多(P0.05),两者的归经、毒性未见明显不同(P0.05)。结论:内服止痛的药物一般药性温和,外敷药药性峻烈。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364-136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今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现代文献中,中药复方涉及184首和中药涉及160味,用药以泽泻等为主,用药种类以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4个聚类组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33条。结论:临床上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针对脂肪肝"正虚""邪实"治疗,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洪国灿  顾凌  胡维 《国医论坛》2012,27(5):17-19
目的: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治疗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所有中药方剂,统计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数,分析内服及外用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及差异。结果:共有104首方剂纳入研究,70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26味240次,活血化瘀药19味189次,祛风湿药14味62次;34个外用方剂中,祛风湿药15味117次,活血化瘀药17味113次,补益药8味30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以补益、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其内服方剂以补益、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而外用方剂则侧重于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程冉  朱宇航  曲凡 《新中医》2021,53(15):7-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9月19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筛选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使用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中药复方中的中药分类、性味归经,并对频数≥5的中药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关联规则分析法进一步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46首方剂,99味中药,14类药物。使用频率前三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温为主,寒次之;主要药味为甘、辛、苦;主要归经为肝经,其次为肾经、脾经。用药频数≥5的31味中药,共提取出10个公因子,获得19对关联性高的药对组合。结论:中药复方治疗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多将补虚药与清热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主要治法,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乳腺癌"为主题词,"中医辅助化疗""中医化疗"为副主题词,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近5年的中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内服方药。将符合条件的文献中包括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10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共搜索得到相关文献288篇,其中符合条件的文献64篇,涉及中药复方71首,中药126味。其中用药频次前11位的药物分别是茯苓、白术、当归、黄芪、甘草、白芍、柴胡、党参、陈皮、半夏、白花蛇舌草,药物所属类别最多的分别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结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理气化痰等治法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所含中药复方104首,中药129味,药物种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多为寒、平;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个聚类组合,另外对所涉及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规则17条,药组(3味药、4味药)规则36条。结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归肝肾两经,核心单味药为黄芪、丹参、生地黄等,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术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文献数据库,对近10年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术后方面的所有文献进行查找,筛选出中药内服组方。利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和规范数据,对中药组方进行频数分析,利用SPSS 25.0、SPSS Clementine 18.0等统计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99篇,方剂147首,共使用单味中药184味,累及频数1 694次。(2)对47味高频中药(频次≥10)进行频数分析,47味中药累计频数为1 318次。占总药物频数的77.8%,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5味药分别是丹参、当归、菟丝子、香附、甘草;(3)对药物频次≥20的28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可分为6个聚类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1组药物组合。结论:中医药内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术后用药规律以补益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兼以调经、理气药。  相似文献   

11.
胸痛病因病机为阴寒凝滞、痰浊阻遏、气滞郁塞、瘀血内停、腑脏亏虚,治疗以"通法"和"补法"为主,"通法"包括活血化瘀、理气通阳、涤痰化饮、辛通散寒;"补法"可分为益气养阴、养血补心、温阳补心诸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单用西药,治疗组(35例)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或肺康冲剂加百令胶囊;3个月后根据COPD生活质量评估软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以益气活血化痰立法的中药复方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一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中风涉及到中医学对中风病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其中医辨治思路对于中风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其辨治原则为平衡阴阳、补偏救弊,扶正祛邪、防微杜渐,截传防变、逆转病势,查因辨病、谨防速变。治则为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益气活血、平肝潜阳、通腑泻热、养阴清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就现代医学、中医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认识,以及清热解毒利湿类、疏肝理气类、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类、活血化瘀类复方,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黄酮苷、多糖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肝损伤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探求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的内涵。临床应强调培补元气,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痰瘀同治,标本兼顾;辛香宣通,引经透络;虫类走窜,搜邪剔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取类比象,藤类入脉等方药的应用;尤其重视药物归经入脑和痰瘀同治及化瘀药物层次性选择问题,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肺积和息贲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其所反映的病机要点,为肺癌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检索的方法,对中医文献中关于肺积和息贲治疗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摘录其治疗的方药,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药物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毒性药、理气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的主要药类;补虚药中以益气和养阴的药物为主。所有的药物中以辛、苦、甘、温热及归脾肺胃经之品常用。结论:中医文献中肺积和息贲治疗以扶正补虚、化痰祛湿、理气活血、以毒攻毒为主;方药性味主要选用辛、苦、甘及温热之品,归经主要为脾、肺、胃经。通过药物分析可以初步推论民国及其以前的医家认为肺积和息贲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毒为主。  相似文献   

17.
检索近5年的文献,对应用以活血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常用治法如活血行气法、活血养血法、活血益气法、活血祛痰法等均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将62例中医辨证属肺肾阳(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D组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2),治疗组在夏季阳气最旺时口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痰中药复方(79个月)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18μg,吸入,1次/d,持续12个月),并与单纯噻托溴铵粉吸入组(18μg,吸入,1次/d,持续12个月)对照,记录患者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末、12月末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入组时、6个月末、12月末时肺功能,及12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A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FEV1%pred有上升,两组间比较治疗组3个月末、6个月末时CAT分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FEV1%pred改善治疗组更明显(P<0.05)。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两组均有减少,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夏季口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痰中药复方,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能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近20年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医治疗癌痛证型和方药的归纳,探讨癌痛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的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的频次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癌痛的常见证型,治疗方剂及药物。[结果]瘀血阻络,热毒内蕴,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阳虚寒凝和肝郁气滞为癌痛的主要证型,血府逐瘀汤、八珍汤、失笑散、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为常用方剂;延胡索、甘草、当归、桃仁为常用药物。[结论]通过对中医药治疗癌痛的各类证型和方药分析,将癌痛病机分为瘀、痰、虚、毒四个主要类型,多夹杂寒凝,痰毒流注,并应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豁痰逐饮,扶正固本,清热解毒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