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毒素筛查,以了解患儿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VIDAS艰难梭菌AB毒素(CDAB)检测试剂对2013年6月~11月收集的146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毒素检测,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46例患儿中有10例检出CDAB,阳性率6.8%。10例CDAB阳性患儿均使用过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56例)的17.9%。结论住院患儿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感染率较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是诱使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年幼体弱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细菌培养法、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ELFIA)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PCR检测肠毒素(tcd)A/B对恶性肿瘤化疗期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检出率,并分析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12例行恶性肿瘤化疗的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粪便艰难梭菌培养、ELFIA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PCR检测tcdA/B等3种方法,比较其艰难梭菌阳性检出率,并分析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粪便艰难梭菌培养、ELFIA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PCR检测tcd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10.4%和31.6%;PCR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均P<0.05)。PCR检测艰难梭菌阳性的67例患者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6~89(67.2±10.8)岁;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占86.6%;所有患者使用过广谱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PPIs);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占95.5%;平均血浆白蛋白浓度为37.92g/L,C反应蛋白为30.25mg/L。结论PCR的阳性检出率最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若年龄较高、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或PPIs和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合并腹泻时,应考虑艰难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王浦  陈烨 《重庆医学》2021,50(14):2380-2383,2388
目的 寻找快速有效的非新鲜腹泻粪便样本艰难梭菌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成人新鲜腹泻粪便标本200例,加保存液后冻存1年以上.解冻后4℃静置24 h,然后分别采用细胞毒性实验、毒素酶免疫测定和GX-XVI检测艰难梭菌,了解3种检测技术的阳性率及一致性吻合情况,并评估毒素酶免疫测定和GX-XVI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稳定性及可靠性指标,以及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等技术筛查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能性及优势.结果 细胞毒性实验提示非新鲜粪便样本艰难梭菌毒素阳性68例,与新鲜粪便标本培养鉴定结果无差异(68 vs.70).GX-XVI检测非新鲜腹泻粪便样本阳性率较细胞毒性实验无差异(32.5%vs.34.0%).酶免疫测定检测非新鲜腹泻粪便样本特异度高(97.0%),但灵敏度低(76.5%),与细胞毒性实验吻合度差.结论 GX-XVI可快速有效检测非新鲜腹泻粪便样本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湖北省武汉市地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探讨IBD与艰难梭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56例IBD患者作为IBD组,包括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20例克罗恩病(CD),收集其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包括IBD诊断、疾病活动性、分型及病变累及部位等.纳入同时期体检的4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IA法检测研究对象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A&B,分析IBD临床资料与艰难梭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IBD组中共检出6例阳性(10.71%),对照组未检出阳性.UC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低于CD患者(P<0.05),处于疾病活动期的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初发型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高于非初发型患者(P<0.01),结肠受累者艰难梭菌感染率显著高于非结肠受累者(P<0.01).结论:与健康成年人相比,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明显升高,活动期及结肠受累的IBD患者可能更易感染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腹泻发生率较高,艰难梭菌感染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临床辨别相对困难。本研究拟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2例恶性肿瘤合并腹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感染艰难梭菌分为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组(A组,95例)和艰难梭菌感染阴性组(B组,377例)。采用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tcdA)和艰难梭菌毒素B(tcdB);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对研究中非研究混杂因素进行类似随机化的均衡处理。卡钳值设定为0.1,2组按照1:1的比例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恶性肿瘤治疗情况等。 结果 2组患者倾向值匹配完成后,每组共有91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抗生素应用比例、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例化疗、便潜血阳性比例和化疗后体能状态(ECOG)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恶性肿瘤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便潜血阳性增加。抗生素、化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6.
