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 《西南军医》2012,14(2):309-31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nasopharyllgeal carcinoma,NPC)、何杰金氏病(H0dgkin’s disease,HD)等的发生有关,由于EB病毒对人类的普遍易感性和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疾病密切相关,EBV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EB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和EbV感染对特定免疫细胞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国莉 《西南军医》2010,12(5):941-944
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又名人疱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4,HHV-4)。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全球成年入口中大约有98%携带此病毒,但其感染往往无症状或者不发病。EBV是引起鼻咽癌及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源,其在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表达早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双链DNA病毒,病毒基因组特点如下:①病毒的多聚酶/反转录酶(RT)缺乏校对功能,使HBV较其他DNA病毒更易产生变异;②病毒基因组开放读码框架重叠,1个基因位点上的突变有可能同时引起2种病毒蛋白突变;③生命周期中存在稳定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④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⑤病毒蛋白对某些宿主细胞基因表达具有反式调节作用.HBV的这些病毒学特点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多位点检测HBV RT基因耐药突变对临床监测病毒耐药、合理进行抗病毒治疗十分重要,分析病毒基因组变异和检测cccDNA对深入了解HBV致病机制与疗效评价有积极意义.技术方法 的创新与改进是进行HBV临床病毒学特点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合报道近年来作者等对慢性HBV无症状感染的研究结果。处于受“高威胁”的口腔科医务人员和血液透析病人的HBV感染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无症状感染状态的存在,是由于对HBsAg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经肝活检的257例,44%诊断为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在肝组织病毒抗原的表型与肝内炎症活动性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感染状态相当稳定。HBeAg/抗-HBe血清转换不是病毒复制与非复制时相的截然转折点。肝内有整合型病毒核酸的个例,可以是血清病毒抗原阴性的基因组携带者。上述结果构成我国“高发地区低反应型”HBV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游绍莉  周玲玲 《人民军医》2006,49(6):357-358
HBV慢性感染自然发展病程较为复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感染的年龄、病毒类型、宿主及其他因素。根据病毒活动状态及宿主免疫状态的变化,慢性HBV感染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免疫转换期)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期(免疫逃逸期)。  相似文献   

6.
赵文宇  葛常辉  吴永革 《军事医学》2023,(11):872-875+878
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过程中,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P)在宿主细胞内先于病毒RNA产生,首先形成复制-转录复合体,SARS-CoV-2基因组依赖复制-转录复合体得以在宿主细胞内完成正常复制。该文对在SARS-CoV-2感染早期出现并参与病毒RNA合成的非结构蛋白16(NSP16)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SARS-CoV-2引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RNA病毒的复制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包括病毒RNA的亚细胞定位、病毒复制相关蛋白的翻译与加工、病毒复制复合体(replication complex,RC)的组装、基因组子代RNA的合成等一系列紧密偶联的过程.为利于自身复制,RNA病毒从进化中获得了多种RNA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通过这些元件的调控作用,RNA病毒不但能以病毒特有的策略进行复制,还能模拟细胞mRNA代谢中的某些过程,从而缓解宿主细胞环境对病毒复制产生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8.
虫媒黄病毒包括多种重要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对其基因组复制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此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介绍病毒基因组末端与其复制相关的调控元件、病毒非结构蛋白及宿主蛋白在虫媒黄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本文报道了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效应。实验选择从事放射性工作一年以上的男性104人,为了检查重症病例,增加24位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健康对照者为118位。观察了血清中EB病毒(EBV,下同)特异抗体滴度变化及其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人员年龄与VCA(病毒壳抗原)-IgG、VCA-IgM、EA(早期抗原)-IgG和EBNA(EBV核抗原)相应抗体滴度的异常频率不存在相关。观察组VCA-IgG的抗体滴度的异常频率随从事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婴幼儿期多为隐性感染,并且这种感染状态可能持续终生[1],一般对机体是无害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可致病。若感染延迟至学龄儿童或少年时期则可能表现为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约占此种病例的20%-50%[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学者推测急性IM可能会永久的改变或减弱宿主机体的免疫应答[3],更可能是部分EBV相关疾病的主要发病起源[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中国流行的C基因型HBV的稳定复制表达细胞系.方法 从1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分离克隆得到1株C基因型病毒DNA全序列,以此为模板扩增产生1.3倍体HBV DNA,包含完整基因组(3.2kb)、从1825位点(polyA)至2599位点大小为775bp的3′端冗余序列,以及至1400位点大小为425bp的5′端冗余序列,将其连接改建重组后的pcDNA3.1(+)载体,构建pN31-51-6-1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采用ELISA检测HBsAg、HBeAg的瞬时表达情况,选择双高表达细胞孔进一步行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ELISA、免疫组化、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以及HBV复制中间体核心颗粒DNA、细胞内cccDNA、分泌上清中病毒DNA的RT-PCR检测等方法评估稳定细胞克隆的复制表达情况.结果 获得1株具有高抗原表达和高复制能力的细胞克隆HepG2-51-6-1,已稳定传代26代.检测HBsAg、HBeAg吸光度(A)值分别为>3.5和1.29;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证实细胞表面存在s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内病毒表达.分泌到培养上清中的HBV DNA和细胞内的HBV复制中间体水平分别为2.0×104和5.5×105拷贝/ml,HBV cccDNA为6~8拷贝/细胞.结论 成功获得HBV-1.3倍体转染的C基因型HBV稳定复制表达细胞系,为研究我国流行HBV的生物特性和抗HBV新药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尽管嗜肝性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物学活性之一已得到公认,并且HBV归属于肝DNA病毒科(HAPADNAVIRIDAE),但近年来的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除了肝细胞之外,还可在其它组织中检测到HBV抗原和DNA,包括它的复制形式。