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韶关市区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2001年出生的婴儿进行贫血监测分析。结果780名系统管理儿6月龄、1岁和2岁时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48%、19.08%和11.05%,混合喂养和辅食添加过晚者贫血患病率分别高于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及时者。提示进一步提高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是预防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辖区内1995-2000年母乳喂养的6-12月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以及前后3年两组的变化。方法:分析6年中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并将6年分成1995-1997年,1998-2000年前后3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贫血患病率由15.60%下降至9.97%;及时添加辅食由72.17%提高至89.37%;外地婴儿贫血患病率由27.38%下降至13.54%。结论: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3.
略说“小天堂”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辖区内1995-2000年母乳喂养的6-12月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以及前后3年两组的变化。方法:分析6年中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并将6年分成1995-1997年,1998-2000年前后3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贫血患病率由15.60%下降至9.97%;及时添加辅食由72.17%提高至89.37%;外地婴儿贫血患病率由27.38%下降至13.54%。结论: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降低贫血的患病率。方法对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418名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11%、19.17%、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纯母乳喂养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2.46%和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母乳质量丰富与单一在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5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6月龄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儿童系统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并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健  翟凤英 《卫生研究》1997,26(6):409-414
对1990、1993两年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中的全国27省101较贫困县儿童喂养状况进行了分析,母乳喂养率由61.9%降至54.1%,人工喂养率由5.7%升至13.5%,婴儿开奶时间提前,1993年婴儿出生当天开奶人数增加了12.7个百分点,母乳、混合喂养儿断奶时间分别提前5个月和1个月,六个月后七种(谷类、乳类、蛋类、鱼肉类、水果类、蔬菜类、豆类)辅食添加的人数1993年较1990年增加10~38个百分点,乳类辅食增加人数最多。母乳喂养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低于人工、混合喂养儿,未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率平均高于添加辅食组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城区婴幼儿贫血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辖区内5 304名系统管理的0~2岁儿童采集其左手无名指末稍血20ul,运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张家港市城区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91%,0岁组、1岁组和2岁组各年龄组别间贫血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男女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高于混合喂养儿、人工喂养儿,户籍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非户籍儿童.结论 张家港市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逐渐降低,应大力宣传科学喂养,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加强对非户籍儿童的营养保健管理,进一步降低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吴德雯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89-1590
目的了解社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探讨其病因,从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在天津市红桥区芥园医院儿保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为普查对象。用氰化高铁法测定幼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贫血诊断分析。结果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1.8%,以3岁以内儿童为主;男女幼儿贫血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28.3%,人工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社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一致,其中以0~3岁偏高,添加辅食不及时,未实施母乳喂养为主要原因。应通过大力宣教喂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提高儿童免疫力,有效地预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阜阳市农村婴儿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婴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及降低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以问卷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及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体格发育正常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于体格发育异常儿,7~12月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0~6月儿。影响7~12月儿童体格发育主要食物是谷类、鸡蛋及其摄入频率。结论:要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广大农村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母乳喂养婴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与添加辅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楠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8):514-515
为了解调查辖区内 1995~ 2 0 0 0年母乳喂养的 6~ 12月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 ,以及前后 3年两组的变化 ,分析 6年中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并将 6年分成 1995~ 1997年 ,1998~ 2 0 0 0年前后 3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 ,贫血患病率由 15 .6 0 %下降至 9.97% ;辅食添加及时率由 72 .17%提高至 89.37% ;外地婴儿贫血患病率由 2 7.38%下降至 13.5 4%。提示 :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 ,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华泾镇6月龄~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为更好地做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早期矫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儿保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3600名6月龄~2岁婴幼儿中,系统抽样360名,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采用铁氰化法测定。结果 ①6月龄~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94%;②6~12月龄,〉1且≤1.5岁和≥1.5且〈2岁,3个年龄组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98,P〈0.01),以6月龄~1岁组的婴幼儿患病率最高,达20.87%;③添加辅食的时间、乳母的文化程度、常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腹泻等疾病均是影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比例的因素。