]艰难梭菌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艰难梭菌感染严格依赖于艰难梭菌产生的蛋白质毒素。近年来对艰难梭菌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有了新的发现,也发展和建立了一些新的艰难梭菌毒素检测方法。本文对艰难梭菌毒素的生物学和艰难梭菌毒素及其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艰难梭菌感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对此类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分离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结果从291份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分离出33株艰难梭菌,阳性率为10.3%(18/174),其中26株为产A/B毒素菌株(12例患者)。艰难梭菌主要分离自老年男性,均具有严重基础疾病,且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和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粪便常规和血液学相关指标对艰难梭菌感染及产毒与否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结论严重的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且易引起院内感染的播散,医院可以根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规范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ICU病房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患者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率及临床特点,以期对ICU病房细菌性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诊治思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综合ICU病房2012年4~11月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102例患者的粪便,PCR检测产酸克雷伯菌毒素基因pehX,产气荚膜梭菌菌种鉴定16S rRNA基因和毒素基因cpa、cpe,空肠弯曲菌菌种鉴定16S rRNA基因、mapA基因及毒素基因hi pO.PCR阳性产物双向测序并用工具BLAST算法进行比对.总结产毒菌株检测阳性的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02例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产毒的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毒的产气荚膜梭菌各4例,各占非艰难梭菌相关性医院感染腹泻的3.9%.没有检出产毒的空肠弯曲菌.大多数检测阳性的患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都在使用强有力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的抗菌药物,预后都很差.结论 尽管我院ICU病房非艰难梭菌相关医院感染腹泻的患者粪便中产毒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检出率较低,但这两种菌感染的患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结合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艰难梭菌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201份。根据艰难梭菌毒素A基因特异序列设计引物,选择6条最佳引物,用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曲线、钙黄绿素目视法和核酸试纸条测试实验结果,再优选反应体系,最后检测粪便中的艰难梭菌。结果 LAMP法能在60℃条件下扩增1h检出艰难梭菌,对1株艰难梭菌和7株非艰难梭菌检测,只有艰难梭菌能检出阳性扩增,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DNA)检出限为0.8pg/μl。结论 LAMP结合核酸试纸条技术快速检测粪便艰难梭菌具有敏感度高、操作简便、特异性强、可视化、方便快捷的特点,适用于艰难梭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3种艰难梭菌感染(CDI)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CDI寻找合适的诊断方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2016年5月~12月疑似CDI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例,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1)培养法;(2)酶联荧光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和谷氨酸脱氢酶(GDH);(3)q-PCR扩增艰难梭菌特异性基因tpi和毒素基因(tcdA/tcdB).以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结果 收集粪便样本70例,分离艰难梭菌13例(18.57%),其中产毒株6例(8.57%).q-PCR法鉴定tpi基因阳性17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1%、91.23%、70.59%、98.11%、91.43%,均高于GDH法(84.62%、84.21%、55.00%、96.00%、84.29%)(χ2=24.881,P<0.001),且q-PCR扩增tcdA/tcdB的敏感度(66.67%)优于CDAB(33.33%)(χ2=35.918,P<0.001).结论 CDAB检测和q-PCR法特异性较高,GDH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3者均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q-PCR法检测CDI具有时效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山东省济南地区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人腹泻患者分离的41株艰难梭菌,对其进行PCR毒素基因检测、多位点序列分型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所分离的41株艰难梭菌中,tcdA+ tcdB+tcdC+tcdR+ tcdE+cdtA- cdtB-为最常见的毒素表达谱型;共检出13种ST型别,最常见的型别依次为ST3(11株,占26.8%)、ST2(6株,占14.6%),并发现5株ST1型高毒力RT027艰难梭菌。艰难梭菌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分析显示,高龄、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及服用抗生素等为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增强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认知,提升艰难梭菌感染检测能力,建立艰难梭菌感染监测体系,将有助于应对艰难梭菌感染带来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C57BL/6小鼠抗菌药物诱导艰难梭菌感染模型,为更有效地认识人类艰难梭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C57BL/6小鼠经抗菌药物混合液预处理3天后,进行克林霉素腹腔注射。之后给予高、中、低浓度艰难梭菌ATCC43255悬液灌胃,建立艰难梭菌感染诱导肠损伤和结肠炎的CDI模型。观察小鼠的病死率,平均相对体重、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粪便艰难梭菌A&B毒素变化。结果 小鼠经抗菌药物处理和艰难梭菌灌胃后,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粪便艰难AB毒素检测阳性。结肠病理切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等结肠炎表现。随着灌胃菌液浓度的增加,小鼠症状越重,粪便毒素值越高。造模后存活下来的小鼠即使再次给予艰难梭菌灌胃也不再出现症状。结论 C57BL/6小鼠艰难梭菌感染模型与人类CDI病程变化相似,可进一步用于CDI防治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难辨梭菌性肠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刘新光 《中国医刊》2004,39(2):32-33
