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性传播疾病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 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妇女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方法:应用病原体培养,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对门诊486例女性患者进行STD感染状况调查,取宫颈分泌物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结果:UU阳性检出率为28.6%,CT阳性检出率为16.7%,NG阳性检出率为3.9%,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32.1%,滴虫阳性检出率为5.8%。结论:临床上应重视STD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性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31例临床疑似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患者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及药敏、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淋病奈瑟菌的培养与鉴定。结果:1231例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23例,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388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98例,人型支原体感染27例;支原体体外药敏实验提示有效的抗生素为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淋病奈瑟菌培养阳性51例;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37例。结论:门诊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中,支原体感染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淋球菌感染。治疗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情况、病种的分布及感染物点,对我院2005年6~10月门诊1130例可疑STD患者进行了4种病原体即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梅毒螺旋体(TP)的检查,现将结果台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52例,STD患者尿道(宫颈)试子标本。结果3种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25.92%,其中NG13.70%,CT31.34%,UU32.71%,混合感染率以CT最高(82.81%),UU次之(7578%)NG为49.22%。结论非淋病性尿道炎(NGU),淋病性尿道炎(GU)男性患者CT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NGU女性患者UU的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在GU中两者相差不大(P〉0.05)。病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其STD的感染率高达85.47%。提示应将他们列为主要的传染源和高危人群,作为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 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余振东  吴波  张银汉  刘晓翌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851-852,863
[目的] 总结和分析了5年来深圳市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学状况。[方法] 收集了30413例可疑STD患者的资料,对四种最主要的STD病原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来CT、UU、HPV阳性率持续上升,NG略有下降。NG、CT、UU、HPV阳性率分别为16.38%、22.10%、38.14%、36.10%。[结论] STD已构成区域流行,其原因可能与混合感染和治疗不彻底有关,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的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Ct。结果497例样本中,单纯Uu阳性194例(39.0%),单纯Mh阳性9例(1.8%),Uu+Mh阳性73例(14.7%)以及Ct阳性54例(10.9%)。Ct阳性样本中包括Ct+Uu阳性38例(7.6%)。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既有单纯感染又有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沙眼衣原体检测采用英国Uni—path公司免疫层析法,支原体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产的培养、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结果:526例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出217例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支原体、衣原体总感染率为41.17%。其中解脲支原体(Uu)147例(27.95%),人型支原体(Mh)8例(1.52%).沙眼衣原体(CT)27例(5.13%),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Uu+Mh)18例(3.42%),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Uu+CT)10例(1.90%),人型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Mh+CT)5例(0.95%),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Uu+Mh+CT)2例(0.38%)。147株解脲支原体(U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最低的是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结论:女性生殖道炎症Uu感染率有上升的迹象,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进行支原体药敏检测,可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主要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情况。方法:对330例STD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艾滋病抗体(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TD疾病谱排序:梅毒(42.7%)、NG(31.2%)、CT(15.2%)、UU(6.4%)、混合感染率4.5%。此次STD患者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十堰地区STD感染情况与全国一致,梅毒感染已居首位,应引起医师注意;STD患者混合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STD患者的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1.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中的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试剂盒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780例检测标本中,26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34.2%。其中UU阳性209例(26.8%),MH阳性23例(2.9%),UU+MH混合阳性35例(4.5%)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94.7%,83.1%和76.0%。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敏感率分别为49.8%和48.7%、结论UU及MH感染是NGU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对STD患者应尽可能作UU和MU捡测。临床治疗应首选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不宜选用红霉素和四环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病原培养和抗原检测技术对性病门诊求医的特殊人群 - 1 35例初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分析。发现单一因子感染 67例 ,双因子感染 1 3例 ,多因子感染 3例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 63%、9 63%和 2 2 2 %。结果表明 ;NGU感染类型以一种微生物感染为主 ,其中解脲支原体列首位(约 32 59% ) ,UU、MH和CT三种病原单纯感染占 64例确诊NGU的 77 1 1 %。病原组成分析对研究NGU发病规律和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铁路辖区内离退休老年(≥60岁)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老年男性STD混合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辖区内老年男性ST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间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432例老年(≥60岁)男性STD患者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48例混合感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制作老年STD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表,依据患者病原体检测、问诊查体、治疗预后以及睾酮水平检测等方面的结果填写相关项目。结果 432例老年男性STD患者检测病原体,48例为混合感染,占11.1%。老年男性STD混合感染有6种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及疑似杜克雷嗜血杆菌;有10种组合模式,以沙眼衣原体加人类乳头瘤病毒和淋病奈瑟菌加人类乳头瘤病毒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27.1%和20.8%;首诊症候群首位为阴部疣状物加尿路症状(28例),其次为阴部丘疹破溃加尿路症状(6例)。采用最优的综合治疗后1个月仅治愈6例,2个月治愈7例,3个月治愈11例,治愈率为50%;血清睾酮水平:观察组为(14.7±5.8)mmol/L,健康对照组为(10.3±5.6)mmol/L,观察组血清睾酮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5)。结论老年人群STD混合感染并不少见。治疗疗程长、疗效低及婚外性行为、较高的血清睾酮水平是导致老年STD及混合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地区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 613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并对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阳性1 428例,阳性率为54.6%,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和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5.4%、1.4%和7.8%。男女感染率分别是29.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对支原体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只对单一Uu感染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反应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以Uu为主,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