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一般认为,主要是与母子血型不合(Rh溶血症及ABO溶血症),和感染所致的溶血症有关,其次,未成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内出血、遗传性红细胞形态异常等亦有一定的关系。1960年Smith等首先在新加坡报告13例由红细胞G-6-PD缺陷(以下简称G-6-PD缺陷)所致的新生儿核黄疸,其中有12例是华籍新生儿。以后相继在我国香港和台湾、马来亚、希腊、意大利、非洲黑人、西班牙犹太人、印度、班图、泰国等地报告同样的病例。国内文献尚未见有关报道。我科近年来发现在住院的1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  相似文献   

2.
蒙莉  马文良 《包头医学》2015,39(1):31-32
目的:为了解广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缺陷症)筛查情况.方法:对2013年广西陆川县和博白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34537例,初筛阳性1624例,阳性率为4.70%;其中,陆川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15939例,初筛阳性670例,阳性率为4.20%,博白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18598例,初筛阳性954例,阳性率为5.13%.结论:广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在广西内筛查阳性检出率处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以高铁血红蛋白(Met-Hb)微量组织化学洗脱法筛选了上海地区1,000例新生儿脐血标本。阳性者并以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简称G-6-PD)活性为对照。1,000例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陷发病率为0.2%(男、女各1例).该2例临床均无黄疸。家系调查发现,男性患儿之兄亦为G-6-PD缺陷者,目前有核黄疸后遗症。我室亦曾检查8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中2例为G-6-PD缺陷引起.因此,我们认为上海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中,G-6-PD缺陷并非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下简称G-6-PD)缺陷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Gross(1958)等及Vella(1959)已有报告。1960年Smith等报告13例G-6-PD缺陷所致的新生儿核黄疸中,12例为中国籍新生??儿。及后,相继在希腊、西班牙犹太人、泰国、印度、非洲黑人、班图人及我国香港、台湾省等地发现同样病例。我科于1976年在国内首次报告65例由G-6-PD缺陷所致的新生儿黄疸的病例。本文是上文的续继,对广东地区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用中草药治疗本病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 -6-磷脱氢酶 (G-6-PD)是我国华南、西南各省较常见的遗传病之一。G-6-PD缺陷症的新生儿易诱发新生儿黄疸 ,严重者可出现核黄疸 ,导致终生智力低下 ,甚至死亡 ,危害新生儿健康。我市位于广东中部 ,G-6-PD缺陷症常见 ,现对 1997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 G-6-PD缺陷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997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新生儿 ,胎盘娩出后即抽脐血进行 G-6-PD活性的测定 ,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遗传学教研室研制的 G-6-PD测定试剂盒 ,根据 G6PD/6PGD的比值 ,筛查 G-6-PD缺陷。选择…  相似文献   

