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国立癌中心外科赤孝之等报道,从预后和男性性功能方面对直肠癌侧方清扫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侵犯固有肌层(mp)以上的直肠癌根治切除5年生存率为,腹膜返折上( Ra)组 113例( 80%);腹膜返折下(Rb)组417例(74%)。侧方转移阳性率的Ra组和 Rb组分别为 1%和 14%。 Ra组和Rb组的侧方转移阳性者5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各为100%、0和48%、42%。侵犯pm的侧方转移阳性率为11%;上方转移阳性率为33%。在保留双侧骨盆神经的双侧侧方清扫、单侧侧方清扫和双侧侧方未清扫组男性病人…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接受TME手术治疗的8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TME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5年,对比两组患者在排尿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率、术后5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侧方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56%,对照组为0;研究组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率5.12%,5年生存率为87.36%;对照组则分别为11.90%和64.35%。上述3项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8.57%和12.82%;术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34.6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降低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的发生,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指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补充放疗的适应证。方法 对1974 年~1995 年101 例FIGOⅠb 和Ⅱa 期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的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细胞类型和肿瘤级别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所有病人5 年生存率为85.8% ,仅有淋巴结转移时,5 年生存率为67.2% 。而淋巴结阴性组的病人5 年生存率为93.9% ( P<0 .01)。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占8.9% 。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病人在术后应及时补充放疗,可提高盆腔控制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外阴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对我院1971年~1997 年间收治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共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位发病年龄57.9岁;Ⅰ期8 例、Ⅱ期32例、Ⅲ期22 例、Ⅳ期6例、复发者3 例;鳞癌52 例、恶性黑色素瘤9例、其它类型10例;手术54 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者35 例,未清扫者19例,淋巴结阳性13 例占37.1% 。结果 总1、3、5、10、15 年生存率分别为88.6% 、56.1% 、36.8% 、28.0% 、16.7% 。手术病人的各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手术者。淋巴结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淋巴结阴性者。较早期(Ⅰ、Ⅱ)病人远期(5、10年)生存率均高于晚期(Ⅲ、Ⅳ),差异显著。结论 手术切除是外阴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对病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小的病人可试行单纯外阴切除,术后给予放疗或化疗,但对估计有淋巴结转移可能者,一定要尽早争取淋巴结清扫,术后尽快补充放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外阴癌的治疗预后尤为重要。外阴复发癌亦应积极创造再治疗机会,如处理得当,可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外科治疗及其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我院1975年6月~1991年12月手术治疗直肠癌1002例,其中单纯造瘘术105例,姑息性手术104例,一般根治术491例,扩大根治术302例。分析结果如下:直肠癌淋巴转移率为45.3%,转移度8.9%。上方途径第三站转移率为10%,而侧方转移仅发生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癌,侧方第三站转移率为10%。因此我们主张按此淋巴转移规律进行扩大淋巴清除术,其中5年生存率达68%,10年生存率达47%,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术式(P<0.01)。通过直肠癌壁内逆向浸润研究,指出逆向浸润的平均距离为2.4cm,并以此规律指导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早期癌及功能性直肠癌手术提出了外科治疗原则,得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不同切除范围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与侧方淋巴结清扫对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26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其中2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18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 侧方淋巴结清扫。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肠壁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排尿功能障碍占5.8%,性功能障碍占13.2%;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分别是51.9%和51.9%(P<0.05)。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组DukesC期为23.5%,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为12.0%(P<0.05),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但对术后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Eca)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87年~1996年间手术治疗815例Eca中41例胃切除后Eca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例胸下段Eca行切除并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40例右胸入路行右半结肠代食管术合并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结果:41例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中下纵隔和腹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4.1%、21.9%和19.6%。并发症发生率48.7%。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4.1%,无手术死亡。全组3、5年生存率41.6%和15.4%。根治性手术3、5年生存率46.6%和22.2%。姑息手术无1例生存超过5年。3年生存率14.3%。结论:对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和腹部淋巴结清扫很重要。结肠代食管术为安全有效办法。右半结肠经胸骨前、后径路代食管术是胃切除后Eca手术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与侧方淋巴结清扫对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26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其中2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18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侧方淋巴结清扫.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肠壁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排尿功能障碍占5.8%,性功能障碍占13.2%;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分别是51.9%和51.9%(P<0.05).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组DukesC期为23.5%,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为12.0%(P<0.05),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但对术后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97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中心1978年~1997年12月手术切除9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生存期、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复发转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97例中根治要除51例,姑息切除46例。根治切除者1、3、5年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分别为95.00%、27.50%、17.50%和10.00%、75.00%、85.00%。姑息切除者为48.15%、3.7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在手术、化疗及热疗等综合治疗中,临床分期、术后残留癌灶大小、术后化疗及热疗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 1990年元月至 1995年 12月 6年间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 8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I期 19例, Ⅱ期21例,Ⅲ期49例。 28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 阑尾、大网膜切除。其中21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6例行部分卵巢切除及盆腔肿瘤组织活检,术后54例行常规化疗,采用PAC方案,30例加用热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Ⅰ期78.94%,Ⅱ期47.62%,Ⅲ期18.37%。术后无残留癌灶5年生存率为44.74%,≥2cm者5年生存率为0;术后常规化疗8~10个疗程5年生存率为57.41%;未化疗者为8.57%;化疗后加热疗5年生存率为73.33%,未加热疗者为21.43%(P<0.05)。[结论]临床分期愈早,手术后无或残留癌灶< 2cm,常规化疗 8~ 10个疗程以及加热疗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3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2月~1995年6月,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治疗中、下段食管癌338例,手术切除率为95.2%(338/355)。全组有淋巴结转移136例,占4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其中肺部并发症占28.6%,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30日内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1/261)、63.1%(125/198)和48.4%(60/12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4.1%(41/64),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1.7%(19/60)。该术式胸、腹腔均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由于该术式是右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床显露充分,免受主动脉弓干扰,癌肿切除率高,吻合操作方便可靠,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作者认为,Ivor-Lewis术式是治疗胸部中、下段食管癌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附15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福顺  刘志才 《浙江肿瘤》2000,6(3):162-163
「目的」研究胸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对胸段食管癌切除手术标本150例的淋巴结进行分组制片、光镜观察。「结果」150例病人有淋巴结转移者81例,转移率54.0%,病变长度≤5cm者,转移率为32.3%,〉5cm者为70.6%。淋巴结转移以局部转移多风,其次为连续性及跳跃转移,淋巴结转移呈向上、向下及双向转移的多方向性为又一特点。「结论」根据淋巴结的转移特性重视术中淋巴结的清扫及术后给以有目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秉勋  林小军 《癌症》1993,12(5):440-442
自1965年5月至1991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0例中完全切除者15例,部分切除者4例,活检1例。肿瘤切除合并肾,肠襻等邻近器官切除者达12例。全组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57.1%和20.0%,完全切除组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是63.6%和28.6%。20例病人共进行了48次切除手术。首次手术死亡2例。着重讨论了本病的诊断、治疗和突出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直肠癌低位保肛局部复发病例17例,以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复发为主,复发原因有未能保证全系膜切除、肠管切除不足、侧方淋巴结清扫不足等。复发病例中再行Miles术6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4例),3年生存率为33.3%(2例)。结论对低位保肛患者术前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判断,是减少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外科森田隆幸、伊藤卓等认为,对下段直肠癌病人积极地进行保留肛门功能手术,从根治角度来看手术适应范围和排便功能限度均有探讨之必要。肛侧切端的长短对手术疗效影响小,而须完全切除直肠系膜,低分化腺癌病人不适于该术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D2~D3,对N1病例进行扩大清扫范围,可获得有意义的良好手术效果。麦氏和保留肛门功能术式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3%和74.4%,两种术式术后复发方式相同。从术后排便功能来看,确认由于肛管静止压低、潴留功能差和吻合口近端肠道痉挛性收缩引起的异常运动,而…  相似文献   