结论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有效方法在于儿保医师采取早期有效的健康干预,家长及时、正确、科学地添加辅食的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要了解入托前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982例1.5~6岁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查及家长填写入园调查表。结果(1)贫血总患病率为39.6%,各年龄组以1.5岁组最高(46.1%)。(2)早产儿患病率68.5%;出生后6个月未添加辅食者52.1%;反复感染者82.7%;营养不良者77.4%;挑食及偏食者患病率55.5%。结论出生时早产、6个月未及时添加辅食、反复感染、营养状况较差者贫血患病率较高。贫血以1.5岁时达高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湖南省农村1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找出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卫生部妇幼司2006年开展的“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调查样本村1岁以下儿童的喂养人,将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的多项指标进行横断面比较。结果4月内农村婴儿母乳喂养率较高,全母乳喂养率为77.36%,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42.54%,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34.82%,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8.77%,人工喂养率为3.86%。4月龄组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率为51.45%,并随着月龄逐渐增加,至10月组类婴儿辅食添加率为96.53%。结论湖南省农村婴儿母乳喂养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所要求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辅食添加中明显存在添加时间、添加辅食构成上不科学合理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社区科学育儿、营养保健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合理喂养的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每年有109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60%直接或间接地由营养不良造成,这些死亡的2/3以上通常与生命第一年不适当的喂养方法有关。2002年的营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纯母乳喂养还没有完全普及,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1.6%,而且城市低于农村;过早添加辅食与添加不及时同时存在,出生后4个月以内婴儿添加辅食率为30.4%,6到8个月的婴儿还有22.1%未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忻州地区7县(市)7477名婴幼儿喂养方式及6232名婴幼儿添加辅食及断乳情况,以及断乳早、晚与患病关系调查分析。结果:城乡平均母乳喂养率83.35%,高于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母乳喂养率达80%的奋斗目标,婴儿添加辅食时间较晚,4个月添加辅食仅占4.68%,6个月占35.89%;断乳时间却偏早,1.5岁幼儿87.20%已断乳。结果还表明:婴幼儿患病率早断乳的高于晚断乳的。本文针对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的现状调查,了解妇幼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230名0~5岁城区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等5项指标。结果:5岁以下儿童5项指标的横断面调查均明显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与辅食添加现状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4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上升至67.3%;4~6月婴儿的辅食添加率为54.55%;1月龄时鱼肝油的补充率为84.8%,钙的补充添为64.2%。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识到了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3岁以下贫血患病率为18.00%,5岁以下维生素A患病率为2.56%。结论:①城区4月龄母乳喂养率为67.3%,虽高于全国水平,但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月龄为76.0%,1岁后下降到6.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今后应重视早期母乳喂养的促进、支持与指导。②维生素A缺乏等儿童营养缺乏症仍然突出,特别是生后6个月发生率较高,说明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早期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兴化市农村0~6岁儿童贫血状况。方法:对7572名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贫血患病率为9.02%,0~岁组最高为13.99%,6~岁组最低为5.47%;不同喂养方式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贫血的发生与年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等因素有关。加强0~6岁儿童系统管理有助于贫血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街道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检测末梢血红蛋白.结果 北京市海淀街道2006至2010年6个月至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x2=4.530,P<0.05),以轻度贫血为主;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高,贫血的患病率逐渐降低(x2=12.128,P<0.01);按照常规添加辅食的月龄统计,添加辅食越早、种类越多,贫血患病率越低;6个月龄婴儿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儿童贫血患病率有影响,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2,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2,P<0.05).结论 重视缺铁性贫血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正确添加辅食、适当的喂养方式、合理均衡的膳食是预防儿童贫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婴儿期不同月龄贫血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29名首次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1~12个月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总检出率为15.56%,其中1~4个月组为9.7%,5~6月组为15.3%.7~12月组为32.1%。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月组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母亲产前出血、妊高征、胎龄、出生体重均与婴儿贫血有关。5~12月人工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婴儿食欲与贫血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月组、出生体重及母亲妊高征与婴儿贫血相关,5~12月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月平均身高增加量。【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适量合理的添加辅食(其他食物)是减少婴儿期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衢州市城镇婴儿辅食添加状况。方法:对衢州市政府所在地柯城区系统保健的332名婴儿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相关检查。结果:衢州市婴儿2个月未添加蛋类、鱼肉类、植物蛋白和蔬菜,谷类与水果的添加率为2.3%和10%,9个月奶类添加率为61%。辅食按时添加与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未按时添加辅食的婴儿贫血和佝偻病的患病率高达24.43%和57.08%。结论:衢州市婴儿辅食添加时间较适宜,奶类的添加需加强。及时正确添加强化辅食,可以减少婴儿贫血和佝偻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胡锦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85-4887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贫血患病状况,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取家长问卷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长春市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血患病率与儿童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和儿童饮食特点有关。结论:应重视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辅食添加,在农村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降低儿童贫血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