6.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系广西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二者可独立发 病或同时并存。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确诊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0例,其中7例并存G-6-PD缺陷,发生率23.3%(7/3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谭艳华 《西部医学》2006,18(2):189-190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酶(G-6-PD)缺陷症遗传分布及临床表现情况。方法对348例新生儿G-6-PD缺陷症患儿进行G-6-PD活性检测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男女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临床表现以黄疸、贫血为主,严重的可产生胆红素脑病。结论G-6-PD缺陷症发生率有性别差异,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干预,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继慧  梁毅  黎庆寿 《广西医学》2010,32(2):238-239
目的了解玉林市G-6-PD缺乏症的检出率。方法用G6PD/6PGD比值法。结果筛查玉林市10 326名新生儿,共检出G-6-PD缺乏者604例,检出率5.85%。其中男婴503例,占男婴检查人数的8.86%;女婴101例,占女婴检查人数的2.17%。结论玉林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检出率较高,应在新生儿期常规开展G-6-PD检测,及早诊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防由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高发区之一。卢桂森报告广西平南县本症的群体发生率为15.7%。我科1984年用G-6-PD酶活性定量法普查南宁地区300例脐血,此症的发生率为16.7%,两者的数值接近。此酶缺乏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素血症(下称高胆)在南方亦较常见。两广报道分别为13.2%、50.7%。1986年4月至1987年3月我科共收治G-6-PD缺陷症46例,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者可在一些条件下于不同时期发病,如在新生儿期发病,其主要表现是高胆红素血症高胆),且其病情大部凶险并常引起核黄疸。因此,采取措施防治新生儿G-6-PD缺陷者的发病就有其重要意义。国外有些国家已将此症列为新生儿期筛选疾病之一,但在产后才进行筛选已错过了产前预防性治疗的时机,有鉴于此,我组从1977年开始至今对围产期的G-6-PD缺陷者进行防治研究,目的在对有可能娩出新生儿G-6-PD缺陷者的孕妇,在妊娠晚期进行预防性治疗,希望即使娩出G-6-PD缺陷症小儿,在新生儿期不致生病,或虽发病其病情也有所减轻。从我组所得的结果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2,OATP2)T521C突变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的G-6-PD酶活性及OATP2 T521C基因型。分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结果】T521C为野生型的新生儿中,G-6-PD缺乏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高于G-6-PD正常组。G-6-PD缺乏新生儿中,并存有T521C突变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与T521C野生型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6-PD缺乏同时存在T521C突变的状态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2.
李伟生  杨辅直  杨敏  罗有同 《广东医学》2006,27(10):1549-1550
目的观察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12例,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6例,新生儿G-6-PD缺陷症20例,从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贫血、住院时间、治疗措施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分析比较他们的变化。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与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贫血、住院时间差别不大,前组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4例,后组3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分别为2例和3例.随访6个月至3年,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各l例(均为换血前已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单纯新生儿P-6-PD缺陷症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晚、程度轻、血色素正常或轻度贫血、住院时间短,预后好,未见胆红素脑病及其后遗症。结论母婴ABO血型不舍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与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症状、体征相近似,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程度较重且上升速度快、多有贫血,需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以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无明显诱因的单纯新生儿G-6-PD缺陷症症状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G-6-PD缺陷症在我国并不少见,1978~1980年我科收治G-6-PD缺陷症46例及1950~1954年在桂林诊治蚕豆病35例,共81例。陈桂林病例外,41例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测定G-6-PD,其结果在30%以下为纯合子,31~75%为杂合子,75%以上为正常值。现报告如下: 一、药物所致溶血:男性8例。年龄45天至14岁。多因呼吸道、消化道疾患就诊。其中2例服痢特灵;1例同服痢特灵、合霉素、氨基比林三药;3例服退热药;1例肌注安热静;1例服熊胆。全部均于进食药物1~2天内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平均血红蛋白为5.8克%),酱油样尿,肝脾肿大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云浮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G-6-PD/6-PGD定量比值测定法检测2 183例新生儿的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 本地区总患病率为7.19%(157/218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0.4%,女性为2.89%。结论 本地区为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0年5月—1983年4月共收住96例新生儿黄疸,属生理性黄疸者占半数,这些患儿多因轻度脐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粘膜炎症使黄疸加重。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以感染和 G-6-PD 缺陷居多,其次是血型 ABO 不合。并核黄疸4例。鉴于广东籍新生儿 G-6-PD 缺陷发生率高,有必要对每个新生儿黄疸患儿检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筛选。  相似文献   

16.
黄连对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症的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薇 《医学文选》2000,19(3):343-34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诸多,在广西、广东、贵州、四川一带因G-6-PD缺乏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症较为多见[1],此病诱因中,因服用黄连致黄疸者占有一定比例。现将因服用黄连诱发G-6-PD缺乏的新生儿溶血症进行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3~1999年我院儿科收治并确诊为因服黄连致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症31例,其中足月儿28人,早产儿3人。G-6-PD缺乏纯合子20例,杂合子为11例。1.2 临床表现 患儿均为出生一周内家长喂服黄连一次或数次不等。表现为生理性黄疸程度加重,黄疸消退时间较正常消退时间延长,实验室查总…  相似文献   

17.
无选择地对住院的243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红细胞G-6-PD活性检测,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G-6-PD缺陷42.3%,明显高于全国各地正常人群普查结果.G-6-PD缺陷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77.6%,高于G-6-PD正常患者(P<0.005),而且G-6-PD缺陷的肝炎病者黄疸深,发生贫血比例高,肝炎有慢性化倾向,推测此与红细胞G-6-PD缺陷患者免疫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G-6-PD缺陷病发病率的作用及其经济效益.方法 对G-6-PD缺陷病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随访,观察溶血性贫血发病情况;调查本院儿科收治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组患儿溶血性贫血发病情况.结果 随访健康教育组患儿162例,发病率0.6%,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组患儿71例,发病率73.2%;4年内健康教育组人均支出29元,未进行健康教育组人均支出1894元.结论 G-6-PD缺陷病是本地区的常见病,健康教育对降低其发病率、节约医疗费用支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鸿萍 《中外医疗》2012,31(21):43+45-43,45
目的了解玉林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状况。方法对玉林市2011年活产新生儿G-6-PD筛查分7县市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玉林市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124035名,接受G-6-PD筛查77181名,筛查率为62.23%,各县市区筛查率状况:北流市筛查率67.43%(19784/29341);容县筛查率82.11%(11839/14418);博白县筛查率36.69%(11895/32423):兴业县筛查率60.35%(6728/11149);陆川县筛查率73.87%(15043/20363);玉州区筛查率92.62%(8675/9366);福绵区筛查率46.12%(3217/6975)。筛查77181名新生儿,筛查阳性4334名,筛查阳性率为5.62%。结论玉林市经济较落后的县市区,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较低,应加强有效措施,提高筛查率,发现G-6-PD缺陷症患儿,避免一些食品及药品。避免发生急性溶血反应,确保儿童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病在我国南方尤其两广地区发生率较高,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1].为探讨G-6-PD缺陷病致病理性黄疸的有关问题,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收治的68例病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