16.
滑膜肉瘤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  陈秀勇 《浙江肿瘤》1996,2(3):166-167
我院自1963年10月至1991年1月,收治滑膜肉瘤67例。其中外院手术后转来做术后放疗25例,本院术后放疗25例、术前术后放疗17例。外院术后为放得3、5年生存率为24%和16%,与本院术后放疗者3、5年生存率为48%和40%相比(P〈0.05)。术前术后放疗者5年生存率52%。笔者认为首次手术作广泛切除至关重要;术后放疗可杀灭残存的微小肿瘤灶,降低复发率;订前放疗能缩小瘤体、提高切除率及降低局  相似文献   

17.
沈明 《中国肿瘤》2001,10(6):360-360
目前国外对腹膜反折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研究集中在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切除肿瘤远端肠管范围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有关清扫区域淋巴结转移范围 ,特别是侧方(平行)淋巴结转移的清扫不断增加。为了深入了解对局部复发率高的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控制程度及提高5年生存率 ,本文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作一概述。1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的转移率腹膜反折下(Rb)直肠的淋巴引流 ,虽主要向上方但也向下方和两侧髂内血管淋巴结输出 ,因而直肠癌发生部位的划分 ,应以腹膜反折为界(距肛缘约7cm左右)较为合理、实用。从局部解剖学角度而…  相似文献   

18.
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方法 对可手术的504例Ⅰ-ⅢA期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肺切除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凡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均对术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切除总数量)、PTNM分期、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内的复发转移、手术并发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1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用Cox成比例危险率模型。结果 504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320例,研究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对照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Ⅰ期肺癌研究组的1,3,5,9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6.9%、81.4%和74.2%,对照组为88.7%、72.5%、58.5%和52.1%,差异有显著性。Ⅱ、ⅢA期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后分期、淋巴结转移比和淋巴结清扫范围3个因素。结论 肺叶(全肺)切除加上系统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能减少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可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性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年以来,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肝转移者共45例,占同期手术的7.7%。其中16例于切除原发灶后3个月内行根治性切除,占35.6%。1、3、5年生存率为84.5%、50%和33.3%。15例同期或分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1、3、5年生存率为80%、33.3%和0.14例因原发灶未能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或口服化疗,1年生存率仅11%。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介绍一种经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保留肛门、乙状结肠托下固定术式。9年来共施行手术102例,占同期低位直肠癌手术总数的86.4%,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7.7%,术后5年生存率为65.5%,术后8周、12周和半年内完全恢复肛门自控排便功能者分别占86%、99%、100%。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均属优良,作者对此术式的特点,并根据手术疗效对保留肛门功能的合理性及其根治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