这对于研究HBV感染的慢性持续状态、受染者的免疫异常、及感染的传播途径等具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采用Southern blot杂交技术,对11例乙肝及肝癌患者的尸解多种组织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D2 _PrM)基因导入甲病毒载体系统 ,探讨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病毒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制的特异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转录和电穿孔的方法 ,首先分别将构建的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质粒DNA和辅助载体DNA转录成RNA ,然后将这两种RNA共转染BHK细胞 ,进而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再将经激活的重组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分别用不同型登革病毒攻击 ,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法 ,观察对不同型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含登革 2型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甲病毒 ,不仅可完全抑制该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 ,而且对其他 3个型病毒的复制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含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病毒对 4个型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登革 2型病毒的正、反义PrM基因在宿主细胞中通过重组甲病毒 ,可介导对登革 1~ 4型病毒复制的特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劲松 《人民军医》2014,(12):1275-1277
埃博拉病毒病(EVD)又称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的人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死率可高达90%。EVD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地区。EBV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再通过接触等途径在人际间传播、蔓延;大蝙蝠科果蝠是EBV的自然宿主。目前,EVD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药物,病情严重者需要重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从鼻咽癌患者咽拭子中扩增EB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由Epstein和Barr发现的一种人类疱疹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B病毒与低分化鼻咽癌、Burkitt’s淋巴瘤、Hodskin’s病、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EB病毒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肿瘤病因学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从5例鼻咽癌患者咽拭子中扩增出EB病毒DNA,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鼻咽癌患者咽拭子由昆明医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和ENV包膜蛋白的HIV-1 B亚型假病毒用于感染研究,并建立可行的鉴定方法。方法双质粒共转染HEK293 T细胞后收获病毒上清, TRIzol法提取病毒基因组并采用RT-PCR进行报告基因扩增,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病毒P24抗原。假病毒感染HIV-1允许细胞,进行报告基因检测、病毒滴度测定以及单轮感染活性实验研究。结果与结论建立了HIV-1假病毒制备与鉴定方法,制备获得了B型HIV-1假病毒,经鉴定具备感染SupT1和TZM-bl细胞能力,为HIV-1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ccc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海苗  王慧芬 《人民军医》2007,50(5):271-273
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过程中,血清病毒负荷量至关重要。HBVDNA量的持续升高不仅导致感染者10年生存率明显降低,而且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DNA共价闭合环状(cccDNA)作为嗜肝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中间体,是嗜肝DNA病毒mRNA和前基因组RNA的合成模板,也是嗜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健康成人外周血EB病毒感染98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外周血EB病毒DNA阳性率与EB病毒血清学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祖籍广东的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血清,用巢式PCR法检测EB病毒DNA的W片段,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EB病毒VCA/IgA和EA/IgA的血清学滴度.结果:5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扩增出阳性产物(57/98,58.16%),这5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阳性者中有10例(10/57,17.54%)的血浆/血清也扩增出EB病毒DNA.98例健康成人的VCA/IgA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0.61,只有1例可检出EA/IgA(滴度为1:5).结论:大部分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区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携带有EB病毒,部分可进入溶解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抗EB病毒抗体水平(VCA/IgA)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HIV早期感染者体内的抗体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HIV感染早期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对一名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外周血血清学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检测、体外病毒分离,观察该感染者体内免疫学反应及病毒复制特点.使用巢式PCR方法扩增病毒env区C2-V3区基因,通过测序及序列分析观察病毒部分膜区基因特点.结果: 该感染者为早期感染,外周血抗体S/CO值呈逐渐增高趋势,外周血中针对HIV抗原的特异性条带呈逐渐增多趋势,感染183 d后出现针对所有HIV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病毒载量在感染后3个月时最高(18 000 cp/ml),随后下降,从该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的病毒毒力较强.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为CRF01_AE亚型,与泰国93TH054毒株基因距离最近.结论:该感染者体内病毒可能起源于泰国毒株,对HIV早期感染的鉴定为研究我国HIV早期感染者体内病毒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血清的纯度和效价的高低是抗原检测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国外已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抗原免疫家兔、豚鼠、山羊等制备抗血清。国内已有人用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简称EBV)制备单克隆抗体(未见商品),为了检测抗原的效价,故用来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本文用CMV AD-169株感染单层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取沉渣和上清抗原及EBV B95-8株培养的细胞沉渣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