目的了解难辨梭菌性肠炎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症状及疗效.方法选取1998~2001年粪便难辨梭菌培养及毒素A都阳性住院患者36例,治疗观察临床表现.结果腹泻36例(100%),发热30例(83.3%),中下腹痛21例(58.3%).结论用抗生素中出现腹泻应怀疑难辨梭菌感染可能,需进行粪便难辨梭菌培养和毒素A、B分析,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有较高的CD感染发病率,其易患因素包括:患者高龄、合并基础疾病、IBD本身、社区感染,以及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IBD患者合并CDI的临床表现与IBD病情加重难以区分.检测谷氨酸脱氢酶,进而通过酶免疫分析法对CD毒素进行检验有利于确诊CD感染.甲硝唑、万古霉素、非达霉素等都可用于CD感染治疗,粪菌移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CD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NA,选择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毒素基因tcdA和tcdB;核糖体分型针对细菌基因组16S~23S rDNA间区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电泳带型的多态性实现分型.结果 共计分离得44株艰难梭菌,3种毒素型分别为A+B+型、A-B+型和A-B-型,分别占 57% 、34%和9%;18种核糖体型中以R8 型和R4 型为主,分别占 20%和18%.结论 本研究临床分离的艰难梭菌菌株中,毒素型以A+B+型为主,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的型别;无证据提示存在院内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社区获得性艰难梭菌感染(CA-CD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社区暴露史的有效非重复腹泻标本329例,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粪便标本直接检测法与产毒培养+细胞毒性酶免疫分析法(EIA)对CA-CDI进行诊断,并以产毒培养+EIA为“金标准”,评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效能。结果CA-CDI“金标准”检测阳性率为5.17%(17/329).艰难梭菌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一致性为0.831,灵敏度与特异度分为76.47%、99.68%。艰难梭菌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对tcd-B的检测结果与“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一致性为0.860,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1.25%、99.68%。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以快速、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等特点,可对社区暴露腹泻样本CA-CDI进行独立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艰难梭菌A毒素基因非重复片段中的两个寡核苷酸链作引物,扩增306bp,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31株细菌,结果19株艰难梭菌产毒株均扩增出单一特异的电泳带,而8株艰难梭菌无毒株、2株索氏梭菌和2株大肠杆菌均无特异带出现。将艰难梭菌产毒株的模板DNA从50ng稀释至0.5ng后再进行多聚酶链反应,结果仍可见特异扩增带。说明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艰难梭菌产毒株较之细菌分离培养、细胞毒索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可望用于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安丘、泰安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常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4种病原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我国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检测监测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2017-2018年,收集3个试点城市81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腹泻样本,对4种病原菌进行检测,对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艰难梭菌的毒素基因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方法对163例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艰难梭菌,用常规PCR法分别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的基因tcdA和tcdB,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CDAD组和非CDAD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用E—test法检测其中的产毒艰难梭菌对甲硝唑、万古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和莫西沙星的敏感性。结果在163份临床标本中共培养得到50株(30.7%)产毒艰难梭菌;两组在发热、水样便发生率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为33株(66O%),A^-B^+为17株(34.0%);产毒株对甲硝唑、万古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0%、18%、68%和48%。结论艰难梭菌A^-B^+菌株有较高的分离率,50株艰难梭菌均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敏感,但对克林霉素和莫西沙星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来,艰难梭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对上海地区某三甲医院艰难梭菌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和微生物学特征研究。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艰难梭菌感染的住院病人,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离病原体艰难梭菌,采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毒素检测、芽孢及生物膜形成、动力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等研究。 结果:本研究共入选94例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其中12例为严重感染。对临床信息进行分析表明,所有患者均接收过质子泵抑制剂和(或)抗生素治疗,且分布在不同的科室,其中消化科较多,占29.79%(28/94)。通过比较感染严重病例组和感染轻微病例组,感染的病原体之间在微生物学特征上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94株艰难梭菌中,31株为A毒素阴性B毒素阳性(A-B )且为序列型ST37,为流行克隆株。与其他克隆来源的菌株相比,流行克隆株产较少的毒素和芽孢,生物膜形成和动力也相似,但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霉素类和四环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在艰难梭菌感染严重病例中,没有发现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特征。高耐药性可能是艰难梭菌感染流行和传播的主要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